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

第一百五十四章也先

從開平故城向北,就是一往無際了黃沙了。

這漫漫的黃沙將草原分爲漠南漠北。

這一片沙漠,就是戈壁沙漠,亞洲第二大沙漠,世界第五大沙漠,包括後世內蒙古一部分,還有蒙古南部一大部分。

就是這方圓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將蒙古分爲漠南漠北。

而永樂年間的防線,直接將大明的邊界線逼近到了戈壁沙漠的南緣。

這個戈壁沙漠,也是北京沙塵暴的來源。但是總體來說,是戈壁裸岩居多,沙漠是比較少的。

這就是不知道多少文人口中大漠。也是不知道多少中原漢族將領的噩夢。

越過數百里沙漠之後,就是漠北了。

而漠北正是瓦刺的天下。

元朝的嶺北行省,乃是北元的根基所在,而今卻是瓦刺的基本盤了,甚至歷史上在也先死後,瓦刺霸權崩潰之後,還維持着漠北的統治幾十年。知道黃金家族達延汗再次雄起,擊敗了瓦刺,才奪回漠北的。

這也是爲什麼說達延汗乃是黃金家族的中興之主。

瓦刺漠北大帳中。

脫脫不花正坐,身邊乃是脫脫不花的弟弟,多爾濟。大帳之中除卻這個弟弟之外,脫脫不花再也沒有貼心的人了。

其餘的人,都是瓦刺貴族。

四十多歲的也先,就坐在脫脫不花下手。但是在姿態上泰然自若,好像他纔是這一座大帳的主人。

其餘瓦刺將領,如也先的心腹將領,阿刺知院等人,都老老實實的坐着。

當然了,他們的老實與明朝是完全不一樣了。

大明不管文武,在皇帝面前的坐姿,是完全標準的,不敢有一點逾越之處,但是蒙古人的政治傳統就差多了。

這些蒙古貴族手下各個有兵馬,盤膝坐的有,一隻手支撐地面的有,什麼樣的坐姿都用。他們每一個人前面都有一個小几子,上面都是烤肉,而是烤嫩羊肉,味道極好,一個個看似用解手刀準備吃。但是耳朵都放在也先與脫脫不花的對話之上。

脫脫不花問道:“太師,此番明人派楊洪北上。太師就這樣讓他們回去嗎?”

也先微微摸着他的蒙古小鬍子,說道:“大汗的意思是,今日就與大明開戰?”

脫脫不花說道:“太師哪裡的話,只是這與太師平素大志不符合?”

也先哈哈大笑,說道:“大汗,你有所不知,本王自然有南下擁大汗入大都,拿下南朝的花花江山,只是事有輕重緩急。”

“南朝永樂皇帝去後,十幾年間連易三帝,而今不過是一個小娃娃當政而已,只是永樂皇帝兒媳,卻不是一個吃素的,南朝的名將還有張輔在。”

“大汗也是從南朝出來的,南朝兵馬實力如何,大汗也是心中有數的。南朝兵馬實力尚在,但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只需等那些老將都死了,南朝就是一顆軟柿子了。”

“而且南朝帶甲百萬之國,我大元四十四萬戶,確是實力單薄了一些,必須先拿下西域,橫跨遼東,到時候察合臺,兀良哈爲左右兩翼,我大軍從大同入關,直掏大都。那纔是動手的時刻。”

“再次之前,就要讓着他。讓他們越是輕視我大元越好,最後能讓南朝大軍出塞,決勝於漠北,纔是最好的。”

“所以,這楊洪此來,我們非但不能動,還要派人送些禮物,表示我等對朝廷的崇敬之情。”

脫脫不花呵呵一笑,說道:“太師英明。”

脫脫不花心中卻滿不是滋味。

坐在他這個位置上,每日看也先,都有一種鋒芒在背的感覺。但是他即便是有了不少部衆,但是與也先相比,相差太遠了。他的生命從來一直是在也先的威脅之下。

他還必須要向也先,表示恭敬,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了。

脫脫不花這樣一說,大帳之中其他蒙古貴族紛紛說道:“太師英明。”

也先臉色不變,慢條斯理的吃着肉,手中的解手刀慢慢用力,微微咳嗽一下。大帳之中立即變得鴉雀無聲了。

也先說道:“楊洪的事情,是一件小事的,但是眼前有一件大事,今年我與兀良哈聯姻已成,東北已經沒有威脅了,而哈密等部,本是我舊姻親,而今卻不願意臣服於我。可惡之極,我意已決,明年出兵,征討哈密。你們各自回去之後,點起兵馬,從徵。”

“是。”大帳之中蒙古貴族齊聲說道。

隨即也先纔好像是想起什麼一般,對脫脫不花說道:“大汗以爲如何?”

脫脫不花還能說什麼啊?只能說道:“甚好,甚好。”

也先反手將手中的解手刀釘在羊肉上面,連同羊肉與木盤,都釘在下面几案之上。說道:“大汗既然決定好,那就跟着本王一起見識一下戰陣吧。”

脫脫不花自然也不敢拒絕。

也先大笑幾聲,帶着身邊的人離開了。

脫脫不花這才臉色微變,看四下無人,將自己的弟弟多爾濟叫過來說道:“告訴明人,也先的目標是關西七衛。”

“是。”多爾濟說道。

脫脫不花想了想又叫住多爾濟說道:“算了,不用給明人說了。”

多爾濟有些奇怪,說道:“阿哥,爲什麼?”

脫脫不花說道:“明人不吃一些苦頭,是不會知道也先的厲害,不知道也先的厲害,就不會下血本支持我們兄弟。”

“關西七衛之戰。”

“我希望明人敗得夠慘,越慘越好。”

草原上的一場戰爭正在醞釀。但是這一件卻與楊洪沒有關係。

楊洪在開平修整兩日,然後向東南方向而去。這個方向是向去大寧衛的。越往東南方向,地勢就越不平坦。

這一帶乃是大漠的南緣。山勢雖然不高。但也足夠阻擋了風沙的,否則這裡也就是沙漠的一部分了。

楊洪在半路之上,遇見了瓦刺的使者,貢獻了三十頭羊。

當然了三十頭羊並不重要,總要的是,瓦刺的態度。

楊洪雖然並沒有放鬆警惕,但是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是他隨即又要面臨新的敵人了,因爲大寧與開平不一樣。

開平的放棄,乃是宣德年間,距今不過十幾年,而大寧的放棄,卻要追溯到靖難之役了。有人說兀良哈三衛從太宗靖難,以大寧酬功。

這是無稽之談。

蓋因朝廷雖然之後並每重建大寧衛的意思,但是從來不許蒙古人在大寧衛這一帶放牧的。但是到了而今,卻變成了事實。

如果說開平一帶,已經成爲瓦刺的放牧地。那麼大寧一帶就成爲了兀良哈的放牧地。

而且與瓦刺不一樣,瓦刺擁有莫北,迴旋餘地相當之大,漠南這一片暫時讓開,就讓開了。

但是兀良哈雖然也有其他迴旋的餘地,但是大寧衛這一帶的馬場,卻不是他們可以輕易放棄的。

所以,楊洪發現,他距離大寧衛越近,遇見蒙古人也就越多。

當然了,並不是所謂蒙古牧人。

首先蒙古人乃是全民皆病的,遇見蒙古牧人,與蒙古士卒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甚至單單憑藉衣服,你是看不出蒙古牧民與蒙古士卒之間的區別。

都是一樣髒兮兮的,黑乎乎的,油膩膩的,帶着一股騷-味。這似乎是常年不洗澡的緣故,故而漢民都稱之爲騷韃子。

他們是有組織,有建制的出現在大軍的周圍,雖然不敢與大軍接觸,但是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在軍事上,其實可以視爲遭遇了。

一時間大軍上下都將目光聚集在楊洪身上。

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章 外戚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
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章 外戚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