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樹欲止而風不靜

朝廷上無需任何官員去推動,宣德皇帝自己持續鞏固內閣的地位,黃淮由正三品的通政使加吏部侍郎銜,文淵閣大學士楊榮兼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加封正二品的太子少傅。

文淵閣大學士金幼孜兼戶部尚書銜,加封正二品的太子少保。

資歷最高的吏部尚書蹇義,封爲三孤之一的少傅。隨即辭去尚書,進了內閣參贊。

皇帝最信任的楊士奇的頭銜令人眼花繚亂,禮部左侍郎、華蓋殿大學士、左春坊大學士,加封三孤之一的少保。

如此一來,內閣的官職徹底被提升,已經與六部尚書的品級相同。

朱瞻基又爲了平息非議,特別說了句,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黃淮四人,“俱掌內製,不預所升職務”。

“俱掌內製”的意思是指內閣四人是皇帝的侍從近臣,通俗些說就是秘書長和顧問,可以幫着皇帝決策政務。而“不預所升職務”,則是指內閣大臣的官職大多是續銜,可以拿到相應職務的俸祿,也可以監督,但不是真的去六部當尚書或侍郎,一句話說就是沒有實權。

歷史上著名的票擬權也隨之誕生,至此內閣大學士的地位之尊崇,閣權之重儼然漢唐宰輔,僅僅沒有丞相之名罷了。

宣德朝的票擬製度對鞏固中央集權卓有成效,眼下沒有宦官掣肘,朱瞻基又十分信任楊士奇等內閣大臣,本身又不耐煩繁瑣沉重的政務。這使得內閣的所有建議,幾乎馬上就能成爲命令天下各地必須執行的皇帝諭旨。遠超洪熙時期的行政效率。

“票擬”無疑對後來的整個明朝政治產生了極爲重大的影響,內閣與皇帝合作,各自發揮了大臣與帝王的長處,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接近現代西方國家的內政結構了,也接近現代中國的民主集中制,稱它爲鼻祖絲毫不爲過。

三公和三孤的人選陸續出爐,文武百官忽然發現還剩下一個太保。不免爲此議論紛紛,普遍認爲是留給徐灝的,也除了徐灝之外,誰人有資格呢?

圍繞在宣德皇帝的核心統治集團中,蹇義簡重善謀,楊士奇博古守正,楊榮明達有爲。夏元吉含弘善斷,擅長人事方面的工作;蹇義擅長禮儀制度、楊榮擅長軍事、楊士奇擅長民政,資歷尚淺的楊溥則是人人佩服的榜樣人物,張輔乃名義上的軍隊主帥,可以說各有各的鮮明特點,彼此能夠相互補充。

徐灝的地位恰恰最是特殊。每個人都可以忽略他,但每個人又無法忽略他的存在,雖然什麼事都不管,可往往一句話會左右皇帝和內閣的決策。

私底下徐灝以父親健在,自己年齡還輕的理由婉拒了朱瞻基封太保的好意。對於權勢徐灝自然很在乎,但他並不在乎三公的榮譽頭銜。

同時徐灝越來越理解朱瞻基了。眼下的皇權相當於一條腿走路,過於倚重內閣,任何有遠見的皇帝都會擔憂,要麼學太祖事必躬親,要麼得找到另一條腿予以平衡,不然長此以往,皇帝懈政,一旦產生出權臣來架空皇帝,後果將不堪設想。

時至今日,徐灝依然沒想過去搞什麼議會,中國古代的中堅力量,鄉紳就相當於地方各級議會,沒有鄉紳的支持,想做好地方官是不可能的,而士林也能起到中央議會的一些功能。

徐灝比誰都明白如果想要徹底現代化,不能去學美國,因爲美國沒有歷史,人家可以在白紙上確立嶄新的政治制度,一切從頭開始,割斷與歐洲母國的文化紐帶,中國不行。

徐灝的心中早有答案,在華夏的土地上,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可惜現階段無法實行,也沒有本事去實行。至於民主啦自由啦就能直接步入現代化?只能說是真中二呢還是別有用心。

一粟園,漣漪和葉琴打山上從懸橋過去,見樓上坐着幾個婦人,紛紛站起來說道:“二位奶奶辛苦了,每天走來走去。”

漣漪笑道:“也沒什麼,就是你們也受累了。”

其中一個婦人苦笑道:“可不是嘛!這裡比往常熱鬧了十倍,兩邊的人每天來來往往,大多貪圖路近打這過去,像個穿堂似的,樓梯一天到晚響個不停。晚上上下一路點了燈,到比茶館還熱鬧呢。”

漣漪笑了笑,葉琴說道:“我們打月臺過來,那鏡子門的把手鬆了,怕明兒再脫了筍,傷了人。那邊人沒什麼經驗,你們過去看看,那麼大的鏡子太貴,不如裝個欄杆門得了

婦人們答應下來,漣漪和葉琴下了樓梯,見徐翠柳從迴廊裡出來,漣漪看了看天井,問道:“大熱的天,爲何不搭涼棚子?”

徐翠柳說道:“去年三哥書房的涼棚都是機器做的,靈便的很。用鐵桿子搭起來,上面用綢子做了篷,無需用力拉扯,只要把那杆子上的螺螄旋兒一旋,那篷子飛風似的打開了。再倒旋一旋,那篷子便也飛風似的卷做一卷兒了。太太愛這個,所以今年的舊篷子也不叫搭,交代遼東那邊做好了送過來,我正等着呢,說明後天就到了。”

“那是學校的學生們研製的。”葉琴又笑道:“好是好,就是一架得百十兩銀子,這麼大一筆賬,又得被老太爺罵了。”

徐翠柳也笑道:“說八十兩銀子一座,連太太院子裡一共三十座,大概三千兩。不過太太準了,這錢都是太太出的,咱們跟着沾光,”

一陣風吹來,熱烘烘的沒有一絲涼意,漣漪邊擦汗邊說道:“太熱了,這天要下陣雨才涼爽,再熱下去,真一點事兒也幹不了,所有人都惦記着下水解暑。”

西府,徐湖是和侄子徐燁匯合一起回的京,天氣炎熱,他在內宅的書房裡穿着件單衫,叫丫鬟小鳳打着扇子,他在紙上開了個單子,叫人拿出去,喊了賬房過來,要購買一些解暑的東西分下去。

徐湖又問妻子的得力丫頭小鳳:“我記得去年辦了四十架雲南大風扇,擱在哪裡來着?天這麼熱,怎麼就沒人提起拿出來用?你趕緊問聲劉元家的,叫各房速來領取。”

小鳳應了聲出來,去找劉元家的,半路上迎面撞見了劉順家的,劉順劉元是堂兄弟。

小鳳停下來問道:“媽媽來的正好,老爺喊劉元媽媽呢,人在外面麼?”

劉順家的詫異道:“怎麼?喊的是我嫂子?莫不是喊我,你聽錯了?”

“媽媽又來取笑。”小鳳笑嘻嘻的道:“這一點小事我能聽錯麼?”

“你們怎麼做事的?一個個自以爲精明。”劉順家的更加詫異,無語的道:“上個月初不是奶奶打發我嫂子夫婦一起去了泉州,到今兒還沒回來呢。”

“沒回來?”小鳳也奇怪了,說道:“老爺都回來了,他們怎麼卻在外頭?”

劉順家的說道:“這事你不知道,奶奶怕老爺知道,瞞得鐵桶似的。我還是嫂子私下裡告訴我,泉州有急事。先不說了,你到底是什麼事,你對我說好了。”

小鳳便將大風扇的話講了,劉順家的說道:“問對人了,那是我去年收下的,我現在就回去開庫房,收拾乾淨,回頭送進來。”

小鳳遂轉身回來,因徐湖有事出去了,把此事回了馮文君,而劉元家的事隱着不提,她不知是怎麼回事,怕說出來惹馮氏生氣。

晚上徐湖進來,沒口子的喊熱,馮文君吩咐丫鬟給他脫去長衫,又叫小鳳打扇子。

徐湖舒服了些,喝了口涼茶,說道:“你可聽說,大哥昨晚被革職摘了印去?”

馮文君驚異的道:“我哪裡管這些事,自己家裡還管不周到呢。到底怎麼回事?大哥又惹上了什麼麻煩。”

“別提了。”徐湖搖搖頭,“是爲了煁兒侄子壞的事,把二太爺氣得大怒,狠狠捶了他幾下。咱三哥三嫂現在八成已過去給大太太賠不是呢。”

“啊!”馮文君十分吃驚,“到底爲什麼?”

徐湖嘆了口氣,說道:“本來也太胡鬧了,上個月徐煁和夏師爺畢師爺出去聽戲,無故和戲班子的人打了起來,他跑去兵馬司找大哥,你想大哥那脾氣?直接帶人把戲班子的人都抓了,不但打了一頓還遊街示衆,後來又把戲園子給封了,箱子戲服什麼的變賣充公,這都是侄子打着三哥的名頭和大哥乾的事。

哪裡知道,那戲園子老闆是柳老五的人,而柳從龍是三王爺得意之人,結果人家去越王府告狀,狀告咱家倚勢欺人,壓詐小民。剛纔老爺喊我過去,就爲了這事,現如今咱家富貴之極,可謂是樹大招風,警告我不許胡來,沒的連續這樣鬧法,咱徐家怕要不穩了。”

馮文君聽了低頭不語,徐湖又說道:“還有樁事兒。昨兒吏部來信,問在部候選的文吏沈培元,在那裡求缺,說是咱西府的門生,問究竟是否有這事。剛剛老爺問我,我也不知道呀,等查了名冊,才知道是太太的陪房,劉元的原名。你說這不是奇事嗎?他幾何時去買了個不入流?又妄想求個地方缺,竟然眼下還不在府裡,說告假出去了。”

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210章 臘梅蠟梅第1221章 商量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602章 驢友會第310章 牡丹花下第69章 別樣官場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250章 禽獸第715章 我不聽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005章 家祭第686章 二韃子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158章 上任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55章 眼光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804章 趙主編第653章 有模有樣第1191章 三截第606章 五嶽之首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1153章 活捉第1117章 夜遇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67章 賀新年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695章 宅鬥第527章 秀春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495章 名妓第741章 雨停了第712章 宗族第732章 教書育人第1255章 狀詞第921章 算賬第998章 陸家村第57章 就義第49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9章 上元夜第137章 報復第417章 逛院子第465章 舊愛第943章 恍如**第292章 紫燕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215章 笑柄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999章 禮教第597章 癡人第206章 朱巧巧的左膀右臂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747章 江湖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734章 小兩口第475章 翻案第777章 漢韓信第509章 石女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446章 魔窟第394章 皇姑寺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356章 刺刀第205章 完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696章 說一不二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1255章 狀詞第528章 煮麪第550章 嚇人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678章 結賬第395章 後患第1150章 冬日晴雪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654章 俯臨萬象第266章 多事之秋
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210章 臘梅蠟梅第1221章 商量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602章 驢友會第310章 牡丹花下第69章 別樣官場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250章 禽獸第715章 我不聽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005章 家祭第686章 二韃子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158章 上任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55章 眼光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196章 後母改嫁第804章 趙主編第653章 有模有樣第1191章 三截第606章 五嶽之首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1153章 活捉第1117章 夜遇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67章 賀新年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695章 宅鬥第527章 秀春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495章 名妓第741章 雨停了第712章 宗族第732章 教書育人第1255章 狀詞第921章 算賬第998章 陸家村第57章 就義第49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9章 上元夜第137章 報復第417章 逛院子第465章 舊愛第943章 恍如**第292章 紫燕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215章 笑柄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999章 禮教第597章 癡人第206章 朱巧巧的左膀右臂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747章 江湖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486章 黨同伐異第734章 小兩口第475章 翻案第777章 漢韓信第509章 石女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446章 魔窟第394章 皇姑寺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356章 刺刀第205章 完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696章 說一不二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1255章 狀詞第528章 煮麪第550章 嚇人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678章 結賬第395章 後患第1150章 冬日晴雪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654章 俯臨萬象第266章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