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丁璫與石中玉私會,沒想到竟然未婚產子,料想若被爺爺丁不三知道,必定將這孩子扔到河裡淹死。無奈之下,丁璫心生一計,將嬰兒包裹完好,送到一個富戶人家門口,自己卻躲在遠處。嬰兒哭將起來,丁璫心中流淚:“孩兒,都是媽媽不好,你不該來到這個世上……”
過了好一陣,見那戶人家大門一開,出來一個丫環,將嬰兒抱起來,這嬰孩生得肥肥胖胖,倒也玉雪可愛。嘆道:“原來是一個棄嬰,唉,天可憐見,咱們老爺是個大善人,恰好膝下無子,說不定會收留這個孩子呢。”說罷,轉身進了院子。
丁璫鬆了口氣,一時之間,卻感到全身無力,幾乎無法邁出一步,只得倚牆吞聲暗泣。
那富戶姓石,夫妻二人,因不能生育,此時得了這個棄嬰,又見是個男孩,甚是歡喜,乾脆便視作己出,將來繼承石家香火。又見嬰孩脖頸上拴着一塊小小玉玦,於是取名小玉,這富戶本來又是姓石,倒是十分巧合。
石小玉在富戶家中漸漸長大,倒也衣食不愁。六七年後,已長成一個頑劣少年。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忽有一天,富戶夫妻帶了小玉,去鎮江城外的華亭寺進香還願,感謝菩薩賜子之恩,卻在山中遇了山賊。那富戶心痛錢財,與山賊爭執,竟被一刀殺死。其妻大驚,撲上去撕咬。山賊大怒,手起刀落,又將其妻砍翻在地。
石小玉倒也乖覺,撒腿就跑,山中亂石雜草又多,他身子又極是靈便,竟然鑽進荊棘叢中,隨後又往一石洞中鑽了進去。那山賊身軀高大,卻無法追趕,當下罵罵咧咧地去了。
石小玉在山中躲到傍晚,腹中飢餓難忍,這才從亂石堆裡摸了出來,打算下山去找食物。
正走之間,忽然一股肉香飄來,登時惹動飢腸,狂咽口水。
卻見密林之中,有兩人背對林外,燒起一堆火來,身邊還躺着一隻死去的野豬。兩人各將一隻豬腿串在一根樹枝之上,在火上燒烤。一時間濃香四溢,委實令人食指大動。
石小玉呆呆站着,但實在餓得受不了,便一步一步捱了過去。那兩人早就聽到他的腳步聲,只是向他略瞟一眼,便不再理會。
石小玉走近前去,卻見那兩人約在五十歲上下年級。其中一人身材魁梧,圓臉大耳,穿一襲古銅色綢袍,笑嘻嘻地和藹可親;另一個身形瘦削,身穿天藍色長衫,留一撇鼠尾須,臉色卻頗爲陰沉。
石小玉鼓足勇氣,道:“兩位大爺,我……我肚子餓……”其實還未等他說出肚子餓這句話來,腹中的飢鳴轆轆之聲,便已表露無疑。
瘦子哼了一聲,不說話。胖子卻笑嘻嘻地道:“這是誰家的孩子啊,長得怪惹人愛的,卻怎麼到大山林子裡來了?你餓了是吧,想吃野豬肉是吧?”
石小玉連連點頭,口水都快流了出來。
胖子信手撕下一片肉來,扔給石小玉。他接過手來,便即狼吞虎嚥吃了起來。
瘦子不時看他幾眼,陰側側地道:“你瞧這小子,長得是不是像一個人?”胖子微微點頭,道:“不錯,是有點像。這小子,不會是老三的種吧?”
瘦子搖了搖頭,道:“咱們久未涉足江湖,對雪山派的事,知道的不多。那小子和阿繡姑娘這麼些年,也該生個一男半女的吧?”
胖子笑道:“就算是他的種,又怎麼會孤身一人,在遠離雪山派千里之外的地方出現?看來,這事倒是有幾分蹊蹺。”
原來這兩個人,卻是鼎鼎大名的俠客島賞善罰惡使者張三李四,曾與雪山派掌門白自在的孫女婿石破天義結金蘭,故此見到石小玉,便覺得他模樣與石破天有幾分相像。卻怎麼也猜想不到,石小玉卻是石中玉之子。
既見故人之子,張三李四未免有幾分香火之情。當下對石小玉便也和言悅色,見他吃了烤野豬肉之後,有些口渴,便又遞過水囊來。石小玉接過,大口喝了起來。
張三李四對這像極了石破天的小子爲何出現此地,毫不在意,也沒興趣知道,當下拿着豬腳,邊烤邊吃,李四吃了口肉,從腰間取下一隻藍色葫蘆,拔開塞子,喝了一口,讚道:“好酒。”張三微微點頭,笑道:“十數年前,咱們也是吃野豬肉,跟三弟結拜,他硬要喝咱們的毒酒。嘿嘿,當世之中,喝了咱們九九丸和烈火丹之毒而不死的人,只怕也唯有三弟了。”
李四搖頭笑道:“那小子真是個怪人,說起來,對咱們還有救命之恩。”張三也拿出一隻硃紅色葫蘆,一手拿豬肉,一手拿酒葫蘆,邊吃邊喝,與李四說說笑笑,盡是當年瑣事。說到得意處,一起撫掌大笑。
石小玉卻不知道二人說些什麼,只顧低頭吃肉。
忽然之間,張三李四放下手裡的酒葫蘆,看向林外。張三冷笑道:“外面的兩位朋友,請過來說話,何必藏頭露尾?”
卻見林外樹葉搖動,跟着如從半空中飛落一般,有兩個怪人縱躍而至,身法快得出奇。石小玉出其不意,嚇了一跳,喝水嗆了一口,大咳起來。
張三李四望着那兩人,李四說道:“這一路上的,你們一直遠遠跟着,究竟想做什麼?”
那兩人一高一矮,高個子面如鍋底,細眼吊眉,倒似戲文裡的吊死鬼;矮個子沒有眉毛,闊鼻大嘴,一臉橫肉,又像街頭賣肉的屠戶。卻見高個子哼了一聲,但沒說話,倒是矮個子突然說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咱兄弟人稱黃河雙煞。你們號稱賞善罰惡二使,殺人無數,可還記得鐵叉幫的會衆,他們死得好慘。如今,咱們兄弟就是替他們報仇來啦。”
李四點了點了頭,道:“嗯,不錯,鐵叉幫裡面,是有那麼個黃河雙煞,人稱鐵牛銅虎的,就是你們吧?”
那兩人瞪着李四,緩緩點頭,喃喃地道:“不愧是賞善罰惡二使,果然連咱們的名號都記得這麼清楚。”
李四道:“你們鐵叉幫無惡不作,早該死了。當初咱們憑着罰惡令,斬盡鐵叉幫衆,卻少了黃河雙煞。沒想到十年之後,你們居然自行前來送死,當真最好不過。”
黃河雙煞互看一眼,模樣長得像戲文裡的吊死鬼的高個子,號稱鐵牛,獰笑道:“那天咱們兄弟不在,逃了性命。此後苦練武功,就是爲了十年一次的賞善罰惡。老天不負我倆一片苦心,果然你們又到中原來興風做浪。嘿嘿,咱們黃河雙煞苦練十年,也不再是吳下阿蒙。”另一個貌似屠戶的矮胖漢子,人稱銅虎,雙手各挈一隻斗大銅錘,喝道:“廢話少說,手底下見真章吧,我就不信賞善罰惡這兩個鬼使者天下無敵!”
李四冷笑一聲,道:“既然你們急着投胎,我就成全你們。”剛要動手,銅虎卻道:“你們看不起我們黃河雙煞是吧,怎麼一人應戰?”
張三微微一笑,也走上前,道:“狂妄無知,不過瞧在你們苦練十年的份上,那就咱們兄弟倆接下你們,有什麼能耐,儘管使出來吧。”
鐵牛銅虎對視一眼,叫道:“很好,受死吧!”一躍而上。鐵牛使的是一對板斧,劈向張三。而銅虎的銅錘卻是砸向李四。
張三李四面帶微笑,也不用兵器,就憑空手,與黃河雙煞拚鬥起來。手中招數信手爲之,顯然未出全力。而不過五六招,黃河雙煞已是全身冒汗,頭頂白氣騰起,已將功力發揮到了極致,若是長久僵持下去,不用敵人攻擊,也會自傷筋脈而受到重傷。
四人打得虎虎生風,只見黃河雙煞的身影不斷騰挪跳躍,張三李四卻只略略出手招架,顯得十分輕鬆自在。
而在火堆之旁,兩隻酒葫蘆就放在地上,卻是張三李四出手應敵之時,一時忘了收起這兩件寶物來。
石小玉吃了不少野豬肉,水都喝乾了。見了這兩隻葫蘆,以爲是水,先拿起藍色葫蘆,喝了一口,只覺霎時之間,一股冰冷的寒氣直從丹田中升了上來,猶如身在冰窟,頃刻間好似全身都要凍僵了,啊的一聲,吃驚不小。
他不知這是藥酒,不過也不敢再喝,急忙放下。卻又拿起硃紅色葫蘆,心道:“這個裡面總是水了吧?嘗一口再說。”於是又打開酒塞,喝了一口,驚道:“啊喲!”只覺一團烈火立時在小腹中燒將起來,全身燥熱難當。
石小玉搖了搖頭,心想這兩個葫蘆裡面都不知是什麼東西,這麼難喝,這兩個怪人偏偏喜好這樣的味道,當真古怪。
放下酒葫蘆,正要吃肉,忽然全身一僵,登時撲倒,動彈不得,一時腹痛如絞,卻是一股寒氣跟一團烈火在體內衝撞,忽冷忽熱,眼前一黑,便即暈去。他自不知,這是九九丸和烈火丹之毒,中着立死。但幸好他兩者每樣喝了一口,於是陰陽之氣互相沖突起來,不至於立斃,但若是自身沒有內力化解,也是非死不可。
張三李四和黃河雙煞拆了不過十數招,便興趣全無,搖了搖頭,李四嘆道:“他們枉稱練了十年,也不知怎麼練的,還是軟綿綿沒半分勁道,沒意思。”
張三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沒意思,打發了吧。”李四道:“嗯,打發了好,咱們接着喝酒吃肉。”手臂一伸,呼地一掌擊出,正中鐵牛胸口,登時狂噴鮮血而死。
張三卻是轉身就走,銅虎喝道:“想走,還我兄弟命來!”追上幾步,手中錘舉在半空,張三卻回手一掌,砰地一聲,將他錘頭拔回轉去,正砸在他頭頂,立時砸得萬朵桃花開,自是沒了性命。
兩人打發了雙煞,返身回來,忽見石小玉倒在地上,而兩隻酒葫蘆在他手邊,登時知道不好,急忙上前查看他的脈象。過了片刻,李四嘆道:“這小子誤喝了咱們的毒酒,這回神仙都沒救了。唉,如果他當真是三弟的孩兒,這豈不是咱們對不起三弟了?”
張三沉吟片刻,道:“其實也不一定救不了,上次三弟喝了咱們的酒,還不是沒死?”
李四道:“那可不一樣,三弟練了一身怪異的內功,正好化解這一陰一陽兩種毒性,不但無害,反倒讓他功力大進。但眼前這小子,看起來沒學過半天功夫。他沒有內力,如何化解毒性?”
張三搖頭,說道:“說不得了,先試一試吧。”於是從懷中取出一粒藥丸,看了李四一眼,道:“我的烈火丹,你的九九丸,都靠這兩份解藥來取化解毒性,一起給他服下,不知能不能暫緩?”
李四也不說話,便從懷中取出九九丸的解藥,兩人將丹藥一起給石小玉服下。過了片刻,見他仍不醒轉,不過似乎暫無性命之憂了。
於是張三李四一起出手,一抵石小玉前胸,一抵後背,運氣爲他驅毒。小半個時辰之後,毒性雖未解去,但已大是緩和。
兩人收功,張三道:“這小子的小命,總算暫時保住了。不過體內仍然留有毒質,難以清除。”李四搖了搖頭,說道:“這小子眼咱們非親非故,何況偷吃了咱們的珍貴之極的藥酒,又耗費了咱們的解毒丹,算起來還是他佔了天大的便宜。至於此後是死是活,就讓老天爺決定吧。”
張三卻搖了搖頭,道:“此子長相酷似三弟,雖然不知他究竟是誰,但要看着他就此身死,我總是於心不忍。”
李四忽然拍了一下腦袋,說道:“我想一個人來了,着手成春!以他的醫術,再加上咱們的解藥,必能救活這小子!”
張三眼前一亮,道:“不錯,正好還有幾塊賞善罰惡令要送,而長樂幫也有一塊。咱們這就走吧。”
李四道:“長樂幫那塊銅牌,只怕是罰惡令吧,十年之前,若非三年替這些傢伙出頭,早被咱們殺個乾淨了。只不過這一次,若是爲了救這小子,難道又要饒了長樂幫?”
張三嘆了口氣,站起身來,說道:“先救人再說吧。”李四點了點頭,爲了救人,也只好暫時不將罰惡令送出了。
雖然自從十年前,龍木二島主仙逝,俠客島便不再行 “臘八粥”之會,但島中弟子爲了記念師父恩德,因此約定“賞善罰惡令”仍是十年一出,以維護江湖正道爲己任,也算是給一些爲惡之輩留下威懾,給人向善之心。
此次又逢十年之期,俠客島賞善罰惡令如期再出江湖,勢必又再掀起一番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