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逍遙快樂少年郎

十年之後,金秋八月。一個少年,布衣芒鞋,風塵僕僕走在蒼涼官道之上。

天底下誰也不知道,這個少年竟是俠客島長徒趙一錢二、與及賞善罰惡使者的親傳弟子石小玉。而此時,張三李四已辭世十年了。

江湖之上,早就哄傳俠客島將武林高手騙到島上,然後在臘八粥裡下毒,意圖將中原武林精英一網打盡,從而控制整個天下武林的大陰謀。武林之中,只要一聽到俠客島三字,那人便會成爲衆矢之的。

石小玉十年之後,第一次離開俠客島,踏上中原土地,卻對江湖上的事情一慨不知。他此番來到中原,正是奉了趙一錢二兩位師父之令,帶着賞善罰惡兩塊令牌,做十年一次的巡查,維護江湖道義。對於初出江湖的石小玉來說,這也正是一次歷練的機會。

趙一和錢二知道石小玉年級還小,因此吩咐他此次來到中原,以賞善爲主,罰惡次之。若非證據確鑿,不得隨意懲處,更不能草菅人命。又恐他沒有江湖閱歷,怕遭人算計,當下又教他暗中行事之法。平時就裝做一個投靠親友的少年,然後暗地裡尋訪武林人物,查看善惡,有善當賞,有惡當罰。

石小玉不過十七歲,尚還是個慒懂少年,對世間事一無所知,聽了兩位師父的話,離開俠客島,心中又是歡喜激動,又有一些不知所措。

不過他牢牢記住兩位師父的話:“天底下的人,大半都是見利忘義,所以,你一定要隱藏自己的身份。見到陌生人,不能隨便交心,說話只能講三分,留下七分,寧願爛在肚裡。”

只因趙一和錢二兩人,一直隱居幽谷,也是幾十年未曾踏足江湖,此番貿然讓石小玉出來歷練,全是爲了張三李四的遺願:“十年之後,賞善罰惡,重現江湖。”卻沒想到讓石小玉這麼做,未免過於冒險。

江湖之上,處處充滿險惡,就算武功再高,如果遇上陰謀詭計,也未必能夠抵擋得住。**湖尚且會陰溝裡翻船,更別說石小玉這等初出茅廬的後生晚輩了。

石小玉獨自撐船,離開俠客島,來到中原。上岸之後,便渾渾噩噩,漫無目的亂走。不知不覺,竟來到中原開封境內。

河南開封,地處中原,交通便利,素有“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之名。開封又稱大梁、汴梁、東京、汴京。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國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

開封城外園林、寺觀無數,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里之內,並無閒地,歷來是中原繁華所在。唐時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由此可見古都形勝,非同尋常。

石小玉一路走來,尚未到開封城中,但見周邊各大城鎮已是繁榮非常。他在幽谷中一住十年,哪裡見過世間繁華,就如鄉下人進城一般,對什麼都感到好奇,不時看得呆了。

他原來帶着百兩紋銀,這些錢夠一戶中等人家吃上十年了。誰知見到路上有乞討者,他是來者不拒,銀子一兩二兩地給人。又住了一家小店,店中夥計欺他老實,設計引他吃每桌五兩十兩銀子的飯菜,其實也不過是些家常菜,只不過菜式精美一些而已。幾天下來,竟然將囊中銀兩用光了。

石小玉沒了錢,住不了店,肚中又餓,無奈之下,走在荒郊野外,忽見一座寺院,寫着:“華亭寺”三字,當下便去投宿。寺中僧人見他無錢,便不理他,不過幸好也未趕他出去,只讓他在後院柴房中歇息。

到了晚間,有些涼意。石小玉用木柴燒了堆火,剛好還剩下幾個饅頭,當下用火烤來吃了,權作充飢,心中感慨:“兩位師父說得沒錯,這個世道,的確人心險惡。咦,不過也奇了,這些人貪這些小錢做什麼,富不起來,又不能吃一輩子?”

火光中,石小玉忽然想起師父趙一時常哼唱的歌謠,當下靠在柴房土牆之上,一邊烤着鏝頭,一邊輕輕哼唱起來。

忽然之間,只聽得寺外人喊馬嘶,似乎來了一支馬隊。然後傳來敲門之聲,僧人起來開門,又是一陣嘈亂,那隊人馬想必是進來借宿的,過了一會兒,便有人牽馬到後院來。一共有十來匹馬,兩個馬伕牽了,來到柴房前。沒想到柴房中有人,倒是一愣,看了石小玉一眼,也沒理他,只是將馬拴在柴房門柱上,然後切草飲馬,忙個不停。

石小玉慢慢咬着烤得焦脆的饅頭,看這幾人忙着餵馬,卻也一言不發。

忽然之間,又有腳步聲響,跟着一個紅衣人走進後院,說道:“老張,老王,你們多辛苦一下,今夜好生喂這幾匹馬,明天還要趕路,可不能誤了行程。”

說話的是個年輕女子,聲音甜美,院中餵馬的兩人連忙出聲答應,顯然都很聽這女子的話。

石小玉長這麼大,從未接觸過女子,聽到這般嬌柔的聲音,如聽仙樂一般,竟是癡了,心口怦怦直跳:“世上怎麼有這樣好聽的聲音?師父可從來沒教過我。對了,好像錢師父以前倒是說過,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上了千萬要躲開。莫非,這就是山下的老虎,我要不要躲開?”

正自心跳加速,鏝頭有一半還含在嘴裡,卻不知下嚥,眼光中,一個紅衣女子身形嫋娜,緩緩走進後院。石小玉一見之下,不禁目瞪口瞪:“原來……原來山下的老虎,這麼好看……”

那紅衣女子也沒想到後院柴房之中,居然還住得有人。要知這裡可是堆放木柴,同時也能拴馬的地方,實在又髒又臭。她看着石小玉,呆了一呆,臉上微微一紅,急忙轉過頭去,又吩咐老王老張幾句,便匆匆離開柴房。

但她秀麗嬌俏的容顏,卻深深留在石小玉心中,再也塗抹不去。

老張老王餵過馬匹,便要離去,石小玉忽然心中一動,站起身來,跑到兩人跟着,叫道:“兩位大叔,能不能賞我一口飯吃,我……我只剩下最後半個鏝頭啦,要是明天還沒吃的,我……我就會餓死!”

老張喝道:“去去去,一邊去,小子胡說八道什麼?”

老王卻上下打量石小玉一眼,道:“且慢,我看他說的,好像是那麼回事。對了,小子,你會餵馬麼?”

石小玉忙道:“會,會,當然會。我會切草,還會……還會給馬洗澡!”說着跑到柴房裡面,提起一桶水來,便想要向一匹馬身上澆去。

老王大笑,說道:“好啦,給馬洗澡,不是這樣洗法。算了,以後再教你,要要刷子慢慢刷……”

石小玉喜道:“這麼說,大叔是收下俺了?”

老王搖了搖頭,道:“我做不了主,不過,我明天一早,會跟東家說的。你小子,好好睡吧,明天等我消息。”

石小玉忙道:“謝謝大叔。”

原來老王和老張兩個人要看十來匹馬,早就不堪其累了,也想找個幫手。因此便先行答應下來,只要東家同意了,就能讓石小玉來幫忙打下手,切草餵馬,飲馬洗澡,這些都是粗活,料想要不了幾天,他就能成爲熟手了。

石小玉待兩人走後,卻又擔心老王說謊,不肯去跟他的東家說項,當下展開輕身功夫,悄悄跟了過去。

到了前院,原來老王還當真是個實誠人,果然去找東家說事。而那個東家,居然就是那紅衣女子!

石小玉遠遠看着,心中一熱,覺得自己靈機一動,所做的決定當真正確無比,不由得大是欣然。老王在那女子面前畢恭畢敬,只說了幾句話,就躬身告退,也不知說下來的事情成了沒有。

那紅衣女子站在院中,忽然幽幽嘆了口氣。石小玉心中怦地一跳,心道:“難道她有什麼傷心之事?如果我能幫她,一定赴湯滔火,在所不辭。”

卻見寂靜的院中,幾炷清香,嫋嫋犖繞。那紅衣女子盈盈拜倒,向天低聲嘆道:“爹爹,你身爲中原鏢局總把頭,號稱劉老令公,一生積德行善,卻無緣無故慘死。如今女兒長大成人,自當爲父報仇,爹爹,你放心,總有一天,我會把仇人的頭顱,放在您的墳前,祭拜您在天之靈。”

石小玉心道:“原來他爹是中原鏢局總把頭。嗯,無故慘死,這倒奇了,難道有什麼冤情不成?唉,她沒了父親,也真是可憐,如果我能幫她報仇,不知她……她會不會對我……唉,師父說過,知恩莫望報,我這麼想,豈不是成了小人?”

如果是張三李四再世,聽到中原鏢局四字,自當知道,十年之前,死在俠客島上的中原武林高手,就有中原鏢局的總把頭金刀劉令公。而她的女兒立志報仇,顯然在她心中,仇家自是俠客島了,石小玉正好是其中的仇人之一。只不過石小玉卻渾然不知,反倒對這紅衣女子更加多了一份憐愛之意。

到了五更天,老王老張過來後院牽馬,石小玉早已醒來,站在院中候着。老王笑道:“你小子運氣好,昨晚我一說,東家就準了。不過,咱們可要趕路,起早貪黑的,十分辛苦,你受得了嗎?”

石小玉一拍胸膛,道:“我不怕吃苦。”

老王點了點頭,道:“你過來,學着點,咱們餵過馬,然後去前院吃早飯。休息一陣子,天一亮就上路。”

石小玉答應了,果然快手快腳,在旁幫忙。老張雖然沒說什麼,心裡也頗喜歡這個憨厚小子。

餵過馬後,老王和老張帶石小玉前往前院,卻見那裡已有七八個漢子,圍坐在兩張飯桌前,寺中僧人奉上飯菜,雖然都是素食,但看上去也是色香味俱全。

那紅衣女子,卻不在院中。以她的身份,自然不會跟這麼多粗豪漢子同桌吃飯。

石小玉雖然略略失望,不過只要她答應自己留在鏢局馬隊之中,自然會有見面的機會,也就既來之,則安之。

吃過早飯,衆人收拾完畢,老王老張帶石小玉去把馬牽來。那些漢子各帶刀劍兵器,卻都是護鏢的趟子手,有的上馬,有的卻去駕車。原來二三輛車上,都整整齊齊碼着木箱,這麼多人護送,料想是極重要的物事。

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走到衆人面前,喝道:“今天要過黑殺嶺,大家小心在意,打起精神來啊!”衆趟子手大聲答應了。

老王站在一輛車後,對石小玉低聲道:“這是咱們鏢局的侯少鏢頭,中原鏢局裡面,除了少東家,還有侯老鏢頭,就屬他最大。你以後在他跟前,要小心侍候着,知道麼?”石小玉點頭答應。

侯少鏢頭縱身上馬,身手果然十分矯健。一馬當前,在前開路。車隊起程,直到此時,那紅衣女子這纔出現,騎一匹棗紅馬,英姿颯爽,跟着車隊而行。

石小玉沒有馬,只能跟老王共騎,好在他身形尚未長成,頗是瘦小,兩人共乘,倒也不覺侷促。

老王悄聲道:“這個姑娘,就是我們的少東家,姓劉,你可不能衝撞了她,不然的話,沒你的好果子吃!”石小玉忙道:“那是,那是,我怎麼會衝撞少東家呢?”

車隊離開寺院,沿着官道而行,雖是官道,但卻頗有些偏僻,而且前面有幾處山巒,想必就是黑殺嶺了。

原來中原鏢局自從金刀劉令公死在俠客島上,聲勢便大不如前。全得劉令公的結義兄弟侯鎮天一力支撐,中原鏢局才得以苟存至今。但數月之前,侯鎮天出鏢遇到強盜,功夫了得,他受了傷不說,還被劫了鏢,這樣一來,賠了數萬兩銀子,鏢局登時衰敗下去,侯鎮天也一直臥牀不起。中原鏢局外憂內患,眼看就要倒閉。此時劉令公之女已然長大成人,當即挺身而出,又接下一注大鏢,想要重振中原鏢局。此次出鏢實是中原鏢局的背水一戰,因此侯鎮天便讓其子侯耀武隨同護鏢,以策周全。

這趟鏢卻是要從洛陽護送到滄州,僱主是位富商,一給就是五千兩的酬勞。而這批貨自也價值連城,若是路上有失,把中原鏢局連人帶房都賣了,只怕也賠不起。

第十七章 對質第二章 異酒第四章 過往第十二回 落崖第三章 收徒第三十八回 幻影劍指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七回 雪山天龍第二十一回 逼宮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八回 誤會深種第二十二章 逸去第十五章 烤魚第三十六回 法場救人第三十七回 傳招第二十七回 峨嵋派弟子第十二回 落崖第十八回 誤會深種第三回 玉璧宮中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四章 多情第十二章 銷魂第二回 俠客島上風雲變第四十回 禁武令(終章)第二十章 風吟若絮(終章)第十三回 玉璧宮第三回 逍遙快樂少年郎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十回 石氏孤兒第十三回 玉璧宮第二十二回 師徒反目第八章 南國蠻女第二十三章 義戰第三十二回 誤會第十三回 巧舌如簧第十八回 青葉婆婆第十二回 玉璧青城第三十四回 大理國王子第八回 飛針刺蛇銀光寒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二十一章 一葉第三十九回 計議第十回 摧枯拉杇意飛揚(終章)第七章 奇遇第十二章 銷魂第二十四回 化功第三回 玉璧宮中第十六回 玉璧宮主第八回 飛針刺蛇銀光寒第二十回 相認第二十二章 逸去第三十四回 大理國王子第三十六回 法場救人第二十章 青風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十七回 逃離第三章 收徒第二章 異酒第三十三回 掌門人指環第十四回 青園主人第十五回 牢獄之災第十章 五毒教主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九回 雪蜘星魂第十四回 青園主人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三十一回 大戰百毒門第十八回 青葉婆婆第十二章 銷魂第十回 石氏孤兒第一回 賞善罰惡現江湖第八章 南國蠻女第十七章 吳鉤在手第十七章 吳鉤在手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六章 白雲朵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二十三回 被困第一回 拜師第六章 傳功第三十七回 傳招第四章 過往第八章 灌頂第一章 奇丐第二十二回 師徒反目第十三回 巧舌如簧第三回 逍遙快樂少年郎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十章 凝夕第六回 千里尋情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三十三回 掌門人指環第三章 收徒第十九回 受傷第二十三回 被困第十章 五毒教主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二回 俠客島上風雲變
第十七章 對質第二章 異酒第四章 過往第十二回 落崖第三章 收徒第三十八回 幻影劍指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七回 雪山天龍第二十一回 逼宮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八回 誤會深種第二十二章 逸去第十五章 烤魚第三十六回 法場救人第三十七回 傳招第二十七回 峨嵋派弟子第十二回 落崖第十八回 誤會深種第三回 玉璧宮中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九章 遇盜第十四章 多情第十二章 銷魂第二回 俠客島上風雲變第四十回 禁武令(終章)第二十章 風吟若絮(終章)第十三回 玉璧宮第三回 逍遙快樂少年郎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十回 石氏孤兒第十三回 玉璧宮第二十二回 師徒反目第八章 南國蠻女第二十三章 義戰第三十二回 誤會第十三回 巧舌如簧第十八回 青葉婆婆第十二回 玉璧青城第三十四回 大理國王子第八回 飛針刺蛇銀光寒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二十一章 一葉第三十九回 計議第十回 摧枯拉杇意飛揚(終章)第七章 奇遇第十二章 銷魂第二十四回 化功第三回 玉璧宮中第十六回 玉璧宮主第八回 飛針刺蛇銀光寒第二十回 相認第二十二章 逸去第三十四回 大理國王子第三十六回 法場救人第二十章 青風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十七回 逃離第三章 收徒第二章 異酒第三十三回 掌門人指環第十四回 青園主人第十五回 牢獄之災第十章 五毒教主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九回 雪蜘星魂第十四回 青園主人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三十一回 大戰百毒門第十八回 青葉婆婆第十二章 銷魂第十回 石氏孤兒第一回 賞善罰惡現江湖第八章 南國蠻女第十七章 吳鉤在手第十七章 吳鉤在手第五回 縱馬突圍誰能擋第六章 白雲朵第二十九回 百毒門第二十三回 被困第一回 拜師第六章 傳功第三十七回 傳招第四章 過往第八章 灌頂第一章 奇丐第二十二回 師徒反目第十三回 巧舌如簧第三回 逍遙快樂少年郎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十章 凝夕第六回 千里尋情第四回 琅嬛福地第三十三回 掌門人指環第三章 收徒第十九回 受傷第二十三回 被困第十章 五毒教主第七回 求醫療傷相扶將第二回 俠客島上風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