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

怕了……

在趙禎說完之後烏兀骨便怕了。

同樣心中恐懼的人還有斯琴昂立,他知道大宋的強大,也聽父親提過這個王朝的不可抗衡,但他從未真正瞭解大宋。

他對大宋的瞭解依舊停留在眼下的呼倫貝爾城,這印證了後世的一句話,人只能想象已知的事物,再次基礎上加以想象,但卻極難進行獨立的創造。

斯琴昂立只知道自己見過的東西,卻想象不出大宋能有多麼的不同,和他一樣烏兀骨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他們可憐的幻想在趙禎面前被打擊的粉碎。

大宋的生產力,創造力已經完全打破了他們的常事,一場提前了數個世紀的工業革命在大宋爆發,震驚了大宋的百姓,也震驚了整個世界。

到現在大宋的百姓接受了這一切,世界也開始慢慢適應,只不過這個世界很大,更多的人還不知道罷了…………

但至少坐在趙禎對面的倆個人知道了,此時的烏兀骨也明白,爲何大宋皇帝可以如此信誓旦旦的說出“天下大同”這四個字。

若是大宋把鐵路和火車帶到了草原,後果便是整個草原都是大宋的腹地,和中原無異!

都變成如此景象了,草原還用什麼和大宋抗衡?還用什麼抵擋大宋的進攻?到時候便是不需用兵,也能讓草原臣服,因爲大宋的國力之強大,完全可以讓草原百姓自己歸順。

趙禎的目的已經達到,原本帶着牛羊馬匹準備回程的烏兀骨堅決的把牛羊安頓在了呼倫貝爾城外,既然大宋皇帝不接受烏古部的上貢,那就讓這些牛羊在城外放養,草原上哪有帶去的禮物又帶回的道理?!

和烏兀骨一塊上路的還有斯琴部的族人,以斯琴昂立爲首,先在烏古部落腳,然後再繼續向西北前進,整個草原實在太大了,他們的目標就是人口十萬一上的大部族,以及一些人口近十萬的中等部族。

小部族他們沒功夫考慮,只要大部族和中等部族全部歸順,那些小部族定然是紛紛相隨的。

烏兀骨和斯琴部的想法不一樣,對於他來說眼下已經做錯了一次,若是不及時彌補,後果不堪設想,大宋若是把鐵路和火車鋪設到了呼倫貝爾,整個草原都要屈服於大宋的統治之下。

被動的屈服和主動的歸順兩者之間的差別極大,烏兀骨要儘快的讓族長噠都邪前來呼倫貝爾城中向大宋皇帝請罪歸順!

已經做錯過一次的他豈能再犯第二次錯誤?

看着草原上疾馳的駿馬消失在天際線,趙禎也同樣鬆了一口氣,把鐵路和火車鋪設到呼倫貝爾?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宋能把火車鋪設到上京城就算是逆天行事了,大宋把火車鋪設到神都一來是因爲那裡是國都,二來天下商賈都支援,即便如此也耗費了數十年的時間。

而現在剛剛計劃着把鐵路修到上京城,這個只是一個計劃而已,並沒有付諸實踐,以及任何行動,甚至連三司都不曾知道這個浩大的計劃。

趙禎在倆個科技小白麪前所說的話七分正三分假,大宋能以火車運送兵員和補給,可以用火車把所需的東西投送到大宋中原的任意一個角落,但他卻無法讓火車抵達中京道,乃至上京道。

一路上的耗費實在太過巨大,即便趙禎這樣“家財萬貫”的主也捨不得拿出來,別說投資是爲了將來,這話很狡猾,話是沒錯的,但若是投資加來的時候,現在立馬破產,投資的將來還有意義嗎?

反咬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不做,既然不能當下就把鐵路修到上京城,那就慢慢的修,先把鐵路鋪設到中京道再說,然後從中京道往上京城鋪設,再然後便是向草原鋪設。

這個計劃也許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一甲子,但只要能繼續下去,終究有實現的一天,趙禎相信,這條國策不會改變。

因爲這是漢家文明第一次找到永久解決草原之患的辦法,只要是個智商線上的朝臣,就不會去反對這麼做,只不過時間長,任務重罷了,但漢家王朝最會的事情便是聚沙成塔…………

回頭看了看已經初步具有城市模樣的呼倫貝爾城,趙禎覺得自己的計劃很成功,最少已經開始讓草原出現一座新興城市,而一旦這樣的城市結構被草原百姓認可,那接下來這樣的城市便會愈來愈多。

趙禎步入城中,剛剛造好的包鐵木門被安置在城門洞中,這座城池直到現在才損失真正完工。

他相信,終究有一天自己的入主草原的計劃也會如同呼倫貝爾城一樣完工,只不過其中的等待便會更加的漫長。

不過趙禎的擔心是多餘的,大宋現在的這一切雖沒有讓草原民族立刻融入到大宋,但卻有着極大的壓力,雖然鐵路還沒有鋪設到呼倫貝爾,但這並不影響對草原部族的震撼。

短短五天時間,烏古部的人便來了,這是的禮節更爲隆重甚至還有相隨的侍者,已經精壯的草原勇士,因爲這一次烏古部的薩滿大祭司來了。

趙禎有些不屑,最終還是沒有等待烏古部的族長,反而讓一個跳大神的來,這可是辜負了自己的厚望,望向烏兀骨的眼神也頗爲不滿。

但烏兀骨卻對這個薩滿祭祀頗爲尊敬,上前解釋道:“陛下,這是我族中最爲智慧的長者,也是一位草原上德高望重的薩滿,族長已經把歸附事宜全權交付予他……”

趙禎點了點頭,這下才明白,眼下這個“跳大神”的代表了整個烏古部,說不得他在烏古部中的地位比噠都邪還要高,看來烏古部終於對這次歸附重視了起來。

年老的薩滿彷彿經歷了歲月的“特殊照顧”蒼老的有些不像話,整個人都是皮包骨一般,臉上的皺紋堪比老樹的樹皮,一層層的糾結在一起,讓人懷疑他已是行將朽木。

但他的行動卻並不遲緩,恭敬的對趙禎行禮道:“日多參見大宋皇帝陛下,願您安康!”

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
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