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

雖然受到了見識的羈絆,但格里高利七世無疑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手段的人,這樣的人晏殊見過不少,但卻極少覺得危險,眼前的這個人卻除外。

他看起來是那麼的彬彬有禮,但同時也是高高在上,想想也是,教皇畢竟是世俗王國的皇帝,晏殊從一開始就把他當作皇帝來對待並無不妥。

但同時教皇國也有其特殊性,就是他存在於大秦國之中,這是國中之國的感覺,所以晏殊並沒有以漢家的傳統禮儀接待教皇,而是以漢家王朝中王爵的等級和格里高利七世會面。

若是他以皇帝的禮儀接待教皇,那置大秦國的皇帝於何地?

站在邊上觀察的約翰終於長舒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大宋使團以皇帝的禮制接待格里高利七世,這是有着本質的區別。

格里高利七世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這個東方使團正使,對於他來說東方的宋帝國雖然長長聽到,但卻始終不瞭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王朝。

和大宋商賈不同,神聖羅馬帝國極少有商人能夠前往遙遠的東方,即便是去了也會帶回不同的“答案”。

有人說那裡繁榮的讓人驚歎,有人說那裡華美的讓人窒息,有人說那是藝術之國,有人說那裡是財富之國。

但從沒有人說過宋帝國的軍事有如此強大的一面,但格里高利七世卻能有所猜測,這樣繁榮的一個國度若是沒有強大的軍事保護,早已不知被掠奪了多少次。

而從宋帝國擊潰塞爾柱王朝的進攻就不難看出他的強大,但即便如此還是遠遠超出了格里高利七世的預料。

宋帝國的強大如同一個巨人突然出現在了神聖羅馬帝國,十倍的兵力居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不光沒有戰勝敵人,還被敵人屠殺過半,這樣的結局是格里高利七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原本以爲宋帝國的使者會興師問罪,但他卻得到了相當客氣的接待,並且對自己稱呼爲國王而不是教皇。

翻譯的速度很快,帶着一絲不滿的語氣重申了自己教皇的身份,這要遠比國王來的尊貴。

晏殊通過翻譯得知了格里高利七世的意思,微微皺眉道:“教皇在我大宋看來是得不到承認的,沒有資格獲得使團這般規格的接待,只有一國之主的身份才能和我大宋使團會晤,難道你們現在還不知道爲何大宋的使團從來都不前往羅馬城嗎?”

使者的翻譯讓格里高利七世微微呆滯,許久之後他才消化了這些信息,也就是說宋帝國並不承認自己教皇的尊貴身份,或者說他們就從來沒有認爲天主教是一個極爲尊榮的存在。

這個王朝對宗教並不認同,同時宗教沒有任何參政的權利。

格里高利七世把心中的想法對晏殊表達之後,得到的是晏殊的嘲諷:“我大宋並不禁止信教,無論是什麼宗教都可以去信,但不得在光天化日之下傳播,更不可參與政事之中,皇帝就是天子,代天牧守天下,若是宗教中的諸神那般的高貴,置天子於何地?”

東西方之間就根本沒有辦法討論信仰和宗教倫理問題,於是乎格里高利七世打算繞過這個話題。

但在這個時候晏殊面色古怪的看向格里高利七世,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道:“我大宋皇帝陛下有一封親筆信讓我當着你的面打開。”

格里高利七世有些詫異,難道大宋皇帝早就知道自己會和使團接觸?這根本不可能!自己都是臨時起意的。

但事實上晏殊本來是要在羅馬城覲見教皇國的教皇的,但未曾想格里高利七世居然會對大宋的使團動手,也讓他們自己陷入了被動之中。

充滿好奇和期待的格里高利七世盯着晏殊打開信封,於是這個使者的表情便更加奇怪了。

在格里高利七世的催促之下,晏殊道:“我大宋皇帝陛下讓我問你倆個問題!”

站在一邊默默無語的約翰驚訝的擡起頭,他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向教皇提問,這實在是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格里高利七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袍,同時扶正了頭上的高冠,捏了捏手中的權杖道:“使者請說。”

晏殊的神情更加古怪,看着眼前神色莊重的格里高利七世道:“陛下讓我問你,上帝是否是萬能的?”

“當然是!上帝必定是萬能的!《聖經》中說:上帝全知全能,且創造了人類!”

晏殊點了點頭:“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他能否創造一個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

“當然…………額!”

格里高利七世擡手準備在胸口畫下十字,但卻突然卡住,他發現這個問題根本就無從作答。

隨着晏殊的話音落下,場面極度尷尬,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向了錯愕中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即便是跟隨在他身邊的紅衣使者也是一樣。

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卻也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對於東方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而對於西方來說這是一個複雜的神學問題,這個問題還是第一次出現在教廷的面前。

思考了許久之後,格里高利七世回答道:“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是由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出現的,他們雖然是三位但也是一位,聖子創造一塊他聚不起來的石頭,聖父卻能舉起來,而同時聖父、聖子、聖靈又是一體的,所以聖子也等同於能夠舉起,由此可見上帝可以做到你說的這個問題。”

不愧是教廷的教皇,這個刁鑽的邏輯問題居然被他用神學解決了,並且能夠做到自圓其說。

晏殊點了點頭算是勉強認可了他的這種說法,而格里高利七世在長出了一口氣後心有餘悸的看着眼前的這張紙條。

遠在東方的宋帝國皇帝居然能夠一眼便洞穿教廷中關於神的漏洞,這個東方帝王的智慧實在是令人心驚膽戰。

格里高利七世知道,《聖經》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絕對的話語,這些絕對的話語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漏洞。

這還不過是第一個問題,格里高利七世甚至開始擔心第二個問題了,只要自己稍稍說錯一句話,都可能出現極大的後果和影響。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