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

對於軍人來說,永遠只有戰爭和準備戰爭兩種狀態。

這句話是趙禎提出的,同時刻進了大宋軍隊的骨子裡,自大宋開國以來,軍隊便一直處於吊兒郎當的狀態,“得益於”太祖黃袍加身之事,趙家的人對軍隊有着一種天然的恐懼。

武將也成爲老趙家最爲防範的“敵人”。

可以說歷朝歷代如同大宋皇帝一般恐懼武將的幾乎沒有,但到了趙禎這裡纔有所改變,最少是態度上的改變,雖然要防備武將作亂的可能,但卻不能因噎廢食。

同樣軍事建設也不能鬆懈,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這句話對皇帝來說特別的有道理。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兩者缺一不可,趙禎自繼位以來,一直提倡這種理論,不斷的重複之下,不自覺的影響這大宋朝堂以及民間的輿論,最終在大宋形成一股影響。

軍中的待遇是極好的,大宋有錢了,不光能照顧文臣給他們高薪養廉,還能提高和改善軍中的待遇,趙禎一直把軍人視作大宋的鋼鐵長城,要想馬兒跑,必須吃得飽,趙禎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大宋才興起一股從軍熱,軍武院也是年年招滿。

一個國家的人才是有限的,當朝廷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文臣之中的時候,文人自然更多,讀書人希望通過入仕來打破禁錮,在科舉之中一飛沖天。

而隨着朝廷對武將的支持,使得大宋從軍之人越來越多,軍武院的待遇是沒話說,不禁全包食宿,衣物,冰炭,甚至還能照顧子女。

這可是國子監都沒有的待遇,只要有一個人入了軍武院,全家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好處,這樣的好事誰不稀罕?誰家要是出了一個軍武院的學子,整條巷子裡的人家都會羨慕。

於是大宋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期望通過軍武院的考試成爲其中的一員,只要過了軍武院的考試,最少也可入背嵬軍中擔任虞侯,並且從背嵬軍中磨鍊出來之後,也少不得校尉的軍銜。

大宋現在的軍隊有多少?何止數十萬!

十六衛是地方武裝上的常備軍,每軍一萬人便是十六萬之數,這還不算隨時可以徵召的退役老兵,事實上十六衛可以在段時間內擴充至現在的三倍。

而禁軍的人數就更多了,從上四軍和邊軍退役下來的老兵不知有多少,大宋的工廠還就喜歡用這些廝殺漢,不愁沒有着落。

即便不想進工廠,朝廷也會在每年補充一些名額進入地方州府充當捕快,若是幹上兩年得到上官的提攜,再破幾個案子,那可就不得了,說不得能從捕快變成捕頭,捕頭還能有往上升的可能,只要立功,捕頭也是可以成爲縣尉的!

趙禎的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大宋百姓的從軍充滿了熱情,不少人甚至棄文從武,得到了相當不錯的待遇。

當然,軍人的待遇提高付出的自然也要更多,訓練,作戰,極爲幸苦,紀律更是軍中的鐵律,即便是主將也不能違反,思想建設更是少不了,文臣擔任的行軍司馬一方面可以保證上級命令的有效執行,一方面也要保證軍隊的紀律與忠誠。

可以說現在的宋軍已經成爲超越這個時代的軍隊,無論是訓練還是紀律,或是軍械,早已成爲這個時代的巔峰,也是大宋最強有力的保障。

而木蘭圍場的秋獮,就是大宋的演兵之所,秋天要以秋獮祭祀,對於大宋來說這是一個演習的好機會,豈能輕易放過?

演習自然需要場地,於是木蘭圍場就是最爲適合的地方,大宋每年要在這裡舉行大規模的軍演,以提高軍隊之間的戰力,以及配合。

當然,獲勝者也是有賞賜的。

趙禎出了車駕,翻身上馬遊覽圍場的建設,顯然這裡已經完成,四周都用木頭做好了柵欄,同時兩軍對壘之地也已經準備完畢。

蔡伯俙在邊上不斷的爲趙禎講解:“官家,東面是背嵬軍的駐地,約有兩萬人,這些人這段時間在此訓練,而西面是龍衛軍的駐地,他們那裡訓練,雙方之間過招了幾次,互有勝負。”

趙禎點了點頭,冒出的一個突然的想法,望着蔡伯俙道:“是不錯,但朕今年就打算在此秋獮,眼看時間也不短,便不回神都城,傳旨回去,讓神都城中參與秋獮的官員自行前來!”

蔡伯俙微微一愣:“官家不先回朝?”

趙禎翻了個白眼:“廢話,朕現在就在木蘭圍場,你的意思是讓朕從這裡先返回神都城,然後再從神都城回來?!”

蔡伯俙不知道趙禎的想法,但還是覺得其中有什麼問題,小聲的向趙禎試探道:“官家,莫不是您不想回神都吧?”

趙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神都城的事情有些亂,朕想靜靜!”

事實上趙禎希望通過這一表態讓神都城的中的人清楚,他,大宋的君王,天下的主宰又回來了。

這是一個契機,趙禎希望通過這次秋獮,把國內出現的問題儘量解決掉,這裡是大宋的圍獵之所,不是神都城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趙禎在神都城中並非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其中有許多的利益糾纏在一起,皇帝真正能做到乾坤獨斷的可沒有幾個,有的時候也要向種種無奈妥協。

而在這秋獮之地,趙禎卻是可以做到集權,軍中對皇帝的支持向來是無條件的服從,武將從心底裡感激趙禎的提攜,他們知道原來的武將是什麼待遇,和現在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可以說是趙禎給了他們尊嚴,讓天下所有的武官站起來了,再也不是被文官隨意呵斥的廝殺漢,有了自己的尊嚴和體面。

這也是趙禎用來制衡文官的手段之一,單單是通過疊牀架屋,或是分權來限制文官的權利實在有些得不償失,而適當的扶持武將以此對文官進行制衡卻要好得多。

如今的大宋需要的便是辦事效率,文官的體系已經得到的改善,所以要把武將頭上的“緊箍咒”鬆一鬆,而趙禎這麼做卻不會過分,事實上文官的地位依舊在武將之上…………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