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

對於敦良的死趙禎也十分震驚,對於他來說一切來的太快了,從倭國緊急傳來的奏報上看,敦良是自己退位的,並且在當了兩天太上法皇后去世的。

在去世之前,他傳位給了正在大宋“學習”的良子內親王。

自從鑑真東渡之後,佛教對倭國的影響便與日俱增,進入平安時代之後更是興盛不衰,倭國的皇帝中有不少崇尚佛教的,便在年老之時退位讓賢,把天皇之位讓給了子嗣,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太上法皇。

趙禎不是傻子,大宋已經把倭國的行政權還給了敦良,並且在倭國也有不少勢力支持他,大宋只不過把他的子嗣暫時“留在”大宋而已。

這時候的敦良正是享受權利的時刻,但他卻在這個時候死了,許多人說他是病重,即便是劉德召和楊爍的奏疏中都說他是有疾暴斃而亡。

但這個時間也太過巧合了一點,良子前腳剛來大宋沒幾天,他敦良就傳位敦良,自己在寺廟中當太上皇的時候死了,趙禎認爲他敦良很可能是自戕。

趙禎習慣了從利益既得者的身上看待問題,在他看來敦良的死是召回良子的唯一手段,甚至倭國會派遣使臣而來,向大宋哭訴讓兩位皇子也回到倭國。

都護府的建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敦良若是再活的長久一點,待大宋的都護府徹底完成,並對倭國實行文武掌控之後,他便可放心的讓良子回去了。

但現在,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看着身着素縞,悽慘無語的良子時,趙禎實在不知該怎麼拒絕。

孝文化是華夏民族的基石,也是大宋治天下的本錢,在縣一級的地方上甚至是宗族自治之本,一旦孝悌崩潰,對於整個大宋來說不堪設想,其危害堪比禮樂崩潰。

面對趙禎的久久不語,良子再次頓首:“請陛下念在父皇對陛下的敬仰之情上放良子會國侍奉父皇最後一步!”

“沒想到化外之地的公主如此忠孝!”

“誰說不是,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官家當允了吧?”

“嚇,怎可能不允?!”

…………

朝堂中的朝臣們早已議論一片,趙禎只能在心中無奈苦笑,而臉上卻要露出悲痛的表情道:“此事朕自當應允,朕與敦良神交已久,此次他暴斃而亡,朕怎可能讓他的靈前無人?”

這話得到了朝臣們的響應,讚賞之聲沸沸揚揚,只有伏到與地的良子嘴角冷笑,如此衆目睽睽之下,大宋皇帝這能不許自己歸國?!

趙禎隨即靈光一現,再次開口道:“此次不光要送倭國皇女歸國,更要送皇子歸國!也好讓敦良死後靈前有人。”

良子驚訝的幾乎要擡起頭來,眼下她的一切都是因爲大宋要扶持自己才能擁有的,若是兩位兄弟也歸國,那他們便會對自己產生威脅!

原本支持自己的藤原家甚至也會調轉矛頭指向自己,若是自己死在了平安京,那兩位兄弟便可理所當然的繼承天皇之位!而這一點應該也是大宋皇帝所不希望看見的!

趙禎此舉很簡單,把這倆個皇子放歸回國便會使得倭國產生變數,要麼是良子死在倭國,要麼是她的這兩位兄弟死在她的手中,一個明知自己不動手便會死的人怎麼可能不動手?!

而良子有一個她兄弟所沒有的優勢,大宋會幫助她,一旦她打算弒兄殺弟,大宋便會爲她提供所有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倭國殺兩個人並不是很難…………即便他們是皇子又如何?

只不過當良子動手的那一刻起,她便沒有了後路,除了依附大宋,她將沒有選擇。

這是一步非常恰到好處的陽謀,即便是良子知曉其中的危險也要跳下去,而趙禎這個放出魚餌的漁夫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魚兒自己上鉤並跳到筐子裡便好。

良子不得不接受趙禎的“善意”因爲她已經向大宋朝臣展現了什麼是倭國的“忠孝”,在此情況之下,她只能謝恩退去,別無他法。

趙禎看着離開的良子微微一笑,她的步伐可比上墳還要沉重,敦良是出了一個自己無法破除的危局,用自己的死來豪賭最後一把,但他忘了,有的時候內部的矛盾要遠比外部來的激烈。

遙望東北方向,趙禎不禁腹誹,沒想到吧?朕用你的矛攻取了你的盾,兩位皇子便是對付良子的利器,就看你的女兒如何做了。

趙禎相信良子是個聰明人,知道該如何選擇,是得到皇位享受大宋提供的一切“幫助”讓倭國百姓生活下去,還是死在平安京中,與眼前的一切繁華告別。

只不過有一點,對於大宋來說完全可以掀了桌子不玩了,趙禎從來都是準備兩套法案的,有好的打算,也有應對不測的準備。

就像當初對付西夏一樣,若是自己不能迎娶沒藏黑雲,沒有和平接收西夏,那剩下便是大軍征伐,即便是要攻破興慶府殺得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同樣的,對於倭國趙禎也準備了另一套預案,一旦發生大宋掌控之外的事情,那便殺光皇族宗室又如何?萬世一系?本就是個笑話!

一旦如此,大宋便會徹底的退守石見等金銀礦脈所在,而沒有正統的倭國便會陷入內亂,自相殘殺之下,整個倭國便會生靈塗炭,而最後漁翁得利的只有大宋。

其實大宋所需要的倭國無非兩種狀態,要麼在大宋的掌控之下穩定,要麼在大宋的毀滅之下內亂。

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對大宋的計劃有所影響,也不會對大宋所掌控的礦脈產生影響,你倭國內亂能使得礦脈中的金銀少上一兩?!

只不過是兩種方式的成本不同,傳出去的名聲不同而已。

雖然簡單粗暴的方便法最省事,但卻是要死人的!大宋會犧牲一些東西,所以趙禎挑選了最爲複雜也是麻煩最少的方法。

一個巨大的秘密隱藏在最黑暗的角落,直到它暴露之前,趙禎都不打算告訴任何人。

其實倭國的未來並不在良子的手中,也不再倭人的手中,而是在大宋的手中,一旦計劃好的一切都得到貫徹,大宋徹底的壟斷了糧食,那大宋便控制了倭國的一切…………

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
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