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

有了司天監以“備註”以及朝堂上對彌勒教的警醒,整個大宋都開始對彌勒教“不友好”起來。

各地上到州府衙門,下到縣衙,無數針對彌勒教以及打着結社爲名頭進行傳教的白蓮社文書開始在各地瘋傳。

這樣的文書直接就貼在了大街上,各地都是如此,無論南北,同時各地的書院,學堂,也開始積極參與其中。

教書的先生往往是縣裡,村裡最有威望或是清名的人,這些人說彌勒教和白蓮社不好,那就是不好,在百姓樸實的思想中,教書先生說的話還有錯的嗎?

官衙中的刀筆吏這次也是走上了大街開始宣傳,話說的好聽,只要現在放棄與彌勒教和白蓮社的關聯,那就既往不咎。

但若是不停勸告,作爲彌勒教或是白蓮社的死忠,還在偷偷皈依,那就毫不客氣的治罪,輕者脊杖,重則流放,若是發現了彌勒教或是白蓮社的頭頭,那便毫不猶豫的斬首棄市!

相比信仰自然是保命更重要,一大批的彌勒教教徒脫離,更有人積極檢舉,因爲有的富庶州府已經開始發佈懸賞,只要舉報確實,那便會有賞賜。

賞賜根據線索大小確認,少則數十貫,多則百貫,這可是一筆誘人的收入,更何況不少彌勒教的教衆本就貧苦,有着這筆錢他們便能過上好日子,還信什麼彌勒教?

但信仰這東西就是這樣,有壞處也有好處,一大批彌勒教的死忠涌現出來,開始在各地呈病毒式爆發。

他們衝擊縣衙,對抗官兵,更有甚者搶奪地方衛所的兵器,這是造反的大罪,是要殺頭的,可他們依舊不怕。

造反的人越來越多,各地的奏疏如雪花一般往朝廷傳遞,朝堂震驚!

之前朝堂的官員們不是沒想過彌勒教的規模,但相比眼前處處烽火的模樣他們還是被嚇到了。

不光如此,便是東都洛陽,中都開封也出現了彌勒教造反的情形,雖然強度不大,但卻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畢竟洛陽和開封乃是大宋曾經的重地,開封就不用說了,那裡曾經是大宋的國都,而洛陽也是朝廷大員的致仕安家之所。

這倆個地方發生動盪便是了不得的大事!

越是如此越要強硬,大宋可不是曾經的大宋了,眼下的大宋國力空前,權利集中,幾乎已經到了歷代王朝的巔峰。

對於各地出現的情況,那自然是要強硬麪對,於是奏請趙禎,以各地衛所進行清剿的奏摺便出現在了趙旭的案頭。

這些奏疏是直接遞交給趙禎的,趙旭無權批覆,涉及到了兵權即便是趙禎放權他也不敢。

趙禎隨便翻看了幾本奏疏,再看看趙旭臉上震驚的表情微微一笑:“這纔是開始,你便驚詫成這樣?想當初朕可是經歷過趙元儼的謀反,這點事算什麼!”

“父皇,兒臣不是驚詫彌勒教的規模,而是驚詫一個小小的教派居然給我大宋造成如此大的動盪,實在是匪夷所思!”

趙禎搖了搖頭:“這不算什麼,本來這樣的魔教就依靠蠱惑人心而成長,就像是猛獸一樣越大需要的食物便越多,不斷的增加,最後自己都停不下來,直到毀滅。”

趙旭默然不語,他被這個真相所驚呆,許久之後纔開開道:“那爲何百姓們要去相信他們?”

這次換趙禎沉默了,看着兒子臉上的那股費解,緩緩開口道:“因爲百姓大多數是愚昧的,容易被蠱惑和煽動,這是一個事實,不是一個王朝強大與否能改變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教化百姓,讓他們自己去抵制煽動和蠱惑。”

稍稍頓了下,趙禎還是忍不住對趙旭講出另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差別,就會有貧富之分,人是善妒的,高處看低處永遠卑微,而低處看高處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仇恨。”

趙禎三言兩語便通過眼下的彌勒教之事把人性“扒出來”讓趙旭看個清楚,這是人類的本性,也是事實的真相,趙禎不打算保護兒子一輩子,人固然有善良的一面,但同樣黑暗的一面更加醜陋。

只有瞭解人性後,才能駕馭這個由無數人組成的王朝。

“旭兒,不能小看人性中的善,這種力量會使你強大到無以復加,也不能小看人性中的惡,這種力量會使你墮落到地獄的最深處!”

“官家,旭兒還小……”

皇后從畫閣的後面繞了出來,看着兒子臉上的震驚,不解,迷惑,彷徨等等表情不斷參雜變換,心疼的打岔。

趙禎苦笑着搖了搖頭:“這一切旭兒終究是要知道的,朕告訴他總比旁人告訴他或是血淋淋的真相告訴他要好得多不是?”

趙旭擡起頭望向王語嫣道:“母后放心,兒臣可沒有那麼軟弱,當年隨父皇出征西域,什麼樣的慘狀沒見過,今日父皇教授孩兒何爲人性,孩兒定當牢記!”

趙禎點頭笑道:“嗯……這便對了,我趙家男兒何時懼怕面對真相?”

拿起几案上的硃紅筆,在奏疏的底部寫了一個“準”字,趙禎拜年把奏疏遞給三才:“參謀兵事院行文,着兵部下火籤的,命各州府衛所抽調兵力清剿亂民,叛軍,任何一個州府都不得給朕丟了!”

三才躬身道:“奴婢遵旨!”

隨着趙禎的話說完,整個人身上的氣質大變,原本的溫文爾雅消失一空,瞬間如同出鞘的利劍,這是多年征戰積累出來的殺伐之氣,無論是身爲皇后的王語嫣還是身爲太子的趙旭都下意識的向後挪了挪。

趙禎此時就是指揮針對各地彌勒教清剿的主帥,一座州府都不能丟是底線,一旦他們佔據州府城池,後果不堪設想,整個大宋的彌勒教教衆都會向那裡聚集。

到時清剿,撲殺的難度將會加大,眼下還好些,大部分被蠱惑的百姓已經在朝廷的政策下逐漸開始脫離彌勒教,而時間長了剩下的都是死忠。

各地衛所一旦開始參與清剿,必定會很快撲滅這場還未燎原的“大火”。

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
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