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

原本大宋的朝會枯燥且無趣,但在趙禎的改變下成了另一番的模樣。

各個衙門的官員基本上都到場了,爲的就是和需要對接的部門合作,朝會散朝之後會留有一個時辰的時間給官員們現場互動,是官員和官員之間的互動。

對於二皇子趙昀的離開誰都沒有提及,彷彿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大殿的兩側涌出大量的內侍,他們的任務就是端着桌椅以整齊的隊列出現,並把它們放在朝臣們的面前。

這在朝會開始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朝臣們已經開始喜歡上了這種辦公方式,原因很簡單,這會讓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起來,也免了不斷穿過一道又一道門的麻煩。

趙禎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同樣看着手中的奏疏,這是一種現場威壓,各部之間的問題處理不能再敷衍了事,這像是一個高效的辦公室,所有的東西都在這裡被分類,被歸納到每一個具體部門。

原本朝臣們認爲在皇帝面前辦公是不合適的,最少會很緊張,但很快他們就會被浩浩蕩蕩的公文給淹沒,沒人在這個時候去注意大殿上的御座是否有人。

皇帝是否還坐在那裡,還在看着殿中的文武官員,這就是趙禎想要的效果。

起身離開御座,轉身進入後殿,所有的參知政事都已經抵達,並且都在看着眼前的這份公文,趙禎手上也有一份一模一樣的。

“諸位卿家覺得朕這一法如何?即便是朕不在御座上也沒甚的關係,朝臣們依舊專心致志,所以,朕也要處理一下早已準備好卻沒有做的事情,讓朕也忙碌起來,忘卻那些壓力。”

趙禎說完揮了揮手中的公文道:“這裡面的東西相信諸位都看過了,是朕的崇文苑秘閣出的東西,朕需要你們的配合,同時這件事只能留在諸位的腦子裡,但卻不能帶出乾宇殿。”

一羣參知政事互相望了望,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文書中說的很清楚,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一個讓他們都沒想到的計劃。

身爲宰執的范仲淹有些坐不住,首先開口向趙禎問道:“官家,當下大敵乃是遼朝,可爲何要把吐蕃放在最前,陛下,高原之上多有重氣,中原將士上去別說作戰不得,便是一般的行軍都會受阻,戰力十去七八,如何作戰?”

這是個問題,若是不問反倒不正常,趙禎笑了笑:“記得當年朕兵出西域之前招攬了角廝羅嗎?同時朕也派去了大量的士兵用作訓練,現在他們已經能夠在吐蕃的高原上正常生活甚至是作戰了,同時朕還有角廝羅的支持。”

狄青的眼睛一亮:“官家是把當年的寧夏守軍派遣到了吐蕃高原?”

趙禎感慨的點了點頭:“就是因爲如此,朕纔會在西域之戰中拜給遼朝,他們是朕的預備軍,是朕當初大意了。”

除了狄青之外,所有人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直到狄青開口道:“陛下!當初您可以贏得西域之戰,但爲何又停下了?”

他的話無疑在這安靜空曠的大殿中敲了一記響鑼,范仲淹震驚的站了起來,望向趙禎:“陛下!此舉荒唐!您爲何…………”

“範相公!”

趙禎揮手打斷范仲淹的話,深吸一口氣開口道:“朕已經告訴你們原因了,是朕大意!朕當初的計劃是攻取西域之後,反手就向吐蕃用兵,但……你們也看見了,蕭撻裡她賭上了全部。”

衆人默然,如果當時陛下沒有被圍困,沒有被俘,也許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現在的西域說不定就在大宋的手中,也不用從天竺借道之類的,更有可能大宋順便就拿下吐蕃了。

但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如果,蘇洵和歐陽修對視一眼,雙雙起身道:“陛下急功近利了些,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趙禎點了點頭:“朕確實太過自大,自大到認爲遼朝不會在西域之地與朕大動干戈,但朕錯了。是遼朝和西域救了吐蕃一命,但朕必須要拿下吐蕃。”

范仲淹再次開口道:“陛下認爲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嗎?吐蕃可就在西域的邊上,若是遼人再有異動……”、

“那他們就是找死!”

趙禎望向狄青道:“把參謀院的計劃給範相公以及諸位參知政事看看。”

狄青得到趙禎再次確認的眼神後才從邊上的匣子中取出公文遞給其他幾人,這是一場關於大宋未來方向的討論,所有人都有權利知道。

別看他們都是文臣,但能力卻並不弱,能成爲參知政事,意味着他們有能力有水平坐穩這個位置,也許宰執會換人,但參知政事卻極少變動,這就是原因。

范仲淹等人看過狄青的東西后連連驚歎,嘴中嘶溜嘶溜的吸着涼氣,這是一場豪賭嗎?不是,因爲現在的大宋完全不會有豪賭,沒什麼能讓大宋壓上一切,即便是輸了也沒甚的干係,會很快恢復過來。

但參謀軍事院的計劃卻是一記驚豔的神來之筆!

遼人既然把眼光都盯在大宋的身上,那大宋就可以來一出李代桃僵之計,若是遼人動手,則以此爲藉口攻伐西域,打遼人一個措手不及,若是還遼人坐看,那就拿下吐蕃!

無論是那種情況都是對大宋有利,正所謂: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大宋損失的也正是看似最有用卻也是最沒用的東西,錢財!

準備這一計劃唯一的要求便是大量的錢財,如果遼朝不阻撓大宋的進攻,那這些錢就算是打了水漂。

大宋用兵,無萬巨之財不可言事,士兵的開銷,軍械的開銷,甚至是糧草的開銷都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但…………大宋支付得起,參知政事們和趙禎的想法一樣,能用錢解決的麻煩都不算麻煩,而他們唯一要做的便是把目光投向包拯。

包拯聳了聳肩:“三司出得起,但陛下難道不是要攢錢以謀更大之用?”

趙禎點了點頭:“沒錯,但相比眼前唾手可得的好處,朕選擇落袋爲安,畢竟滅國之戰不是那麼容易的,西域和吐蕃的平定爲朕掃除了最後一個變數。”

“三司出錢!”包拯的口氣十分肯定,因爲他能從狄青的計劃之中看到收益。

戰爭往往是財富的源泉,尤其是大宋的戰爭,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每經歷一次戰爭,大宋的經濟都能出現一次質的飛躍,這全在於趙禎掌握的好。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