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

蕭滿進入了北安州的州城,很快就被人認了出來,畢竟他曾經是北安州的節度使,不少契丹官吏一眼就認出這個桀驁不馴到了北安州打個秋分就離開的上官。

王安石對於蕭滿是不削一顧的,在他看來蕭滿就是一個喪家之犬,雖然不知道爲何他會放着契丹貴族的身份不要投靠大宋,但王安石並不待見他。

在蕭滿求見的時候,他總是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推掉,當然在他看來,會見地方商賈都比會見蕭滿來的有價值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王安石的不待見讓蕭滿極爲不滿,他發動了所有在松山州的關係,希望能找到以前在松山州的貴族幫忙,可他終究是要碰壁了,他原本認爲大宋吞併了中京道之後,會如同當年佔領燕雲一樣對契丹人網開一面,以此加強統治,但結果卻是契丹的貴族在松山州逃的逃,死的死,幾乎沒有幾個。

就在他絕望的時候卻發現,松山州地方上的契丹宗族還在,這就給了他唯一的希望,通過這些宗族他知道,原來松山州的契丹貴族幾乎被王安石一掃而空,或是被抄家沒財,或是懼怕王安石而逃到了別的州府。

蕭滿從這些宗族得到的答覆很簡單,去大定府,去那裡才能見到大宋北京道的安撫使,大宋皇帝的妹夫蔡伯俙!

蔡伯俙的大名蕭滿是如雷貫耳,對於任何一個遼人來說他的名字都是那麼的熟悉,這個曾經在上京城中叱吒風雲的商人就是大宋的密諜黑手的頭子。

而名聞天下的蔡記也是他一手一腳幫大宋皇帝打造的。

於是蕭滿打算離開松山州,前往上京城,在計劃逃亡大宋的時候他便準備了許多錢財,他在祖州的時間也積攢了許多財富,但大多不便攜帶,但金銀細軟卻是不缺的。

而且他不是一人前來,還帶着忠心耿耿的親兵以護衛,這就是爲何王安石不待見他的原因,事實上蕭滿知道自己在進入松山州的時候便已經被大宋的軍隊頂上了。

在松山州的州城之中,總有人尾隨在他們的身後,但有求於人,蕭滿並不在乎,只是王安石的態度讓他非常氣憤。

但他不知道的是,王安石這麼做就是在逼他去上京城,松山州太小,他一個知州還沒到與他談論的程度,瞧他信心滿滿的模樣,其中定然有着相當大的利益交換,而自己無法代替大宋滿足他。

與其看着眼前的機會而得不到,還不如推給蔡伯俙,讓他去處理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怕是最爲得心應手的吧?!

在蕭滿準備離開的時候,王安石出現在城門外相送,來的時候他是無聲無息的出現,但走的時候卻是王安石親自相送,這便讓蕭滿知道,他是要故意把自己推往大定府。

也是在告訴自己,現在整個大宋都知道他來了,並且會盯着他,讓他無法隱藏,只能前往大定府。

微微苦笑望着王安石道:“知州爲何苦苦相逼?”

“我開出的價碼你能滿意嗎?還是說你認爲我會以朝廷的名義給你什麼樣的好處?既然都不可能,還是去往大定府吧!”

王安石一語道破其中關竅,在蕭滿惱怒的表情中再次淡然開口道:“一路小心,若不是我請威武軍的人照顧你們,你們在松山州早已死了幾十次!”

蕭滿臉色稍稍好看,確實他也感覺了那些宋軍的不對,雖然他們總是盯着自己,但卻從沒有很強烈的敵意,反倒是松山州的契丹人臉色不善。

對王安石微微一禮後,蕭滿再次上路前往大定府,這些他倒是放心了,他一開始還在擔心遼朝的殺手會前往大宋追捕他,但現在看來,整個中京道已經被大宋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想想也是,無論大宋奪取了什麼地方的土地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使得這裡安定下來,並且融入大宋的統治之中,當年燕雲被大遼統治了百年,但結果呢?

到了大宋手中就被人家從頭到尾的掌握了,並且大宋還毫無顧忌的遷都與此,可見鎮守一方的信心,而眼下的更名的北京道也是如此,在宋人手中這北京道也變成了銅牆鐵壁,不說那些在邊界上巡邏的宋軍,單單是各地鋪設的公路便已經出具規模。

蕭滿相信,只要有需要,大宋隨時可以從各個州府調兵趕往前線!

前往大定府的路上,蕭滿見識到了大宋的能力,這個王朝幾乎把每一寸土地都利用上,或是開墾農田,或是種植樹木,或是挖渠引水,或是開設工廠。

曾經是武將出生的蕭滿看到了植樹造林的作用,這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屏障,可以有效阻擋騎兵深入腹地快速奔馳的屏障。

被小看這些樹林,成片成片的樹林對騎兵的阻礙是相當巨大的,減緩行軍速度不說,還能成爲伏擊之軍的屏障,步卒在其中健步如飛,可比騎兵要厲害的多。

這讓他想起了當年燕雲在大遼手中十萬鐵騎對大宋汴梁城的疾馳的威脅,宋人也是使用廣植樹木的法子,眼下這北京道再次上演顯然是作爲屏障之中。

但他不知道,其實這些樹木是成年極快的楊樹,主要的作用也不是作爲屏障防備契丹人,或者說主要的功能不是防備契丹人,而是作爲一種快生的木材來使用。

大宋將要往北京道遷徙百姓,北京道也要出口資源,這些木材就是最好的材料和資源,種植的樹木越多,幾年之後得到的木材也就越多,這些木材可是財富的來源之一,畢竟要養活大量的人口光靠工廠和土地還是不行的。

蕭滿並不知道這一切,他還在路上奔馳着,在他看來沒有什麼地方是安全的,只有得到大宋朝廷的保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只有向南方而去他纔是安全的,因爲蕭滿知道,越是北方,契丹人越多,越是南方契丹人越少。

終於,在不遠處已經能看見一座巨大城牆的龐然闕影,遠遠看去無數的塔樓,無數的箭樓炮臺組成的大定府宛如一座巨大的城堡而非一個城池。

當抵達大定府城門下的時候,蕭滿乾嚥了一下口水,眼前的城池猶如來自洪荒的巨獸,每一個地方都充滿了強大的戰爭氣息。

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
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