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

南路軍一路攻城拔寨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攻城戰與其他戰事不同,會消耗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物力在其中,這不是簡單廝殺,而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作戰方式。

但在大宋的火炮面前,原本佔據地裡的西夏人卻成爲活靶子,南路軍的主帥是頗爲熟悉此地的種世衡,但副帥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折家人,折惟忠。

此人是折家老一輩最後一人,其他的兄弟死的乾乾淨淨,而折家的後輩也還沒起來,但這一次卻全數在軍中力量。

顯然折家是希望通過這次西征給子孫後輩在大宋的武將之中鋪路,最少把他們頭上的恩蔭變成實職,即便是在御前班直中站班也比頂着父輩的恩蔭在家中無所事事的好!

將門就是這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後輩的身上,寧願他們在戰場上死去也不願他們在家中享樂,把整個家族帶向滅亡,受到了趙禎對宗室的影響,將門子弟早已是不復當年的紈絝。這是一個好兆頭,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南路軍中最多的便是將門中的子侄,甚至可以說他們沾親帶故,比如折家和楊家,又比如種家和折家以及楊家之間,都多多少少的帶有姻親關係在裡面。

爲了給族中後輩歷練的機會,也爲使得他們爭取更多的軍功,這三家人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抱成一團,相互之間的信任和照顧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配合默契,分工的明確都給這支南路軍帶來的極高的作戰效能。

但他們誰也不知道,其實這是趙禎刻意爲之,要想讓將門團結一心的參與戰爭,利益牽連還是不能少的,南路軍看似都是步卒,行動和戰力都沒有東西兩路迅速,但他們卻是進攻西夏的主力。

一個國家最難覆滅的便是這些城池,這些城池會成爲大宋進攻的“硬骨頭”,而大宋的南路軍就是要啃這些硬骨頭的利刃。

南路軍所作的便是按照狄青的計劃進攻,不斷的進攻,只要他們拿下一座城池,便會有大宋的戍邊軍隊前來駐紮,並且有大量勞役前來修繕城牆。

看起來有點諷刺,大宋不斷的用火炮摧毀西夏的城牆,摧毀之後再用士卒進行廝殺,奪取下這座城池,奪取之後便是調兵駐紮和修繕防務,看起來好似做着重複的事情……

但在種世衡等這些將領的眼中,這一切卻是大爲節省時間的,西夏人的城防不必大宋的差,城池堅固,守備充足,如若大宋軍隊進行常規的攻城作戰的話,那將會損失大量的士卒,而且南路軍前面的城池可不止一座,每攻取一座便損失大量的士兵,這是誰也承受不起的。

現在有了火炮的幫助,開山裂石的火炮完全可以摧毀城牆,讓大宋付出極少的代價減少進攻的成本,相比用人命去堆填,錢算得了什麼?

在完全拿下城池後便傳令原本在宋夏邊境戍邊的軍隊前來駐紮,這些軍隊會帶來大量的勞役對這些已經被破壞的城池進行修繕。

而南路軍則會繼續向前推進,形成一種不斷延續的攻勢,這種穩紮穩打的策略最適合大宋的步卒,因爲後方有駐軍和城池,會讓他們的心中極爲安定。

一場戰爭中孤軍深入纔是最爲可怕的,後方有城池有駐軍,這便是保障了大軍的後勤與補給,可以方便的運達,不用擔心後顧之憂。

一座座的城池被大宋拿下,這意味着西夏對自己土地的控制能力不斷減小,在冷兵器時代,所有的土地都是圍繞城市所集中的,當然現在的西夏並沒有多少的良田,他們的手中最爲重要的便是草場,因爲草場可以養馬,可以變成農田。

但顯然西夏人不會這麼放棄,即便城破依然是血戰到底,這對大宋來說是一場攻伐戰爭,但對於西夏人來說卻是一場存亡之戰,即便是朝廷腐敗,即便是在西夏的土地上吃不飽飯,但相比党項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國家,他們自然會爲了她拼盡最後一絲力氣。

因爲西夏的存在與否關係到每一個党項人的生死存亡,這個時代的人是樸素的,他們不相信趙禎頭頂的仁君光環,即便是大宋軍隊對他們傳來繳械不殺的消息他們依然執着的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家園。

在面對國難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拋棄一些寶貴的東西去拯救自己的家園,比如生命……

西夏的精銳部隊終於出現了,當南路軍遭遇鐵鏈相連的西夏鐵鷂子時終於發現党項騎兵的可怖。

這是党項的精銳,也是李元昊手中的王牌,鐵鷂子的身上穿着類似於大宋的鎧甲,但這些鎧甲的重量卻要比大宋的沉重許多,這是党項人在發現自己板甲不如大宋時做的改進。

全副武裝的騎士,加上全套的馬甲,這使得馬兒極爲疲憊,西夏人只能讓戰馬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的速度,即便是這樣,當大量馬匹奔跑起來的時候發出的聲響也是驚人的,當然慣性也是極爲驚人的。

這些鐵鷂子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他們對大宋軍陣的衝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即便有陌刀陣的守護,在面對沉重鎧甲的時候依然沒有餘力。

這支鐵鷂子是李元還手中的底牌,並且用在了最爲關鍵的地方,步兵對抗騎兵本就是吃虧的,而南路軍多以步兵爲主,輔以少量的騎兵,此時這些騎兵義無反顧的衝向鐵鷂子,而結果則是被殺戮殆盡……

重裝騎兵依然是這個時代戰場上的王者,大宋軍隊在損失了一部分士兵之後便開始組織有效的反抗,因爲大宋有着完全不屬於重裝騎兵的步戰甲士!

長長的陌刀被插入堅硬的土地之中形成一片鋼鐵叢林,這是對抗騎兵衝鋒最爲有效的戰法,西夏鐵鷂子雖然防禦驚人,但也暴露出了缺陷,機動不足。

這是步兵與騎兵的對抗,大宋的方法多着呢!畢竟是與騎兵對抗多年怎麼會沒有應對之策?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十二章無知之幕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十二章無知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