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

說了一會之後,蔡石也是默然不語,“火頭”葛二胖把熱了的醬肉和餅子送來便一溜煙的跑了,幾乎所有人都“躲”的遠遠,不敢靠近師橫以及蔡石的所在。

這兩個人的狀態很詭異,剛剛還是滔滔不絕,可現在卻沒了聲音,如同兩座“望夫石”一般坐在矮凳上,一個盯着遠山,一個盯着小几…………

“某家終於知道官家爲何不對東城豪門動手,而是從奎大……也就是孫良處下手,順藤摸瓜一步一來纔是上上之策,這東城豪門可要比吐蕃人難以對付的多!”

最終還是師橫打破了寂靜,他的話也讓邊上蔡石的老臉曬然一笑。

“這還不算完,東城豪門之中可還有宗室參與,官家改制宗室,說到底不過是爲了削弱宗室的力量而已,也是讓東城豪門的商稅大增。

尋常商賈繳稅十之一二,東城豪門不過是半半而之!每年三司從他們手中收的商稅可都是打過折扣的,眼下官家以宗室爲伐,去起封爵,加以賞賜,看似是在傷其根本,但卻是在稅上下功夫的。宗室封爵再多,國朝還是能養得起……”

“哦!如此便是讓宗室從東城豪門之中分裂開……”

師橫的推斷被蔡石“無情”的打斷:“分裂開?哪有這般容易!宗室之中能入東城豪門者屈指可數!小老知曉的便是祁國公趙宗說……”

宗室在東城豪門的並不多,大多數宗室已經被趙禎給“嚇怕了”許多宗室都知道,官家對宗室的打壓要比歷代王朝狠得多。

一是擔心因爲重蹈太宗的“覆轍”,二便是大宋的宗室人數太過龐大,有許多和天家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緊密。

這兩點無論是師橫還是蔡石都非常清楚,蔡石的反問一下便讓師橫恍然大悟,隨即道:“宗室之中也只有爲數不多的國公屬於東城豪門?”

蔡石笑了笑點頭道:“然也,但眼下怕是已經生了間隙,官家利用宗室本就是誥命的手段,現在的勳貴和宗室之間……可並非和睦如初,只不過那幾位國公算是倒黴,被宗室牽連着招惹記恨。”

說完蔡石有嘆了口氣道:“只可惜,那幾位國公和東城豪門已經是不可分割,雙方之間的利益已經聯繫在一起,只能從別處下手了。”

“別處?”

師橫有些驚訝,望向蔡石道:“你的意思是還找宗室的麻煩?”

蔡石輕蔑的笑了笑:“還需要我等找麻煩?祁國公本就是麻煩纏身!之前坐帷薄不修便算了,坑殺女僕之事鬧得滿城皆知,眼下又有一樁公案抖落出來,他趙宗說這次怕是難逃責罰!說不得連其子趙仲旻都要受到牽連!”

師橫有些莫名其妙:“公案?何來的公案?”

這回便是蔡石驚訝了,望向師橫的眼神充滿詫異:“整個神都城大多已經傳遍,祁國公府上的花園裡有一件密室,內囚女子供起淫樂,我大宋以無奴隸,這些女子據說也是良善人家出來的。

三日前其有一女子脫逃,翻高牆而出,遁走報官,北平府知府賈昌朝未敢受理,但亦不敢隱瞞,只能發往大理寺,據說那女子逃脫之後便去尋了其他苦主的家人,足有十數家,近百人與大理寺前喊冤!”

這是一件大事,就算是死騎消息再不靈通也是應該知曉。

“三日前?”十分恍然大悟,他三日前可不在神都城中,正忙着如何對付孫良…………

“老蔡,你覺得這件事會如何?”

隨着大半天的攀談下來,師橫發現蔡石這個人真的很穩重,不光穩重還有腦子,現在看來他揹着駙馬蔡伯俙和長公主給孫良傳遞消息這件事還真的情有可原,既然官家都放過他了,那自己何必再做計較,畢竟孫良已經被千刀萬剮,流血而死。

蔡石的眼皮忽然耷拉下來:“若是不出小老所料,那官家要用這事做文章,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打擊宗室,讓這幾位國公,君王,郡公脫離東城豪門!”

師橫點了點頭:“那我等應該如何配合官家?”

蔡石微微一笑道:“這件事便是我等無能爲力的,死騎終究是官家手中的刀劍而已,而此事用不得刀劍,只能看手腕,靜觀其變,小老相信官家的手段。”

師橫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官家的手段之高明,師橫遠在青海路便領教了。”

這邊師橫和蔡石兩人說話的功夫,神都城皇宮的朝堂上已經是不可開交,一衆朝臣吵成一片,甚至連殿中侍御史都劉庠和鄭自牖都加入了其中。

殿中的大理寺卿張知白尷尬的站在原地,他既不想加入朝臣們聲討的隊伍,又不想幫助邊上的趙仲旻說話。

這一次朝堂上的爭吵幾乎是一邊倒的撲向了張知白邊上的馮翊侯趙仲旻。

趙仲旻乃是趙宗說之子,也是祁國公一脈最爲出色的子嗣,年紀輕輕就被封爲馮翊侯,可見他的能力。

在侯爵之中,馮翊侯算得上是極爲榮耀的封爵,馮翊爲重鎮之地,黃河、洛河、渭河從境內流過,且渭、洛二水在大荔匯合,流入由南北走向折爲東流的黃河,是出入秦晉的關隘和交通要道,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爲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以馮翊爲爵位前綴,可見趙仲旻是得了多大的聖眷。

在場的朝臣也都知道這一點,趙仲旻是官家冊封的馮翊侯他是沒錯的,所以朝臣大多隻是聲討他父親的罪責而已,並未上升到他的身上。

坐在御座側面的趙旭有些頭疼,這件事幹系太大,他自己可做不得主,只能清聲道:“此事非孤可以做主的,便請父皇來頂多!爾等不得喧譁!”

朝堂瞬間安靜下來,他們這麼做也是希望把這棘手的申請交給趙禎,而不是讓太子處理,雖是帝王家事,可亦是國事,稍有不慎便會弄得民心激盪,誰敢怠慢?

趙旭雖是監國儲君,又是總攬大政,可終究不是宗室的大家長,也不是決斷這事的最好人選。

只不過相對於朝臣們的平靜,跪在地上的趙仲旻卻猛然一顫,這事情到了官家那裡便是不好輕易繞過的。

當初坑殺女僕一事便差點讓自己家的國公之位不保,眼下怕是難以善了!

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
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