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

手動打造最大的難度就在於標準化,這是一個一直困擾在天工坊匠人們心中的難題,動力問題他們能解決,可材料卻實在難尋。

趙禎的思維方式並沒有錯,凌吙作爲天工坊的大匠驚歎於皇帝的想法居然和他們當初想的一樣,能做到這一點最少要對火器浸淫數十年之久才行。

露出敬佩的表情,凌吙佩服的說道:“官家太過謙虛,您之所言乃聖明之言,只不過時機未到,臣相信,若是數年後能有更加結實耐用的鋼材出現,陛下之器械造槍必定成真!”

趙禎微笑道:“你也不必恭維朕,朕確實異想天開了,但即便是器械找不出合適的槍管來,但最少這槍托,槍身,可用器械造就吧?這槍機,也應該可以靠澆築而成,至於燧石機匣,這也覺得可以澆築,只要所用鋼材好便不成問題。”

凌吙點頭道:“確實如官家之言,但……如此一來所費之錢財必定有增無減!”

趙禎擺了擺手道:“朕要的是效率,至於鋼材之事便無需爾等操心,術業有專攻也!朕相信鐵器坊的匠人應該能想辦法降低成本。他們降低了,你們不就也跟着降低了嗎?!”

這一點凌吙還真的沒想到,邊上的曾公亮卻眼前一亮,鐵器坊的監丞正是丁度,兩人稍稍商議一下,也許能有所改進,事實上曾公亮本人也會天工坊的效率有些不滿。

曾公亮上前一步道:“啓奏官家,此事便交由臣和丁度操辦,勿必想出辦法縮減所需用度!”

指了指曾公亮,趙禎笑着對凌吙道:“瞧見沒有?先生就好好做研判,剩下的事情交由他去便可,所需,所用,只要能有所作爲便儘管開口!”

有了這話,凌吙還真的就不客氣起來,蒼老的臉上眼睛卻亮的嚇人:“官家,臣想要一個東西!”

“什麼東西?”

“臣想要一個能增加火槍閉氣的東西!”

趙禎一拍腦門,指着眼前的老頭哈哈大笑:“朕倒是給忘了,火槍之要害其一在槍管,其二在火藥,其三便是閉氣,如今朕給了你最好的鋼材,最好的火藥,卻忘了最後一樣東西,你倒是門清,早已算計了是不是?!”

凌吙依舊保持原先的笑容,但邊上的三才怎麼看怎麼覺得有點老奸巨猾的感覺。

“官家,常言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如今鋼材有了,火棉火藥也有了,就差橡膠了,您說何必在這臨門一腳上哆嗦呢?是吧!”

“你這老倌!”趙禎笑罵一句隨即感嘆道:“你這天工坊現如今是集我大宋格物之大成者,若是造不出朕要的火槍來,終究會自己挖坑埋了自己,想清楚了?”

凌吙的老臉上露出幸福和滿足的笑容,他知道趙禎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笑眯眯的開口道:“臣早已想清楚了,早在爲陛下製作第一柄火槍的時候就想清楚了!”

不知爲何,邊上的三才和曾公亮突然覺得眼眶有些酸澀。

君前無戲言,凌吙既然在此保證,就必須說到做到,若是做不出來,便是欺君之罪。

雖然兩人不知道官家要的火槍是什麼樣的,有何威力,但看似普通的話卻字字璣珠,如同泰山之重,尋常人早已是嚇趴了,但他凌吙居然還敢答應。

這種至死不悔的氣度如同軍中的猛士,即便明知前方兵甲衆多也有慷慨赴死之勇!

端是讓人佩服的緊!

就在凌吙收穫頗豐的時候,趙禎開口了:“朕還有一個要求!朕要你天工坊從現在開始囤積火槍,朕不要你們囤積火繩槍,不要一般的燧發槍,也不要乾宇二年造,朕要的是那把敬獻給朕的神威火槍,就定名叫甲子火槍,朕要保證他們能使用一個甲子。”

所謂的神威火槍其實就是採用無煙火藥以及螺旋膛線的燧發槍,但他的改良還不止這些,可以說是用上了當下最爲先進的技術,其中還有一樣便是米尼彈紙殼火藥。

把米尼彈和無煙火藥利用紙殼組裝起來,在填裝彈藥的時候採用一體填裝的方式,省時省力的同時,射擊精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紙殼會被本就被火藥燃燒掉,殘留也不會太多,只有在打三發以上才需要清理,節省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這樣的火槍被稱爲神威火槍並不爲過,趙禎打獵的時候便覺得他的優異性能可以讓它在大宋服役一個甲子,在這個時代大宋把火槍技術保存百年不是問題,一款火槍能使用一甲子更不是問題。

何況這已經是技術相當成熟的火槍了!

凌吙轉身試探的問到:“不知官家需要我天工坊所造多少?”

趙禎微微搖頭道:“沒有確數,上不封頂!”

“臣遵旨!”

凌吙轉身離開的時候,曾公亮和三才兩人倒吸一口涼氣,顯然他們都知道官家要做什麼了,囤積火槍上不封頂,顯然是爲了征伐契丹之用啊!

趙禎看着三才和曾公亮的表情,在他們的屁股上一人來一腳,揣測上意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若是再胡思亂想就更不好了。

“今日之事若是敢有絲毫泄漏,朕就找你們兩人算賬!”

“臣(奴婢)不敢!”

誰說囤積大量的火槍就是用來準備討伐契丹之用的?趙禎用腳後跟去想都知道三才和曾公亮兩人想差了,討伐契丹是一個方面,更是之後的事情。

他現在要做的是用這些火槍快速的換裝一個軍隊,一個早已該換裝的軍隊,神衛軍。

西域一戰,神衛軍以火槍出擊,戰果驚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現了火槍的威力,也在實戰中逐漸成長起來,他們是上四軍中第一個大量裝配火槍的禁軍。

經過西域一戰的洗禮,神衛軍已經完全掌握了火槍的運用,甚至自己創新出許多全新的打發。

火槍的改進是走在彈藥之後的,同樣戰術的改進也是走在火器之後的,有了新的彈藥纔會有新的火槍,有了新的火槍纔會有新的戰術思想。

神衛軍便是如此,李酒作爲神衛軍的統領不斷的鑽研火槍戰術,不敢有一日懈怠,他總覺得火槍纔是大宋的未來……

這一點和身在遼陽城的張舟不謀而合,而趙禎自然要把李酒和他的神衛軍改造成一支附和火槍戰術的軍隊,也許未來有一天在戰場上他們能扭轉乾坤也說不定。

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
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