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

張儉把話說成了這樣,趙禎一時間也不好拒絕,畢竟他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麼仇恨,有的只是迫不得已……

但夏竦顯然是不同意的,並且義正言辭的說道:“遼皇奇襲我大宋皇帝御帳,三千人不敵我皇千六百之數,終被我皇手刃與野,如此武功蓋世無雙,遼皇的遺容便是我大宋官家的佐證,理應獻俘與太廟告慰我大宋列祖列宗之靈!”

“荒唐!”

張儉先是怒斥夏竦轉而對趙禎說道:”外臣這麼做完全是爲了貴國着想,試想一下煌煌史書中皇帝的遺容誰敢褻瀆?即便是戰死與沙場也要在使者討要時奉還,並隨禮儀仗。如今陛下雖贏得勝利,但卻不歸還我皇屍首,還欲祭祀太廟,豈不是欺人太甚?!這要是傳出去,大宋的禮制何在?大宋的威儀何在?世人如何看待大宋?豈不是變成了殘暴之國?!“

張儉的話句句戳在要點上,並且把這件事和大宋的威儀禮制聯繫在一起,不得不讓趙禎臉色難看,想想也是,既然自己都贏得戰爭的勝利了,沒必要做這種鞭屍的行爲,自己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反而有一點互相欣賞。

原本殺他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現在還留着他的屍首祭祀太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些,即便是爲了向世人宣揚自己的武功也不必用這種手段。

夏竦急急的望向趙禎,他非常不情願把耶律宗真的屍首還回去,畢竟是一國之君的遺容,對大宋的鼓舞和對遼朝的打擊有很大幫助,但現在看來張儉已經說動了官家。

趙禎並不是被張儉說動,而是他本來就不打算把耶律宗真的遺容待會大宋放在太廟祭祀,人死爲大,既然都死了一切的紛爭都該結束,畢竟他也是一國之君,能爲自己的國家而戰,並且身先士卒的戰死沙場,這樣的人理應得到自己的尊重,怎能如牛羊一般放太廟祭祀先人?

”朕與皇帝之情亦然,惺惺相惜之下又是扼腕而嘆,此非朕與皇帝之個人恩怨,乃是大國對弈之舉,不得已而爲之,皇弟遺容尚好,朕以派人日夜守護,本欲在大宋爲其建陵寢,既然使者開口,那朕便應允便是,這就派人護送至大同府,遼朝地處北方,天氣稍寒,待抵達上京城之時自不會有殃。”

張儉激動的跪下大禮參拜:“官家之仁德天下無雙,外臣叩謝陛下!”當然要叩謝,能把皇帝的遺容帶回去這是一件大功勞,而且還能激發遼朝將士的鬥志。

趙禎擺了擺手道:“皇帝之資世所罕見,只可惜生母亂權讓大好的江山生靈塗炭,望繼任之君上保社稷,下安黎民,勿要重蹈覆轍!”

趙禎的話讓張儉嘴角抽搐,這話說的好似和你一點關係沒有似得,難道大遼出現如今的局面和你脫得了干係?即便是當初妖后亂權的時候你沒攙和,但之後呢?是誰擅啓刀兵?是誰背盟棄約揮師北伐的?

但即便是如此張儉也不能說出來,只能憋在肚子裡暗自生氣,表面上還要點頭應道:“多謝官家提醒,繼任之君定會如此。“

趙禎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便畫風突變的說道:“如此甚好,朕的大軍已經兵臨白登山,不日便下奉義,大同府十萬遼兵可是準備死戰到底?朕可不會讓你帶着皇弟的遺容去鼓舞士氣……”

張儉臉色一變,如若真的如大宋皇帝所說,那大軍就沒辦法順利離開大同府,這對皇長子的繼位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陛下三司!我大遼皇帝雖然戰死,但十萬雄兵尚在,若大宋強攻大同,大遼將士必會死守待援,宋遼兩國也會生靈塗炭不是?”

趙禎奇怪的問道:“那還能捨棄刀兵不成?兩軍對壘瞬息萬變,牽一髮而動全身,豈能兒戲不成?!”

張儉咬牙道:“我大遼願捨棄大同府,歸還華夏故地,只願官家在奉聖州借道讓我十萬大軍過境!”

大殿之中鴉雀無聲,趙禎和夏竦兩人全部石化,張口結舌的望着在地磚上伏地而拜的張儉,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震撼了一些,連趙禎這樣見過無數奇葩事情的人都愣住了。

張儉的意思是要把大同府拱手奉上,所提出的要求也只是在奉聖州借道,讓遼朝的十萬大軍返回中京道而已,這不會是有什麼計謀吧?就算是保存實力也不應該用這種得不償失的法子啊!

夏竦已經被張儉的提議嚇蒙,嘴巴不斷的一張一合,彷彿是想替趙禎答應下來,猛的轉頭望向上首御座上的趙禎,見官家的表情沉重才幡然醒悟,其中定然是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隱秘。

張儉趴在冰冷的地磚上,四周鴉雀無聲的狀態讓他忐忑,微微擡頭便瞧見大宋皇帝亮的發光的眼神,隨後開始擔心起來。

“張儉啊!張儉!你突然這麼一說讓朕有些摸不着頭腦,但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你這麼着急的來析津府面見朕,並且還要放棄大同府,只爲借道,其中必有隱情,怕是上京城有變吧?或是朕再說的具體點,怕是皇帝的子嗣難繼大統吧?皇弟有胞弟耶律重元,還有庶出耶律宗願,怕是這兩人的其中一位不安分了。”

看着大殿上氣質變得狡黠的趙禎,張儉無奈的嘆息一聲,果然如此,大宋的皇帝還是猜到了大概,借道這事太過突兀,但時間緊迫又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出此下策了。

狠心的咬了咬牙齒,張儉決定把所有賭注壓在趙禎的品德上,雖然這個想法很可笑,但卻是無奈之舉:“陛下真知灼見張儉佩服,皇太弟耶律重元意圖謀反,而大同府十萬大軍便是皇長子最後的退路,望陛下憐憫孤兒寡母,相助大遼正統血脈!”

夏竦在一旁早已是驚得目瞪口呆,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官家才智果然是洞若觀火,張儉的小伎倆完全騙不了官家,現在最簡單的事情便是否決張儉的請求便可。

但趙禎卻突然開口道:“此事朕準了!不日便會傳旨狄青罷兵,靜候大同府歸順,但你遼朝的十萬大軍必須在我大宋監視下離開!”

趙禎的突然答應反而讓張儉一時間回不過神來,難道大宋皇帝真的就這樣被感動了?或是還有別的什麼陰謀?

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
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