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

世上沒有美麗的故事,只有殘酷的現實,趙禎堅信吐蕃人會向大宋投降,就像他們飢腸轆轆時面對食物的誘惑一樣,這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人總是趨吉避凶的,明知在邏些城中可能餓死,誰還會待在那裡?

宋軍在邏些城外架起了高高的望樓,從望樓上可用千里鏡瞧見城中的模樣,趙禎在看過一次後便下令在邏些城外設置一些高大的帳篷,這些帳篷一律沒有大門,只是一個寬敞的頂棚罷了,但在邏些城面前卻尤爲顯眼。

棚子中別無他物,從內到外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吃食,這些都是宋軍帶來的糧食,爲的就是向邏些城展示大宋的仁慈,同時這些棚子還會用來接納從邏些城中逃出來的人。

只要歸順大宋,就會有地方住,有糧食吃,青稞的餅子絕對是管夠的,還有犛牛肉以及香濃的肉湯,有幾個飢餓的人能抗拒得了這樣的誘惑?

不光是平民百姓,即便是吐蕃的士兵,只要向宋軍投降便能獲得同樣的待遇,趙禎還下令軍中製作傳單,就藏在易碎的箭桿之中,而這些巨大的箭枝都由八牛弩射入邏些城中。

雖然有了火炮但八牛弩依舊是大宋的制式裝備,雖然配比的數量要少了許多,但並不是沒有,沒日沒夜的輪班向邏些城投放檄文。

輿論戰和心理戰是戰場上必要的存在,也是在悄無聲息中化解敵人鬥志的最好武器,趙禎對吐蕃人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已經被宋軍圍堵的邏些城本就動盪不安,人心惶惶之下在看到了宋軍投射進來的檄文以及安民告示後開始更加的搖擺不定了。

誰都知道在邏些城中堅守是一個錯誤,吐蕃最大的好處便是土地廣闊地形崎嶇,在這樣的環境中周旋要比在邏些城這樣的城池好許多,最少不用擔心被困。

角廝羅之前當然也已經想到,但大宋軍隊的速度相當詭異,時快時慢,尤其是這次對邏些城的進攻,之前奏報南路宋軍纔剛剛佔下匹播城,待過了兩人便突然出現在了邏些城下。

不是角廝羅不想走,而是走不掉,邏些城中儲備了一定數量的吐蕃火藥彈,而這些火藥彈用來防守最適合不過。

角廝羅自己貪心了,他當然知道廣闊的高原適合與宋軍周旋,但同樣的城池也有城池的好處,邏些城的好處就在於城高牆堅。

佔據了城池的優勢對宋軍的進攻進行防禦,必定會讓宋軍產生大量的折損,但他沒想到的是,宋軍根本就不打算進攻,這是他唯一失策的地方。

邏些城的城牆是堅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宋軍的火炮同樣威力巨大,經過不斷轟擊的城牆當然承受不起,雖然有些地方轟然倒塌,但並非是全部。

出現缺口的邏些城,人心思動,大宋的心理戰已經初見成效,這幾日逃出邏些城的吐蕃百姓和士兵數量越來越多。

當然這樣做同樣也會激化邏些城中的矛盾衝突,裡面的人可不都是希望出城歸降宋軍的,角廝羅爲了穩固人心,用了最簡單有效也是最錯誤的方法,暴力鎮壓。

邏些城的周圍已經有吐蕃的軍隊開始鎮壓想要逃出城的吐蕃百姓了,趙禎在望樓上早已看到了這一切。

當一些人被定義爲叛徒之後,無論做的是對是錯,都將受到同類的無情懲罰,當然這種懲罰很快會引起更多的不滿和反抗。

這就是一個怪圈,壓制情緒,積壓憤怒,再壓制,再釋放,邏些城中開始出現變數和動盪,這在趙禎的意料之中。

投入那麼大的資本,若是沒有回報,那他趙禎就是一個傻子。

圍城之下,恐慌的情緒和越來越急迫的形勢不光在折磨着城中的吐蕃人,同樣在折磨者那些權貴,以及角廝羅。

趙禎早早就料到這一點,並且還在不斷的向邏些城施壓,就是要壓得角廝羅喘不過氣纔好,這樣他白便會用最強硬的手段去鎮壓邏些城中的人。

短短三天時間,大量的吐蕃軍民從邏些城中逃出,開始還是一個倆個,接着便是三五成羣,角廝羅的鎮壓越強硬,逃出人便越多。

而在接下來更長的時間裡,邏些城一直出現逃脫的人,有些甚至是在城牆附近駐紮的吐蕃軍。

當軍隊都開始小規模潰逃的時候,邏些城距離正真的動盪不遠了。

大量的逃兵是在半個月後出現的,這是一次成建制的潰逃,在角廝羅準備派兵追擊圍剿的時候,楊懷玉率領背嵬鐵騎前往迎接。

誰也想不到戰場上居然會出現這樣詭異的一幕,吐蕃人追殺自己人,而宋軍出現掩護這些吐蕃人。

這大概是最大的笑話,但背後卻是邏些城崩潰的開始,軍隊都成建制的潰逃了,百姓更加惶恐,對邏些城也更加的沒有信心。

宋軍把這些逃出邏些城的人集中了起來,給了他們食物和居住的帳篷,同時清點人數,繳獲他們的武器。

最關鍵的是做出承諾,答應放他們離開,這在吐蕃人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他們並不知道,趙禎只不過是不想被這些“累贅”所拖累。

宋軍的糧食又不是大風颳來的,暫時接濟一下歸降的吐蕃百姓和士兵可以,但卻不能一直這麼接濟下去。

眼下是要拿下邏些城,拿下整個吐蕃,又不能大開殺戒製造矛盾,於是乎讓他們回到自家的家鄉便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若是家鄉就在邏些城也無所謂,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謀生,待邏些城被宋軍徹底佔領之後,這裡還需要大量的勞力,回來一樣能找到養活自己的活計。

趙禎可以說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而這些歸降的吐蕃人所享受的待遇也會出現在大宋的安民告示中,同時把他們的名字也列舉出來以讓城中之人相信。

邏些城中最爲忙碌的人便算是賢覺和岡波任了,他們要站出來不斷的爲“闢謠”但謠言止於智者,這時候的邏些城所有人都在爲糧食和未來擔心,怎麼可能相信他們的闢謠?

人心就像沙碩,一旦散了就再也沒有辦法聚集起來。

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
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