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

劉娥的一句命婦讓許多人驚訝,這個女人既然不是劉太后爲何以命婦自稱?難道其中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但劉娥接下來的話便讓人所有人誇讚天家的寬仁和孝道:“命婦本是鄉間愚婦,偶然見遇見劉美便喜結了連理,誰知因爲相貌上相近與天家貴人,便被有心人利用,汝陽郡王趙允讓囚禁民婦與大相國寺之中,以劉家父子性命相挾,逼迫民婦以貴人名號自居,意圖矇蔽世人,調換太子!然,皇后娘娘見民婦之貌,心中頓生親切之意,雖被歹人利用卻賜予誥命之名……”

劉娥的話讓在場的衆人動容,沒想到皇后娘娘在孝道上如此遵從,就連一個與劉太后相貌相同的婦人都要賜予命婦的身份,這樣的天家怎麼會去對劉太后不利?坊間的傳聞顯然是不靠譜的。

“你……你……顛倒黑白!”

趙允讓一時間漲紅了臉,之前劉娥在他面前完全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太后模樣,一舉一動都充滿了貴氣,爲了保住劉家父子的性命,所有的條件都答應的好好的,誰知道現在居然一下子翻臉不認人了!

最要命的是她顛倒黑白,把自己的身份往爛泥地裡踩,完全放棄了昔日的榮耀與尊貴,只爲了保住天家的名聲!難道她就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揭穿她?

要知道在東京城中見過劉娥的命婦可不止以兩人,怎麼可能所有人都替她遮掩?!

趙允讓撲向劉娥但卻被一邊的禁軍死死的拉住,即便如此依然咆哮着喊道:“你本事高貴的太后,本應在大宋享受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尊貴,爲何要自降身份,往那泥潭中去鑽?你以爲這樣便能替趙禎掩蓋當初的事實?他弒母之行永遠不可能擦掉!”

一陣清風吹過,汝陽郡王府四周立刻陷入沉寂,禁軍,官員,看熱鬧的百姓,連同郡王府中的所有人都寂靜無聲目瞪口呆的望着趙允讓。

“瘋了!瘋了!這廝瘋了!”

蔡伯俙吶吶自語的望着天空,陳琳卻在牆角發出夜梟般的尖利笑聲,他知道,此時的趙允讓已經急火攻心徹底完了!東京城乃至大宋的隱患被去除……

趙允讓是被急火攻心了,所以他纔會口無遮攔說出大逆不道的話來,當着所有人的面說出皇帝弒母的話來這便是死罪,無論用什麼樣的話語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

蘇洵怒髮衝冠的向趙允讓咆哮道:“放肆!官家聖名其實你能侮辱的?!”

“哈哈哈……既然如此你,你,你敢去尋那東京城的命婦前來與她對峙嗎?!東京城中見過太后的誥命夫人可是多得很!”

趙允讓彷彿抓住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他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這裡,無論如何東京城中的誥命是見過劉娥的,即便是所有人都被劉娥的話矇蔽,但謊言終究是謊言,終究會被戳破!

現在已經不是讓郡王府擺脫嫌疑的時候,他趙允讓要把主動權抓回來,並讓所有人看到趙禎的醜惡一面,讓這個以寬仁著稱的明君在衆人面前暴露他的本來面目,只有這樣他才能活命,汝陽郡王府才能活命!

其實他從一開始便錯了,如若他打死不承認認識劉娥便好,但他非但沒有迴避這一話題,反而把所有的矛頭指向趙禎弒母這個問題上,蘇洵是何等的聰明,一下便看出這個問題,開始在劉娥出現的時候打臉趙允讓的話,趙允讓首先要做的是爲自己的話辯白,現在卻又把問題拉扯到了劉娥身份的問題上這本身就是個問題。

蘇洵是開封府的知府事,是趙禎一手提拔的官員,並且他的主要任務是維護東京城的穩定,從一定的角度上來說他與蔡伯俙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現在趙允讓要挑起波瀾,伸出事端的同時還侮辱官家的名聲,這是絕不能饒恕的事實,可是蘇洵也不敢輕舉妄動,萬一有人說出眼前的命婦就是劉娥本人該如何?到時不就是坐實了官家的弒母之罪了嗎?

今日這麼多人在場,要是傳出官家在孝道上有缺這還得了?做了這麼多年知府知州的蘇洵明白,百姓的嘴巴可從來都是喜歡誇大的,好事傳揚出去便成了豐功偉績,可壞事傳了出去也會起到同樣的放大效果,今天這種事情一旦傳了出去還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就在蘇洵舉棋不定的時候,汝陽郡王府的高強下,陳琳伸手對蔡伯俙比劃了一下,蔡伯俙的表情頓時一變,陳琳的意思居然是答應趙允讓的要求!這還了得,雖然見過劉太后的人不多,可要是都算上東京城中的誥命夫人可不少!難道陳琳是想賭一把?

但看着陳琳奸猾的笑容,蔡伯俙便很快的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根本就不是賭一把的事情……

“好!既然你如此說,那便讓你心服口服,本官這就去請東京城中見過劉太后的誥命夫人前來,看倒時你還如何辯駁!但你可要記住,一旦人證俱全你可就再也沒有任何藉口了!”

蔡伯俙的話讓蘇洵臉色大變,難道他真的要去請那些誥命?萬一有那個老眼昏花的說眼前的婦人是劉太后該如何是好?這事情就怕萬一啊!

給蘇洵一個放心的眼神,蔡伯俙就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中指派人去尋東京城中的誥命夫人去了,這時候所有的表演都是在做給百姓們看而已。

很快一輛輛華貴的馬車便出現在汝陽郡王府的門外,這裡甚至還有劉娥曾經的侍女,她們走下馬車後便被請到劉娥的面前,所有人都是異口同聲的說眼前這位剛剛被王語嫣敕封爲命婦的婦人像極了劉娥,但都能從小小的細節上肯定她不是劉娥。

蔡伯俙似笑非笑的望着趙允讓:“如何,郡王還有何話說?”

趙允讓早就明白過來,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圈套而已,或者說是做給百姓看的噱頭,這些誥命夫人和自己一樣深深的明白眼前的這個人就是劉娥,但也決不能是劉娥!

這正印證了劉娥曾經說過的話,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阻礙什麼都算不上……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