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

天竺的難民不斷前往乞藍部利國監,人數衆多,和原本他們逃難到雲南路邊境的狀態不同,現在的他們吃飽了,喝足了,開始上路了。

利國監,大宋在這裡設立的是監治,在州府軍監四個同等治下,監治是最爲特殊的,監爲管理礦冶﹑鑄錢﹑牧馬﹑產鹽區等而設,現在產鹽監已經被全部取締,大宋的鹽完全可以和大多數商品一樣交易,值不夠要上稅較多。

而其他的監則是依舊存在,並且更爲周密,同時兼理民事,有的監直屬於路,與府州軍同級者,其地位者與下州相埒,又有隸於府州的監與縣同級者。

也就是說大宋的監治有各種等級,而乞藍部的利國監便是州府一級的存在,直接受到雲南路路治衙門的管轄,乃是蘇軾一手促成的。

利國監對大宋的重要性沒人比他更清楚,要把乞藍部和利國監建設好,最大的障礙已經消除,利國監的廠房,房舍已經設立,沒有更大的障礙出現了。

天竺的難民不斷的向利國監而去,幾十萬人的遷徙不是一個小事情,一路上都有騰衝軍在側押送。

吳萬全一路上都在思考蘇軾的話,這樣做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在其中,開始的時候他不明白,但現在他忽然看見天竺難民臉上的希翼就明白了,蘇軾不光給了這些難民吃飽,還給了他們從未有過的東西,希望。

這些難民再也不是他剛剛看到的卑微螻蟻,而是有了一絲希望的人,他們知道了前往大宋利國監之後有地方住,有糧食吃,爲大宋的工廠做工,通過勞動換來吃的。

這可比在天竺被高種姓奴役要好得多,而且聽人說大宋是一個大國,不會如同天竺高種姓一般言而無信,大國說到便會做到,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原本的螻蟻變成了人,或是即將變成人,雖然現在這裡的難民還存在高下等級之分,但蘇軾一定有辦法讓這些所謂的等級之分消除掉。

大宋也有高低貴賤之分,值不過這種高低貴賤並不是絕對的,誰都有打破上下的能力,大宋的百姓就是如此,或是通過科舉入仕,或是通過科舉格物,或是通過經商,或是通過從軍,反正只要人活着,就永遠不能失去希望。

這一點對大宋重要,對天竺難民一樣重要,蘇軾的乞藍部利國監就是給他們打破等級限制的機會,吳萬全聽說他在利國監搞了一個工數制。

誰家吃的什麼,用的什麼,穿的什麼,住的什麼,都要靠工數來換取,工數越多越高,能換取的便也越多越好。

這些天竺難民以後的日子,身份地位就要被打破了,改變了,從此之後這些天竺難民將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誰更下功夫,誰就能拿更多的工數。

誰家的日子過的好,也和工數分不開,原本的種姓高低已經沒有了意義。

吳萬全這下明白了蘇軾的想法,這是要讓更多的天竺難民前往大宋,成爲大宋便宜的勞力啊!

越來越多的人逃難到大宋,天竺的人便會越來越少,人越少,天竺的國力就會越弱,人少意味着可以徵召的兵力也越少…………

但事實上吳萬全看的其實並不全面,人數驟減對一個國家的打擊不光是從軍事上,在經濟上和日常生活上都是眼中的打擊。

並且利國監的狀況還能吸引更多的天竺難民前來,人數只會在不斷的傳播下越來越多。

這些人並沒有成爲大宋的百姓,大宋也不承認他們的地位,只是在利國監給他們做工換取住處和糧食的機會而已。

大宋的底線便是阻止這些天竺人入籍大宋,蘇軾清楚,所以纔在三面環山的乞藍部設立利國監,吳萬全知道,自己的騰衝軍也會成爲駐守在利國監的守軍了。

此時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但唯獨城外難民營地中的吠舍種姓沒有消息,他們是難民中種姓等級最高的,但卻沒有受到大宋的援助。

那些他們眼中的賤民和低種姓的首陀羅已經進入大宋的邊牆,難民營地的人數越來越少,甚至是後來的低種姓已經進入大宋,而他們卻遲遲沒有消息。

這讓甘地十分焦急,因爲這裡的糧食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絕望。

焦急的他再次舉着白旗向大宋邊牆而去,只不過這次沒有人接見他,吳萬全早已經走了,而邊牆的守軍沒有軍令根本不可能放他進入大宋。

只答應幫他通傳消息,但等待便是石沉大海,根本就沒有任何迴應,甘地祈求守軍援助他們糧食,這一簡單的請求也遭到了大宋守軍的拒絕。

沒有上面的命令,一粒糧食也不能流出大宋的邊境,這是吳萬全這位鐵膽將軍臨走之前專門交代的。

甘地能做的也只有焦急的等待,大宋的邊軍將士便每天都能見到打着白旗的天竺老頭來回往返於大宋的邊牆和天竺難民的營地。

三天後,傳遞消息的人回來了同時前來的還有蘇軾的親兵,當然沒有帶來好消息,只是無情的望着甘地道:“我家轉運使說了,既然你們不願同那些低種姓的難民一起,那你們便不用入境了!”

甘地不以爲然,反而笑道:“那請問轉運使何時派發援助糧食?”

親兵臉色一變,冷笑着說道:“我家轉運使有令,一粒糧食和也不許出大宋之邊境!若是發現,一律以走私貨物判罪,抄沒全家!”

甘地大驚失色,沒想到自己前往大宋談判,最後居然被拋棄,無論如何他是這麼想的,但卻沒想到自己的問題。

蘇軾的態度很決絕,對待這種人他不會手軟,也不會同情心氾濫,直到現在,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天竺人居然還帶有如此強烈的等級觀念。

這東西是蘇軾在努力想在天竺難民中消除的,而甘地卻要堅持這些東西,怎麼可能不讓他付出代價?

蘇軾早已不是原先的蘇軾,否則在第一次見到天竺人的時候他便已經給出援助了,這麼多年的成長早已使得蘇軾成爲一個理性的人。

尤其是他的老丈人趙禎,這個對他來說亦師亦父的人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原本感性的蘇軾在經過種種之後完全變了模樣。

沒辦法不改變,蘇軾在秘閣中見識了大量人性另一面的東西,使得他迅速成長起來,他知道這個世界不是隻有詩和酒,還有許多黑暗和殘酷,趙禎一次次的用事實告訴他,人性本惡………………

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
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