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

乾宇殿的後殿之中儼然成爲了大宋高層的辦公場所,正殿之中的各部官員已經結束了一個時辰的辦差,挨個走出殿門,同時把身上的腰牌放在了內侍的托盤之上。

這腰牌便是穿宮只用,雖然只能在外朝通行,但也是殊爲不易,最少能在皇宮的外殿附近通行,也是難得的榮耀,只不過這牌子每日早朝之前才能在待漏院領取,每日早朝後便要交還。

每個官員幾乎都是步履匆匆,六部剛剛改制,還有許多事情每辦,但唯有不多的幾人閒庭信步。

蘇軾便是其中之一,這貨不知是和誰學的,最喜歡懶散的模樣,而他的邊上是一個更爲懶散的人,駙馬都尉蔡伯俙…………

一個是外戚,一個馬上便會成爲外戚,兩人之間的關係便天然的接近了,再加上蔡伯俙的本性和蘇軾的本性又是那麼的相近,又都是才能出衆,說是英雄相惜也好,說是臭味相投也罷,反正兩人就是看對方順眼。

若不是輩分差了一截,兩人差點就能拜把子稱兄道弟了。

蔡伯俙走到蘇軾的邊上捅了桶他的胳膊:“相公們都去內殿之中,官家也在,是不是你們秘閣的人又有什麼好主意了?”

蘇軾斜眼忘了蔡伯俙一下:“您不是打算“獨善其身”了嗎?怎麼還打聽這些東西?莫不是想被人說成表裡不一?”

這三個反問讓蔡伯俙嗤之以鼻:“當然不是!某可是真的不想再在朝堂之中混了,可三司副使的名頭官家又沒給我摘掉,每日自然要上朝點卯……”

蘇軾忽然正色,頗爲不善的說道:“什麼叫點卯?這是恪盡職守,爲官家,爲大宋效命!”

倆個身穿大紅色官服的殿中御史從邊上走過,對蘇軾露出滿意的笑容,頗有些“我看好你哦!”的眼神。

但望向蔡伯俙的時候,雖然他是駙馬都尉,趙禎面前的紅人,還頂着一個三司副使的官職,可終究是讓殿中御史不屑的露出略帶鄙視的眼神,這讓他很不爽。

蔡伯俙眼睛瞪得老大,待殿中御史走後上下打量着蘇軾,又看了看他的後腦勺道:“你小子後面長了眼不成?!這都能知道後面跟着的是殿中御史?!”

“這些殿中御史腳下的靴子底都是納了木紋的,走路的聲音和一般的官靴頗爲不同,尤其是在殿中的木地板上,或是這裡的磚石地面,只要留心一下很容易分辨出來,也免去不少的麻煩不是?”

蔡伯俙豎起手指:“你小子真不錯,入了我們這邊倒是可惜了!”

蘇軾當然知道蔡伯俙所指的我們這邊是哪邊,外戚的隊伍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何況他現在任職秘閣,也被封了一個崇文苑學士,算是不錯的文資了。

最重要的一點,他有隨時面聖的機會,也能在外朝隨意行走不需腰牌,這可是極大的榮耀,多少外臣想要都得不到的東西,這說明什麼?說明官家的信任啊!

蔡伯俙很快反應過來,話題就這麼被蘇軾給岔開了,連自己都差點着了他的道,明明是問他秘閣的事情,怎麼被他打岔到天邊去了!

盯着蘇軾道:“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嘞!”

蘇軾長嘆一聲道:“您終究還是想趟這水,可就不怕進去變無法出來了?”

蔡伯俙笑着搖了搖頭:“你是不是傻,我打聽清楚了,便可獨善其身…………”

蘇軾驚訝的望向蔡伯俙,沒想到這個在權利高層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人居然真的能放下,迴歸平淡可不是如說說那般容易。

“官家要動吐蕃了。”

蘇軾只不過一句話便讓蔡伯俙猜到了大概,微微點頭:“知曉了,看來官家對吐蕃和西域依舊是放心不下,非要滅了這兩處最後的邊角纔要對遼朝動手。好了,這些便沒我什麼事情了,回家睡覺!”

“您倒是真的看得開,也對回去睡個囫圇覺比什麼都強!”

兩人勾肩搭背的離開,剛走到宣德門的城門洞子附近,便有內侍急急的跑過來,氣喘吁吁的望着蘇軾和蔡伯俙兩人道:“太好了,兩位都在,官家宣您二位於崇文苑覲見!”

蘇軾只覺得蔡伯俙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一緊,苦笑着搖了搖頭:“終究是沒躲過…………”

而蔡伯俙望向蘇軾道:“是不是你?”

“我什麼?”

“你向官家推的我?”

蘇軾稍稍尷尬,但又很快理所當然的說道:“自然!你是不二人選。”

轉生跟着在內侍的身後,蔡伯俙繼續問到:“什麼的不二人選?你也知道我不打算再在朝堂瑣事之中混跡!”

“你有這能力爲何不願爲朝廷效力?難道真的希望隔絕物外?我把所有人都考慮過,唯有您最適合規劃這次籌備,還有誰比您更瞭解中京道?”

“中京道?!豎子坑我!”

蔡伯俙惡狠狠的瞪着蘇軾,也不顧及那麼多了,張口罵道:“老子剛從北京道回京沒多久,這就又要回去?!這才安生幾天?!”

蘇軾笑了笑:“沒事,這次我陪着您嘞!”

“呼…………”

蔡伯俙長出一口氣,壓着心中的怒氣:“你和靈兒大婚就這幾天,難道真的打算出外?!你可是真的放得開手!”

蘇軾聳了聳肩:“官家應允的,蘇軾如何不從?”

“大婚的時候別想收到我的賀禮!”

“隨便!”

“閻立本的絹本《蕭翼賺蘭亭》!”

“必須給!”

引路的內侍看着兩人從勾肩搭背變成互相扭扯,再變成小聲謾罵,幸好殿中御史已經走了,否則必然給兩人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內侍已經瞧見官家就站在崇文苑的宮門口,打量着高高的崇文苑書樓上的黑瓦,這似乎是官家早已養成的習慣,但蘇軾和蔡伯俙二人彷彿還沒瞧見,互相呵斥不止。

內侍向趙禎行禮便退走了,趙禎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倆個人表演,還說真的很到位嘞!

趙禎頭也不回的走進崇文苑只留下蔡伯俙和蘇軾兩人呆呆的望着空無一人的大門,隨後便聽到趙禎從門中傳出的笑罵:“都給朕滾進來!”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