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

而海船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最顯著的地方便是摒棄了原本的橫帆,而採用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

這種船帆的獨到之處在於它逆風也能借助風勢航行!

當這一發現被帶回大宋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海商嗤之以鼻,騙鬼的呢?逆風怎麼可能航行?

可三角帆的出現確實證明了這一點,與橫帆不同的是,它可以在船的橫位上做幅度大得多的轉向,甚至可以與船的長軸成一線,於是有人稱其爲縱帆船。

縱帆船逆風行駛時,先向一方轉,然後再轉向另一方,象盤山公路一樣沿“之”字型蜿蜒向上,雖然速度慢了點,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可卻比逆風下錨要好得多……

可以說有了這三角帆之後,大宋的海船便能自由的在海上航行,當然也催生了許多小帆船,或是出海捕魚,或是做短途運輸,速度快得很……

現如今,遼東已經被大宋所佔據,整個東海海岸都是大宋的領土,而城堡建設就從未停歇過,不斷的有漢家百姓被遷徙至此,開始的時候人並不是很多,但這也只是開始而已,就像當初移民嶺南,也是有許多人不願遷徙的,可當後來見到了好處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出現了南遷熱潮。

遼東所面臨的也是這種情況,趙禎只能先調遣一小部分的百姓前往,待他們獲得了好處之後,便會有更多的百姓隨着“廣告效應”而自願前往了。

還好有着開發嶺南的先例,所以開始的時候徵調百姓並不是很難,反而有一些家境不好的人願意前往,落葉歸根不是問題,朝廷已經公佈,遷徙的百姓也可以回遷,只要你自己願意就行,但必須在遼東待滿五年。

這樣的要求對於大宋的百姓來說算不得什麼,畢竟對於宋人來說,出門在外已經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出鄉村開始進入大城市中尋找活計,最少比在家中面朝黃土背朝天要來的好得多。

這是一種長足的進步,至少大宋的百姓不會被土地所牽絆,守着這東西活上一輩子也不願改變,有新的地方能接納他們,爲他們走出那個階級所開路。

原本遊學是富家子弟才能做的事情,可現在,只要你肯吃苦,遊學並非那麼難…………

隨着年輕人的走出去,不少上了歲數的人不願離開,可朝廷並不強求,畢竟去往遼東是開脫建設的,上了歲數的人舟船顛簸的還是不去爲好,即便是到了遼東,他們還能建設嗎?

現在的北大荒依舊是一片荒蕪的地方嘞!

需要大量的人口才能清理出這片土地,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工程,最少在大宋百姓在遼東安穩的紮下腳才能實施。

第一批滿載百姓的五百艘船隊已經陸續啓程,在大海上劈波斬浪,由大宋的艦隊護送,前往倭國,這是第一中轉站,也不必讓百姓在大海上接受太久的顛簸。

趙禎是沒有機會見到這種場景,但據蔡伯俙的奏報,趙禎能想象得到當時的場景,五百艘海船隻是開始,之後會有更多的海船加入其中,千帆競技,百舸爭流並不是書面文字,而是真真正正的出現在大海上。

這樣的運輸能力對於大宋來說算不得什麼,甚至不會對海運有多少影響。

大海之上是大宋的另一片疆土,是大宋實力的展現,當船隊抵達倭國之後,便算是進入了大宋的內海,以倭國爲東,以女真爲西的陸地把日本海包圍在其中。

唯一能對大宋產生威脅的只有難免的高麗,可趙禎不認爲高麗敢對大宋動手,當初在矗石城一戰已經給高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像,如今高麗可謂是年年有朝貢,歲歲有遣使……

趙禎看着眼前的海圖微微嘆息,時間這個他曾經最不在意,最爲揮霍的東西如今卻給了自己好看,現在看來還真是沒有好好利用。

一直以來大宋都把目光放在了海外與國外,當然這也沒錯,無論是阿巴斯王朝還是歐羅巴,都對大宋的商品趨之若鶩,現在的大宋不光會販賣絲綢瓷器和大量的手工藝品,還有云南產出的咖啡以及玻璃和水銀鏡子。

因爲這些都是新新出現的產物,阿巴斯王朝和歐羅巴的百姓對他們幾乎毫無抵抗力,別說是他們,就是大宋的百姓也紛紛被咖啡的香濃和琉璃的透明所折服,而照的人纖毫畢現的水銀鏡子更是讓人無法抗拒。

所以大宋的商品幾乎是抵達海外就瞬間售罄,只要你有門路能從大宋的雲南府搞到貨物,有的是人哭着喊着送錢給你,或是要求合夥僱傭船隊,或是讓你坐等着收錢…………

而這段時間,西域都護府更是傳來消息,遠在歐羅巴的商人出現在了西域,他們終於走通的一條商路,可以從神聖羅馬帝國直達大宋的陸上交通…………

這條絲綢之路和唐時的絲綢之路幾乎如出一轍,只不過地名發生了改變,國家發生了改變而已。

但這並不影響商貿的往來,絲綢之路不單單是富裕了大宋和商賈,也富裕了沿途的許多國家,即便是中亞的塞爾柱帝國也歡迎這些商賈的到來。

所以對大宋來說錢不是問題,而現在整個大宋王朝面臨的卻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邊是人口的增加,一邊是人口的增速過慢,趙禎覺得這種僞命題不該出現在封建時代,但現在卻真實的出現了。

在封建時代,天災人禍,疾病戰爭會大量的消耗人口,所以這種自然的選擇和決定迫使華夏的人口數量總是無法達到飽和,可現在的大宋不同,隨着南方的土地被開發,隨着南海諸國的被討伐吞併,大宋的糧食產量驚人。

但在另一方面,大宋需要不斷的移民,派遣出更多的百姓去建設,拿下雲南之後,大宋遷徙了一部分百姓,拿下南海諸國之後,大宋又遷徙了一部分百姓,之後是燕雲,再然後是西夏,可以說中原的百姓已經被遷徙了不少。

現在又要往遼東遷徙,趙禎甚至計劃使用海船往澳大利亞遷徙百姓,那裡纔是真正的土地肥沃之所!

可尖銳的問題擺在了趙禎的面前,大宋的百姓一共就那麼多,如何能滿足需要?

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沒有人口,一切都將是空談,尤其是對大宋這樣疆土日漸龐大的帝國來說,之前對龐籍夏竦所的人口爆炸言論其實是趙禎在嚇唬這兩人,爲的是讓他們支持自己拿下遼東…………

現在的大宋不是人口太多,而是太少!

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
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