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

東西方的局勢其實是相當清楚的,蔡伯俙已經知道大秦國發生的權利爭奪,他和晏殊一樣都沒想到,這個王朝居然會發生皇權與教權的爭奪?!

這在蔡伯俙看來實在是太可笑了,就像是大宋的佛門突然要和皇權爭奪對天下的控制一樣,不是不能接受,而是不能想象!

皇權高於一切,這是蔡伯俙以及漢家百姓心中最簡單也是最執着的思想,但這一點在大秦國卻說不通,因爲皇權會更替而教權卻一直在發展。

大秦國的人信仰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天地,更不是祖先,而是天主教廷創造出來的神,在蔡伯俙看來,無論是如來佛祖還是所謂的救世主,都是一樣的。

最爲可笑的是蔡伯俙翻看大宋翻譯過來的《聖經》時,居然發現其中有着不少的篇幅在講述毀滅和殺戮……一個以仁愛著稱的“上帝”居然會不斷的殺戮異教徒,不斷的屠戮一座又一座的城池,這簡直就是在打臉,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神,居然還有人相信。

難怪天主教在大宋發揚不下去,難怪在大宋幾乎沒人相信,因爲這東西在大宋百姓眼中實在是太假了。

眼下大秦國發生了教權與皇權之間的權力鬥爭,而大秦國和塞爾柱也發生了衝突,並且這樣的衝突越來越大。

“拂菻”國的滅亡是讓大宋措手不及的,無論是趙禎還是蔡伯俙都沒想到,拂菻會如此迅速的被大秦國給吞併。

而這就是亨利三世的陰謀也是他的野心,利用十字軍東征來攻陷拜占庭,地域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資源和強大,眼下的拜占庭帝國已經遠不如從前,被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塞爾柱加載中間苟且偷生。

另一邊皇駕之中的趙禎也在深思,他知道世界的歷史因爲自己而改變,但他沒想到拜占庭這樣曾經輝煌無比的帝國居然被神聖羅馬帝國所吞併了。

這也使得神聖羅馬帝國的力量更加強大,不過這個分封制帝國的強大並不會因爲吞併拜占庭而迅速崛起。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法蘭克尼亞王朝的氣數還會延續,雖然不是亨利三世的御駕親征,但這場東征依舊是他發起的。

在格里高利七世的陰謀下,原本法蘭克尼亞王朝的敗局開始往勝利的一方傾斜,神聖羅馬帝國的人民更加尊重他們的這位“羅馬人的皇帝”。

但趙禎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一場雲煙,掌握了宣傳機器的教廷很快就會把這份功勞據爲己有。

其實這是一股趨勢,在輿論方面亨利三世根本就不是精明的格里高利七世的對手。

今天是趙禎傳位的大日子,雖然他把儀式搞的很隆重,但這並非是他心中的想法,爲的是作給天下人看的,而蔡伯俙這貨躲在角落裡的模樣,早就被趙禎看在眼中。

於是乎在蔡伯俙翻看來自西方的情報時,三才悄然出現並且把他的坐騎前者就走,在馬背上蔡伯俙是遠遠不如三才的,當然在地上同樣如此。

悄悄的上了趙禎巨大車駕,在裡面三才卻看到了官家以往的樣子,雖然是傳位大典,可依漫不經心的準備許多“毫不相干”的東西。

相比官家桌案上的卷宗,自己手中的這點情報確實拿不出手。

趙禎手中是一本被翻譯成繁體字的《舊約全書》,手邊還放着一本《新約全書》,看到蔡伯俙來了,隨手就把《舊約全書》遞給了他道:“看看上面第二篇故事。”

蔡伯俙有些莫名其妙,官家爲何就讓自己看大秦人的宗教書籍了?但他還是翻開了《舊約全書》,在看到第二篇《出埃及記》之後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趙禎看到了蔡伯俙的表情,知道他爲何如此震驚:“其實天主教就是源自於一賜樂業人的猶太教,而聖地在哪裡?”

“耶路撒冷?!官家當年讓一賜樂業人返回家鄉復國是爲了…………這!!”

蔡伯俙這下是無比震驚的,耶路撒冷是什麼地方?通過聖經他才知道那裡是天主教廷的聖地,也是一賜樂業人猶太教的聖地,還是大食人回回教的聖地!!

而官家當年支持並且幫助一賜樂業人重回家鄉根本就不是衝着一賜樂業人的好處去的,也不是衝着他們的地理位置而去的,而是在西方的土地中插上了一根釘子和木刺!

作爲大宋的朝臣,也是最瞭解西方的朝臣之一,蔡伯俙太過清楚宗教對於西方來說意味着什麼,而聖城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土地!

之前大宋幫助一賜樂業人,並且還讓他們獲得了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附和了天時地利人和。

那時候的大秦國沒有空理會大海對面的聖城,而阿巴斯王朝正在和剛剛崛起的塞爾柱打的如火如荼,誰都沒有功夫去管一個小國的崛起。

所有人都認爲這個流浪了千年之久的民族就算是在聖城立國也無所謂,畢竟猶太人實在太過弱小了,只要自己穩定了便可在頃刻之間毀滅他。

但就是這樣的想法讓猶太人以及他們建立起來的以色列王國延續了下來,並且強而有力的開始在聖城之中紮根。

沒有人比猶太人知道國家和王朝的重要性,因爲他們曾經失去過自己的家園,沉浸失去過自己的信仰,而現在,在宋人的幫助下他們重新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不再在這個世界上顛沛流離,他們爲了守衛這裡,守衛故鄉,會頑強的戰死到最後一個人。

在以色列王國國王耶羅波安三世寄給趙禎信中,蔡伯俙看到了一賜樂業人最堅決的口吻向趙禎請求援助,同時給予了最爲豐厚的報答。

蔡伯俙有些呆滯的看着手中的《聖經》以及來自一賜樂業人的書信,但他最爲震驚的卻是官家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幫助了一賜樂業人復國。

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三百章悲歌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
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三百章悲歌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