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

整個大宋都隨着皇帝的意志而改變,全國範圍內所有的鐵礦監司向東京城大量的運輸礦石,而軍械司,武備司則日夜不停的生產全新的裝備。

各州府乃至東京城的禁軍調防頻繁,每日都有川流不息的軍隊開進封丘軍營。

這一系列的舉措使得遼人和党項使團開始慌亂,大宋如此大的兵事變動前所未有,除了當年太宗北伐和檀淵之戰外,遼人和党項人再也找不出其他先例……

兩國密探瘋狂的收集消息,而從大宋探查到的消息只有軍演一事。

耶律宗政坐在都亭驛的正廳之中,遼朝的密探不斷的傳來消息:“稟報大王,大宋鄭州管城所屬禁軍與今日抵達封丘運營!”

密探的話還未說完,門口便多出更多密探前來奏報,他們身穿各種各樣的衣服,有小斯,有商賈,有船伕等等,但消息大相徑庭。

“稟報大王,宋光化軍三千悍卒開往東京城!”

“稟報大王,宋鎮戎軍五千悍卒開往東京城!”

……

耶律宗政的文書官飛快的記錄着,最後得到的結果讓所有人大驚失色,大宋在東京城附近總共集結了近十萬人的部隊,這些還都是從各軍中抽調出的精銳,皆是能征善戰之兵!

耶律宗政抓了抓束起的頭髮,久居漢地的他已經習慣了漢人的打扮和着裝,就是把他放在人堆中也能難發覺他是契丹人這一事實。

“大宋天子到底是要幹什麼?爲何在東京城附近調集如此多的重兵?即便是軍演也不需如此多的兵甲啊!”

文書官見南院大王如此緊張,小心的開解道:“大宋朝堂的消息是大宋將要進行規模最大的軍演,涉及人數達十萬之巨!”

耶律宗政搖頭道:“不會的,宋人沒有這麼蠢,十萬人的軍演耗用鉅萬,且不做征伐之用,實是得不償失,以宋天子和朝堂相公的聰慧,不會有如此不智之舉。”

既然是這樣文書官也沒有話說,而一旁的使團副使耶律賈皺眉道:“但這麼大張旗鼓的也不會是北伐,宋人皇帝還沒有自信到如此地步?屬下從捺鉢回來不久,宋朝之前可有大變?”

耶律宗政嘆息到:“能有什麼變動,除了繁華依舊,別的大體相同,此次調兵遣將就是最大的變動。”

耶律賈舒了口氣:“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宋人崇尚儒學,奉行儒家之道,以安妥之心治國,萬萬不會興兵戈之事。況宋遼兩國有盟約在前,又有兄弟之國相稱在後,他大宋皇帝能拉的下臉面揮師北進,私毀盟約?”

耶律宗政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宋人講究禮儀,絕不會幹出兵不厭詐突襲遼朝之事。

但是他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轉頭對密探說道:“此次應該是大宋炫耀武力以壯軍威,但我遼朝亦不能有懈怠之心,你回去稟告左丞相張儉以及北樞密元帥蕭惠二人,南朝兵事調動頻繁,且在東京城集結,欲赴宋遼邊境以示軍威,我大遼鐵騎務必整軍待發以防不測!”

密探微微抱拳道:“屬下這就日夜兼程趕往捺鉢!”

見密探遠去,耶律宗願微微鬆下一口氣,只要大遼有所防備,即便是宋人耍什麼花樣也不可能輕易得逞。

耶律賈見耶律宗政眉頭緊鎖,安慰的笑道:“只要我大遼做好防備,宋人奈何不了我遼朝,你何必如此擔心!”

耶律宗政苦笑道:“我所擔心的不是宋人大軍集結,亦不是我遼人不敵,而是我等不能探明大宋的真正意圖,你有沒有想過爲何大宋要在宋遼邊境陳兵數萬?”

耶律賈笑道:“還能爲什麼?不能就是炫耀武力,宣揚宋天子的武功嘛!”

耶律宗政嗤笑道:“你覺得宋天子真是這樣的一個人?”

這話一下讓耶律賈呆住,是啊!當今大宋天子可不是一個貪圖虛榮的君王,轉念一想便給自己找了個理由由:“即便宋天子不是這樣,他也管不住手底下的文臣武將,大宋西征党項,南滅大理,就差向我遼人示威了,這麼做不就是在宣揚武功嗎?”

耶律宗政微微點頭,也只有這個理由最符合常理,望着遠處戒備森嚴的皇宮微微感嘆道:“但願如此吧!如果大宋真的對我遼朝出手說不定還是我遼朝的一個契機……”

後面的話耶律賈沒有聽清,放下手中的茶杯奇怪的問道:“大王說的什麼?”

“哦……沒甚的事情。”

相比與遼人的情報,党項人並非後知後覺,雖然失去了拓跋卓然這個皇帝身邊的棋子,東京城的密堂也遭受了很大的打擊,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有一兩個漏網之魚的存在。

沒藏訛龐望了一眼手中的情報,第一個想法便是大宋準備對遼朝下手,他不認爲大宋舉行這麼大的軍演會無功而返,單單只是爲了訓練士兵和向遼朝示威而已,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很可能大宋是藉着這次軍演之機北伐遼朝。

沒藏訛龐微微一笑對大舅哥野利遇乞道:“寧令,這是我黨項絕佳的機會,宋人伐遼,我黨項必取大宋西北之地,此乃天賜良機!”

野利遇乞笑道:“是嗎?大宋得我黨項兩州之地,其最大收穫不在州城,而是那千里草場的賀蘭原,原上駿馬數萬,騎士數千人,可戰之兵亦不下萬人,豈可易取?”

沒藏訛龐笑道:“寧令有所不知,宋人已經調遣賀蘭原五千騎兵前往宋遼邊境,如今的賀蘭原上只不過有數萬步卒鎮守,實乃天賜戰機!如若寧令擔憂,可奏報大王稍安,等宋遼兩國交戰日久再動手也不遲。”

野利遇乞眼睛一亮的笑道:“如此甚好,這就派人飛報大王!”

党項人相比遼人的待遇差上許多,沒有自己的都亭驛,只能在普通的驛館安居,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情報傳遞,反而更加迅速,密諜和間人往來期間不太引人注意。

書信很快的傳遞到了城外,自有騎士飛馬向西而去,這張紙片上內容承載着党項人的希望與未來,在沒藏訛龐與野利遇乞看來,党項立國的絕佳機會到了!

只要宋遼兩國交戰,党項便有了可乘之機,一舉拿下丟掉的鹽州和洪州之後,剩下的便是正大光明的宣佈大敗宋朝,從而給李元昊自立爲帝打下基礎!

九九重陽,茱萸插冠。乘風祝各位讀者大大父母安康,福壽延綿!

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章對策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
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章對策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