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軍隊在中原和陝西一帶取得了重大勝利,消息傳到江南,朝野一片歡騰,都認爲收復中原,洗刷靖康之恥指日可待。
但就在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杭州邸報刊登文章說經過連年征戰,軍費開支飛速增長,朝廷財政日益困難,百姓稅負連年增長苦不堪言,特別是今年江浙和湖廣一帶稻穀歉收導致糧價飛漲,洞庭湖一帶又出現了暴民反抗朝廷的跡象,因此窮兵黷武對於一個國家並非好事。
也有的文章從軍事戰略角度指出雖然北伐軍隊收復了河南、陝西一帶國土,但是戰線已經拉長導致後勤供應吃緊,後方兵力稀薄,現在金齊兩國雖然軍事上遭受損失,但是金國已經從北方調入大量的軍隊進入中原,攻城容易但是堅守下來難,先勝後敗也有可能,不如現在保持勝利成果,退回原來的防區,免得遭受損失云云
一連幾天,杭州邸報都從不同角度經濟上、民生上、軍事上刊登不同的文章分析評論此事北伐之弊,應及時撤軍爲好。讓一些敏感人士感到,朝廷的風向要變了。
果然,這天早朝在垂拱殿就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論,雙方代表人物分別是樞密使呂頤浩和宰相秦檜,而爭論的焦點就是北伐軍隊是否見好就收還是繼續一意孤行。
自從李綱辭職歸隱後,主戰派的大旗就由呂頤浩扛起,不過呂頤浩職務不如秦檜高,爲人耿直也沒有秦檜那樣能言善辯。更關鍵的是和李綱相比,他和皇帝趙構並沒有建立一種私人感情,這一點也無法和秦檜相比,於是主戰派在朝廷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不過北伐在中原地區的幾場勝利還是給主戰派打了一針強心針,於是在今天的早朝上,呂頤浩聽聞秦檜給皇上的奏章裡提出要撤軍,就立即站出了大聲爭辯。
“相公,北伐乃朝廷既定方針,未達到目的怎能輕易放棄,何況現在我軍士氣正旺,奪回開封,迎我官家返都纔是正理!”
“返回東京?”秦檜輕蔑的笑了笑:“即便是奪回了開封府,那也是最前線,金人大軍朝發夕至,難道呂大人想要在重演一次靖康之恥嗎?”
“你.......”呂頤浩沒想到自己的話語被秦檜鑽了一空子,看到龍椅上的趙構臉色變得陰沉,就趕緊說道:“老夫不是那個意思,即便不返都東京,那也要收復,爲一進步收復河北等國土做準備。”
“呂大人好大的口氣。”秦檜冷笑道“請問呂大人,你身爲樞密使只知道用兵好戰,可知我大宋國庫現在窘迫的何種地步?士兵的軍餉也只能發到今年臘月,軍糧因爲江南稻穀歉收,也維持不了三個月,我們那什麼和金人戰?”說道這裡他轉過頭對黃天樂說道:“黃大人,你身爲戶部尚書,我這番話可爲真?”
黃天樂有些尷尬,他作爲趙君的盟友,自然堅決支持北伐,但是秦檜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這幾年連年用兵,軍費增長迅速,國庫已經入不敷出,恰巧今年江南大旱,影響了稻穀收成,雪上加霜。如若繼續征戰下去,財政就要崩潰。
他想了想站了出來說道:“相公所言是真,不過作爲戶部尚書,我一定想辦法解決。”
“怎麼解決,難道你黃大人能變出糧食來嗎?”秦檜哼了一聲,“還不是增加百姓的稅賦,你這是逼百姓造反啊。”
黃天樂聽到秦檜這話頓時不高興了,忍不住反駁道:“秦大人此話嚴重了,除了增加百姓稅賦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那我洗耳恭聽黃大人的高見。”秦檜了冷笑到。
“這........”黃天樂本來想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猛然想起趙君給自己的秘密書信中提出的辦法千萬不要在秦檜等人面前表露。於是這.....這....幾句卻沒說出什麼。
看到黃天樂吃癟的樣子,秦檜心裡實在是暢快的很,於是他又高聲說道:“窮兵黷武,乃是下策,萬萬不可取。現在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各位大人,金國皇帝派人來送信來說是願意和大宋和談,爲了表示誠意,金已經將僞齊皇帝劉豫抓獲,正式取消僞齊政權,以徐州、許州一線爲界,劃定兩國邊界。還將我官家生母韋太后!”
秦檜的話震驚了在場的大臣,都低聲議論起來,呂頤浩趕緊大聲說道:“這不可能,金人狡詐,變化無常,此乃緩兵之計!”
“不可能,你問問官家,是否屬實。”秦檜笑道。
呂頤浩擡頭看了一眼正高坐在龍椅上的趙構,看到他微微點了下頭,頓時心涼了半截。
“諸位愛卿,剛纔秦愛卿所言金國書信確爲真,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請儘管暢所欲言。”一直保持沉默的趙構發話了。
“既然金國承認我大宋所收復的徐州等地爲我大宋所有,那麼見好就收纔是上策。”
“對,對,國庫空虛,再窮兵黷武實在有違聖人之言。”
朝堂上,除了秦檜的黨羽和主和派一致同意停止北伐轉爲和談,一些中間派的大臣看到金國提議頗爲誘人,也都附和。只剩下數個主戰派大臣據理力爭,但是勢單力薄根本不是秦檜等人的對手。
“既然大部分愛卿都認爲停止北伐,和金人和談爲上策,那麼就依此事,立即命令趙君、岳飛、吳玠部停止進攻,立即班師回朝,趙君、岳飛來杭州見朕。”趙構最後說道:“秦愛卿。”
“臣在。”秦檜趕忙上前一步。
“和金人和談一事就有愛卿全權負責,其餘不得干涉!”趙構說道。
“臣遵旨。”秦檜微微低着頭大聲說道,臉色露出了一絲微笑。金人的議和文書他自然和趙構事先相互溝通過,剛纔不過是演一場戲給衆人看而已。而且在和金人和談的書信中,金軍大帥完顏宗弼還寫一封絕密信件一併送來內容很簡單:“必殺、趙君、岳飛,而後和可成”。
趙構看了這份絕密信件以後並沒有立即表態,但是站在旁邊的秦檜卻看到了他臉上不易覺察的變化,趙構心動了。
趙構心動了,那就是趙君和岳飛的死期到了!
朝會結束後,大臣們三三兩兩向皇宮外走去,呂頤浩和黃天樂走在一起,兩人神情黯然。
“黃大人,八年之力,毀於一旦,老夫已經心灰意冷,準備學李伯紀(李綱的字),辭官歸隱了。”呂頤浩說道。
“老夫也有此想法,這朝廷實在待不下去了。”黃天樂跟着附和道。
兩人又談了一會,就出了皇宮,各自乘上馬車而去。黃天樂坐在馬車車廂裡,微微閉着眼睛,想着今天朝廷上發生的這些事情。沒想到有些事情竟然真的被遠在千里之外的趙君預料到了。
前幾日黃天樂就秘密接到趙君的書信,說朝廷政策會有巨大變化,有可能再次和金人和談,爾等不必據理力爭,保全自己是最重要的,實在不行可以辭職。
“既然如此,乾脆辭職後回揚州去,那裡估計是最安全的吧。”黃天樂總感到有震驚天下的大事要發生,臨安將是暴風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