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逼宮成空

哈桑的聲音,如同冷水滴入滾燙的油鍋……

整個崇文殿徹底炸了。

“雪娘子是西茲的阿依努爾公主?”

“薛尚書,你的愛妾……竟是西茲先王的嫡女?”

“雪姨娘……雪娘子?”

“這…這怎麼可能?”

所有官員無不驚駭,然而最失態的人,是薛慶治。

他臉上血色盡失,腦子裡一片空白。

“下官……下官納她入府多年,從未聽聞她有此等身世……這……這,何處得來的消息,會不會是弄錯了?”

承慶太后也是臉色煞白,半晌回不過神。

“聽來着實荒謬……”

她不信。

不信處心積慮要除掉的妖女的生母,那個她從未正眼瞧過的卑賤侍妾,竟是…是西茲王庭失散多年的嫡公主。

“哈桑貴使,此事非同兒戲。可萬萬不能……認錯了人?”

哈桑霍然轉身,“太后娘娘此言差矣,我西茲王庭血脈乃蒼狼後裔,容不得半點輕慢……下臣奉命尋人,豈會錯認?”

看得出來,哈桑對太后的質疑,很是不滿。

殿內溫度驟冷。

李肇依舊端坐在上,目光沉靜。

等殿內喧囂稍歇,他方纔淡淡開口。

“貴使息怒,太后所言也並非全無道理……事關兩國邦交,血脈傳承,貴使可有憑證?”

哈桑顯然是有備而來。

他從副使手上接過一卷以金線捆紮的冊子,高高捧起。

“先王手諭在此!”

金冊上蓋着王印,紅泥未褪,猶帶莊重。

哈桑聲音沉厚,眼中是毫無保留的赤誠與激動。

“回稟大梁太子殿下,這是先王親筆繪製的王庭秘檔,記錄了公主殿下的體貌特徵……左肩胛骨下,一彎月狀胎記,是大妃血脈獨有,絕無錯處……”

他頓了頓,聲音哽咽,“公主流落異鄉,受盡苦楚,我等得知公主的遭遇,痛心疾首……懇請殿下允准我等接回公主……我西茲上下,必感念殿下大恩……”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目光齊齊落在李肇的臉上,不知他要如何定奪。

李肇緩緩拂袖。

沒有看太后鐵青的臉,也沒有看羣臣驚疑不定的神色,沉聲道:“宣,太醫張懷誠,和侍候雪娘子的東宮侍女,上殿回話。”

片刻後,張懷誠並幾個伺候雪姬的宮女嬤嬤一起上殿。

侍女和嬤嬤一個接一個,戰戰兢兢地證實了雪姬和左肩胛下有一個胎記,

再對比金冊所繪的細節,體貌特徵一模一樣。

西茲使臣一聽,即刻就要去東宮見公主。

張懷誠連忙道:“貴使稍安勿躁,雪娘子……阿依努爾公主身中奇毒,尚未脫險……此刻仍在昏睡中,不宜驚擾。待神智清明,貴使再見不遲……”

他斟酌着措辭,還是讓西茲使臣一行人聽得落下眼淚。

哈桑更是朝着東宮的方向重重跪下,叩首在地,大喊道:“公主殿下,臣來遲了,讓殿下受此無妄之災……”

他身後狼衛也單膝跪地,右手撫胸,頭顱深垂。

殿內一片肅然。

李肇目光掃過階下,落在承慶太后的身上。

“皇祖母……方纔要孤處置妖女,說她身份卑微,禍亂朝綱,不殺不足以平息朝野非議,恐斷送祖宗基業,要另議儲君,此話可還算數?”

承慶太后面色一變。

嘴脣哆嗦兩下,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李炎慌忙扶住她,帶着幾分怒意,看向李肇。

“太子,皇祖母也是憂心國事,您何必咄咄逼人?”

李肇道:“西茲大長公主在大梁境內遇險,流落大梁期間,受奸人所害,命懸一線……此非孤一家之事,更非後宮瑣事……孤身爲大梁監國太子,有護衛友邦的責任,也有徹查元兇,還公主公道的本分。”

薛慶治渾身一顫。

承慶太后更是如墜冰窟。

李肇目光掃過二人的臉,微微一笑。

“賜東郊宜園,爲公主養病安身之所,增派禁軍精銳護衛,由太醫張懷誠專司照料,一應所需,由東宮直撥。西茲使團可遣專人於外殿候命,以慰思念之情……在此期間,嚴查公主中毒一案,若有宵小藉機生事,無論是誰,無論打着何等旗號,便是與我大梁爲敵……孤,定斬不赦!”

“謝太子殿下!”

哈桑感激涕零,叩首行禮。

“殿下恩義,西茲將銘記於心。我王必有厚報。”

李肇微微頷首,語氣鄭重而坦誠。

“孤尚有一事,想必貴使亦有所聞,既逢兩國共論之機,不如一併告知……”

他不待哈桑回答,目光環視整個崇文殿,聲音朗朗地宣告。

“孤心之所繫——薛府六姑娘,正是阿依努爾大長公主的嫡親骨血。她是孤認定的妻子。待蕩平叛軍,孤便以太子妃之禮,開中門,告太廟,風風光光迎她入門。”

哈桑與身旁副使迅速交換了一個眼神。

臨行前,他們已知道薛六姑娘與太子的關係,以及她在上京的處境。

此刻太子當衆宣告,給足了西茲顏面。

哈桑心領神會,再次躬身,聲音滿是敬意。

“太子殿下情深義重,我西茲亦樂見其成。待下臣稟明我王,必遣重臣,備厚禮,親赴上京,共襄盛舉。爲公主殿下賀,爲太子殿下賀,更爲兩國永世之好賀……”

“好!”李肇朗聲。

一個字,落下了定音之錘。

將雪姬的身份,拔高到維繫兩國邦交的戰略高度……

誰還敢說薛綏是“出身卑賤的妖女”?她的母親,是西茲王庭尊貴的大長公主。她身上,流淌着西茲王族高貴的血脈。

那薛綏和李肇的婚事,還用得着再議嗎?

誰還敢置喙半個不字?

誰敢再說她不配?

承慶太后藉着薛綏身世攻訐李肇,又哪來立足點?

禮法爭議不存在了,還有什麼理由逼太子退位?

一場精心策劃的逼宮廢儲大戲,瞬間變成可笑的鬧劇。

太后的身軀晃了晃,若非崔尚宮死死攙扶,幾乎要癱軟在地。

她看着李肇含笑的眼睛,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好……好得很……哀家今日……真是開眼了……”

“太后鳳體違和……”李肇笑道:“來人,扶太后回慈安殿靜養。傳太醫好生照料。”

承慶太后深深看他一眼,被宮人緊扶着退出大殿。

謝延展、田懷同等人面面相覷,臉色也是精彩紛呈……

誰能想到,那病榻上的卑微侍妾,竟藏着如此驚天的身份反轉……

他們方纔還在太后威勢下搖擺,試圖以江山危局逼迫太子退讓,此刻看來,就是跳樑小醜,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殿下聖明!”

一個沉厚的聲音驀地響起。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殿門口,是頭上裹着白紗布的御史大夫周正平。

他顫巍巍地走進來,全無血諫撞柱時的決絕悲憤,朝着李肇的方向,便鄭重跪倒。

“老臣周正平叩見太子殿下。當日丹墀血諫,是老臣糊塗……被奸佞矇蔽了雙眼,險些鑄成大錯,請太子殿下責罰……”

“周大人幡然醒悟,心繫社稷,何罪之有?”李肇聲音溫和了幾分。

周正平慚愧不已,“殿下明鑑萬里,忍辱負重,彰顯我大梁泱泱大國氣度,此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

滿殿皆驚!

周正平忽然倒戈,這是撞柱子撞壞了腦子?

李肇微微擡眉,心中瞭然。

這老頑固,認死理,卻也最重大義。

“周大人何必如此?”

周正平仰高下巴,神色懇切。

“稟殿下,薛六姑娘遭逢困厄不失本心,爲救母甘舍性命,身負大義,純孝過人……先前種種流言,皆是奸人構陷,刻意抹黑……如今想來,老臣亦是羞愧難當……這等賢良淑德、身份貴重的女子,堪配東宮,與太子殿下實乃天作之合……”

“周大人所言極是。”周崇禮應聲而出,立刻附和,“薛六姑娘身份貴重,品性高潔,實乃太子良配……”

在周正平的帶動下,風向突然逆轉……

先前附議太后的謝延展等人,也只能隨着大勢,無奈地垂下頭,不發一言。

李肇將衆人表情盡收眼底。

“諸位大人拳拳之心,孤已知曉。周大人傷勢未愈,先回府靜養。待身體康健,朝廷自有倚重之處。”

周正平感激涕零,重重叩首:“老臣……謝殿下隆恩。”

李肇微微頷首,語氣轉冷。

“重議儲君,實乃禍亂社稷之舉,今日這些話,孤權當未曾聽見,不許再有第二次。至於蕭嵩……其子蕭琰,舉兵謀逆,罪在不赦。待其授首,自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衆臣齊齊躬身應諾。

李肇的目光越過衆人,彷彿穿透了重重宮闕,落在某個深宅的幽靜角落。

“父皇沉痾,孤監國理政,然朝局紛繁,人心未定。蕭嵩下獄,丞相之位不可久懸。老丞相陸經,兩朝元老,德高望重,雖已致仕榮養,然值此國難之際,孤欲請老相國重新出山,暫攝相國一職,輔佐孤穩定朝綱,調度平叛事宜……”

請陸經復相?

又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

陸經的門生故舊,遍佈天下,爲人剛正不阿,在軍中和清流門閥,都極有威望,當年崇昭帝登基沒有多久,便藉故讓他致仕頤養,等他孫子考取狀元,又尚了公主,又何嘗不是有所忌憚?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若出山,不僅意味着蕭嵩的時代徹底終結,更意味着李肇將獲得一個堅實的後盾,也直接斷了太后扶植魏王李炎的念想……

“諸位大人,可有異議?”

李肇的聲音清越,卻暗藏嚴壓。

“殿下聖明!”周正平第一個高聲響應。

“陸老相國出山,乃社稷之福。”

“……陸老相國…德隆望尊,臣…無異議。”

“臣也無異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李肇脣邊笑意一斂,眼神轉爲肅殺。

“中書侍郎何在?”

中書侍郎心頭猛地一跳,強作鎮定地出列:“臣在。”

李肇聲音冷冽,沉聲下令:

“即刻擬旨,嚴斥京畿防禦使馬坤,令其率部馳援渭川河。若再敢推諉避戰,貽誤軍機,休怪國法無情,原地革職,立斬不赦。”

“臣……遵旨!”

“命戶部籌措糧秣、民夫,工部趕製軍械,保障前線所需!若有陽奉陰違,玩忽職守者,一律以通敵論處,嚴懲不貸。”

一道接一道的命令,雷厲風行,氣勢懾人。

謝延展等人當然不甘心,只是大勢已定……

他們也不得不跟着衆臣叩首稱是。

“退朝!”

李肇噙着一絲冷峭,拂袖轉身,大步而去。

只留下心思各異的臣子,望着他冷峻的背影,在嗡嗡的餘音中各自散去……

幾個素日交好的官員,刻意跟上失魂落魄的薛慶治,故作關切。

“恭喜薛尚書,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薛慶治臉色青白交加,連連拱手,只當不知他們的幸災樂禍

“各位同僚,高擡貴手,高擡貴手……”

那幾人平常與他熟稔,好奇到心癢難耐,忍不住問。

“那雪娘子……哦不,是西茲大長公主,入府這些年,薛大人竟真就一點端倪都沒瞧出來?”

“唉,慚愧,說來實在慚愧……”

雪姬入府是近二十年了,可他從前一年也見不着她幾次,更沒有興趣聽她說什麼,哪會知道有如此隱情?

薛慶治搖搖頭,刻意低下身段,拱手致歉,“兄弟還有事,先走一步,各位大人,容後再敘了。”

他大步走在前頭。

一陣風過,籠罩在皇城之上的陰霾,被吹開一角,漏下些許天光。

而真正的狂風暴雨,正隨着蕭琰叛軍的馬蹄聲,在渭川河畔,隆隆逼近……

薛綏:七月又剩兩天了,時間過得好快,聽說你們的一天,已經不足十二個時辰了??

讀友:天機不可泄露啊……不如說說,你和太子的那點事?

李肇:害羞。

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25章 三叔第400章 無聲之戰第65章 竹林雅閣第452章 獲冊封第389章 甦醒第276章 情絲花開第41章 封孺人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36章 車內相會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31章 太子殺氣第212章 黑白第59章 春日花宴第147章 射覆第22章 東宮六率第315章 東宮怒第422章 當機立斷第391章 奪詔風雲第207章 讓她痛第84章 嬌娘新嫁第358章 傀儡遇君第110章 局中局第69章 下場第456章 刻薄寡恩第18章 招惹第262章 敗火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75章 月下私會第361章 月漸圓時第318章 破曉第399章 聖諭遲第210章 活路第132章 登聞鼓第86章 大禮第294章 兩兩真心第180章 忤逆第422章 當機立斷第152章 鮮爲人知第290章 禍心第337章 惑君心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13章 你來我往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61章 月漸圓時第135章 心思第201章 藏刃第192章 請纓第439章 復仇路第51章 巴掌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119章 破繭第32章 花開得生第238章 斬棘第95章 恩愛第381章 危機是機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374章 儲君立威第277章 愛恨交織第375章 金殿立妃第318章 破曉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63章 難平第274章 凱旋第410章 捨身一躍第360章 私情第278章 二人織第222章 危局將傾第90章 睚眥必報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43章 雙線牽第437章 尊貴第426章 風物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242章 白髮窺心第11章 下馬威第51章 巴掌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407章 莫測第141章 紫宸殿第123章 畫皮第175章 困境第88章 皆可爲第12章 綏即是安第190章 變故第411章 崖底相依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4章 逆天改命第6章 粉墨登場第354章 驚魂未定第264章 獻策第334章 生母第6章 粉墨登場第114章 情義第269章 封賜第76章 秘密第301章 將至第346章 誘人心
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25章 三叔第400章 無聲之戰第65章 竹林雅閣第452章 獲冊封第389章 甦醒第276章 情絲花開第41章 封孺人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36章 車內相會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31章 太子殺氣第212章 黑白第59章 春日花宴第147章 射覆第22章 東宮六率第315章 東宮怒第422章 當機立斷第391章 奪詔風雲第207章 讓她痛第84章 嬌娘新嫁第358章 傀儡遇君第110章 局中局第69章 下場第456章 刻薄寡恩第18章 招惹第262章 敗火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75章 月下私會第361章 月漸圓時第318章 破曉第399章 聖諭遲第210章 活路第132章 登聞鼓第86章 大禮第294章 兩兩真心第180章 忤逆第422章 當機立斷第152章 鮮爲人知第290章 禍心第337章 惑君心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13章 你來我往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61章 月漸圓時第135章 心思第201章 藏刃第192章 請纓第439章 復仇路第51章 巴掌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119章 破繭第32章 花開得生第238章 斬棘第95章 恩愛第381章 危機是機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374章 儲君立威第277章 愛恨交織第375章 金殿立妃第318章 破曉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130章 變身成狼第263章 難平第274章 凱旋第410章 捨身一躍第360章 私情第278章 二人織第222章 危局將傾第90章 睚眥必報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43章 雙線牽第437章 尊貴第426章 風物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242章 白髮窺心第11章 下馬威第51章 巴掌第413章 心照不宣第407章 莫測第141章 紫宸殿第123章 畫皮第175章 困境第88章 皆可爲第12章 綏即是安第190章 變故第411章 崖底相依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4章 逆天改命第6章 粉墨登場第354章 驚魂未定第264章 獻策第334章 生母第6章 粉墨登場第114章 情義第269章 封賜第76章 秘密第301章 將至第346章 誘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