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

七月初,秋天剛剛來臨,濟州島上卻還沒什麼徵兆,依舊是夏雨綿綿,這個時代又不會有天氣預報,但好在夏雨綿綿並沒有辜負這個詞,並不礙事。

島上不管是兵衙還是政衙囤積的銀錢都屈指可數,能夠拿得出來流動資金更是不足一萬兩,可以說方生自從打通了鹽路就再沒這麼窘迫後,只是沒想到最近大動作不斷,再加上那場和朝鮮水師的局部海戰,光這兩項的支出就達七萬兩之多。

七萬兩說多不多,也就是濟州島大半個月的利潤,但偏偏不管是養兵還是發展科技樹都是燒錢而不是用錢。

僅僅是這兩個月,方生花在費爾南多大學裡的銀兩就高達三萬兩,平均一天五百兩,這筆巨資不但讓車晚真叫苦連天,就連方生也爲這筆支出頭疼。

甚至狠下心來把學校弄成教育產業,共和國不就是這麼幹的,不也是像模像樣的,那些個校長們吃飽喝足,只是養出了一堆社會渣滓而已。

不過這些社會渣滓至少加減乘除分得清,百分之八十的字能認全而已,呵呵。

只不過學校不光是車晚真有意見,除了孟千遠在山東沒發表意見之外,甚至是李越也曾暗示消減這部分的開支,一樣被方生不客氣的駁回。

“教育是百年之計,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誰再說就扣當月的俸祿。”方生不客氣的駁回,而且還不是暗地裡和李越說,而是將這句話寫在政衙大門口,順帶竊取了後世某個總理的話: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

這個總理一直是方生的偶像,方生做不到不低頭,也沒人敢讓他低,獨裁者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做的,但在大明,他不做也不行,所謂的民主,即使在現代的中國也被證實行不通。

三下兩除二,每個月收入的銀錢又固定在十五萬上下,剩的下來纔有鬼,除此之外要是有了額外的支出,那就是真的大事不好了。

不得已方生只好琢磨新的商路,光有一條鹽路並不夠,這幾年自己這邊的鹽貨賣得好,那也是陝西的反賊阻隔了青鹽的鹽路,而粗劣的淮鹽又擺不上臺面,這才使海鹽大行其道,年初自從農民軍大部竄入河北,陝西賊勢大減,青鹽的鹽路雖說還是一時未通,但也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不過這通了和沒通也就是半斤八兩,運不出多少鹽來,所以方生倒不擔心。

不過這鹽路也確實不能出問題,除此之外就是不能讓人把熬製精製海鹽的方法泄露出去,到時候可就不光是一家淮鹽跑出來競爭,大明沿海的那些個商家們哪個都不會缺了檢漏的機會!

方生精打細算的算着,不到半天就頭昏腦脹,不禁開始佩服一衆古人,怪不得數量都是大致、左右,原來這還真是算不清。

筆算可不比現代的計算機,就算是能力再差的會計,計算器也總會用,總比看着繁體字加減來的好。

好在查賬本來就不是方生的事,他一時興起看起來賬單那也是因爲不得不看,此時有了結果自然是扔到一邊,賺錢的事不是他操辦的,不過點子自然得他來想,如今鹽路就算是想擠開淮鹽,那自然是比大收入,怕是翻一番都不止,可短時間內卻無法辦妥,更別說解了燃眉之急。

至於濟州島產出的商品運往朝鮮、倭國、山東販賣,那也是零零碎碎,大多被截留下來用來各地掩飾,能上交也不在最近。

不過好在毛承祿帶回的消息並不壞,德川幕府雖然不肯廢除鎖國令,但也並未阻攔天朝上國的船隻來往,雖然這隻商隊的的方向是在朝鮮奇怪了點,不過畢竟是德川幕府也知道一些大明內憂外患的事,只當是一批大明子民流落異國他鄉,也並不橫加阻攔,只不過只能和德川幕府自己的商隊貿易而已,但也還算價格公道,德川家光很是喜好大明文化,底下的人對大明也是心存傾慕,上上下下還算得上和大明親密,當初的鎖國令那也是依着大明閉關鎖國這才照本宣科,如今一時間廢除不掉也在情理之中。

倭國盛產銅和銀子以及硫黃,這些本身就是一些半黑半白的走私海商歡迎的東西,多了濟州島最多是多加了一家而已,在德川家光看來可有可無,有利無弊的事,最多也就是個鄭一官而已,這才使得毛承祿沒受阻礙。

毛承祿在寄回來的書信裡對鄭一官的名字一筆帶過,經過孫元化解釋這才知道是個海上大豪,只是讓方生納悶的是,這個時代明明應該稱雄大明海域的應該是鄭芝龍,這個鄭一官又是何許人也?

“此人是不是有個兒子叫鄭成功?”方生插了一句問道。

孫元化搖了搖頭,有些困惑道:“鄭一官有子數人,無鄭成功此人。”

“最出名的是誰?”方生不死心的問道,如果不是事實證明這確實是大明末年的崇禎年間,他都快懷疑自己是不是穿錯地方了。

難倒蝴蝶效應?按理說鄭芝龍是海寇,還是發跡多年的海寇,他這隻小蝴蝶就是拼了命的扇翅膀都未必能煽動他一個鄭芝龍。

孫元華說了幾個人名,的確沒有鄭成功這個人,方生乾脆徹底的問到底:“除了鄭一官,可有鄭芝龍這個人?”

孫元化卻給了方生一個笑臉,呵呵的道:“鄭一官是他本名,此人舊日闖蕩海上,後改名爲鄭芝龍,有兄弟二人,鄭芝豹,鄭芝虎,皆是海寇,老夫只是曾經看過朝廷的邸報,看慣了這個名字而已。”

“原來是這樣。”方生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纔對,至於鄭成功,想來也是日後才改的名,現如今叫什麼他方生想知道都難,畢竟這個民族英雄還都沒改過名。

“可有此人最近的消息沒?”方生沉吟半晌問道,鄭芝龍是海寇,想來自己少不得要和此人打招呼,自然是要早早準備的了。

“鄭芝龍的老巢在福建沿海,平日裡和山東並沒有聯絡,所以也就沒打探到什麼消息。”孫元化搖搖頭,有些奇怪方生爲什麼問起區區一個海寇。

孫元化只知鄭芝龍是個海上大豪,往來倭國和大明之間走私猖獗,犯不着爲此打探他的消息,所以這才奇怪。

“回頭要盯着點,以後難免用得上。”方生叮囑道,回頭孟千自然會收到消息,山東和福建相距有些距離,有些消息並不是那麼容易傳過來的,方生也並不心急,反而讓慶尚港的李越和山東的孟千都盡力收攏後金女真的情報,原因是在於這次晉商大肆購買藥草,應當是有戰事發生。

後金攻打朝鮮,一個是在天啓七年,一個是在崇禎八年,如今一個已經過了六年,另一個更是還沒到,所以皇太極自然不是拿朝鮮人開刀,除此之外女真人征伐蒙古還沒到,方生記得皇太極攻打蒙古林丹汗是在後金稱帝改國號上下,如今皇太極還不敢貿然所以也被排除。

除此之外只有攻打大明瞭,只有究竟打得是哪裡不清楚而已,只能盡力打探消息。

只是到了七月上旬,不管是山東的孟千還是慶尚港的李越都鮮少傳來女真人的動向,反而是遠在倭國的毛承祿遣人遞來消息。

囤積在大員的荷蘭人勾結海寇劉香襲取大明沿海各地,企圖以武力強佔大明沿海,以八艘新式戰艦不宣而戰。

這個消息是毛承祿從德川幕府那裡得知,原因在於鄭芝龍的使者拜見了德川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德川家光請來毛承祿作陪,兩邊互通消息,反而比孟千先一步得知。

毛承祿每十天傳遞一次消息,這次離上一次剛好十天,所以乾脆將這件事也寫到了邸報裡反而讓方生提前知道了消息,隨之想起了前世看過的一個野聞。

鄭芝龍的船隊曾經和荷蘭人交手,看樣子現如今纔剛剛開始,只是荷蘭人普特斯曼聯合大海寇劉香騷擾大明沿岸而已,並且在廈門襲擊鄭芝龍的船隊和大明的水師,導致鄭芝龍和大明損失了二十餘艘大小精銳戰船,這才使得鄭芝龍和荷蘭人徹底翻臉,並且派出了使者前往德川幕府,要求德川幕府封鎖荷蘭人的船隻。

德川家光雖然不是滿口答應,但也應允了下來,這些討厭的紅夷不但掠奪各地的財富,而且還資助反叛的大名,實在是可惡至極,德川家光的鎖國令本就是爲了限制和大名們和這些紅夷來往,醜陋的夷人和大明上國沒有可比性,德川家光自然會知道取捨。

方生並不打算待在一邊看着,如果他沒有水師,或許只能選擇看戲,但現如今濟州島的新船廠已經建了個七七八八,慶尚港也陸續有新的大海船下水,組織一支人數不少的水師並不難,和荷蘭人硬碰硬方生不想幹也不會幹,但趁火打劫他是一點都不介意。

至少跑掉的劉香方生不打算放過,原因很簡單,他眼紅劉香海寇集團的船隻,劉香和鄭芝龍的實力本就相差不大,雖然金門料羅灣損失了大部,但二三十艘剩下的還是有的,方生打得就是這些船的主意。

至於荷蘭人,這一趟方生只打算打通貿易路線,反正荷蘭人自從這一役被鄭芝龍打敗之後就再也沒什麼起色,直至最後被鄭成功趕出了大員,甚至最後跑回了菲律賓島也還是膽戰心驚,甚至恐懼鄭成功發兵攻打。

至於打下臺灣,方生也不是沒有這個打算,只是臺灣靠着大明實在太近,又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也不是他一個方生想要就能有的,所以只能放在一邊。

所以說,方生這一趟插手與其說是趁火打劫,還不如說是跑龍套的,只是這背地裡還有些小動作而已。

這件事方生還沒處理妥當,山東的孟千總算傳來了新的消息。

晉商四處收購藥草總會有口風不言的,這才被孟千打聽到消息。

後金的皇太極確實要出兵,這次打的的確是大明,而且還是大明皮島總兵黃龍的駐地旅順,如果方生所料不差,和濟州島有過沖突的黃龍怕是就在這一役中陣亡,隨同的遊擊將軍李惟鸞也自焚其家屬後力戰而死。

這兩個人算起來和濟州島是敵非友,方生本就用不着救他們,只是出於後金想幹的他就搗亂的原理,方生遣人將這個消息送給了皮島總兵黃龍,至於黃龍信不信這就和他無關了,反正他方生也是仁至義盡。

只是也怕黃龍不信,這才讓趙孟率領一個團的兵力和十餘艘大小船隻伺機援救旅順,少不得要救黃龍和李惟鸞出來。

原因倒是簡單,若是黃龍死了,濟州島少不得要從新熟悉一下皮島的新任總兵,少不得又要擅動刀槍威懾,是否有效還在兩可之間,而黃龍已是心知濟州島碰不得,一心一意去給後金添堵也算讓方生舒心,所以這才肯分兵救上一命。

至於那個皮島繼任總兵沈世奎曾構陷尚可喜,彼時尚可義已死在旅順,尚可喜勢弱,最後投了滿清做了三順王之一。

話分兩頭,福建鄭芝龍得到前往德川幕府的使者帶回的消息微微一愕,雖說他對濟州島被一夥人佔據已經有所耳聞,本以爲是那隻相熟的同行,如今看來卻是恕不相識,連個朝鮮大軍都能打敗,想來實力尚可。

鄭芝龍雖然對這隻來歷不明的勢力一頭霧水,可也依舊滿頭答應濟州島的加盟,原因在於鄭芝龍此時和荷蘭人翻臉,荷蘭人的火炮尖銳,鄭芝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實力多多善意,這才同意了三方聯合出動水師埋伏劉香和荷蘭人的船隊。

時間到了七月中旬,後金本是遣一隻偏師進攻旅順,後金尼堪超哈(漢軍)3000人由佟養性、孟喬芳攻打。

佟養性的名字方生耳熟能詳,此人從努爾哈赤起就投奔女真後金,算得上漢奸中的勞苦功高,至於孟喬芳的名字就生疏的多,後來才知本是大明永平守軍,正是因爲此人的投降這才使得後金有了漢軍八旗的前身尼堪超哈,也因此而發跡。

只是此人在歷史上籍籍無名,方生不知是自己煽動了翅膀,讓本身投奔女真人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留在了濟州島,還是原先因爲孟喬芳早死的緣故。

此戰本是孔有德、耿仲明投奔後金後的第一功,趁着黃龍遣軍於鴨綠江戰事襲擊了旅順,殺黃龍、李惟鸞、尚可義等人,如今孔有德被囚,耿仲明也沒投奔女真後金,歷史卻出奇的沒有因此改變,只是換了個人而已。

黃龍在剛收到濟州島傳來的消息時候還是臉上一陣變幻,連續派出了數路打探消息,最後也是一無所得,雖說最後還是遣軍北上鴨綠江,卻也留了一部分在旅順,至少使得旅順的駐軍並不顯得太過於勢單力薄。

少不得日日防守,夜夜巡防,連續十餘天卻是什麼徵兆都沒有,這才稍稍放下心來,但卻也不敢鬆懈。

畢竟這封書信的來歷已經清楚,這些人雖然是敵非友,甚至還曾攻打過皮島,救走了尚可喜那廝,可在黃龍看來卻也不能和後金比,尚可喜和女真後金,一個是私仇,一個國仇,黃龍卻還分得清。

若不然也不會一起死在旅順了,李惟鸞自然也是,這也是方生肯救他們一命的原因之一。

大明的忠誠良將本就不多,救幾個也比留着一堆無用的書生誤國來得好,而且還是誤人誤己。

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十三章 成效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十三章 成效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十一章 義州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十六章 定局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三章 騷動(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十章 板甲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
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十三章 成效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十三章 成效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十一章 義州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十六章 定局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三章 騷動(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十章 板甲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