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

“呵,世道艱難,不外如是。”方生笑了笑,頗有幾分自嘲。

要說這一年的時間,不多不少確實發生了些出乎他意料的事情,比如慶尚港,他根本沒想到孫和鬥能將那麼個用來當做臨時過度的港口發展成一個商貿港。

孫和鬥是孫元化的兒子,所以,說起來方生還要謝謝孫元化纔是。

“藉着那丁旭送的七八艘船,趁機偷襲了這濟州島,也算神不知鬼不覺,竟然稀裡糊塗的就拿了下來。”方生嘲諷的道。

要說當初拿下濟州島,難免沒有運氣的成分在,光是隱瞞住車晚真向外送的信使,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島上這番還算欣欣向榮,事後想來,運氣倒是佔了大半部分。

這一步步的,不算小心翼翼,但也膽戰心驚,畢竟,方生做的那是大事,恩,真的是一件大事。

一件改變大漢民族命運的事,這將使得歷史拐進另一個衚衕。

如果說一開始的方生僅僅想着怎麼在這個大明朝活下去,那麼現在依舊沒改變什麼,只是除了活下去之外,方生還希望自己能活的好一點,順帶也盡力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要活下去!”方生斬釘截鐵的說道,不像是在做什麼承諾,反倒是提醒他自己:“並且要讓世界更加美好。”

這一刻的方生有一種錯覺,奧特曼加超人一起和他附體了,興許他想表達這個意思還可以用別的無數句話,而不是這句最狗血的,但毫無疑問,他從一開始的想活下去,而現在,則是想讓世界變得如他認知裡那般美好。

大同的……世界!

孫元化沒有被雷的七暈八素,所以方生這番話作用不大,但至少他還聽得懂,不至於一頭霧水,但他依舊皺着眉頭,想來是在消化方生話裡話外的意思。

“老夫不懂。”孫元化微微露出一絲苦笑,緊接着搖了搖頭,這卻是真的聽不懂了,只是這活下去,卻是人之本性了,他哪能說上什麼。

方生翻翻白眼,心知自己這番話是白說了,不過好在,這話本來就不是說給孫元化聽的,與其說他說給別人聽,那還不如說,他是說給自己聽的。

要說這幾個月跑了趟京城,雖然也並沒有閒下來,可要說心底的目標,卻還是模糊的很。

現如今和孫元化這麼一說,他反倒自己清楚了,那個模模糊糊的想法,恐怕就是活下去,並且改變這個世界。

至少,不要讓漢人在那個女真蠻夷的鐵騎下哀號!

“老夫孤陋寡聞,坐井觀天了。”孫元化嘆了一口氣,若說剛剛他還不信眼前此人的豪言壯語,此時倒是信了大半。

以區區一州之地,乃至於一府一城之地,那些西夷怕是真有高明之處,不僅僅是區區火器那麼簡單。

“老夫尚不知方小先生口中的‘制度’所爲何物?”孫元化滿臉疑惑,卻也是萬分渴望,這大明如今真真正正的病入膏肓,這若是有了良策,想那些彈丸之地都能憑此發達了,更遑論大明一介天朝上國了。

方生笑了笑,看上去有幾分狡黠,孫元化沒來由心中一緊,這就像是眼前這人說出來的定然不會是什麼好話,可即使如此,有了心理準備的孫元化依舊被震得面色失常,雷霆大怒。

“大膽!”

孫元化暴喝一聲,站起身子瞪大眼睛猙獰道。

至於方生,悠閒的翹起腿,渾然不覺得自己剛剛說了什麼,而且,在他看來,他卻是也沒說上什麼,淡淡的擺擺手道:“你讓我說的,又何必生氣。”

剛剛方生所說的話並不長,只是打了個比喻:

“國既爲廟宇,廟宇供奉的是菩薩,大明供的是皇帝,廟宇理所當然是由菩薩管,可這世上沒菩薩,所以廟宇只能歸住持領着一幫弟子管,至於菩薩,則是個擺設,至於皇帝嘛,嘿嘿。”

方生的這個比喻通俗易懂,孫元化沒到底聽不懂,但他寧願他自己聽不懂。

把皇帝當擺設?孫元化只覺得心中驚天大浪澎湃不已,這些話哪句不是誅心之言,可聽起來,又爲何總有那幾分道理?

方生話一出口,孫元化縱然是百般怒氣,此時也無話可說,可這身子就像是軟了下去,竟然順勢的倒在了椅子上躺着。

大明的皇帝,即使是當今的崇禎陛下勤政如斯,可這大明的局面卻還不如前兩朝了。

若說什麼天啓乃是亡國之君卻未亡國之類,孫元化乃是有識之士,自然對這種理論嗤之以鼻。

“一個住持不好,那可以設多個長老。”方生不聲不響的又扔出一句,這話聽在孫元化耳中自然又有了別的味道。

孫元化不僅有些苦笑,什麼住持長老的,不就是所謂的帝皇之術麼,要說只是這卻不是由帝皇來玩轉的,而是這些個住持長老自己決定的,多設幾個長老,也只不過是防止一家獨大而已,老套了。

但細細品起來,卻又渾然不是那個味。

“若是……”孫元化略做沉吟道:“若是各自私通,欺上瞞下,那又該當如何?”

“有何可瞞?”方生嗤笑道:“這菩薩只是個佛像,它又能管得了什麼?”

孫元化不由搖搖頭,道:“話是如此講,可這皇權終究是皇權,又豈能割捨的掉。”孫元化此番話一出口,卻也覺得自己太過於大逆不道了,若是往日,即使是昨日,怕是這種話他也是決計說不出口的。

他孫元化,可是大明的忠誠!

如此說來,也不是他孫元化不是忠誠,若實在要牽強些的理由,怕是今晚腦子糊塗了。

“不須割捨。”方生淡定的道,反而讓孫元化全身一震,再次打起精神,不由自主的問道:“此話怎講。”

方生倒也沒心思戲弄孫元化,有些話,他也是不吐不快,若是能一時間激的孫元化肯賣力,那倒也是得償所願。

要不然,他方生費那麼多的口水乾嘛?而且還如此大費周章,莫不是還是爲了這孫元化還有孫家兄弟三人,方生微微低頭苦笑。

這別人穿到大明朝來,恐怕也不用這麼大費口舌的拉攏人心吧。

打一棍子再給個甜棗可實在沒那麼好拿捏得準,更遑論大明的官吏,可沒一個好糊弄,即使是那個怕死怕的要命的丁旭,他都沒對付得了。

“百姓進了廟宇,拜的自然是菩薩。”方生眯着眼睛道,這話的潛意思就是:

天下的子民,依舊是大明皇帝,可這除此之外,皇帝的作用僅此而已。

也就是說,大明的皇帝,除了偶爾擺個POSE,剩下的都由那些個住持長老來決定算了。

“卻是良方。”孫元化略微平靜下來,表情不鹹不淡,也再沒有方纔暴怒的模樣,這大明朝,卻是和前朝宋相同,讀書人與皇帝共治天下。

這若是區別,那就是方生所說的,太過於浮白了。

“呵呵。”方生笑了笑,雖然孫元化的反應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如今這些話卻也足夠了,他的目的,本身就是想告訴孫老頭子。

大明,已經不是昔日的那個大明瞭!

如今的大明早已經在亂民和女真蠻夷的聯手打擊下岌岌可危了,甚至已經危及到,需要一個人去力挽狂瀾的時候了!

這個人不會是他孫元化,因爲他孫元化在大明吏部的文書裡,那已經是個死人了,至於其他人等,孫元化只是卻是一個都指望不着。

所以,目前爲止他只有一個選擇。

孫元化微微搖搖頭,不禁道:“唉,若是真如方小先生所說,老夫就算暫時忍辱負重,那又如何。”

“若是如此,那是最好。”方生心中大喜,這臉上自然是一點表情都不會露,依舊是一臉淡然道:“日後孫老先生定然能名垂青史的。”

“老夫已經名垂青史了。”孫元化苦笑着道,心知這眼前剛剛被他認同之人究竟是有心挖苦,還是無心所謂。

區區一任登萊巡撫,也算是大明的一代名臣,卻連個府城都丟了,又豈能不名垂青史?

“呵呵。”方生傻笑,心中高興極了,卻是不知說什麼好,若非要做出個樣子來,他連假裝淡定都裝不下去。

畢竟這孫元化是誰?那可是明末少有的‘名臣’,這若是非要說和袁崇煥、祖大壽、熊廷弼等人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他孫元化還是文武全才!

“主公……”孫元化卻是要屈膝一跪,口稱主公。

“不敢,不敢。”

可方生又哪能承受得起,連忙連拽帶拖得拉起孫元化,也是一臉的苦笑,這若是他的確有用得着孫元化的地方,至於讓他跪地叫上一聲主公,那根本就想都沒去想過。

如此狗血的事情,除了某些傳記小說裡,那可實在是不該出現,只不過現如今,竟然還真出現了,也是大是出乎方生的預料。

“如此也好,老夫謝過方小先生了。”

孫元化順勢一站,就好似剛剛要下跪的並不是他,甚至這稱呼都未改過,若說與剛剛有什麼區別的話。

那就是方生剛剛根本是自己在意淫而已,可這卻又實實在在發生過。

若說想要真的收服這個孫元化,怕是還要些時日,方生微微搖下頭,這個孫元化此番舉動,怕真心不多,更多的還是被自己言語間刺激,這才做出魯莽的舉動,如今被自己拒絕的,倒也順勢而爲。

只是這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了,至少他方生不是孤家寡人了,至少這出主意上,不用他一個人絞盡腦汁,多多少少,也有個出謀劃策的人了!

至少還算個好處不是?

方生自我安慰道,一思量間這才注意道孫元化一直未曾離開,像是有話要說,頓時好奇的出言問道:“不知孫老先生有何話要說?本人自當一力辦到。”

孫元化點了點頭,道:“卻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是如今……”孫元化又搖了搖頭,微微嘆了一口氣,道:“如今我老夫人卻是已死之人,尚不知以何姓名存活。”

方生皺起眉頭,微微沉吟了一會,擡頭道:“這也不是難事,島上無人見過孫老先生面目,除了小郡主,只是小郡主早已經知曉,所以孫老先生不需要再隱瞞。”

“這是自然。”孫元化點點頭,此時想起那小郡主,又看了看眼前的這人,心中不由升起幾番怪異。

要說那魯王,不知要急成什麼模樣了,哈哈,孫元化竟然不僅有幾分快意,卻也一點來由都沒的。

“孫老先生並不用以本名現身,我等都用孫老先生相稱,又有心隱瞞,應當沒事。”方生誠懇的道。

“好。”孫元化撫了幾下鬍鬚,認同了這個說法。

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章 談生意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
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章 談生意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