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

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豪格的這麼一耽擱,剛剛跑開的嶽託和衆多正黃旗勇士就聽到身後的馬蹄聲。

對方那些恐懼的鐵甲騎兵開始追擊了!

而且看上去速度並沒有被沉重的鐵甲拖上太多,至少追擊他們這些人困馬飢的殘兵敗將是不難。

嶽託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這次偷襲是他的主意,雖然從一開始就不太順利,不得不由偷襲改成強攻,可即使在強攻剛開始那會,嶽託還是很有自信的,女真鐵騎天下無敵這個想法,別說兵力相差不大,就是幾倍,十倍,嶽託也有自信面對面和敵騎衝鋒,可現在,這個想法被這些追擊而來的鐵甲騎兵徹底打碎。

三個牛錄的正黃旗,如今聚在四周只有兩三百騎了,這還是因爲樹林不大,女真人們雖然是四散而逃的,可大多數還都跟着嶽託和豪格這兩個主將,才得以聚集這麼多兵馬。

但此時嶽託可一點都不會覺得這兩百多人很多,甚至於他有些覺得人太多了,如果不是有這麼多的正黃旗,恐怕對方也不會把目標對準了自己,但此時此刻顯然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嶽託說到底是一軍主將,又是女真人的後起之秀。

“你,帶着豪格貝勒先走,剩下的人,跟着我掉頭。”嶽託指着一名牛錄額真道,隨即自己抽出馬刀,領着所剩不多的正黃旗殺了回去。

這個時候掉轉馬頭殺回去,自然是有去無回,所以除了被指到的那個牛錄額真外,其他正黃旗都是深吸了一口氣,但說到底他們還是女真勇士,剛剛只是被一瞬間震懾了心神才落荒而逃,此時眼看是無處可逃了,反而激起了同仇敵愾赴死之心。

豪格不能死,正如嶽託所說,如果豪格死在這,恐怕皇太極即使在英明神武,也不會對自己長子的死無動於衷,如今的大金國可正處在瓶頸,可經不起什麼折騰,只要打進了關內,那就是要什麼有什麼,可這要是騰出手摺騰身後搗亂的這些個有着鐵甲騎兵的海寇,恐怕最後損害的卻是大金國的國力和國運。

說到底關外貧瘠,如果不是女真人年年掠劫關內,再加上大明節節敗退,天時地利人和幾乎都站在女真人這一邊,怕是大金國,也不是那麼容易崛起了!

可嶽託卻知道此時的大金國只是外強中乾而已,不要說和大明之間,就是哪次折損個一兩個旗,恐怕實力就要大減,女真勇士可是死了就沒了多少補充的,這若是再加上折損了兩個旗,怕是那些看上去忠心耿耿的蒙古人也要暗地裡起了別的心思。

外族就是再強盛,也強不過三代去,這可是至理,從古至今都是,眼看大金國如今蒸蒸日上,嶽託可不想讓這句話應驗,所以他這個時候只能返身殺回去,能拖多久是多久,能讓豪格逃走就成。

嶽託可不知道不但是他不想讓豪格死,方成也不想激怒了皇太極,要不然憑着關外的幾萬漢軍再加濟爾哈朗和代善,恐怕就是方成將所有耽羅府的青壯都拉過來,也受不住這復州和金州城。

方成真正拿出的手的,也就是前次在蓋州一戰剩下的三個團,最後只留了一個在復州,其餘兩個都調回耽羅島補充兵力去了,而新編的左右兩軍的兩個團除了日常訓練基本達標外,和已經守過蓋州的兵卒本就是天壤之別,更別說和女真人了。

所以濟爾哈朗要真狠得下心來死個萬把人,恐怕一個復州城還真守不住,更別說丟了復州,金州就是孤城一座了,想守也不可能。

方成可不知道復州城險些就要易手了,濟爾哈朗雖然沒強攻復州城,可硬是憑着漢人中熟悉水性的幾百人趁夜色偷襲了復州水城後聲東擊西,最後要不是趙孟和耿仲明二人處理得當,怕是別說復州,就是此時的金州城都已經迫在眉睫了。

濟爾哈朗可不會放過乘勝追擊的打算。

到那個時候,被困的可就不是嶽託和豪格了,而是貓鼠調換了位置,變成代善和濟爾哈朗跟着他後面追趕了。

哪有他方成這個時候的逍遙自在!

方成和嶽託都不知道,歷史往往就會這麼奇怪,諸如一根馬蹄鐵摧毀了一個帝國的故事屢見不鮮,濟爾哈朗也不會知道如果自己加把勁,可能豪格和嶽託都能好好的,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連最後三個牛錄都給丟了。

至於嶽托領着剩下的正黃旗掉轉馬頭衝殺過去,毫無疑問的是什麼都沒得到,因爲奇蹟並不會經常發生,像袁崇煥那樣遠遠一炮能炸死努爾哈赤,這隻能存在於上奏上崇禎皇帝的奏章裡,不管現實還是運氣,這都不可能!

所以嶽託死了,這個女真人中的後起之秀,甚至算得上是皇太極最看重的小輩就這麼死了,和其他衝殺在前的正黃旗騎兵一樣,被闊劍掃下了馬,不同的是嶽託連續砍殺了數個長矛手,甚至引起了親衛營局部的騷動,這才被追趕過來的張五郎一刀給斬殺了,甚至於張五郎都不知道自己斬殺的是這些女真騎兵裡真正的主將,只以爲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真人而已。

豪格和嶽託都穿着女真騎兵普通的棉甲,除了頭盔和披在外面的鐵甲外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而被困的嶽託自沒心思去處理儀容,在被闊劍砸下馬時弄掉了頭盔,也就和其他女真騎兵沒什麼兩樣。

張五郎也是發現這個女真人比其他的都要善戰,這才一時技癢衝了上去,說到底有漏網之魚就不容易了,還是這麼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對手。

嶽託發現了直奔他而來的張五郎,張五郎是親衛營隊長,着甲都與普通士兵不同,看上去覆蓋面都要廣上一些,一眼就能看出來不是個普通士卒或者百人、十人長什麼的。

所以嶽託在將四周的敵兵驅趕到一邊後就打算將向自己衝過來的人抓來當做人質,說不定還能出了這陣去,即使不行,那至少也要一刀斬殺,至少拼個同歸於盡。

嶽託打着好主意,張五郎也甚是配合,此時的張五郎和往日大是不同,雖然眼神還是一般冷靜沉着,可那戰意卻是怎麼都散不掉,目標也直指嶽託這個最棘手的‘女真騎兵’。

張五郎的性子雖然比較冷,可說到底也是個武將,武將自有求戰之心,親衛營平日裡都待在耽羅島上,蓋州城一戰又是守城,之後雖然出城了,可最後衝進陣的女真騎兵都被那些鐵甲騎兵給打發了,根本沒輪得到親衛營,所以不但是張五郎,所有親衛營兵將幾乎都憋着一口氣,想讓人知道親衛營並不比上下左右四軍來的差。

張五郎和嶽託都有必殺對方的理由,所以他們相互之間你來我往,每一下都是生死之決,奔的都是要害。

女真的體力要比明人要好一些,這也是因爲女真人都是食肉,是漁獵民族和遊牧民族,而大明人則是農耕民族,平時吃的也都是些粗糧。

但此時的嶽託早已喪失了大部分的體力,這個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張五郎卻是戰意十足,剛剛加入戰局,雙方雖然還有些差距,可在體力上比起,嶽託已經是必敗之局。

果然在幾個回合後,嶽託一時不查,被張五郎一刀看在脖頸上,血像是沸騰般噴了出來,這纔不甘的睜眼倒地。

至於其他的女真騎兵不再是往闊劍上撞,而是想着法子死纏爛打,看上去反倒是像在邊打邊退,方成自然也跟着追,可他畢竟不笨,追了一會就發現不對勁。

方成摸摸自己的下巴,微微一笑着道:“這些女真人還真是看透了三國演義,難不成還要來一出十面埋伏不成?”

方成的驢脣不對馬嘴的話好在還有人聽的清楚,張五郎雖然去殺敵了,可剛從左軍調過來的尚可喜還在,這段時間也算是摸清楚了自家主上的喜好,知道這個時候應腔再好不過。

“留下來的應該是想掩護着什麼人逃跑,不知道是豪格還是嶽託?”

“恩,有道理。”方成點點頭,顯然也認這個理,要不然這些女真騎兵不會邊打邊跑,顯然是想引他們不要去追另一些人,想到這裡,方成反而皺起了眉頭,怪異的來了一句:“我怎麼覺得自己成了反面角色,豪格和嶽託演的是大俠。”

尚可喜三緘其口,這話怎麼答?不管自己這邊好的壞了,打贏了自然就是最大的好事了,可說到底,要是抓不住豪格和嶽託,都不能算是全勝,所以趁着張五郎和約瑟夫都不在,尚可喜趕緊請纓:

“末將願領兵追趕豪格和嶽託,定然不會讓此二人逃脫。”

“這倒不用了。”方成打着哈哈,哪能看不出尚可喜的意思,無怪乎是急於立功,所以看到尚可喜被拒絕後微微一怔,不得不解釋道:“若是殺了豪格和嶽託中的任何一個,恐怕皇太極都不會放過復州和金州,皇太極的雷霆之怒,我可惹不起。”

方成可不知道不但是嶽託已經死在了他手上,就連豪格都是生死未卜,雖然被救走,但如今只剩一個幾十騎的豪格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又逃不出金州,指不定哪天就翹辮子了。

這還真是翹辮子,女真人的金錢鼠尾辮可是比女人的麻花辮還要來的噁心人。

尚可喜恍然大悟,他是下屬,自然是一心立功,也想爭取有個好的表現,如今的尚可喜倒是沒想過自立門戶了,實在是他覺得自己和兄弟尚可義都不是成大事的料,比如這個時候,就能看出爲將和爲帥的不同,要的是大局觀!

尚可喜自然不會吝嗇馬匹,一股腦的都拍了過去,好話誰都愛聽,方成自然也不意外,尚可喜的一通討好換來的是一陣笑罵:

“雖說不能殺了豪格,可那些四散而去的女真潰兵可不能放過,至少還剩二三百騎四散,要是被豪格聚攏起來,金州城就一直要關着,可不划算。”

方成的話提醒了尚可喜,尚可喜連忙領兵去追殺殘敵,雖然功勞是小了點,但聊勝於無,也讓尚可喜甚是高興。

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五章 士氣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十二章 實施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八章 登州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
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五章 士氣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十二章 實施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八章 登州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