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

不能怪于謙勸仁恕不努力,于謙已經盡了全力,還不能怪陛下偏心,完全是文官們自己一點一點,把陛下對讀書人的美好願景打的粉碎。

這一天,石景廠過得不安生,京官們過得更加不安生,被刀架在脖子上,就這麼架了一天,石景廠如果真的是被人點了,陛下要大搞連坐,連個說情的人都沒有。

好在,工部左侍郎年富的表現,爲大明羣臣們挽回了很大的顏面!

至少在炮藥司有爆炸危險的時候,工匠們在努力救火,石景廠的總辦陳有德、炮藥司會辦劉長順爲了排險殞命,而大明緹騎在維持秩序,大明的文官,年富帶領火夫第二次進入炮藥司,排除了所有的風險。

大明的文官們,看到于謙這個文官的所作所爲,也能說,我和於少保都是大明文官!

次日,朱祁鈺特意叮囑取消了每日的廷議,今天皇帝要去慰問英烈家屬。

朱祁鈺告訴胡濙不要有人拿英雄做文章,不僅僅是授意,而且還用了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立場,但凡是長了眼睛的京師官員、勢要們都清楚的明白陛下的意思,鬥歸鬥,別搞污名化那套把戲。

朱祁鈺其實預料到了慰問時的場面,他不止一次前往大興石海子慰問夜不收的家眷,這些家眷們,除了悲傷之外,更多的是叩謝聖恩,朱祁鈺其實不清楚這些家眷們是否真的在叩謝聖恩,但大明對英烈的撫卹是格外優待,僅僅撫卹就超過了百銀。

朱祁鈺就是個俗人,至少,這些家眷們私下裡說起來,這百銀,在景泰年間,也算一筆比較划算的賣命錢了。

大駕玉輅緩緩的駛回了講武堂,朱祁鈺用過了午膳之後,稍微眯了一會兒,就拿起了備忘錄,拿好了題本,來到了聚賢閣的鹽鐵會議議事廳,下午有鹽鐵會議。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羣臣見禮。

“神采飛揚。”

工部尚書王巹萬萬沒料到,自己這臨退休了還出了這麼一檔子事,站起身來就要跪下請罪:“臣罪…”

“勳衛則以功臣之子弟爲之,御酒房是太監內署,這名目、由頭出自工部,做這個買賣的居然是各部的司務,人人有份,誰也別埋怨誰,就爲了那一個人三百銀的觀光之費。”

“陛下寬仁。”于謙聽聞了陛下的處置意見,趕忙俯首說道,這是非刑之正的範圍,陛下要是按謀大逆論,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陛下顯然沒有舉起屠刀來。

實事求是,不僅僅是朱祁鈺對朝臣們的要求,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怪朝臣們不把皇宮當回事,工部報修幹清宮和坤寧宮的琉璃瓦,皇帝都沒準過。

太監是內官,內官是天子的家奴,家奴不擔病,出了事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以小窺大,朕算是看明白了,但凡是有個縫兒,就往裡面鑽,總能弄出些銀子來,咱大明的勢要豪右衣冠禽獸們,尤其擅長見縫插針。”

“打住打住。”朱祁鈺示意王巹不用跪了,坐好便是,繼續說道:“朕知道,就是朕不住皇宮,這皇宮在諸部的權重一落千丈,這纔有了空子,皇宮嘛,皇帝住在哪裡,哪裡就是皇宮,南京皇宮除了城門,裡面都快鬧鬼了。”

寶源局的存款利息,爲了吸儲當年定的是年息三釐,這個利息看似不高,只有3%,可是大明的經濟狀況一直處於錢荒的狀態,導致大明新經濟政策一攬子計劃實施以來,在大量發行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的前提下,依舊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反而因爲生產力的提高,分配製度固有的滯後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貨緊縮。

“陛下,寶源局那邊的利息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這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憑白給了他們?”戶部尚書沈翼提出了一個議題,關於寶源局存款利息問題。

朱祁鈺打開了備忘錄說道:“今天早上,朕沒有廷議,這裡面有一件事,需要說一下。。”

“興安這一打聽,這車駕裡,載的都是文人墨客,沿路是不能下車的,他們就是想看看這皇宮長啥樣,興安就差人去問,這皇宮如何啊?這文人墨客說,不過如此。”

御酒房的太監們如何處置?興安把他們都沉井了。

“得虧朕住泰安宮,不住皇宮,要不然這半夜,被人拿去了腦袋,都不知道是誰幹的。”

“朕就奇了怪了,這車駕怎麼就堂而皇之的在大明皇宮裡,溜了這麼大個圈,他們拿的誰的信牌?”

于謙立刻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寶源局、寶鈔局、兵仗局合併爲大明銀莊,歸戶部和計省共同管理,計省負責審計,戶部和內帑負責日常管理,而寶源局和兵仗局又歸工部管轄,這種交叉管理,是一種常態,人爲犧牲效率製造僵化,是爲了保障監察。

“如果有異議,在月底之前,寫成奏疏送文淵閣。”

“感謝倭國大名們用盡手段向下朘剝,提供白銀,來保證大明財經事務的健康運轉。感謝倭國大名們用盡手段向下朘剝,提供倭女,讓大明數以百萬計的光棍討到了媳婦。”

沈翼看着手中的題本說道:“陛下當初在講到利潤的時候,就說過,存款利息,不僅僅要看存款利息,實際利率大約同於存款利息減通貨膨脹率,纔是實際利率,所以大明銀莊的實際利率應該在年息四釐到四點五釐之間。”

景泰年間的本初子午線是以泰安宮的中軸線爲零度,所有的帶有經緯度的堪輿圖都是如此標註。

羣臣們你看看,我看看你,最終沒人打算反駁皇帝的決定,石景廠總辦掌控着京師的能源供應、京營的軍備,包括火藥在內的供應,是一個龐大的以鋼鐵聯運爲基礎的軍工複合體,這個位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沒人敢這個時候觸這個黴頭。

“工部提議燋炭司會辦陳慶義擔任石景廠總辦,在炮藥司處置時,他第二批進入了炮藥司排險。”

“前幾日,禮佛的孫太后,忽然遣慈寧宮太監來朕這裡告狀,說在皇宮裡看到了一些怪事。”

“這朝廷休沐時候,老是有車駕入宮,從西華門入,過御酒房,至慈寧宮,這車駕晃晃悠悠,到養心殿停下後,入了掖庭。”

“如果降息之後,出現了白銀赤字,那就再苦一苦倭國。”

朱祁鈺一言不發的看向了陳有德的位置,良久之後才說道:“陳有德,發明了水力螺旋壓機,極大的加快了大明御製銀幣的壓印,而且讓御製銀幣更加精美,因此他獲得了第一塊奇功牌,朕還記得,他在石景廠兵仗局,拿着巴掌大的模型,跟朕講解其中的奧妙的樣子。”

放黃稻錢不是穩賺不賠的,雖然利息高達年息一分,但是壞賬後利息就要打折扣,在計省海專精的計算下,發現把錢存在大明銀莊裡,比放黃稻錢收益還要高。

就是這樣的人撐起了石景廠,撐起了朱祁鈺的官廠新政。

“他知道危險,但他還是進去了,他從頭到尾都沒把自己當個官,而是把自己當做工匠,沈必貴、沈必富兩兄弟,當初也是如此,這種敢爲人先、不忘初心之人,是當之無愧的英烈,當之無愧的脊樑。”

“從兵仗局調任石景廠任總辦這幾年來,陳有德兢兢業業,還老受順天府衙門的欺負,不是拆借,就是抽分,握着那麼多的煤燋鐵,握着那麼大的權力,還能被人欺負這個樣子,他是性子軟弱嗎?朕不覺得,事實上,他一點都不軟弱。”

“孫太后那是在問什麼情況嗎?那是在打朕的臉!”

本來還想說什麼的羣臣,只好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這個利率再摺合民間借貸的壞賬率去看,某些時候,會超過了黃稻錢的收益。”

主要是陳慶義,真的合適,他本身就是燋炭司會辦,離總辦就一步之遙,這次石景廠着火,陳慶義表現極佳,最關鍵的是,陳慶義這個人和陳有德一樣,都是典型的工匠,少說話多做事,不會影響各方的平衡。

“孫太后在宮裡這麼些年,從未見過車駕,特意讓太監來朕這裡問問情況,省的誤會。”

“這案子不難查,拿的是散騎舍人的信牌,打的是工部修繕皇宮的名目,引路的是御酒房太監,看城門的是勳衛。”

朱祁鈺泰安宮的龍牀,就在零度線上,他翻個身能從東半球翻到西半球去,皇帝不住皇宮,那皇宮在各部心裡,就是個內閣學士和司禮監辦公的地方。

“昨天,爲了排險,陳有德和炮藥司會辦劉長順等二十八名火夫進去了炮藥局,而後便再也出不來了。”

“孫太后有些奇怪,因爲宮裡的貴人們都坐轎攆,這車駕是聞所未聞,因爲誰不知道在皇宮裡駕車,等同謀逆?孫太后就讓太監去看了看,這車駕進了掖庭,在幹清宮停留再至坤寧宮,最後過欽安殿,出玄武門,從西安門出宮。”

若是興安不把他們沉井,泰安宮裡的那些個太監們,也會有樣學樣。

這話一說完,這鹽鐵議事廳內,安靜到掉根針都能聽得見,一些朝臣們,後槽牙都要咬碎了,這誰這麼不長眼,在這個檔口,搞這種事!前段時間劉氏敲登聞鼓,陛下正看羣臣們不順眼,這個時候做這種事,不是找死嗎!

怪不得陛下昨天反應那麼激烈,原來是事出有因!

朱祁鈺繼續說道:“朕就讓興安去調查,朕還以爲有人要殺進皇宮去,奪了朕的鳥位,自己當皇帝!選朕一琢磨,這不對啊,朕在泰安宮,他殺進皇宮去,也奪不了鳥位不是?”

皇帝還宣佈了一個人事任命,若是有異議,可以提出質詢。

朱祁鈺聽聞了戶部和內帑的意見,點頭說道:“可以降一些了,年息二點五釐,每年定息。”

朱祁鈺回憶了陳有德的一生,是一個樸素的、踏實能幹的工匠,就是這個模樣,在有危險的情況,依然能夠奮不顧身。

“這麼些年,朕就沒聽到過石景廠的工匠們檢舉陳有德。”

和林苦,和林累,可是一衆司務到和林放羊三年,還能回大明,散騎舍人、勳衛到了舊港,那就是人上人,爺上爺,舊港宣慰使李成武敢對這些勳貴之後趾高氣昂?

“好了,開始鹽鐵會議吧。”朱祁鈺拿起了茶杯喝了口水,開始回答之前朝臣們關於實業和虛業的問題,好些個問題,都是殊途同歸,大明皇帝因爲提前做了不少的功課,回答起來,遊刃有餘。

朱祁鈺親征平叛的時候,在皇宮裡住了幾晚,陳婉娘等着侍寢,看到朱祁鈺的身影,還以爲鬧鬼了。

這大明銀莊的存款利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給了勢要豪右,太作孽了!

內帑太監林繡也是頗爲認可的說道:“寶源局吸儲,本來是在倭銀入明數量不足的情況下,爲了吸引民間存銀,保障大明御製銀幣的壓印,現在倭銀入明在袁公方的威逼利誘之下,倭國戰國大名守護代們,已經穩定而充足的供應白銀。”

“朕今天把這事說開了,這些散騎舍人、勳衛一道都要流放到舊港去戍邊,這些司務都去哈拉和林,去找楊漢英,放三年羊再回來。”

朝中皆是儒學士,少不得有些朝臣們,抱着酸儒崇古那一套,柔遠人的說辭來諫言,至於是爲了柔遠人,還是爲了白銀?還是爲了反對而反對?這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大明朝堂的政治正確,爲倭國說話,等於通倭,在大明罵人通倭,是一種不死不休的惡毒咒罵。

朱祁鈺敲着桌子說道:“降息會增加貨幣的流通,刺激經濟,保障實業的發展,但是我們要警惕貨幣流向朝廷和百姓們不願意流向的地方。”

“哪些地方呢?”于謙順勢問道。

今天回來有點晚了,求月票,嗷嗚!!!!!!!!!!!!

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30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
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30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