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

張誠開始下令抄家,對參與制定這份投獻之家名冊上的六百家鄉賢縉紳、勢要豪右進行全面的抄家,徹徹底底的清算。

通過調查,張誠已經非常清楚,爲何以林烴爲代表的賤儒們,爲何如此瘋狂了。

林烴記錄了一件事兒,去年的時候,他去北衙回京述職,參加了一次聚談,這場聚談的標題是十分駭人的,討論:每年給大明百姓發十二貫大明寶鈔如何?

北衙的聚談,是十分寬容的,只要基於事實的討論,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大明皇帝、寧遠侯也參加了這次的聚談。

這個議題是不現實的空中樓閣,至少現階段真的無法實現,大家也都是發表不同的觀點進行討論,討論未來的大明該何去何從,在這些聚談的未來裡,已然沒有舊地主們。

大明皇帝要這麼發,一年要搞1.16萬噸的黃金,才能發這麼多的寶鈔,這實在是太多了。

在這個聚談之上,有幾個學子,在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後離場,來表達自己的不贊同,而這些學子,每一個人都引用了大明皇帝註解的矛盾說。

無論什麼流派的聚談,都沒有舊地主,每名學子,張口閉口都是陛下親注的矛盾說,這就是讓林烴如此驚恐的原因了。

北衙學子,哪怕就是國子監的學子,讀的矛盾說也是全本,內容、批註都沒有經過修改的陛下親注本,這就是讓林烴最害怕的事情。

一些個地方豪強,的確有些手段,阻斷知識的傳播,通過刪改,通過禁售,但矛盾說還是在快速向外散溢。

最重要的是,每三年一次,六千名舉人入京參加會試,皇帝爲了不讓舉人們空跑,每個人發了一身衣服,還給新的書箱,書箱裡放着書,陛下親注正本的諸多書籍。

知識,在舉人的大規模遷徙中,向着大明的角落傳播着,這是賤儒們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攔。

如果說階級論的傾向,讓出身富貴的學子無法接受;

那沒有任何傾向的矛盾說,正在獲得了普遍的認同。

“咱家也不知道,爲何這幫人會這麼畏懼矛盾說?”張誠非常難以理解,不就是一本書嗎?

這書還是陛下十歲的時候,張居正爲了應對皇帝的詢問倉促之間寫出來的,裡面主要是一些問答,這麼多年,朝廷刊行本,也沒改過。

這都十幾年前,老掉牙的東西了,也不知道有什麼好怕的。

“大璫覺得,矛盾說是不稀奇的,對吧。”駱秉良思考了下,反問了張誠一句。

張誠想了想點頭說道:“那自然了,咱家也曾有幸陪陛下讀過兩年書,陛下讀書十分認真,咱家覺得這書,沒什麼好稀奇的,甚至有些平常,陛下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讀懂了。”

駱秉良十分確定的說道:“這就是問題了,知識是有毒的,學過以後就會認爲理所當然、本該如此的,一如現在大璫覺得矛盾說沒有什麼稀奇的,因爲大璫學以致用,學了用了還在實踐中修補自己的認知。”

“這就是林烴這些人最驚懼的,他們甚至製造風力輿論,不讓大明學子讀史書,他們在失去他們賴以生存了數百年的東西,對經典解釋的權力。”

失去了釋經權,對於這些家族而言,就等於失去了對權力獲取途徑的壟斷能力,這是關乎到了生死存亡,乃至於家族延續的大事。

張誠認真思考,張誠放棄了思考。

他就是個普通的水師提督內臣、松江市舶司提舉太監,這麼重大的問題,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抄家上。

張誠看着駱秉良和徐維志說道:“算了,先抓人吧。”

第一戶就是閩縣林氏,他們已經舉家搬到了南京城內,對於老家,也就是祭祖的時候,纔會回去一次,而閩縣林氏的家宅,就在秦淮河畔、文德橋的南岸,這裡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魏晉南北朝時候的烏衣巷。

自從遷都北衙後,南京城裡被這些妖魔鬼怪給霸佔了,和靈山很近的獅駝嶺,有些相像。

文德橋,是萬曆年間,爲了聚攏文氣在朱雀橋上翻建橋樑,與這條橋相對的是另外一個橋,名叫武定橋,相傳,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是在武定橋送別了北伐的徐達,在徐達接連獲勝的情況下,朱元璋建極登基,建立了大明。

文德橋、武定橋之間,就是大明的富人區,大明人把居住在這片區域的人叫做:丹陽富貴。

因爲這片地方,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叫做丹陽郡城,乃是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

在秦淮河畔是邊淮列肆,就是專門爲了服務這些丹陽富貴人家的店鋪,這一條街和上海那條聞名遐邇的落霞富貴街一樣的天下聞名。

而今天,往日裡熱鬧無比的邊淮列肆,安靜的連雞叫都聽的一清二楚。

松江府來了大璫,把國子監、貢院、府學一體封閉,南京所有城門關閉,坊街、坊門封閉,街上全都是五城兵馬司的校尉拉起來的大柵欄,阻攔任何人的通行。

邊淮列肆的人家,連一樓都不敢待,生怕血濺到自己身上,他們站在了二樓、三樓的位置,小心的將窗戶打開了一個縫隙,看着空空如也的街道。

很快,讓人心提到嗓子眼上的事兒終於發生了!

一隊隊隊列整齊的軍兵,出現在了邊淮列肆,而後挨家挨戶的敲門,有的檢查之後無事發生,有的則是檢查之後,哀嚎聲傳來,經過了整整七天的調查,初步確定了一批主要的案犯。

這些案犯,當然不肯束手就擒,有的殊死抵抗,軍兵的火銃會對天放一下,如果還有抵抗,那軍兵的火銃會放平;有的則是看到大難臨頭,想要逃跑,卻被緹騎給摁在了街上;有些人則是抱着頭躲在地窖的缸裡,希望能夠躲過一劫,但都被緹騎給翻找了出來。

形形色色的人,被甲冑鮮明的軍兵給拖走了。

檢查後,沒有窩藏嫌犯的纔是多數,上門搜檢的軍兵,不會索要任何的財物;如果有人行賄,反而會招致軍兵更加仔細的搜查。

張誠是個很能幹的宦官、駱秉良是個很能幹的緹帥,他們調動海防巡檢過來,就是爲了防止暴力失控。

讓暴力不至於失控的現實,就是這一批只有三百人的海防巡檢,完全足夠用了。

一旦暴力失控,從最開始的搜查變成了索要財物,再到搶劫勒索,再到殺人越貨,最後變成了我不殺人,別人就比我搶的多的場面,最後演變成爲屠城,所以調用暴力,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暴力失控。

南衙住着二百三十萬丁口,一旦開始屠城,那就是屍山血海,而其中案犯,也就只有622家而已。

帶領南衙緹騎、軍兵搜查的是海防巡檢,海防巡檢胸前都帶着三寸團龍旗貼,他們負責具體的抓捕執行,如果軍兵無故殺人、索要財物,會被扭送被鎮撫司。

有什麼話,對陛下說去吧。

這三寸團龍旗貼,可不是普通軍兵能夠佩戴的。

一個墩臺遠侯、海防巡檢,要爲皇帝在草原、在海上賣命三年,才能得到,這是證明忠誠的標誌。

當然還有個辦法,就是加入陷陣先登營,進攻山城,就可以獲得一枚這樣看起來無足輕重的旗貼了。

它真的很輕,就三分重,但它代表着忠誠,也代表着在極端事件中的立場和傾向。

這也是士大夫們十分難以理解的一點,一個無足輕重的旗貼,值得讓一個人,爲素未謀面、從未見過的皇帝陛下效忠嗎?這樣的旗貼,他們要生產多少,就有多少。

士大夫永遠不會想的是:在陛下振武之前,多數的軍兵,哪怕是墩臺遠侯,也領不到足餉,能領個半餉已經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皇帝假裝發餉,軍兵假裝打仗;

在戰場上廝殺,憑藉着戰功,升到了普通軍兵仰望的指揮使,指揮使卻被文臣不經審訊、不加調查、沒有理由、只是可能這些理由,直接殺死在了大庭廣衆之下,連軍功晉升的武將,都能如此輕易殺死,那普通軍兵的地位可想而知;

死丘八、好男不當兵之類的風力輿論,更是把軍兵踩在了社會的最底層,連賤籍、娼妓都不如;

而最近,陛下剛剛給墩臺遠侯、海防巡檢漲了一輪俸祿,就是很無緣無故、毫無理由、毫無徵兆的加薪;

陛下每年都要去大興縣南海子慰問犧牲後的墩臺遠侯、海防巡檢的家眷;

在北衙的京營、在松江的水師、在三都澳的水師老巢,有專門的軍兵學院;

此次入朝抗倭作戰,軍兵犧牲之後,太子都願意扶柩送往忠烈陵園親手安葬。

三寸團龍旗貼連一錢銀都不值,但它背後代表的含義,卻比萬金還重。

士大夫會問,爲何這些海防巡檢,會對素未謀面的陛下如此忠誠?但士大夫從來不會想,對於軍兵而言,每日操閱軍馬從不懈怠的皇帝陛下,對他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麼。

這是皇帝的自我救贖和對窮民苦力的救贖,對大明江山社稷的救贖。

在張誠如此肆無忌憚、胡作非爲之前,南衙士大夫們對暴力的最大想象,也不過是府衙裡的殺威棒,上一次如此直觀的暴力,還是在永樂年間,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那已經是一百八十多年前的事兒了。

現在,南衙的士大夫們終於回憶起了,被封建鐵拳支配的恐懼。

“嘭!”

響箭帶着尖銳的破空聲劃破了寂靜,煙花在空中猛然炸裂,灑下了一股股的煙塵,很快,街上的海防巡檢,帶着緹騎和水師軍兵就向着煙花炸裂的方向前進。

一隊隊的人馬,從各種小巷匯聚,在主街凝聚起來,在行進中,前排的軍兵推着偏廂戰車,中軍十一人一隊,每一隊配有三臺虎蹲炮,而後面每一軍兵都拿着一把燧發銃。

林烴被捕,林烴家人開始殊死反抗。

在張誠帶着人抄家的時候,林府的院牆上出現了強弩,而且還有幾把鳥銃,張誠也不廢話,直接打出了響箭,呼叫起了支援。

偏廂戰車的九斤火炮,很快就雲集在了林府門前。

“放!”張誠這次根本沒有宣告,格殺勿論是他說的,你既然掏出強弩鳥銃,我拿出九斤火炮、虎蹲炮、平夷銃、燧發銃,非常合理。

他是個宦官,他唯一要做的事兒,就是對陛下負責,他連身後名的問題都不用考慮,只考慮陛下的訴求。

火炮聲再次在城中響起的時候,邊淮列肆的數千戶人家,立刻帶着孩子躲在了牀底下,瑟瑟發抖的等待着,直觀的暴力,總是讓人如此的膽戰心驚。林府投降的速度比張誠預想的更快,也就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整個院牆被炸爛之後,林府立刻就投了,當然,九斤火炮出現的時候,這些握着強弩、鳥銃的家丁就已經準備投降,可是張誠下的命令實在是太快了!

“若有抵抗,格殺勿論,裡面的人是敵人,不是陛下的臣子,是反賊逆黨。”張誠在海防巡檢帶領軍兵進去抓人之前,再次重複了自己的命令。

張誠和申時行都在松江府,在侯於趙的船抵達松江府的時候,申時行不知道如何對待浙江反對還田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張誠也不太知道怎麼對付,這些名義上是陛下臣民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

侯於趙則非常難以理解張誠、申時行這些腹地官員的想法,連陛下王命都不遵從,他憑什麼說自己是大明人?在遼東,如果和在腹地一樣做官,那早就死了好幾百次了。

海防巡檢帶着人進入了林府,不時有燧發銃擊發的聲音響起。

在林府抵抗失敗後,剩下的六百多家,也沒有多做抵抗,很快,來自南衙江左江右、浙江、江西、湖廣等地這六百多家,盡數被捕,被關押在北城的軍營之中。

在張誠帶兵進入南京城的第九天,魏國公府宣佈解除禁令,大柵欄被拉回了五城兵馬司、坊門打開、城門打開、進出往來仍然需要盤查。

而邊淮列肆的數千戶人家,在禁令解除之後,才恍惚的發現,自己熟悉的人,並沒有離開,街坊鄰居也都在,而且也沒有誰家被劫掠。

很快,南京城裡的百姓們,就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也知道爲何陛下會如此雷霆之怒了。

案子的情況,就被應天巡撫王希元張榜公告,解釋的非常詳細,在這九天時間裡,王希元配合張誠、駱秉良的行動,組織人手,看管案犯、稽查財物、追索兇手、維持城中穩定,書寫榜文說明情況、製作海捕令,通緝在逃嫌犯。

王希元覺得南京城可比北京城好管的多。

南衙比北衙富,可北衙的官兒可比南衙大得多,處理那些大員的案子,要小心謹慎,沒一個是他這個四品京畿府丞能得罪的!

到了南京,王希元就感覺跟回家了一樣,就這個選貢案,王希元覺得其實完全沒必要出動海防巡檢,應天府衙就把這個活兒給幹了。

這案子再難,還有楊巍案、田一俊的案子難嗎?楊巍可是大理寺卿,田一俊是禮部右侍郎,這都是實權部門的大臣,造成的影響,要比這些聯袂勾結的勢要豪右,要惡劣的多。

皇帝也給了王希元密旨,密匣密疏制還在使用,皇帝解釋了爲何讓張誠主持,因爲張誠是地頭蛇。

大明剛剛經過了一輪重大人事任命,李樂離開了應天去了松江府,申時行離任,王希元任應天巡撫,水師總兵陳璘還在北衙。

考慮到新官上任,皇帝沒有給王希元太大的壓力。

當張誠把人抓完,就來到了應天巡撫發揮自己的作用了。

王希元和稽稅院溝通,先讓稽稅緹騎,開始清查這622家的稅務問題,稽稅院查稅的確是單純查稅,但王希元要的是搞清楚這622家的經濟來往,弄清楚他們是不是背後有人。

順天府丞的位置,難做得很,這都是王希元的辦案經驗,搞清楚經濟來往,從經濟來往入手,是最好的切入點,找準切入點,往往就可以取得一個極好的開局。

王希元張榜公告中就提到了林烴林府的一些經濟往來問題。

比如林府每年都有一筆高達二十萬銀的未交稅收入,來歷不明,經過了對賬目的仔細覈對,最終確定,林府和逆黨中的十七家一起,聯合販賣阿片,而且還不是向倭國、泰西販賣,是向大明腹地販賣。

可以說江左江右、浙江的阿片,有半數都是來自於林府主持。

比如林府還有一筆未交稅的收入,是送往倭國的鋼鐵火羽,這筆收入一共不足七萬銀,但在大明入朝抗倭的局面下,這筆銀子居然沒有斷過。

倭國缺少火藥的事情,衆所周知,如果林府趁着倭國糧價飛漲,販賣點糧食也就罷了,他賣火藥。

而走私到倭國鋼鐵火羽的勢要豪右之家,就有七家之多。

比如,揚州樑府有一筆每年三萬到七萬銀的收入未曾交稅,這筆銀子,是人牙行的收入,揚州梁氏世代經營揚州瘦馬,在萬曆九年廢除了賤奴籍之後,揚州瘦馬的生意已經不合法了,樑府選擇了出海,把大明女子賣到了南北美洲,甚至是泰西。

一如泰西把金毛番、紅毛番賣到大明一樣。

王希元張榜公告,是對萬民解釋,朝廷這次行動的原因,他對每一個字都反覆推敲,建立在事實。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