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

迴旋鏢,無處不在,強如張居正,也吃了許多記的迴旋鏢,甚至都吃到了麻木,迴旋鏢已經無法對張先生造成傷害了。

當然對於泰西而言,可能這種‘自由’的制度有一定的先進性,但大明不必故意輸出。

因爲在大缺大德和殺人如麻這兩件事上,泰西有個英格蘭可以參考學習。

英格蘭對內的圈地,就是典型的對內殘忍。

縱容貴族圈地,甚至英格蘭議會親自出面主持圈地,這就是大缺大德的封建,而英格蘭的紳士們,就是最殘忍的地方官僚,他們不需要體力勞動就可以獲得優渥的生活,整日裡研究着律法和如何在律法層面保護自己的權益,而私掠許可證的海盜,就是軍閥,縱容私人武裝劫掠。

泰西有一個現成的模型,遍佈倫敦的流浪漢們,是英格蘭毛呢的價格優勢,不需要昂貴的羊毛原料,不需要支付過高的勞動報酬,不需要提供給民衆們禦寒之物。

西班牙對英格蘭的行徑相當不恥,但歷史總是如此,無情對無腦的勝利。

還用得着大明進行輸出嗎?英格蘭自有國情。

在廷議的最後,戶部尚書詢問了關於稽稅院相關事宜。

大明南北兩個稽稅院,都是由緹帥親自兼領,在各府設立了稽稅監專管各縣稽稅房,而稽稅房手下有弓兵任俠若干,這些弓兵任俠負責公開或者秘密的蒐集情報、對情報進行綜合研判、在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後要求對方提供地契賬目進行審覈,開出催繳票後,開始催繳。

稽稅三成留存地方,七成押送朝堂,稽稅院專事稽稅,其餘之事不論。

“所以說,稽稅房稽稅監和稽稅院的經費到底哪來的?就靠留存地方三成嗎?”王國光眉頭緊蹙的問道。

“也不全是。”朱翊鈞解釋道:“他們擁有情報優勢,對於市場信息極爲敏銳,而且還能獲得更多的內幕消息,甚至不需要直接倒買倒賣,投機倒把,只需要爲人提供信息,就可以賺的盆滿鉢滿了,若是真的缺錢,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對富商巨賈進行敲詐勒索,清流名儒重視清譽,抓到一個把柄,就是開出了一個富礦來。”

“或者乾脆利用情報爲他人提供庇護,在進行抓捕之前,事先通知,在抓捕之中,故意放縱並且通過稽稅院的渠道,將人送到海外,逃避律法處罰。”

“再喪心病狂些,利用手中的情報優勢,設立私市,走私販私,有現成的厚利之物,比如煙土,煙土在元緒羣島大量種植,只需要將元緒羣島的煙土販運入明,一個一斤重的阿片球,就是兩千兩銀子。”

“這還是沒有司法、暗殺、拘禁、私刑的稽稅院,若是把司法、暗殺這些特權下放,恐怕稽稅院會成爲大明最賺錢的衙門口了。”

滿朝文武直接被陛下的話,給震驚到說不出話來的地步。

人能仗着特權無恥到這種地步?

“這這這!”王國光猛地瞪大了眼,呆呆的看着陛下,光知道稽稅院幹得好,這才知道原來乾的這麼好!怪不得稽稅院每年都交那麼多的稽稅,原來是這麼來的。

這就是特務政治的可怕,他們甚至不需要司法暗殺拘禁私刑這種更進一步的特權,就可以做到這種地步,朱翊鈞對稽稅院的情況是知之甚詳的,所以在張居正回朝後,在稽稅院裡加入了文官的監察,主要就是爲了稽稅緹騎、鎮守太監、主事文官之間的三方節制。

這種三方節制的辦法通常用在征伐之中,稽稅和反稽稅,就是大明廣泛存在的低烈度戰爭。

“其實也不必驚訝,稽稅院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朕也不想的,但誰讓大明普遍存在的不交稅呢?”朱翊鈞看着羣臣,骨鯁之輩,比如沈鯉和海瑞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上諫了,但朱翊鈞的一番話把他們堵了回去。

要是能正常收稅,朱翊鈞也不至於用這種非正常的手段了,不能大明現在財用日盈,就忘記當初財用大虧的窘迫,事實上也正是稽稅院這種怪物存在,才讓大明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畏懼,才讓徵稅可以正常展開。

稽稅院一定會長期存在,這是調解賦稅矛盾的重要工具。

“只是苦了陛下。”王崇古頗爲感慨的說道。

朱翊鈞眉頭一皺的說道:“次輔何出此言?”

作爲當事人,大明皇帝都不知道這話從哪裡說起,怎麼就苦了皇帝呢?

“稽稅院一如密疏之制,非明君不可擅用非正之法。”王崇古俯首說道:“昔日正德年間,武宗皇帝用宦官劉瑾,起初劉瑾極爲恭順,不敢擅越,事無鉅細奏聞君上,至此數月有餘,劉瑾全竊大柄,卻不敢跋扈,皆因庶務皆決主上。”

“數年,武宗皇帝懈怠,各司章疏奏請君上省決,上問劉瑾曰:吾用爾何爲?乃以此一一煩朕耶!”

“至此閹患猖獗,權擅天下,威福任情。”

朱翊鈞看向馮保,王崇古在罵宦官,當初這兩人抄家,你一個句閹賊,他一句小人,跟小孩鬥氣一樣的吵,誰都不肯認輸。

作爲宦官頭子,馮保卻沒有說話,劉瑾起初也是很恭敬的,直到慢慢發現了武宗皇帝的懶散,全竊大柄後,仍不敢胡作非爲,直到武宗皇帝不再查看奏疏。

宦官當然要跟文臣斗的你死我活,爲了權力刀刀見血,但作爲皇帝的爪牙,代替了主人行使權力,那就有點過分了。

王崇古再次誠懇的說道:“稽稅院、密疏之制,非正之法,陛下事無鉅細的處置,自然是辛苦的。”

這種特務部門是極爲脆弱的,因爲它完全依附於皇權存在,脫離了皇權,它什麼都不是,當皇帝英明的時候,這種特務部門就不會荼毒天下,當皇帝昏聵的時候,這都是天下之亂的禍端。

“王次輔是這個意思啊,那倒不是很辛苦,朕就是看個熱鬧,看個熱鬧。”朱翊鈞笑着擺了擺手說道:“今天若是再無其他事,就到這裡吧。”

拍馬屁就拍馬屁,繞那麼大個圈子!

差點把朱翊鈞給繞進去了。

不過王崇古說的也是實情,稽稅院諸事,的確都是朱翊鈞在處置,事必躬親,稽稅院權力的邊界十分明確,除稽稅之外的事兒,一概不得過問。

要維護這個界限非常困難,但朱翊鈞一直在努力限制了,比如催繳票開局要經過南北兩院緹帥首肯,才能發票,每年都要大力審計等等。

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找到了李太后,李太后和陳太后二人,都在照顧孫子。

朱翊鈞叫陳太后母親,所以,這些孩子名義上是陳太后的親孫子,李太后和陳太后二人感情極好,兩個人侍弄着這些孩子,說說笑笑日子也不算無聊。

朱翊鈞作爲父親,照看了下孩子,履行一下做父親的義務,結果反倒是弄的孩子哇哇大哭。

“不會就去御書房批奏疏去,現在還年輕,通宵達旦,也不能這麼一直熬,等到你歲數大了,就有你後悔的時候了。”李太后示意皇帝一邊去,看孩子不是皇帝擅長的領域。

“事兒太多,咱也不想的。”朱翊鈞聽李太后唸叨,也只能如此說,國朝諸事極爲繁雜。

朱翊鈞把外廷要建琉璃塔的事兒告訴了李太后,包括工部、和王次輔的實際目的。

“已經建了一個佛塔了,再建一個這東西,外臣們又要喋喋不休了。”李太后一聽就特不樂意的說道:“浪費那個銀子做什麼,我聽說最近朝廷鼎建大工,要修京開馳道,急等着錢用,皇帝作爲天下之主,還是心懷天下爲宜。”

浪費錢,就是李太后反對的原因。

“但是它很賺錢啊。”朱翊鈞詳細解釋了下廣告的出現,這座琉璃塔就是玻璃的活招牌。

李太后還是搖頭說道:“不建,你們啊,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別打着我的名義去建就行。”

“唉,妹妹,這也是皇帝的一片心意,反正也是爲了賺錢,以別的名義也不是那麼的名正言順。”陳太后笑着勸着李太后。

陳太后勸了兩句,李太后還是不情不願,最終她還是沒同意,她出身不好,最害怕的就是被民間認爲德不配位,越缺什麼越要顯擺什麼,皇帝成丁長大,大明蒸蒸日上,當母親的怎麼能拖兒子的後腿?

只要朱翊鈞仍然聖明,他這個太后,就必然會被人尊敬。

“你說的好聽,要不給你祝壽吧。”李太后抱着一歲大的朱軒姝對着陳太后有些揶揄的說道。

“我可無福消受!”陳太后立刻搖頭,她笑着說道:“我啊,平安一生就行了。”

朱翊鈞來到御書房的時候,李太后仍然不肯答應,不過也不必着急,籌措還需要一點時間。

“陛下,王謙王御史來了,在殿外候着呢。”小黃門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宣。”

王謙來了,他端着手走進了御書房,恭恭敬敬行禮。

“王大公子怎麼得空到朕這個地方來晃盪來了?”朱翊鈞笑着問道。

王謙的人生信條就是享受,享受,還是享受,他對皇帝這種上磨一樣的工作狂,尤其是磨坊,避如蛇蠍,能不來就打死不來。

王謙俯首說道:“陛下,臣在燕興樓交易行時間久了,發現點亂象,咱們大明的百姓也好,勢要豪右也罷,都是湊熱鬧,購買票證,聽風就是雨,今天我說這個好,就一窩蜂的衝過去,明天他說那個好,又是一窩蜂衝了過去,對自己買的東西,到底值多少錢,根本沒有心理預期,就是在隨波逐流。”

“哦?王公子對投機有高論?”朱翊鈞一愣,看着王謙,這個紈絝居然還能從現象中提煉經驗不成?

王謙不是酒囊飯袋,人家正經考科舉考中進士的,還喜歡算學。

“高論談不上,但對投資略有所悟,臣就是有點想法,陛下看看是不是這樣。”王謙端起手來,思索了一下說道:“購買票證,首先要對票證的價值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判斷,而不是盲目的跟風,那就是去交易行裡當韭菜。”

“高於自己判斷的價值,就是虛高,它再漲得厲害,也要出售,低於自己判斷的價值,就合理出手購入,這就是交易行的確定性,盲目的進場,註定會賠的乾乾淨淨。”

朱翊鈞眉頭一皺說道:“你說的朕都明白,交易行裡的確定性和理性,是彌足珍貴的,但怎麼判斷票證的價值呢?”

“未來所有盈利的折現。”王謙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講明白了這套理論的核心,價值判斷,就是將日後所有的收益折現到今天,那就是價值的標準。

王謙思索了一番,他想到了一個例子:“比如父親要建一座祝壽的琉璃塔,琉璃塔的價值僅僅是個閃閃發光的建築物嗎?不,它在落成的那一瞬間,就會成爲持續推廣玻璃的招牌,這是它的收益,僅僅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在這個琉璃塔上掛一些橫幅,爲某些工坊商鋪做廣告,也是收益,將這些推廣收益和廣告收益,全部折現到今天,就是判斷琉璃塔要不要建的標準。” “而且他還有別的不能變現的價值,比如父親的野望,晉黨的恭順、聖母的歡喜這些不能變現的價值,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這就是價值判斷。”

朱翊鈞寫了個塔字畫了一條橫線,按照南衙琉璃塔已經挺立了近兩百年計算,這個代表未來的橫線會很長。

橫線上面,是王謙所說的推廣玻璃的價值、廣告收益等等可變現價值,而橫線下面,朱翊鈞寫上了不能變現價值。

將這些價值估算折現後,算到了琉璃塔身上,就發現十分清晰了。

類似的分析,其實可以用到馳道上,馳道短期來看是賠錢的,甚至是戶部被綏遠馳道給折騰的負債累累,但隨着蒸汽機的匹數上升,收回成本的時間會快速下降,而且其帶來的可變現的利益、不可變現的利益也很豐厚。

“伱這個辦法,好!”朱翊鈞迅速利用這個分析法,分析了幾件事。

比如一張船舶票證的收益是十年到十五年,到那時候木殼船就會報廢,每年的分紅爲爲兩銀到三銀,那麼就很清楚整體收益,是二十銀到三十銀之間,再加上回航率的風險,低於十五銀可以買入,高於二十銀是高風險。

現在皇家艦船設計院,正在研究木殼包銅技術,一旦有了突破,船隻的壽命會大幅度提升,到那時,船舶票證還會升值,這就是利好消息。

“有點意思啊。”朱翊鈞又試了幾次,確實極其好用,他笑着說道:“王大公子賺錢,是應該的。”

王謙持有了大量的馳道票證,算是大明綏遠馳道散戶裡最大的股東,再大的股東就是戶部國帑和內帑了,王謙是最早看好馳道票證的那個人,沒有之一,在什麼都沒有隻是個概念的時候,王謙就已經很看好了。

隨着馳道的不斷修建,以及蒸汽機規模、匹數、小型化的進展、鈔關抽分局制度的完善,馳道票證的價格,已經水漲船高。

王謙本人的財富也從一百萬銀,增加到了一百七十萬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綏遠馳道仍然沒有修通,一旦修通再加上鈔關抽分局的設立,可想而知,王謙的個人財富還會飆升。

“臣有本奏疏。”王謙將袖子裡的奏疏拿了出來,《有價票證分析疏》,洋洋灑灑數萬言,都是圍繞着價值去展開分析。

“這本奏疏留在朕這裡,朕細細研究一下。”朱翊鈞看了兩行,就知道不能草草閱讀就給個答覆。

“陛下,很多人將投資視爲投機倒把,但投資是投資,不是投機,投機是妄圖一夜暴富,對自己手中的票證價值,根本沒有任何判斷,盲目跟風,這也導致他們入場就是賠錢。”王謙再次陳述了他一直以來的主張。

投機是投機,投資是投資,混爲一談,奢談一夜暴富的神話,那都是虛妄。

朱翊鈞留下了王謙的奏疏,王謙奏聞了沈安娘安置問題,沈安娘和兒子女兒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郭有章在大明腹地的血脈就剩下這兩個了,但他們姓沈,不姓郭,比較讓人頭疼的就是關注了,這件事鬧得太大了,對沈安娘而言,越多的關注就是越多的傷害,這也是沒辦法,只能等時間的沉澱了,而且這些關注更多的是關懷,而不是謾罵。

郭有章實在是太人渣了。

“陛下,臣不明白,爲何西南戰事,甚至不用京堂錢糧,但是朝中卻沒人擔心西南藩鎮化的可能呢?這不是已經脫離朝堂的控制了嗎?”王謙有些迷糊的問道。

朱翊鈞也是一臉疑惑的說道:“因爲黔國公府本來就是藩鎮啊,它本就是藩鎮,還擔心什麼藩鎮化?”

“啊?”

“就這樣啊,難道不是嗎?永鎮西南你當是什麼好事嗎?那地方窮山惡水,鎮守在西南,豈止是受罪那麼簡單。”朱翊鈞笑着說道:“分封是什麼?是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西南本就是大明的分封制,它本就是藩鎮。

也不必擔心脫離朝廷的控制,因爲黔國公在雲南面對生苗熟苗,需要朝廷的支持,有大明朝廷,纔有黔國公府的存續。

就西南那個地方,即便是有蒸汽機開啓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要大開發出來,至少也得以百年去計算,十分的困難。如果黔國公府有的選,他一定到南衙或者北衙安享太平。

朱翊鈞想了想擺手說道:“不對,朕說錯了,應該是藩籬,而不是藩鎮,藩鎮帶有濃烈的貶義,還是藩籬的好。”

“那臣沒有疑問了。”王謙至此恍然大悟,對現在西南的戰爭有了更加明確的瞭解,是大明的藩籬,在跟東籲交鋒,包括舊港總督府。

“臣告退。”王謙離開了御書房,走的時候,看了一眼御書房行色匆匆的中書舍人和稟筆太監,重重的嘆了口氣,陛下是真的勤勉,搞得稟筆太監們也是忙的焦頭爛額。

稟筆太監說是自宣德年間纔有,一代弊政,實宣廟啓之也。

但其實稟筆太監在永樂末年就有了,比如《明通鑑》宣德元年七月有條陳:司禮掌印之下,則秉筆太監爲重,外官所奏文書,自御筆親批數本外,皆秉筆內官遵照閣中票擬字樣,用硃筆批行,遂與外廷交結往來。

所以這是永樂祖宗成法。

宣德元年時候,宣宗皇帝忙着親征平定漢王之亂。

朱翊鈞打開了王謙的有價票證分析,越看越是喜歡,還親自批註了幾句,對着馮保說道:“令三經廠雕版刻印,這本分析很好,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王謙要只是個紈絝,朱翊鈞也不會對他如此青睞了,他很有才華,但因爲父親是次輔刑部尚書,他就只能活在親爹的陰影之下。

王謙的人生理想,就是別人提及他時,第一反應是他王謙這個人,而不是他的次輔父親。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王謙這本分析,註定會在投資史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爲衡量價值的辦法,第一次如此直觀的出現了標準。

整本奏疏就講了四件事。

安全邊際,不要在自己認知範圍之外去投資,否則一定會被信息差所收割,不在自己的認知之外,就不會恐慌,面對輿情時纔會不動如山。

實業爲主,不要聽信那些掮客的話,那都是騙子,一夜暴富在這個世界從不存在,任何財富神話也只是神話。

市場先行,要尊重市場規律,最起碼要看得懂財務財表,能從公開的財務財表中提煉出消息,包括競爭力、行業的格局發展的前景等等,只有這樣,纔不會被故事所欺騙,連基本的價值分析都做不到,盲目只會傾家蕩產。

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一個毫無價值的票證忽然價格大大超出了價值,一塊臭狗屎永遠是臭狗屎,吹上了天,也是臭狗屎,一雙襪子賣不到一艘五桅過洋船的價格,皇莊出品也不行。

“雕版印刷後,就放在燕興樓交易行,購買票證的時候,讓經紀買辦們人手一本,東家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是照着抄作業都不會,他們也別幹這個了。”朱翊鈞對有價票證分析愛不釋手。

馮保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就交易行那幫殺紅了眼的傢伙,個個都是眼高於頂,覺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那一個,他們肯看這本書?”

朱翊鈞笑着說道:“這樣,這本書不要叫《有價票證分析》,叫這個名字,他們肯看纔怪,你這樣,改名爲《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你這樣取名字,他們就會看了。”

“啊?”馮保愣了愣說道:“陛下是真的會起名字。”

朱翊鈞笑着說道:“只要他們打開第一頁,就不會放下,這可是大明投資領域的第一本經學,對於苦海泛舟的諸多經濟買辦而言,就如同燈塔一樣照耀着他們前進的路。”

“臣遵旨。”

馮保真的改成了這個名字,放在了燕興樓售賣。

王謙看到燕興樓交易行櫃檯上放着這本書的時候,還很興奮,畢竟他的奏疏得到了陛下親自逐字逐句的註批,當他極其興奮的走過去,看到名字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人生都灰暗了起來。

在那短暫的瞬間,王謙都有了去皇極門伏闕的衝動!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他王謙好歹也是大明正經的進士出身,堂堂正四品僉都御史!大明皇帝怎麼能這麼欺負人!

但這樣炸裂的標題有助於信息的流通,最終威權崇拜者王謙,還是收起了伏闕的心思,至少副標題還是《有價票證分析》。

王謙失魂落魄的回到家後,見到了父親。

“回來了?聽我兒子寫的書成了京城的暢銷書?哇,《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嘖嘖,我都不知道你還有這等秘密!”王崇古滿臉笑意的說道。

王謙惱羞成怒,大聲的說道:“爹!下次我就寫《我的次輔父親不爲人知的一面》,看你還笑得出來嗎!”

“逆子!吃我環首刀!”王崇古氣到頭暈,他立刻摘下了刀架上的七星環首刀,開始了追殺。

大明京堂傳統戲碼,王次輔殺子,再次上演,這次王崇古愣是追了四條街,當真是老當益壯,但最終沒能追上逆子。

王謙還得等他爹氣消了才能回去,所以溜達到了太白樓,打算用父親給的零花錢,給喜歡的姑娘送十個花籃,結果剛走進太白樓,就被人追着問暢銷書的事兒,在麻木中,王謙回到了家中。

“爹,你砍吧,我不跑了!”王謙失魂落魄的站在正廳,書的名字實在是有點太羞恥了。

王崇古樂呵呵的說道:“其實你那書我看了,寫的挺好的,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雖然名字有點羞恥,但這不是爲了傳播度嗎?”

“挺好,爲人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不爲兒女的未來擔憂。”

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
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