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

田一俊的謀劃裡,要讓軍隊逐漸脫離皇帝陛下的掌控,他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將鬥爭的範圍從邊軍擴大到京營,雖然沒有過於詳細的規劃,但田一俊覺得是可以實現的。

因爲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就發生在宣德、正統年間。

在永樂年間還在戰無不勝的大明軍,在宣德、正統年間開始系統性的敗壞,尤其是作爲顧命大臣的英國公張輔,在正統年間,被排擠到無法上朝,正統二年,王驥以英宗密旨殺都指揮安敬。

正統二年的時候,明英宗朱祁鎮纔剛剛十歲,連字還認不全,他在正統元年三月纔開始上學,怎麼給王驥下達密旨?

歷史上發生過,所以田一俊以爲自己可以,循道而行就是了,但是田一俊忽略了朱翊鈞不是朱祁鎮,張居正、王崇古更不是三楊。

朱翊鈞看完了完整的案卷,以田一俊爲首的賤儒們認爲,大明京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能刀刃向內。

大明皇帝和戚帥相互配合,振武十七年以來,大明京營逐漸形成了‘上報天子下救黔首’的軍魂,這一綱領,就是最大的問題。

無法刀刃向內的京營,外戰自然天下無敵,但只要出動平叛,京營內部就會產生分歧,只要有了分歧,就到了賤儒熟悉的領域。

現在大明上下團結一心,團結在皇帝的周圍,進行萬曆維新,沒有過於嚴重的分歧,甚至連賤儒心心念念皇帝掌權后皇帝和太傅反目成仇的戲碼,都沒有上演,張居正在萬曆五年、九年,就那麼輕輕鬆鬆的歸政了。

而皇帝在掌權後,也沒有對約束極其嚴格張居正進行清算。

賤儒一直等的分歧沒有出現,心急如焚,楊巍如此、田一俊亦是如此。

田一俊覺得大明軍無法刀刃向內,否則會出現分歧。

但其實他們完全想錯了,大明軍是可以平叛,這就是賤儒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根本不知道權力二字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權力的誕生,權力的誕生,不是講故事,不是搞敘事,更不是靠一張嘴。

權力是現實的暴力梳理生產關係,基於生產關係演化出了道德,道德催生秩序,秩序之下,纔有權力,暴力、生產關係、道德、秩序、權力這個演進的過程中,暴力是唯一的現實。

戚繼光在萬曆元年入京第一次面聖,跟皇帝交談的時候,他就說:他在平倭的時候,讓南兵保持戰力的根本是軍紀,而軍兵認可軍紀,是一年十八銀的軍餉,打贏了恩賞不會被剋扣,打輸了大家一起挨罰。

大明京營也是如此,軍兵之所以完全認可嚴苛的軍紀,是因爲從入伍到退役,從生到死,都有保障,這就是共識形成的現實基礎。

賤儒根本不把窮民苦力當人看,在他們眼裡,京營軍兵,不過都是些亡命徒而已,最是容易上當受騙,會乖乖的跟着他們鼓譟出的胡言亂語而行動,但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底要怎樣的物質投入,才能攪亂京營。

連錢都不想付,還想讓精銳跟着一起造反?!

賤儒更沒有把軍兵當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軍兵不是一個個數字,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執着、有自己的堅持,他們有自己的親朋好友,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評判和理解。

可是正統年間,敗壞京營的成功,讓田一俊認爲他也可以做到。

賤儒們是不認可暴力是權力的基本根源,也不認可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的深意,因爲在景泰八年,掌握了京營的景皇帝、于謙,就被什麼都不是的太上皇朱祁鎮,給奪門了。

于謙更是束手就擒,奪門之變後第三天,于謙就被朱祁鎮下旨斬首示衆了,在正統十四年組建的新京營,在天順元年被徹底解散。

奪門之變的發生,讓賤儒們有理由相信,權力不是來源於暴力。

可當時的情況下,于謙能怎麼辦?該怎麼辦?景皇帝朱祁鈺沒有子嗣,難道讓于謙帶着京營取而代之?

他們也從來沒有真的理解過上報天子下救黔首究竟是何意,這句話的意思,在大多數軍兵的概念裡,救黔首就是報天子,報天子就是救黔首,這從來不是互相矛盾的兩個概念。

對於京營而言,如果皇帝下旨刀刃向內,那一定是出現了需要被殺死的賊人,弔民伐罪爲王師,因爲上報天子下救黔首,後面一句是: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

京營十萬軍兵,每年要領超過三十五銀的俸祿,二十五銀的基本餉銀,還有十銀的各色恩賞,而且這些餉銀都是當月發,比如二月初五發了本月俸,二月份還沒過,餉銀已經到手。

他們享受了北大營的軍城,直接屬於大明京營的三級學堂以及講武學堂,他們享受了無限的殊榮,每一名戰死的軍兵,都要刻在忠烈祠之上。

對於京營軍兵而言,以前是好男不當兵,是賊丘八,現在,他們可以挺直了腰桿做人,軍兵們有時候,也會想,陛下給這麼多錢,究竟什麼時候要起事造反?

要不然這麼多東西,拿的實在是有些燙手了。

賤儒真的把鬥爭化擴大到京營,最終的結果,也只會是皇帝帶着京營,再打一遍江山。

“田一俊還未認罪。”朱翊鈞坐在五鳳樓上,看着源源不斷傳來的隻言片語,眉頭緊蹙,這些個賤儒有些難纏了,面對鐵證如山的事實,面對臺下六千舉子,衆目睽睽之下,田一俊依舊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而不是自己的方向出了問題,這不是朱翊鈞想看到的局面。

“陛下,賤儒是不覺得自己有錯的,因爲他們已經拋開事實不談了,連任何事實都不談,只談論自己猜測、臆斷的人,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有錯呢?是世界有錯。”張居正解釋了爲何田一俊不肯認錯,這種賤儒,昨天有、今天有、明天還有。

當事實有利於自己的時候,就講事實;

當規則有利於自己的時候,就講規則。

這就是賤儒的基本詭辯邏輯。

張學顏看着刑臺搖頭說道:“田一俊就是五體不勤、五穀不分之人,他現在還覺得自己不該死,因爲他是禮部右侍郎,是正三品,按照八辟法,他可以議賢、議能、議貴。”

“刑不上大夫,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刑不上大夫,被註解爲,如果大夫犯了法,就要八議所犯錯誤的輕重,其懲罰不在刑名之上。

經過廷議之後,廷臣們認爲田一俊該死,因爲他是反賊,更是叛徒。

比如此時腦袋縮的跟個鵪鶉一樣的沈鯉,平日裡沈鯉可是喋喋不休,但今天,他一言不發。

因爲田一俊是禮部侍郎,禮部出了這麼一個東西,他這個大宗伯負有一定的連帶責任,人萬士和本身是個賤儒出身,管着禮部十多年從未出事,輪到沈鯉這個骨鯁,反而出了這麼一件事。

“就看不得大明好,看不得百姓們豐衣足食,看不得窮民苦力過幾天踏實日子,他死的時候,就知道錯了。”沈鯉看着田一俊,嘴角抽動了下,帶着幾分埋怨,田一俊這麼搞,他沈鯉三年白乾了。

沈鯉好不容易通過各種績效考成,獲得了聖眷,結果全都被這個田一俊,一次性的還了回去。

在王崇古宣判後,公審宣告結束,田一俊還要活一段時間,等到把逆黨全部抓完之後,纔會按個篩選,防止有人遭受類似於徐渭被無故關押七年之久的冤案發生。

胡宗憲庾死天牢,也是政治性案件,而徐渭被連累坐罪。

舉人們在緹騎的安排下有序離場,這可能也是某些舉人一生唯一一次面聖的機會,名落孫山後,選擇歸鄉的是多數,其實很多舉人也知道自己考不中,就是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給自己一個交代。

夏宗堯回到了客棧的時候,才發現客棧已經換了東家,他打開了書箱,看着書匣子裡放着嶄新的精印本書籍,矛盾說、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兩卷、大明算經、天演論、人擇論、解刳圖說、衛生預防與簡易方等等。

夏宗堯打開了矛盾說,立刻眉頭緊蹙了起來,因爲和他過去讀到的完全不同,內容是一樣的,但是註解上卻天差地別,他現在拿到的矛盾說,是陛下親自注解的,過去很多想不通的地方,立刻就想通了。

比如矛盾說開篇明義,就告訴所有人,矛盾說不是什麼經義,只是觀察萬物無窮之理的辦法,矛盾相繼,而且不是突然而然,突然出現,而是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礎上實現。

比如矛盾說強調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繫,風吹動了池塘的水面,吹皺了春水,也將月影吹散,而月影是月亮的倒影。

一切的事物存在普遍聯繫,揭示了另外一個道理,那就是大明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決定,最終締造了大明國朝的最終走向,不要覺得自己的選擇無用,每一個人的每次選擇,都在悄然的改變着這個世界。

比如矛盾相繼,就是解決一個矛盾,新的矛盾就會出現,松江府通過還田令,解決了人地矛盾,但很快勞資矛盾就成爲了松江府地面的主要矛盾,而這個新的矛盾,對大明國朝提出了新的考驗,過往的經驗已經沒有參考經驗,大明要走出新的道路來。

如此種種,當夏宗堯看完了陛下註解的矛盾說,他才恍然大悟,看不明白,不是他的錯,是有人在矛盾說傳播過程中,故意曲解了其中的關鍵。

當夏宗堯打開階級論的時候,面色鐵青!這次不僅僅是註解的問題了,而是刪改!

他之前看到的階級論,是存在大量刪改的,不僅刪除還修改,把整個階級論改的面目全非,讀起來晦澀難懂不提,讀完就是讀錯,很多內容都是南轅北轍。

階級論的第一卷講階級,即大明各階層的劃分。比如,他過往讀到的階級論裡,是沒有窮民苦力這個階層,鄉賢縉紳是最下層,這樣一來,鄉賢縉紳就是江山社稷的根本,那窮民苦力是不是人的問題,始終困擾着夏宗堯。

那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可是國典裡,居然沒有他們存在的痕跡,現在他沒有困惑了!

這類的錯誤比比皆是,造成了階級論在傳播上的巨大困惑,舉人都看不明白,更別提秀才、蒙童了,讀的明白纔有鬼。

大明萬曆維新重要的思想政治成果,在傳播過程中,被人爲的扭曲了。

夏宗堯用力一拍桌子,憤怒無比的大聲說道:“陛下說多讀書,少上讀書人的當!果然如此,簡直是可惡,他們怎麼敢修改經義!也是,他們連事實都敢修改!”

舉人們要等待會試的結果,這幾日,舉子們在京師頻繁的參加各種鹿鳴會、同鄉會、詩會,其實就是人際交往,誰飛黃騰達了,日後能說我跟他一起喝過酒,日後有什麼事兒,還能請求幫助。

這一聚集,皇極門公審的話題,就是繞不過的,這談着談着就開始討論皇帝贈禮,有人說發的儒袍是分地域的,北方是厚實精紡毛呢,南方則以棉布爲主,有人說書箱都是極爲昂貴的木材製作。

這談論自然談到了書箱裡的書籍,這不談還好,一討論,大家全都發現被騙了!

各地有各地的騙法,但各地均不完整,歧義極其嚴重。

熊廷弼和袁可立沒有參加任何的聚談,因爲他們倆是張居正的門生,沒人敢到全楚會館叫他們。

熊廷弼早就習慣了,他就懶得去那些詩會,都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爲賦新詩強說愁,胡說八道也就罷了,關鍵是寫的詩詞也不好,甚至還不如陛下。

陛下寫的詩詞,已經足夠離經叛道,不講格律了。

袁可立則非常慶幸,他入京就帶了七兩銀子,哪有那麼多錢置辦參加聚談的行頭。

去參加詩會,綾羅綢緞得來一身、配飾、摺扇、髮飾要來一套,出門在外,你得有一架車,別人都是豪奢的皇莊出品,你不夠有錢,也得租一輛,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詩會,會有個伴兒,這個伴兒也是爭奇鬥豔的一種。

京師的詩會和河南的詩會沒什麼不同,而且京師更加奢靡,你帶的伴兒不上臺面,會被人笑話,而且這種笑話是十分直接的,根本沒人找你說話。

這種詩會,早就不是吟詩作對,聚談講義,已經變成了一種隱形的鬥富。

袁可立在河南就懶得去,去這些詩會,挨那些莫名其妙的羞辱,還不如在家裡讀兩本書。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北方很難看到楊柳成煙的盛景,那得去李成樑心心念唸的江南,雖然李成樑被皇帝委派了西域開拓的任務,但李成樑覺得,日後自己一定要死在江南,遼東實在是太苦了。

三月初一,是會試放榜日,熊廷弼和袁可立一起坐車前往東華門,熊廷弼和袁可立不熟,袁可立進了全楚會館都在全力備考,兩個人師出同門卻沒有怎麼說過話。

“其實你要去,全楚會館是有車和女伴的。”熊廷弼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告訴他,如果實在是想去詩會,全楚會館什麼都有,皇帝賜的各種車架,多到必須送到西山宜城侯府去。

張居正的家在西山宜城侯府,佔地三千畝,雖然大半是山水園林,但建築面積也有超過三百畝了,是京師第二豪奢宅院,第一豪奢宅院是戚繼光的奉國公府,一樣的佔地三千畝。

“我不去,去了就是花錢,我沒有那麼多銀子。”袁可立看着窗外人頭攢動,搖頭說道:“其實也沒意義,我不喜歡詩會的調性,袖手談心性,能談出什麼?”

“我也不喜歡,兄臺有所不知,有的時候,連賤儒也討厭賤儒!”熊廷弼一笑,大家都討厭賤儒,這就是有共同話題了!

“哦?願聞其詳。”袁可立對這件事十分有趣,他覺得自己日後可能的敵人就是這些賤儒,當然他得考得上進士才行。

“海文忠海總憲留下的遺澤之一,都察院御史挑水事。”熊廷弼隨便選了一個素材,開始了講述賤儒是如何爲難賤儒的,這件事是京師的趣聞。

熊廷弼講完後,總結性的說道:“有趣的是,自那之後,都察院御史們就再也沒有以咳嗽之類的事彈劾過臣工了,大多數御史上奏也沒有引起過陛下的雷霆震怒,大約是失去了御史這把尖刀,所以,一些藏在背後的人,就必須要親自出馬了。”

海瑞對都察院的改良是行之有效的。

“是怕被陛下威罰嗎?”袁可立總覺得御史們是害怕皇帝進一步加重責罰,御史們爲了一個挑水排班,都能吵到打起來的地步,這完全是斯文掃地。

挑水也就罷了,乾點活就幹了,可從都察院到甜水井這段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因爲沿街做起了‘看猴戲’的買賣,沿街店家的二樓,全都是慕名而來的看客,他們站在二樓看熱鬧,御史挑水可是京師四景之一。

人都是喜歡看熱鬧的,可不僅僅是大明皇帝。

這四景分別是全楚會館扔辣椒、王崇古殺子、都察院挑水、黎牙實坐牢,並稱京師四大風景線。

黎牙實坐牢這個風景線,主要是他編的那些個有趣的笑話,之所以是笑話,而不是謠讖,是因爲很多內容都不太符合現狀了,是過去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或者極大的改善,大家看了也只會會心一笑,而不是聯想到朝局。

如果不解決問題,那黎牙實編纂的就是謠讖,一萬個腦袋都不夠砍。

要是皇帝有意解決問題,那就是風景線之一了,比如黎牙實就尖銳的批評過邊軍欠餉的問題,說朝廷假裝發餉,軍兵假裝打仗,連餉都不發,沒有叛亂,已然是忠心耿耿了,就已經解決了。

熊廷弼搖頭說道:“也不盡然,以前賤儒都是先射箭再畫靶,現在行不通了,因爲靶子會還手。”

“挑水這件事讓御史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挑水就沒水喝,這聽起來有點廢話,但在之前御史們,完全不瞭解水窩子是怎麼運作的,這句廢話,反而讓一部分的御史們瞭解到了,不能拋開事實。”

就像是腦袋就應該長在脖子上,不挑水就沒水喝這種廢話,反倒是讓御史們初步接觸到了行之者一,信實而已這句話的概念。

人一旦理解了這種概念,就跟中毒了一樣,很難僞裝成沒有中毒的模樣。

御史這種風氣上的改變,是海瑞改良都察院的結果,這是對大明風力輿論是巨大的修正。

“先生和海文忠有仇怨嗎?我在河南聽聞了很多不好的傳言。”袁可立終於問出了自己最想問的話,張居正和海瑞的關係。

很多人都說,張居正和海瑞是死敵,海瑞這十六年來,一直想置張居正於死地,因爲張居正又貪又腐還包庇門人,戚繼光、李成樑、王如龍等等將領的銀子,張居正都收。

“文忠這個諡號,是先生主張的。”熊廷弼嘆了口氣說道:“先生和海文忠哪有什麼仇怨,都是爲了國朝,都是爲了大明中興,若是有仇,那也是跟王崇古有點解不開的恩怨罷了。”

張居正當初不肯讓海瑞回朝是怕海瑞礙事,畢竟重病要下重藥,萬曆維新有些出格的舉動,海瑞又是出了名的硬骨頭。

文忠這個諡號,就是張居正竭盡全力爭取到的,禮部本來定的是忠介,但皇帝不準,張居正專門和沈鯉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溝通,最終以元輔力壓禮部反對意見,確定了這個僅次於文正的諡號。

海瑞雖然指着嘉靖皇帝的鼻子罵的十分難聽,但海瑞是自己的忠臣,是世宗的忠臣、是先帝的忠臣,更是陛下的忠臣。

“原來這樣!”袁可立這才瞭解到事情的全貌,張居正在士林風評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隆慶六年,先帝龍馭上賓後,張居正不準海瑞回朝做官。

海瑞是好人,那張居正一定是壞人了,這種二元對立是極爲普遍的觀念,但海瑞從來沒覺得張居正有錯,海瑞說張居正是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張居正爲海瑞謀求了文忠諡號。

“那全楚會館扔辣椒的事兒,是真的嗎?”袁可立左右看了看,低聲問起了先生的八卦。

“額,這個的確是真的,先生嗜辣如命,到了無辣不歡的地步,陛下幾次勸說不行,就直接上了手段,這兩年扔的少了,因爲…”熊廷弼往前湊了湊,笑着低聲說道:“因爲農學院搞了一種不辣的辣椒,是從墨西哥總督府傳來的,叫青椒,當年安東尼奧送給陛下的禮物之一。”

“先生要吃辣椒,庖廚就放青椒,後來先生只能徒嘆奈何。”

要吃辣椒可以,庖廚也放了,總不能說沒有辣椒吧?青椒不是辣椒?

有人喜歡甜、有人喜歡鹹、有人喜歡辣,人都是這樣,酸甜苦辣,有些自己偏執的喜好,但辣已經影響到了張居正的身體,那就由不得張居正自己做主了。

這些年張居正的身體比過去還好,每天要鍛鍊身體,飲食還要健康,但凡是健康,那自然是少油少鹽少辣少刺激性沒滋沒味,嘴巴淡出鳥來。

有一次張居正就對駱思恭發脾氣,說那天牢裡的犯人都比他吃的有滋味,再約束嚴格,他就和黎牙實一道去天牢吃飯了!

駱思恭不語,一味的扔辣椒,讓張元輔找陛下發脾氣去,他是聽命行事,而且駱思恭還說,就是到詔獄吃飯,還是他來管,他是緹騎。

張居正憤怒的甩了好幾下袖子,又無能爲力。

“到了。”馬伕停車,熊廷弼和袁可立這兩位全楚會館的學子,下車站在了東華門之前。

熊廷弼和袁可立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會元是熊廷弼,榜眼是袁可立,探花是吳道南,他們三個人的名字專門放在一個榜上,字體很大,老遠就看到了。

“咦,我中了,哈哈我中了!我中試了!”人羣中突然一個人跳的老高,抓着旁邊的人,用力的搖動着,大聲的喊道:“我中了,中了!”

這人正是夏宗堯,他的文科成績不錯,算學或者說理科成績不算差,綜合成績就到了前四百名,夏宗堯根本不顧旁人的眼光,滿面通紅,逢人就說他中了。

有些學子甚至沒有膽氣自己來看榜,等人敲鑼打鼓去報,若是有人討要賞錢,那就是榜上有名,若是無人問津,大抵是名落孫山了。

“我中了,哈哈,額…”夏宗堯抓着熊廷弼搖動了下發現沒搖動,又抓着袁可立搖,也沒搖動,才換了人去搖,中了貢士的夏宗堯有點瘋魔,這種亢奮的症狀,一般要持續好幾天。

夏宗堯一步三跳的跑遠了,沒有一點點的斯文可言。

“練過?”熊廷弼有些驚訝的看了眼袁可立問道,袁可立看起來不太像文弱書生。

袁可立點頭說道:“隆慶元年,河南鬧了洪災,流民遍地鄉匪成羣,大小學了點武藝傍身,岳飛是我們河南湯陰人。”

岳飛在黃河南北有大量的廟宇,習武人數衆多,因爲鄉匪橫行。

“你別看我,我可打不過你,你去考武狀元都行,我可不行。”袁可立一看熊廷弼的眼神就知道壞了,熊廷弼想打架,躍躍欲試。

窮文富武,袁可立就是學了點武藝,勉強算是文武雙全,但上陣殺敵真不行,他也就是在十六歲那年,帶着鄉民、配合衙役,剿滅過山匪而已。

熊廷弼和袁可立看了看榜,情緒十分穩定,熊廷弼甚至有點心虛,因爲皇帝改了考題,全是他最擅長的領域,這要考不了第一,他就對不起自己天才的名號了。

袁可立是非常意外的,因爲他鍼砭時事,沒有對萬曆維新歌功頌德,反倒是得了最高評價。

熊廷弼和袁可立坐車回到了全楚會館的時候,得知了有客人來訪,而且客人是來找袁可立的。

陸樹聲找上門來了。

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
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