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

王謙長大了,有自己擅長的事業,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雖然頂着一個紈絝的名頭,但從來沒做過越線的事兒,比如王謙就從來沒有草菅人命,更沒有包庇奸猾縱容不法,也沒有向太子索賄,這一切都讓王崇古十分的安心。

而這次的《有價票證分析》的書,王崇古還真的仔仔細細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王謙對整個交易行的投資,觀察的非常細緻,總結的極爲到位,並且王謙身體力行,對裡面涉及的‘四個秘密’,王謙是知行合一,全都做到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知行合一,基本上就能把自己安頓好了。

王崇古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了,開始積極籌措建琉璃塔之事。

李太后面對價值衡量法,仍然堅決不同意,她纔不管什麼價值衡量,她就知道自己真的答應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必然有她的名字,大興土木可不是什麼好詞,尤其是形容具體某個人的時候。

最後,北衙琉璃塔,定名爲了正衙鐘鼓樓。

琉璃塔的整個建築風格沒有改變,仍然是以南衙大報恩寺琉璃塔爲樣板,但是做出了簡單的修改,在頂部懸掛了一個巨大的錶盤,錶盤上有十二個時辰,而每個時辰分爲了兩個小時辰,每個小時辰分爲六十分,每分鐘六十秒。

循環不止。

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辰,是宋代天文學家蘇頌的分法,而每整點的時候,鐘鼓樓上的更夫就會敲響吊在鼓樓上的時鐘,告訴所有人,到了整點。

整個錶盤由大明皇家格物院設計,在時針的基礎上,增加了分針和秒針,六十爲進制。

之所以選六十進制,而不是大明天文學裡傳統的天、刻、分、秒百進制,是因爲計算不方便,60是123456的最小公倍數,可以方便計算,一個小時的三分之一是二十分鐘,而且日晷是圓形的,還涉及到了圓的等分。

其實這都是算學上的規定,算學就是精準的定義。

之所以六十進制,主要是文化。

中原自古有十天干十二地支,而天干地支進行循環組合,從甲子到癸亥一共六十個。

大明的年、月、日、時,都是以六十爲一個循環,比如萬曆十一年的科舉是:癸未科殿試金榜名錄,比如是在二月的己丑日,確定了餘有丁爲主考官。

大明年月日是以六十爲循環,那大明的時辰也是六十一個循環嗎?

時辰也是六十循環,時候的侯,其實就是六十個時辰爲一侯,六十個時辰正好是五個十二時辰,正好五天時間,所以也叫五天一侯。

年月日時都是六十一循環,那麼時下面的時間單位分和秒,都以六十爲一個循環,唯理所在。

正衙鐘鼓樓的大鐘表設計起來,對於皇家格物院而言,沒有任何難題,因爲是時間單位,六十次一循環,那不是理所當然之事嗎?

草圖在三月初七那天通過了廷議,而後開始了具體的設計,與此同時,選址也確定好了,就在東華門外。

原來東華門外是十王府,就是大明未就藩,仍然留在京師的親王的住所,但因爲大明大宗人丁不興,甚至鬧出了絕嗣旁支入大宗之事,十王府年久失修。

而且有了十王城後,十王府就沒什麼意義了,成爲了正衙鐘鼓樓的選址。

本來,高達三十三丈有餘的鐘鼓樓可以一眼看穿整個皇宮,這對皇帝非常不利,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選在這裡纔對,但因爲皇帝不住皇宮,這個選址就非常合適了。

皇宮因爲皇帝住在裡面纔是皇宮,現在的皇極殿、文華殿,頂多算是個大明皇帝的辦公衙門。

禮部選了個良辰吉日,開始破土動工。

皇帝的生活總是枯燥且充實的,大明皇帝每日都很忙碌,京師的所有人也習慣了皇帝陛下的勤勉和活躍,直到四月初三這天,本該大朝會的日子,大明皇帝突然下旨,停罷大朝會推遲召開。

原因很簡單,御門聽政十多年的大明皇帝病了,而且發起了高燒。

本來已經進入了四月的初夏,這個季節,已經開始炎熱,皇帝陛下一如既往的前往了京營操閱軍馬,在回城的路上,西北強冷空氣忽然而至,天氣突然變得寒冷了起來。

十多年來,勤勉的皇帝陛下,終於病倒了,這一病就是…一天。

解刳院的大醫官匆匆忙忙入宮的時候,陛下已經退燒,風寒的症狀已經全部褪去,大醫官們再來晚點,陛下就全好了。

得益於長期習武,身體強健的陛下,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恢復了健康。

爲了不讓朝臣們擔憂,朱翊鈞在四月初五召開了大朝會,當羣臣看到了大明皇帝再次出現在皇極殿的寶座上時,一切的疑惑都煙消雲散了。

“一個強健的體魄,對於大明皇帝而言,何其的重要。”朱翊鈞看着桌子上堆着的奏疏,嘆了口氣說道:“就是偶感風寒,就這麼多的問安奏疏,恨不得把朕的御書房全部堆滿!”

這些寫滿了忠誠的奏疏,各種肉麻的詞彙層出不窮,朱翊鈞還不得不翻看這些奏疏。

應批盡批,是朱翊鈞答應過張居正的,自然要做到。

朱翊鈞拿起了桌上的一枚章,上面就三個字,[朕躬安],意思是朕的身體挺好的,對於問安的奏疏,朱翊鈞專門刻了個章,遇到就框框的蓋章,磨坊的驢也要學會自己想辦法省力。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銷量如何?”朱翊鈞一邊蓋章,笑着問道。

“那真的是火爆京師!甚至已經開始向各地散貨了,不得不說,這個名字是取得真的好!”馮保爲陛下的靈機一動點了個贊,真的是太棒了!

“矛盾說要不要改個名字?”馮保舉一反三,想到了矛盾說的推廣能不能用這個辦法。

“瞎胡鬧。”朱翊鈞嗤笑了一聲說道:“你怎麼不去勾欄瓦舍對着那些仙女講政治呢?那不是對牛彈琴嗎?”

嚴肅政治學的矛盾說等刊物文集,完全不適合這樣傳播,因爲它本身就很嚴肅,將政治娛樂化,本身就是一種很危險的行徑,搞不好就是。

政治活動,是羣體決策的過程;而娛樂是吸引人的眼球,讓人感受到愉悅和快樂。

將政治完全娛樂化的惡果,就是政治活動羣體決策的過程中,爲了吸引人的眼球,完全以關注度和話題度爲導向,不斷的拋出各種不可能兌現的許諾、荒誕不經的論點、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極其短視或者癡人說夢的目標,而且往往充斥着子虛烏有的謊言和欺騙。

政治娛樂化會缺少事實,只有謊言。

因爲娛樂的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着關注度和話題度而展開,一旦政治活動發展到這種趨勢,那所有的羣體決策,都會違背事實去進行。

大明存在類似的現象,表現爲大明言官們爲了彈劾而彈劾。

譚綸朝日壇咳嗽,都要把兵部尚書劾去的地步,整個過程充滿了謊言和欺騙,若非譚綸直接挑明瞭說,那張王崇古提舉京營將領的名單,纔是鬥爭的關鍵,坐在臺上的小皇帝,真的能看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嗎?

“吏部這本奏疏不是問安疏。”朱翊鈞手都舉起來就要蓋章,纔看到不是問安的奏疏,而是吏部尚書樑夢龍的奏疏,談論的內容是考成法的弊病。

“樑夢龍不是張居正的學生嗎?樑夢龍居然指責張居正的考成法有弊病!這是要倒反天罡不成?”朱翊鈞驚訝至極,這個樑夢龍的膽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馮保想了想說道:“有沒有可能是先生授意的?”

他看到那本奏疏的時候也是這個想法,但從司禮監拿到御前的時候,馮保確信,張居正知道這本奏疏,甚至可能這本奏疏就是在張居正的指導下完成的。

“嘖嘖,言之有物。”朱翊鈞發現了樑夢龍寫的奏疏,直指考成法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考成法高壓下的官場生態。

這是張黨的自我糾錯,沒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這一點張居正很早就告訴了皇帝,而考成法的高壓給大明官場帶來了許多的好處,同樣,壞處一樣不少。

考成法破壞了大明原來的座師制,給大明百官帶來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平臺,而不再是給座師當牛做馬才能換來可能的升轉機會。

考成法是大明百官的廢除賤奴籍之法,這大大的激發了官場的活力,與此同時,殘酷的競爭開始了。

在高壓之下,大明各級衙門都結成了不同的小團體,這些個小團體之間的鬥爭格外的殘酷,是真正的你死我活,能者上庸者下成爲了官場的基本規則。

如果僅僅是鬥爭也就罷了,哪裡有人,哪裡就有江湖,鬥爭和矛盾一樣無處不在。

但現在這些個小團體的成員之間,開始了權力共享,這是張居正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現象,而且很快開始普遍了起來。

考成法的壓力很大,一旦在限定的時間沒能做完某件事,立刻就會得到下評,而攢夠了三個下下,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而想要升轉最少也要上評甚至上上評。

都是千軍萬馬中卷出來的進士,誰還不是個人中龍鳳啊!

卷。

爲了卷贏對手,小團體之間,開始了互相行方便,就是你給我方便,我給你方便,這樣一來,大家都方便,可以快速的完成朝廷的考成,辦事的效率大大的提高,當然也帶來了權責不明的巨大吏治問題。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件案子,往往都是窩案,牽連廣衆。

也就是說大明本身的條條塊塊,正在考成法的高壓之下,塊塊正在快速的緊密的團結在了一起,這其實對朝廷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這麼繼續下去,地方就會形成實質上的小朝廷,甚至更進一步,就是藩鎮化。

因爲樑夢龍觀察到,這些個小團體之間,開始互相行方便了,不再侷限於小團體的內部,往往以知府或者布政使、參政、按察使爲一個核心組成的小團體之間,權利共享。

這樣一來,看起來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地方已經有形成合力的趨勢,各地的巡撫甚至有可能被架空,或者乾脆在裹挾之下,爲了考成的上上評和地方成爲了一個整體。

條條塊塊的條條,在塊塊的團結之下,開始失效,大明的行政力量會在‘塊塊’團結一致之下,快速失去,就像是開元盛世到天寶亂世一樣的快速轉變,這是張居正絕對不想看到的局面。

“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麻煩啊。”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樑夢龍的這本奏疏上有張居正本人的浮票,按照張居正的說法,現象的確存在,而且問題非常嚴峻,需要立刻去解決,一旦地方這種小團體之間的互相方便,成爲潛規則,那麼就是和座師制一樣的危害,是製造離心力。 再發展些時間,抗命就會變成普遍現象。

樑夢龍和張居正這兩個師徒,商量了很久,還真給他們找到了辦法。

這個辦法當然不是廢止考成法,考成法可是大明行政力量恢復的重要政令,也不是進行高壓改變,比如類似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瓜蔓連坐,這種高壓,只會讓地方更加團結,加速地方的團結一致,對抗朝廷。

樑夢龍、張居正給出的辦法是短任法。

確切的說,一地三司使不能在一個地方六年以上,因爲一旦超過六年,就會形成非常穩定的人事關係,這很方便結黨營私,但是任期時間太短,權力就會被地方吏員完全掌控,再根據實踐的經驗,確定了六年到九年這個時間。

到了九年的時候,就是天大的事兒,也應該升轉或者轉任,不得再任。

這是爲了避免地方以三司使爲核心形成根深蒂固的小團體,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如此,地方也是如此,這樣強行換腦袋的做法,就是逼地方進行新陳代謝,人員的流動,會限制這種小團體之間的互相行方便,危害就小的多了。

大明條條也不至於失效。

朱翊鈞想起了新都楊氏案中的前四川巡撫羅瑤,羅瑤是湖廣人,是張黨的嫡系中的嫡系,到了四川,面對近乎於鐵板一塊的四川地方,意志不堅定的羅瑤選擇了投降,貪腐了三十六萬兩白銀,最終聲名狼藉,被皇帝褫奪了官身和功名。

樑夢龍綜述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而辦法是極爲有效的,能架空巡撫的只有三司使。

“下章內閣知道,明日此事廷議,司禮監把奏疏多抄一份,放在朕的案前。”朱翊鈞額外交待了一下,這本奏疏要放在面前,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一件事,那就是矛盾相繼釋萬理,一個矛盾解決會有新的矛盾出現,沒有任何政令可以推行下去就高枕無憂,坐享其成。

賤儒們總是法三代之上,希望有一個萬世不移之法,但事實上,不存在。

考成法也需要修修補補,才能持續發力。

“臣遵旨。”

張居正對考成法的修修補補很快就通過了廷議,而且吏部馬上開始了行動,對久任超過十年的地方官展開了升轉或者轉任,這一輪快速的人事調動,吏部顯然是早有準備,對於考成法之弊,張居正也不是毫無察覺。

朝堂上沒有黨錮之禍,張居正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吏治和制度完善之上。

萬曆十一年四月初七,一輛馬車從通州水馬驛出發,車上是大明廣東巡撫王家屏,他還帶了兩個人,萬文卿、伍維忠,這兩個人初任廣州市舶司的監當官,因爲連續的上上評,已經成爲了一方知府,這個升轉速度已經很快了。

萬文卿、伍維忠兩個人最大的愛好就是逛青樓,他們離開京師的目的,就是去廣州逛青樓。

王家屏用盡了全力,才制止了二人逛青樓的做法,現在他們只能眼饞了。

“京師真的是日新月異,我們離開的時候,朝陽門外的民舍,離通州還有很遠很遠,現在都連成一片了。”萬文卿看着窗外,感慨萬千的說道。

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京畿的變化之大,讓二人有些觸景生情,當年離開的時候,雖然稱不上破敗,但遠沒有現在繁華。

“我入京後,要去解刳院看望一位故人,你們兩個人就不要去了。”王家屏看着兩個弟子十分確信的說道。

伍維忠眉頭一皺的說道:“範應期嗎?老師,你天天在廣州府裝糊塗,到了京師,也可以裝一次糊塗,範應期的問題不小,和他產生瓜葛,對老師不好,他關在解刳院裡,你去看他,陛下怎麼看你?”

“老師,裝一次糊塗吧,就這一次。”

王家屏嘆了口氣說道:“對,就是他,我其實在入京的路上也在猶豫,猶豫再三,還是要去,不去麻煩更大。”

“不去麻煩更大?”萬文卿眉頭緊皺,這話讓他有點糊塗。

“我和他是好友,無論我去還是不去,都是問題,兩害取其輕吧,因爲我不去,就是不信不義,朝中的那些個道德的衛道士們,就會對我口誅筆伐,我倒是不怕他們,但我不去,就說明我有問題,這纔是最難過的關。”王家屏嘆了口氣,這個範應期不檢點,連累了他。

王家屏看着兩個弟子一臉迷茫的樣子,嘆氣的說道:“我知道伱們不明白,我不去說明我在怕,怕什麼?怕牽連到我身上,說明我心裡有鬼,我問心無愧也會變成有問題,所以必須要去。”

“去了可能會牽連,不去必然會被牽連。”

Www ▪тt kдn ▪c○

大明的科道言官最惹人厭的就是誅心,你不敢去看望故人,就是怕引火上身,就是心裡有鬼,就是有問題,至於問題是什麼,你倒下了自然就暴露了!科道言官的思維,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萬文卿思索再三說道:“去之前,還是先找一趟黨魁吧,讓他拿拿主意。”

“王崇古已經在逐漸捨棄晉黨了,雖然大部分的晉人都沒有察覺到,但我看出來了。”王家屏兩手一攤,對王崇古的轉變,他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崇古拋棄晉黨。

晉黨,快散架了,就在王崇古死後,沒有出來扛旗的人,那晉黨就會分崩離析,一如當初的嚴黨、徐黨,都會投奔他門,但半路出家當和尚,哪個廟敢收呢?

王一鶚就因爲是徐階的學生,在順天府丞的位置上,幹了整整十年,未能得到升轉,若不是陛下一意孤行,王一鶚還要繼續在順天府丞的位置上蹉跎下去。

萬文卿和伍維忠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倒是沒什麼感覺,因爲他倆官癮真的沒多大,他們就想找個地方,脫離王家屏的控制,好繼續瀟灑快活,繼續做官是給家裡、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待,把差事辦好,是忠人之事,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升轉什麼的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特別重要。

“你們倆那沒出息的樣兒!晉黨都要散夥了,你們都無動於衷!”王家屏一臉怒其不爭的說道,這倆弟子,哪哪都好,能力都很強,唯獨沒有什麼上進心,算是官場裡的異類了。

王家屏入京下榻了會同館驛,而後去了全晉會館,沒見到王崇古,刑部尚書王次輔不在文淵閣,也不在刑部衙門,而是在西山煤局。

王家屏沒去西山煤局,而是徑直去了解刳院,在查驗了牙牌之後,在緹騎的帶領下,王家屏走入瞭解刳院內。

“怎麼涼颼颼的。”王家屏沒由來的打了個寒顫,他眉頭緊皺的打量着四周,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但就是有點陰冷的感覺,這顯然是心理作用,解刳院裡乾乾淨淨,並沒有髒東西。

這個人間地獄,王家屏也是第一次走進來。

“來了。”一個平靜的聲音在王家屏的身後突然響起。

“啊!”王家屏嚇了一大跳,看着身後的陳實功,跳到了嗓子眼的心落了回去,他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說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你這走路怎麼沒有聲音?”

“王巡撫說笑了,我走路這不是有聲音嗎?”陳實功笑着說道:“你聽,這不是腳步聲?”

“走吧。”

王家屏身上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非常怪異,剛纔明明沒有腳步聲,但現在又有了,王家屏很確信剛纔沒有聽到。

是什麼東西捂住了他的耳朵嗎?

“這是…”王家屏路過了一間打開的房間,看向了裡面,裡面陳列着各種被松脂包裹的物件,他有些好奇。

解刳院一般人不會過來,裡面有什麼,外人不得而知,也不是解刳院閉門謝客,實在是圍繞着解刳院,有太多太多的志怪故事,故事太多,給這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就更沒人願意來了。

“這都是張四維。”陳實功看着那些標本說道。

“啊?啊,這是張四維啊。”王家屏急走了兩步,他走的很快,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戀,像是想要忘記剛纔的事兒。

但越是想要忘記就越是無法忘記,卻記憶越發的深刻,深刻到永遠無法忘記的地步。

那一片片、一塊塊被封在松脂裡的標本,都是張四維。

王家屏認識張四維,而且還有過矛盾,當真的親眼看到了那些標本的時候,王家屏還是心跳加速了幾下。

終於終於,王家屏見到了範應期,範應期比之前瘦弱了很多很多,原來是略有些富態,現在瘦骨嶙峋,皮包骨頭的瘦弱,兩個眼眶深陷,黯淡無光,而且看起來有些萎靡,以前眼中那種天下捨我其誰的神采消失了,反而變成了一種渾濁。

“來了?”範應期看到了王家屏,笑了笑,露出了兩個黃牙,這是吸了阿片球,裡面的焦油染黃的。

王家屏坐在了椅子上,看着坐在牀邊的範應期問道:“你怎麼回事兒?”

“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被扔進來是解刳的,我被扔進來是戒阿片的,不一樣的,陛下沒有禁止我離開,前段時間戒成功了之後,陛下准許我回家了。”範應期喃喃自語的說道:“我和他們不一樣。”

王家屏還真的不知道範應期已經成功,已經得到了陛下批准可以回家了,範應期主要是智齒長歪了牙疼,在解刳院內,大醫官們給他拔掉了智齒,不再需要鎮痛之後,範應期也對自己發了狠,戒了阿片。

王家屏疑惑的問道:“那你爲什麼還在這裡?”

“你看我這個不人不鬼的樣子,是不是很適合這個不生不死的地方呢?”範應期搖頭說道:“不出去了,我出去還能做什麼?我之前是晉黨的青年俊傑,意氣風發,現在呢?冢中枯骨罷了。”

“你不明白的,我現在就是活着比死還難受,又沒勇氣去死的懦夫,反倒是這裡,挺好的。”

“我準備學醫,做個解刳院的大夫,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範應期打算把自己的社會關係用解刳院的院牆隔絕,這樣一來,他就不用面對外面那些指指點點,那些辱罵,那些嗤笑,那些不屑一顧了,雖然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