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

“播州楊應龍,朕已經給了他一次機會,下旨讓他去貴州巡撫葉夢熊處會勘,讓他安穩一點,不要在大明對外攻伐之時胡作非爲。”朱翊鈞聽聞曾省吾的奏聞,語氣不善的說道。

之前,皇帝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寬容,爲了西南對東籲征伐的大局考慮,先安撫楊應龍。

敬酒不吃,非要吃罰酒。

但楊應龍非但不給皇帝面子,不僅不肯到貴州府會勘,還拒絕了大明派遣的流官。

“陛下,無論如何,楊應龍還沒有打算撕破臉,沒有將這些流官殺害,此事還有轉圜的餘地。如果楊應龍還是知錯不改,就以雷霆之勢剿滅,以防影響西南攻略大局。”

“陛下曾言,外戰則緩,內戰則速。”大宗伯沈鯉站了出來,當了這個和事佬。

楊應龍有不臣之心,此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大明朝廷、雲貴川地方官吏,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決策必然要有取捨,顯然,在沈鯉看來,對東籲繼續尺進寸取,比把漢兵撤回來,揍楊應龍一頓更加重要。

楊應龍,啥時候都能揍,東籲出個莽應裡這樣的蠢貨,可不多見,大明好不容易佔了理,那就要往死裡揍東籲,最好給雲南打出個出海口來。

沈鯉的意思也不是不揍,是等準備更加充分再揍,不打則罷了,要打就一次直接打死。

外戰要慢,內戰要快。

朱翊鈞稍加斟酌後,開口說道:“大宗伯所言有理,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朕做事素來是再一再二不再三,朕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

“第二次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下旨播州,令其自縛赴渝(重慶府)受審,依法當斬,朕可下旨寬宥一二,仍不失爲播州土司。”

朱翊鈞給了第二次機會,這次的機會,是讓楊應龍自己把自己綁了,自己去重慶府接受會勘,寬宥他之前的罪行,就是皇帝的皇恩浩蕩了。

這個條件,比第一次差得太多。

“陛下寬仁,乃國朝萬幸,奈何司酋不體天心,不明陛下昭德之志,反而會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曾省吾趕忙提醒陛下,這些個土司世酋,聽不懂這些道理的,他們不知道感念聖上天恩,只會覺得皇帝慫了。

朱翊鈞立刻說道:“再忤逆,鎮殺之。”

“臣遵旨。”曾省吾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太清楚西南這些土司世酋們的想法了,和當初平九絲、剿滅都掌蠻的流程幾乎一模一樣,連時間都沒有太多的區別。

反覆上嘴臉,只能重拳出擊,就能安穩二三十年。

萬曆元年平九絲的故事,到現在已經十九年了,當年事,已經被這些土司世酋忘記了。

只不過這一次,略微有些麻煩的地方在於川中漢兵都在東籲作戰,川中空虛,要鎮殺楊應龍,就需要好生謀劃一番。

“陛下,臣請聖旨,修繕武侯祠。”曾省吾思慮了一番,把準備好的說辭,奏聞聖上。

修武侯祠,就是聚攏人心。

朝廷遠在數千裡之外,對武侯諸葛亮,在川中的凝聚力,多少有點低估,修繕武侯祠,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打仗的信號了。

諸葛亮在川蜀地位崇高,就是諸葛亮不成器的兒子諸葛瞻,也在合祀祠內。

諸葛瞻辜負了川中萬民對他的期許,沒有攔住鄧艾滅蜀漢,但他死不旋踵,爲國死難,以身殉國,還是贏得了川中萬民的尊重。

“善。”朱翊鈞想了想問道:“是否要出動京營?” щшш. тTk ān. ℃o

“臣以爲暫且不用,北兵不善山野叢林之戰。”曾省吾回答道,京營是北兵爲主,擅長大規模兵團作戰,跑到西南鑽山林,有點大材小用了,不如川中漢軍。

哪怕川中空虛,一個楊應龍,萬餘人的漢兵,就足夠摧枯拉朽的把楊應龍碾死了。

“那就由大司徒督辦此務,需要什麼,就跟着朕說,最重要的是贏,贏了之後再說其他。”朱翊鈞對西南不太瞭解,他最遠也就是去過浙江義烏,還是聽曾省吾的比較好。

“謝陛下隆恩。”曾省吾再拜,俯首領命。

第一批給川中漢軍換裝的新式火器,已經運抵成都,有這批火器,完全能夠把楊應龍引以爲傲的海龍衛,夷爲平地了。

曾省吾是兵部尚書,他深知大明新式火器的厲害,內銅外鐵、鑄鍛一體、牀削鑽鏜的新式火炮,一斤火藥發揮的威能,是過去的三十六倍,這絕不是誇張的說法,而是經過了長期度數旁通測算的結果。

就單單顆粒火藥對火器的增幅威力,就有二十餘倍。

大明正在步入全火器時代,排隊槍斃戰術,正在快速從京營、水師向邊軍推廣。

時代,真的變了。

曾省吾歸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發現陛下不懂馭下之術。

哪有下面臣子,還沒請求,皇帝就做出了缺什麼就說話的承諾?這根本是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把功勞推給臣工。

曾省吾又覺得,這種開誠佈公、坦坦蕩蕩的做法,纔是明君聖主應有的姿態,得到陛下的許諾,曾省吾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做事了,把當年對都掌蠻做的事,再做一遍就好了。

“陛下,臣奏聞海漕之務。”吏部尚書樑夢龍,一直活在張居正影子裡的弟子,出班奏聞海漕之事。

樑夢龍在萬曆九年回京做了兵部左侍郎,同年張居正開始完全還政,作爲首輔,他開始切割吏部事務,萬曆十二年,樑夢龍由兵部轉吏部做了吏部尚書,被人稱之爲影子尚書。

因爲樑夢龍幾乎事事都聽從恩師張居正的吩咐,樑夢龍這十幾年,就幹了一件事,大明海漕。

樑夢龍用了足足半個小時辰的時間,詳細彙報了大明海漕的發展過程,制度的變遷,時至今日,他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一句,大明海漕已然大成功,成爲了大明繼京杭大運河之後的第二根南北溝通的大動脈。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朱翊鈞和大臣們一起聽取了樑夢龍的彙報之後,由衷的讚歎道:“樑愛卿,實乃大明幹臣也。”

“朕尤記萬曆二年,樑卿面聖,言海漕之事,不攻腠理則血脈,不攻血脈則胃腸,誠亦利便哉。”

這句話是樑夢龍的原話,也是他對海漕孜孜不倦追求的原因,是一句醫理,他在給大明看病。

大明病了,尤其是京杭大運河這條大動脈,經過了兩百年的運行,已經不堪重負,同時,河漕上爬滿了吸血的蠹蟲,就這麼一根大動脈,如果不醫好,大明離死不遠了。

經過了十九年的海漕制度的建設,京杭大運河這條大動脈疏通了。

海漕試運,釋放了河漕的運力,運河經濟帶已經形成,兩岸燈火通明,晝夜不息,迸發出了極大的經濟活力,地方衙門也有動力、有銀子去疏浚河流。

兩根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河漕和海漕,形成了掎角之勢,左擊則右援,右擊則左援,互相補充補強,雙循環,讓大明南北在經濟上成爲了一個整體。

“承蒙陛下謬讚,臣有《海運嚴考》呈送。”樑夢龍感謝了陛下的誇讚,呈送御前一本書。

海運嚴考,包含了:海道總圖、諮訪海道、試行海運、海道蠡測、海道捷徑、海道口岸、海道里數、海道日程、海道灣泊、海道通禁、海道限到、海防巡檢、水師海巡等等諸多內容,是大明海漕長期實踐的經驗合集。

朱翊鈞決定看完後,放到偏殿政字櫥窗去,永久保存。

“看賞。”朱翊鈞揮手,示意馮保把早就準備好的紫微少宰星,賞賜給樑夢龍。

這是早就準備好的恩賞,甚至連樑夢龍的生平,都已經鐫刻在了金牌之上,巴掌大,一斤重,滿綠翡翠,另有三十六枚滿綠蛋面,傳家之寶。

朱翊鈞也不知道賞賜這位影子尚書些什麼東西好,樑夢龍寧願做影子尚書,也要把海漕做到極致,他甚至不想進步,只想把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好。

他和潘季馴有着很多很多的相似,當初潘季馴完全可以在六部弄個工部尚書做做,但他一頭扎進了綏遠的沙丘之中,這一走就是十年,至今也沒有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

樑夢龍、潘季馴仍然不是個例,在之前,還有陝西總督石茂華,明明可以回京做個明公,偏偏紮根西北,要把自己手頭的事兒做完。

這些人都是忠臣,忠於自己的內心、靈性。

沒什麼好賞賜的,那就給足夠傳家的寶物好了。

朱翊鈞從來不是一個口惠而不實,給臣工們畫大餅的君王,對於盡心做事的臣工,他願意力所能及的給足夠的功名利祿酬謝他們的忠誠。

樑夢龍看着面前的賞賜,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真的不是爲了這份恩賞,才盡心做事,他就是想給大明看病,把大明治好,人在人間走一遭,總要留下些什麼,證明自己來過。

但這份恩賞他又不能推辭,也推辭不了,張居正和戚繼光攜手入宮推辭,都沒推掉。

“臣叩謝陛下隆恩浩蕩。”樑夢龍行了大禮,接受了皇帝的恩賞。

“那樑愛卿接受了朕的恩賞,朕還有一急務,請樑愛卿分憂。”朱翊鈞看向了曾省吾,才又轉過頭說道:“大司馬年事已高,精力難以爲繼,此次對播州楊應龍用兵之事,樑愛卿幫大司馬協理此務。”

就像當初譚綸找了曾省吾做繼任者,曾省吾現在找到了樑夢龍,這次的任事,既是委派也是考驗,做好了,樑夢龍就從影子尚書,變成了國朝大司馬。

樑夢龍久經官場,聽明白了陛下的安排,再拜俯首說道:“臣遵旨。”

他在遼東打過仗,在做薊遼總督的時候,和戚繼光一起打過仗,他會騎馬,符合兵部尚書的所有要求。

朱翊鈞仔細盤算了下播州之事,至此纔算是放心下來,戚繼光反覆告誡皇帝,動武之前,要先考慮輸了怎麼辦。

爲了避免輸的局面,新式火器是一方面,委派重臣督辦是另外一方面,楊應龍應該死而無憾了,皇帝出動了新式火器和兩位國朝重臣來對付他。

楊應龍要感謝大明皇帝的重視,因爲這樣,他會死的更快,更沒有痛苦。

廷議還在繼續,這個共議制,雖然仍然沒有脫離強人政治的草臺班子,但決策效率極高,扯頭髮的事情很少,大臣也都是快言快語,不繞彎子,不打機鋒,用最快的速度,處置着一件件國事。

不快不行,皇帝那頭兒,奏疏不過夜,效率高的出奇,廷議若是慢了,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臣等恭送陛下。”羣臣再俯首,送皇帝離開了文華殿,四個小黃門將龍椅搬下了月臺,等明日廷議後,再進行升座。

凌雲翼有話要說,拉住了張居正,二人在文華殿下的丹陛廣場前,說起了悄悄話。

“陛下不善馭下之術,元輔之前講筵,可曾講授?”凌雲翼的語氣絕不是詰問,經過了上一次申時行被扛進文華殿之事,張居正的恭順之心,凌雲翼是真的看到了,真的很恭順,連弟子都很恭順。

“未曾。”張居正也是有些憂愁的說道:“不是我不講,是陛下不肯聽。”

現在張居正有些後悔,當初該教陛下一點馭人之術,他現在活着,他可以做,但他要是沒了,陛下不善此道,恐怕會吃很多虧。

“算了,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而且這也不是教就能教會的,有些虧,還是得自己吃。”凌雲翼思索了片刻,還是決定不做什麼了。

過了年陛下就三十了,三十而立,路畢竟要陛下親自去走。

“也是。”張居正放下了擔憂,和凌雲翼又聊了許久關於遷民之事。

遷民是爲了人口增長,如果沒有天變,在萬曆維新的大環境下,大明應該迎來一波人口大爆發,但天變之下,只能緩慢增長了。在萬曆五十年,要有2.5億人至3億人口,才能滿足陛下擴張的需求,遷徙百姓到遼東、到南洋,都是爲了騰出位置,滋生人口。

“先生和凌次輔所慮,完全是多慮了。”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御書房,休息了一刻鐘後,看了兩刻鐘的雜報,等到了文淵閣的奏疏。

凌雲翼有小本呈送,就是不走正式奏疏流程,甚至陛下不必回覆的悄悄話。

凌雲翼坦言,他覺得皇帝有點不善馭下之術。

“只是當下朝臣,都是倭患虜變之後,篩選出的忠君體國之輩,不必用而已。”朱翊鈞硃批了這封小本,是不需要,不是他不會。

他在小本上寫道:把那聰明伶俐之人的腿打斷。

馭下之術,不是什麼難學的本事,他就是不懂,沒人教,只要把《世宗肅皇帝實錄》看完,也就懂得如何馭下了,馭下也算是家學了。

世宗皇帝的一生精於算計,哪怕身居西苑,依舊對朝堂具有絕對的掌控力。

世宗肅皇帝《寶訓》共計二十四卷,世宗寶訓就是道爺的家學,也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裡面記錄了世宗皇帝與臣子奏對,聖旨等內容,是祖宗成法的重要構成,包含事親、待外戚、尚儉、朝綱等等內容。

世宗皇帝《實錄》共五百六十六卷,記錄了大明發生的大小事件。

如果覺的實錄太長了,可以只看寶訓,如果覺的寶訓太過枯燥,也不想學,就看一看林輔成的《南洋遊記》,照樣可以學習馭下之術。

這馭下之術,說起來千頭萬緒,但南洋遊記,將其歸總爲了一句話:把那聰明伶俐之人的腿打斷。

大明對南洋進行開拓,除了椰海城、馬尼拉等總督府駐地之外的地方,都是無序的,總督府根本管不到的地方,複雜的鬥爭之下,誕生了許多殘忍、冷酷而有用的規則。

林輔成被流放南洋的時候,觀察過很久的種植園,在種植園裡,對待聰明伶俐的奴隸,莊園主通常就一種辦法,那就是把腿打斷。

這人越是聰明,就越是能夠明白苦難的來源,就越容易在奴隸之間,四處煽風點火,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或者振臂一呼,或者鼓譟聲勢,蠱惑奴隸逃亡或者暴亂。

即便是懼怕危險,不會做這些,這些聰明伶俐之人,也會想方設法的逃亡。

所以,南洋莊園主們,會對每一批奴隸進行觀察,遇到聰明人,就直接把他腿打斷,而不是委以重任,讓他管理奴隸。

莊園主們更加傾向於使用那些殘暴不仁,沒有什麼想法,只知道對下壓榨,孔武有力之輩,充當奴隸頭子,管理奴隸。

這樣一來,再加上餓肚子這些手段,莊園主們才能高枕無憂。

林輔成用了三年時間,走遍了千山萬水,走訪了數百個種植園,終於明白了莊園主們爲何會這麼做。

奴隸之間也有朘剝,一旦身體出現殘缺,無論才智多麼的傲人,都會被欺辱,被欺辱就沒有任何的威望,振臂一呼、鼓譟聲勢、揭竿而起,都需要極大的威望才能做到。

而腿打斷,仍然可以幹活,開門、餵養牲畜、繅絲、紡車等等。

林輔成把南巡的經歷寫成了遊記,一經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就因爲這段話,林輔成被罵慘了,人情世故,被林輔成點透了。

有意思的是,大宗伯沈鯉看完了遊記,在和皇帝私下奏對的時候,曾經提到過,林輔成提到的內容,不是假的,也不新鮮。

因爲在商周時期,也有類似的規矩,那就是‘刖者使守囿’的刑罰。

刖者,被砍掉、鋸掉、打斷腿的人;

使:派遣;

守囿,看守帝王畜養禽獸的園林。

宮裡有件鼎,就是西周時候的青銅器,名字叫:西周刖人守門方鼎,爐門就有一個受刖刑的奴隸在守門。

馭下之術千頭萬緒,若是能把這句‘把聰明伶俐的人腳打斷’,理解清楚,就能領悟馭下之術了。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維持莊園主的威嚴,保證秩序的穩定。

類似的做法,在漫長的歷史上,在皇帝之中,也並不少見。

宋高宗殺岳飛,岳飛太能打了,他太聰明伶俐了,但卻沒有多麼深厚的背景;萬曆皇帝朱翊鈞,清算恩師張居正,驅逐鎮守北方的戚繼光。

這些皇帝的思維方式,和莊園主幾乎沒什麼區別,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家國大義,只在乎自己皇位是否穩固。

朱翊鈞倒不是不屑馭下之術,只不過是考成法遴選機制之下,暫時用不到而已。

“皇史宬裡的實錄,抄錄小本,可曾抄錄完了?”朱翊鈞問起了一件舊事。

萬曆十六年,他下旨翰林院,申時行爲總裁,樑夢龍爲副總裁,領翰林院,對過往所有實錄進行謄抄,方便皇帝隨時觀看。

大明的實錄修成之後,過往文書都會全部焚燬,就連修史過程中的底稿也會一併焚燬,以實錄正本、副本爲準,算是對過往的一個整體定性,蓋棺定論。

實錄修成後分成了正本和副本,正本放置於古今通集庫存放,副本放置於文淵閣存放。

嘉靖十三年宮中大火,道爺下旨修建了皇史宬,讓翰林們抄了一份,存放皇史宬算是備份。

朱翊鈞動心起念,想把之前所有的實錄都看看,就下旨再次謄抄小本。

正本、副本全都是大開本,不便拿去觀看,而且每次看,還要沐浴焚香,還要敬告列祖列宗,頗爲麻煩。

小本,就是爲了方便取閱,而這次抄錄還有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方便民間窺伺。

雞蛋完全放在皇宮、內閣這兩個籃子裡,有些危險,翰林們謄抄實錄,通常會多抄幾份,或者做人情、或者求金銀,賣給民間收藏家們。

幹隆年間明史修訂完成,正本、副本的明實錄,全部被付之一炬了,若不是館本、民間抄本相互印證,大明很多事,都無法窺見真相了。

“已經抄完了,自洪武至隆慶,通共二千三百四十五卷,裝爲百套。”馮保奏聞了所有情況。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把世宗皇帝的實錄呈送來看,早晚各一卷。”

凌雲翼、張居正擔心皇帝不會馭下之術,朱翊鈞打算做出姿態,把世宗皇帝實錄挨個看完,馭下之術自然大成,也省的二位宰輔擔心了。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陛下本來就很緊張的時間,更不夠用了,馮保有點急切,又不知如何是好。

一個時辰之後,張居正和凌雲翼就收到了皇帝的硃批,看到那句有些古怪的批覆,二人立刻明白,陛下真的懂,只是不屑用。

“上月,應天巡撫松江巡撫水師總兵聯名上奏,請陛下移王駕駐蹕黃浦江行宮之事,諸位閣臣如何看法?”張居正放下了手中的筆,說起了駐蹕之事,陛下有意駐蹕松江,就要把這件事提前準備好。

八月皇帝去蹭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張居正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我覺得可以。”凌雲翼面色凝重的說道:“這件事遲早要做,而且我贊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陛下真的太累了,駐蹕松江,還能輕便些,漢室江山,代有忠良不假,可是這歲月不饒人,得給他們成爲參天大樹的時間。”

凌雲翼的話已經非常直白了,在場的閣臣都聽得非常明白。

磨坊裡的驢,是潞王殿下的胡言亂語,陛下都一笑而過,甚至偶爾以上磨自我調侃,卻道盡了陛下爲了萬曆維新所付出的代價。

強人政治,威權政治,最重要的就是熬。

把那些抱殘守缺之徒全都熬死了,維新派就贏了。

而抱殘守缺的賤儒們要贏,也要熬,熬陛下精力不濟,熬陛下對政事倦怠,熬陛下對國事失去了熱忱,熬走陛下的政治生命,就可以反攻倒算了。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英明,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不能免俗。

那麼讓皇帝勞逸結合就變得十分重要了,而到松江府駐蹕辦事,就是延長陛下政治生命的舉動。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把老頭們都熬死了,朝中全都是在萬曆維新中長大的人。

哪怕是開歷史倒車,也倒不了多久,因爲所有人都認爲,理當如此。

張居正聽完凌雲翼的理由,咬着牙說道:“我本身是反對馳道修通後駐蹕,因爲順天府百一之事,實在是讓人束手無策。”

張居正有點恨了。

一個讓萬曆維新持續推動,延長核心政治生命的絕妙手段,無法推行的阻力,來自於順天府那只有百分之一的願意應徵人數,這實在是讓張居正恨得有些咬牙切齒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順天府觸目驚心的百一,讓此事無法進行。

凌雲翼一聽順天府百一,面色變了數變,甚至帶着憤怒,但這就是現實,他眉頭緊蹙的沉思了下說道:“如果馳道修通,我還活着,我可以留守京師;如果我已經死了,就讓高啓愚留守京師。”

“我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只能解決人。同樣,高啓愚是個獨臣,用好了,就是一把快刀利刃。”

“高啓愚之後,可以用王謙,文成公爲他兒子鋪路,王謙舉人作弊,他就只有獨臣一條路可以走。”

“諸位以爲呢?”張居正看向了其他三位閣臣,詢問他們的意見。

“我贊同元輔次輔所議,但我還是要說,大明哪有那麼多的反賊?不必過分的料敵從寬,陛下聖明,如日中天,魑魅魍魎安敢造次?”沈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不認爲需要凌雲翼大開殺戒解決問題,理由是上次南巡,九歲太子監國,沒出亂子。

京營在側,誰敢胡來?元輔和次輔,有點小瞧九族之間的羈絆了。

“順天府百一。”張居正重複了一下自己的理由。

“元輔所言有理。”沈鯉聽聞,終究是嘆了口氣。

這個百一,實在是太扎眼了,無論做什麼決策,都會無端聯想到這裡,綏遠也完成了登記造冊,綏遠自願應徵者,足足有百四之多,綏遠可是新闢之地!

順天府這百一,實在是說不過去。

“我贊同,松江府是金山銀海彙集之地,陛下必須要去。”張學顏作爲大司徒,選擇了認同。

“我贊同。”陸光祖鬆了口氣,他這個閣臣就是爲了反腐才入閣,壓力委實有點大,表態總是俺也一樣。

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
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