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如果?

這麼說下來,一個自耕農家庭的破產進程,也就是一目瞭然得了。

——一開始,百畝地種着,每年二百八十多石的糧食吃着,發不了財,但也大概率餓不死;

然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你的百畝地縮水一半。

你仍舊盡最大的努力,以半佃租、半自耕的方式,維持百畝地的耕作,但產出卻縮水爲原來的八成,甚至更少。

這對於你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庭經濟狀況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平白多出的窟窿,你只能靠借,而且兜兜轉轉,總還是要借到手裡餘糧最多的地主老財頭上。

噩夢就這樣開始了。

——能趁你家遭遇變故,吃下你家田產的地主,顯然不可能是什麼善男信女。

借糧借到他頭上,什麼九出十三歸,什麼小鬥出大斗進,什麼利滾利驢打滾……

你就借吧,一借一個不吱聲。

就這麼借了三五年,地主老財找上門,說你借的太多了,利滾利都好幾百石糧食了。

你自然還不起。

年年幾十石糧食的窟窿,你活都‘活不起’,又怎麼可能有餘力還債?

地主老財當然也知道你還不起。

直到你還不起,還借給你,自然是盯上了你家剩下的土地。

就這樣,幾年欠下的糧食,又讓你失了十畝地。

之後,你借糧、欠糧、失地的速度,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快。

短短十幾年,剩下的四五十畝地,也被你這一大家子‘吃’完了。

你陷入了沉思。

——明明在努力耕地,努力生存,明明仍耕種一百畝地,這家怎麼久越來越窮、這日子怎麼就越來越過不下去了?

但沒人在意你的沉思。

時代的滾滾車輪就像採花賊,並不在乎你願不願意,只顧自在你身上,留下時代車輪的碾痕。

失去了所有田畝,你成爲了徹頭徹尾的佃農。

仍舊種着百畝地,但總收成至少要拿出三四成,來給地主老財作爲‘租稅’。

缺口比之前更大,你已經養活不起這一大家子了。

沒辦法,你只能‘裁員’。

——兒子,被你送去某個遠房親戚家,說是幫幫忙、討口飯吃,其實就是白送給人家爲奴爲婢。

女兒,也被你賣給了地主老財,說是做妾,實際上……

爲家庭‘瘦身’之後,你的壓力稍稍小了些。

但地主老財既然盯上你了,就不可能放過你。

自耕農尚且要被一場變故,給打成半自耕農,你如今成了佃農,剛風險能力自然是進一步減弱。

免不得什麼時候,又要借錢、借糧,借到地主老財的頭上。

哪怕你足夠好運,始終沒找地主老財借錢,人家也完全可以卡着你的基本生存線,小小給你擡一手佃租。

原本剛好收支平衡的你,被手握算盤不停扒拉的地主老財拿捏,真就是捎帶手的事。

和之前,把屬於自己的幾十畝田一點點‘吃’掉一樣。

這一回,換做是你這個人,被地主老財一點點吃掉了。

就這麼前後二十年的功夫,原本擁田百畝,家庭和美,作爲自耕農的你,便成了地主老財的奴僕。

如果不出天大的意外,你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都要給地主老財家爲奴爲婢,甚至還要爲此感恩戴德,感謝地主老財幫你活了下來。

但有意思的是:最開始,你耕種的一百畝地,都是自己的;

後來,除了自耕的五十畝地外,佃來的五十畝地,也同樣是你賣給地主老財的。

等你成了佃農,從地主老財手裡佃來整整一百畝地——好巧不巧,還是最開始,全都屬於你的那一百畝地。

現在,你成了地主老財的奴僕,工作仍舊是耕種這一百畝地——仍舊耕作這本屬於你的一百畝祖傳農田。

但這一百畝地的產出,已經和你完全沒關係了……

從你失去這一百畝地的過程來看,似乎一切都非常合理。

——至少合法。

但從結果來看,這顯然就是不可接受的。

從開始到結束,一百畝地還是那一百畝地,你也還是你;

唯獨變化的,就是這一百畝地的歸屬權,以及最終產出的分配權。

而這,纔是封建時代土地兼併,之所以能成爲王朝催命劑的核心原因。

那麼,漢太祖劉邦搞出來的調節閥:上林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起到怎樣的‘調節’作用呢?

還是同樣的例子——你是一個自耕農,得太祖高皇帝授予農田百畝。

然後你家遭遇了一個變故,變賣了過半農田,並在隨後幾年,將其餘農田也盡數變賣。

你徹底轉變爲了佃農。

如果沒有上林苑這個調節閥,那你未來的命運,就是在地主老財的剝削下,一點點變成世世代代伺候地主老財的‘世襲奴隸’。

但有了上林苑,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當你遭遇變故,變賣過半田產時,你就會被錄入當地縣衙的視察名單。

當你變賣所有田畝,徹底轉變爲佃農時,縣太爺很生氣。

不是因爲你和縣太爺沾親帶故,而是作爲自耕農的你,原本是縣太爺的政績;

現在你成了佃農,當地人口、戶籍、田畝就都會減少,縣太爺的政績被做了一次減法。

只是縣太爺氣歸氣,卻也不願意和剝削你的地主老財起衝突。

畢竟政績是政績,財富是財富。

小孩兒才做選擇題,成熟的官員會選擇都要。於是,縣太爺只能接受你這個自耕農,被地主老財剝削成佃農的現實——畢竟人家地主老財也懂事兒,縣太爺沒少拿人家好處。

但縣太爺依舊沒有完全放棄你這個人口、戶籍,以及你附帶的田畝。

爲了彌補、挽救,縣太爺將你報給了長安內史屬衙。

得知你原本是自耕農,如今卻變成了佃農,內史屬衙提起的高度重視。

——不是對你這個人提起高度重視,而是對包含你在內的,總共有數千上萬破產自耕農的名單,提起了十分的重視。

商議過後,內史屬衙下令當地縣衙,將你遷入上林苑,免費借你農宅一處。

至於田畝,則從皇家官田佃給你一百畝。

佃租比民間低一些,穩定在三成,而且包稅。

看上去,和佃租民間地主的農田沒什麼兩樣,但實際上,卻是給了你一個翻身的機會。

——上林苑的官田,被免除租稅的概率極高!

除了皇子誕生、天子大婚等喜事,以及每次大赦時——就連太后、天子誕辰,都有可能免除上林苑的官田租稅!

畢竟這些官田存在的意義,並非是從你們這些破產自耕農指頭縫裡摳食,而是讓你們翻身,重新成爲自耕農,重新爲漢家貢獻稅、賦,以及勞役、兵役。

於是,你在上林苑佃租皇家官田後,五年的時間,滿共就交了一次租稅。

相較於這筆支出,你的收入卻是駭人聽聞!

——沒有交租稅的四年裡,你這個作爲佃戶的家庭,單憑糧產就達到了收支平衡,沒有欠絲毫外債!

即便是繳納租稅的那一年,你也憑藉挖野菜、打野味等方式,硬咬着牙沒借錢借糧。

上林五年,從佃田裡種出來的糧食,以及從叢林間挖來的野菜、打來的雞兔,成功養活了你這一家五口。

也同樣是在這五年的時間裡,你得到了每一筆都算不得豐厚,但加在一起卻十分客觀的賞賜。

先是太后大壽,你得妻子因‘爲人母’而得賜爵一級,由作爲戶主的你得以近爵;

附帶的一斤肉,兩匹布,你都換成了錢。

不多,也就三五百錢。

然後就是先後幾位公子降世,天子高興,給天下爲人父者賜爵數級,連續好幾次賜下酒、肉、布帛。

再加上上林苑的太子私苑,儲君太子佈下的恩賜,以及你在農閒時節幫人出力工、你的妻子替人漿洗義務,還有隔三差五跑到上林苑溜達,且出手闊綽,動不動賜下金角的貴族子弟。

五年過去,你愕然發現:原來種地一百畝,是能養活一家人的。

非但養得活,而且還能攢下好幾萬錢的積蓄!

有了這筆積蓄,你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當即就決定:佃租一百二十畝地!

多佃的二十畝,就作爲你們翻身的根基!

種地一百畝,是一個成年男子,或者說是一個五口農戶之家的極限,多種二十畝,讓你在短短几年內迅速老去。

但你很開心。

因爲天道酬勤。

第二個五年,憑藉這多出來的二十畝佃田,你們家總共多了三百多石糧食的收入!

雖然價值不高,只有一萬多不到兩萬錢,但這五年裡,你們家幸運的連續五年被免除租稅!

多出來的二十畝地,在這五年貢獻了一萬五千錢的額外收入;

和之前的第一個五年一樣,這第二個五年,你們家因爲各類恩賜,以及紈絝子弟漏指縫,又再得了好幾萬錢的橫財。

算下來,你們家搬來上林十年,非但沒有欠債,反而還積攢下了近十萬錢的積蓄!

這十萬錢,足夠讓你們家成爲中產之家!

於是,你們離開了上林苑。

——不離開也不行了,人家官府有評估的,認定的可以翻身了,就不會允許你繼續在上林苑待着。

你回到了家鄉,找上了那個地主老財,在地主老財心不甘情不願的目光注視下,贖回了本屬於你的百畝農田。

而且,你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家中遭遇變故的自耕農,而是正兒八經的、長安朝堂官方認定的良家子!

你的女兒,是可以參加選秀,躋身後宮的!

你的兒子,是有資格被徵召入伍,以正卒的身份參戰,並得到最高規格的武勳賞賜、陣亡撫卹的!

你也沒有錯過這個機會,把獨女送去參加選秀,並將兩個兒子都送去軍中。

你運氣不算逆天——女兒選秀落選,沒能入宮成爲皇帝的女人;

但你運氣也不算太差。

即便是選秀落選,你女兒也因爲參加了選秀,而得到十里八鄉的關注。

雖然說不上嫁入豪門,最終卻也嫁了個好人家。

兩家人門當戶對,互通有無,說不上誰幫誰大忙,但也絕對不會彼此拖累。

你的兩個兒子也算不得太好運。

從軍數年,沒能等來一場可以建功立業的戰爭。

但幾年的軍伍生涯,讓你的兩個兒子,都鍛煉出了一身武藝!

你的兩個兒子歸鄉後,地主老財帶着禮物登門,不復早先的不情願,只低聲下氣,想要請你的兩個兒子,給地主老財家做武師。

工作也不重,就是給地主老財最成器的幾個兒子,教授一些行伍間的手腳功夫,並將軍中的情況,潛移默化的交給地主老財的兒子們。

未來,如果地主老財的兒子們從軍,你的兒子大概率會被地主老財請爲親兵。

當然,那是另外的價碼……

就這麼又過了十年,你年過古稀。

躺在院門內的躺椅上,看着身邊歡快玩耍的兒孫,看着堆有糧食的糧倉;

你低下頭,看見身上的幾處補丁,卻絲毫不覺得窘迫。

含笑閉上眼,回顧過往這一生,那段悲慘歲月曆歷在目。

但你很慶幸自己走了出來,很慶幸上林苑那十年,能給你重新來過,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念及此,饒是一輩子沒念過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更不知‘禮’爲何物,你也還是緩緩站起身。

一絲不苟的將身上,那打有補丁的舊衣整理一番,又擦去臉上汗珠,手上污泥。

而後,你鄭重其事的面朝長安城,面朝未央宮所在的方向,沉沉跪地一叩首。

和你一樣的人有成千上萬。

與你一樣,向未央宮跪地叩首,以謝皇恩浩蕩的農民,有成千上萬戶。

於是,那個藏在未央宮,農民幾乎窮其一生,都難以見到一面的漢天子,便成了世人口中的在世聖人:漢太宗孝文皇帝……

至於上林苑,則像是一個無私奉獻的無雙國士一樣——就趴在那裡,就窩在長安以西;

一邊繼續調理着世道、挽救着破產農民,一邊‘含笑’望向天下蒼生。

如果上林苑有形象,那肯定是個和藹可親的老者。

每當夕陽西下,老者都會含笑捋須,掃視天下蒼生黎庶……

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551章 曹美人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147章 好小子!婚假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81章 洗牌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16章 大棒!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416章 大棒!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80章 意外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5章 漢少府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52章 博望苑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08章 誓師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520章 洗腦?第268章 削藩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73章 封印第381章 洗牌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80章 意外第433章 尚書令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546章 墨者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263章 人心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487章 僵持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32章 就不!第553章 呵!第363章 黑土地第9章 執棋者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08章 太上皇?第433章 尚書令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475章 人心啊第27章 故安侯保重
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551章 曹美人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147章 好小子!婚假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81章 洗牌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16章 大棒!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416章 大棒!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80章 意外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5章 漢少府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52章 博望苑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08章 誓師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520章 洗腦?第268章 削藩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73章 封印第381章 洗牌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80章 意外第433章 尚書令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546章 墨者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263章 人心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487章 僵持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32章 就不!第553章 呵!第363章 黑土地第9章 執棋者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08章 太上皇?第433章 尚書令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475章 人心啊第27章 故安侯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