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杏已經想好了,就養豬養雞。
她記得上一世裡養豬和養雞的技術要比養羊成熟得多,並且成本什麼的也比較容易——在這個世界位面裡,羊的價錢比豬和雞什麼的都要高。雖說養羊也比較賺錢,可若是論起價值的剩餘空間來,還是養豬和雞比較好。
想到就做一向是葉紅杏的作風,她回到家之後就開始跟姥爺打聽村裡誰家的豬快要下崽子了,誰家的豬養得比較肥壯。
姥爺聽出了葉紅杏的意思,見晚飯還沒做好而天色又還早,就帶着葉紅杏滿村子轉悠了起來。
古代農村跟現代社會的新農村不一樣,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豬,而養豬的成本也很簡單,平時就是割些豬吃的豬草回家餵豬,冬天或是什麼時候就會磨一些玉米麪兒之類的東西餵豬。摻上涮鍋水,豬們甩着肥大的耳朵吃得那叫一個歡快。
至於養雞,那就更簡單了!村裡誰家沒養幾隻蘆花老母雞的?誰家的雞蛋不是攢了一籃子後就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錢花的?
跟着姥爺在村子裡轉了一圈,葉紅杏初步鎖定了幾戶有着懷孕母豬的人家,只等着母豬下了豬崽,長到一個月左右可以出欄了就能買回來集體圈養了。
至於養雞場,葉紅杏心裡也早就計劃好了。不必做太大的規模,只要建好雞舍,再成批的跟附近幾個村裡打算孵小雞的人家購進孵出來的小雞就行了,反正每年春天村裡都會有好幾戶人家孵小雞的。
回到家,姥姥已經把菜熱了兩遍了,見這爺孫倆回來,嗔怪似的白了姥爺一眼:“那麼大個人了,怎麼就不知道早點回家吃飯?杏兒身子剛好,今兒又上了一天學了,還帶着她到處轉悠!”
“姥姥,是我叫姥爺跟着一塊到處看看的,我想養雞。”葉紅杏主動給姥爺撇清。
“餵雞?你打算餵雞?你哪有那個時間啊!到最後還不是全讓我給餵了?”姥姥以爲小杏兒就是小孩子家圖個玩,想弄幾隻小雞回來當**物養着玩兒的。
“不是隻養幾隻,杏兒想養上幾百幾千只,是杏兒?”姥爺邊吃餅子邊笑着插話。
“幾百幾千只?”姥姥被這個數字給驚了一下。
“是啊,我打算再蓋十幾間房子,把雞都關在籠子裡餵養。”葉紅杏還記得那次到農村裡旅遊時無意間見過的養雞場裡雞籠的模樣,有地方餵雞飲水,有地方專門撿蛋。
對了,還要找幾個鐵匠出來,不知道這個時代能不能做出那麼細的鐵絲出來。
這麼一想,葉紅杏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光想着餵雞養豬簡單了,可那簡單全都是建立在上個世界豐富的物質明的前提下的,在現在這個什麼都缺,什麼都不豐富的世界,想要弄個鐵絲制的雞籠子估計都快要難上天了。
這麼一想,葉紅杏頓時就怏怏的悶悶不樂起來。悶着頭將碗裡的飯都吃光,然後到玩具作坊那邊轉了一圈,回來的時候看見紅薯作坊那邊漆黑一片,葉紅杏不由自主的就又嘆了口氣。
紅薯作坊冬天的時候纔會開工,別的時候那麼大個院子就只能荒置着,想想就覺得浪費。要不……讓姥爺弄幾條狗在裡面養?反正家裡有大黃二黃三黃,只要讓它們答應幫忙訓着那些笨笨的狗狗們就行了。
這麼一想,自己要做的事情還真的挺多的。
第二天一大早,葉紅杏把自己晚上躺在被窩裡想出來的主意跟姥爺說了之後就去上學去了,姥爺則趕着驢車到了葉家鎮上找紅薯作坊的吳老師傅。
“快進來坐。”姥爺到的時候,吳老師傅正坐在炕頭上抽旱菸,看見姥爺,吳老師傅顯得很高興,趕緊把姥爺讓到了炕上坐,又轉身從炕角找出了包着菸絲的布袋。
於是,兩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就坐在炕頭上抽起了旱菸,姥爺答了兩口,說明了來意。
吳老師傅點頭:“養狗?我看行!那院子我老早就覺得太空了,養幾條狗也挺不錯的,我聽說你家杏兒會馴狗?以前縣令家公子吳德榮不就是讓杏兒給他相過狗嗎?當初我還見過呢,那狗的模樣,嘖嘖,咱們別說見了,就連想都不敢想。”
“還有一件事,杏兒最近想再建幾間房子養豬,養雞,她說讓我跟你商量商量,另外養豬養雞需要人手,咱們原來作坊的人不是有很多都閒着嗎?杏兒就想讓這些人養豬養雞,工錢全都按照合同裡寫的按月發。”姥爺見吳老師傅點頭點得痛快,心中一寬,將葉紅杏囑託自己的另一件事說了出來。
“蓋房子養豬?就是壘豬圈嗎?”吳老師傅不明白,他家裡的豬圈就是他壘的,最多能喂兩頭豬。小杏兒家也有豬圈,不過裡面空着,她要是想養豬的話還用蓋什麼房子呀,直接就在裡面養不就完了?
“不是壘豬圈。”姥爺一時間也說不清楚,只好撓撓腦袋,告訴吳老師傅先有這麼個心理準備,他回頭再跟小杏兒再商量商量,看她打量建些什麼樣的豬圈出來。
“那餵雞呢?也是壘雞窩?”吳老師傅被葉紅杏的想法給弄糊塗了,要是隻是單純的餵豬養雞的話,只要按照人們常建的豬圈和雞窩建就行了,這麼簡單的事根本就用不着跟他商量啊!他以前可只是個做粉條子的,哪懂這些呀!
“算了,等杏兒後晌放了學再讓她跟你商量好了。”姥爺說完,又跟吳老師傅閒話了一會家常,這才趕着驢車回家去了。
下午葉紅杏放了學,姥爺又趕着驢車接了她到吳老師傅家裡。葉紅杏把集體圈養養豬的想法跟吳老師傅說了說,說是集體圈養,其實也就是建幾個大房子,裡面隔開幾個小間,每間放養不同數量不同月齡的豬仔罷了。
“那你這豬圈必須得通水通風才行,還得方便除糞。”吳老師傅一針見血地提出了他的看法。
“沒錯,所以我就想着跟您商量商量,看看這豬圈到底怎麼建才合適。另外,豬喜歡用鼻子拱東西,咱們這豬圈還不能建得太簡單,否則一拱就塌,咱們還得老修。”葉紅杏補充道。
吳老師傅點頭:“那雞窩呢?你又打算弄成什麼樣?”
“我不知道鐵匠師傅能做出多細的鐵絲來,我想用鐵絲扎雞籠子,把雞放到裡面養,這樣雞活動量小了,長得肯定快。”葉紅杏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說了說。吳老師傅眼睛一亮:“籠子?你是說像村裡打獵的獵戶捕獵那樣的籠子嗎?”
葉紅杏問了做籠子用的鐵棍鐵絲的粗絲,搖了搖頭:“咱們是餵雞,雞沒那麼大勁,所以用不了那麼粗。太浪費。咱們做細一點,如果鐵絲不夠的話還可以用木棍之類的做柵欄,只要能讓雞把腦袋伸出來啄東西吃就行了。別的地方咱們可以用磚頭或是土坯來做。”葉紅杏說。
“那倒不如全用木頭做,咱們西邊就是山,裡面有的是樹枝子和木頭,回頭我找幾個相熟的木匠,你給他們說說做成什麼樣子的,別的就別管了。”吳老師傅的人脈極廣,所以很痛快地就把這些活兒給攬了下來。
“咱們附近幾個村子誰家的豬快下崽子了,誰家的雞抱窩了,您都給注意着些,以後咱們要進豬崽和雞仔,這價錢什麼的……”
“價錢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不能太低,畢竟都是鄉親們。”吳老師傅以爲葉紅杏想壓價,心裡就有些不痛快了。
“不是太低,咱們要高價收,而且只要好的崽子,有病的一律不要。咱們是集體圈養,要是有生病的傳染給別的豬或雞,咱們這買賣就不用做了。”葉紅杏搖頭。
“這樣啊,那行,我留意着就行了。”吳老師傅答應了下來。
葉紅杏見外面天色已經有些晚了,就讓姥爺把車套好準備回家。
“這麼晚了,別走了,就在這裡呆一晚上好了,我家裡也沒別的什麼人。”吳老師傅熱情地想要挽留這爺孫倆。他還記得作坊裡那些夥計們對於小杏兒給他們簽下那樣大方合同的感恩戴德。
“不了,我還想去玩具作坊看看。”葉紅杏笑着擺擺手,然後由姥爺抱上了驢車。 wWW◆ тt kΛn◆ ¢ o
目送着這爺孫倆的驢車漸行漸遠,吳老師傅笑着嘆了口氣,他要是有這樣聰慧的孫女該有多好!
回到家,姥姥剛剛做好了飯,給杏兒打了盆洗臉水過來,伺候着這小祖宗把衣裳換了,站在門口瞅着外邊的藍天白雲嘆道:“我還以爲你們得天黑了纔回來呢!杏兒,剛纔二妮她娘過來了一下,說作坊這個月的工錢不太多,想請你過去商量商量。”
葉紅杏點點頭,最近玩具作坊的生意確實是不怎麼好了,生產出來的玩具都是以前的那個套路,不是小貓就是小狗,偶爾還會有十二生肖或是別的什麼,卻又在銷售上面遭遇低谷。
或者,把玩具作坊慢慢轉型成服裝廠?葉紅杏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大跳。做玩具什麼的只是需要會女紅就行,最多會繡花就可以,可做衣服卻需要設計、畫版、製版、樣衣、裁、剪、縫、燙等好多工藝,葉紅杏現在光是想想就覺得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