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這話一說出口,葉老爺子的臉立刻就沉了下來。
根旺是整個葉家的命根子,葉老爺子當初主張給兒子葉根娶黃小玲,看中的也就是黃小玲孃家兄弟多,認爲這樣的人家才能生兒子,纔會生出兒子來。
果然,黃小玲不負衆望地生了個葉根旺出來,這個葉家唯一的寶貝兒子自然成了葉老爺子的心頭肉,寶貝得不得了。
可是現在,黃小玲居然說餓死了拉倒這樣的話!心疼孫子,認爲黃氏這張嘴真的欠扇的葉老爺子終於發脾氣了。
“你這叫什麼話?你這當孃的,不心疼孩子倒也算了,這好手好腳的,怎麼不自己去做飯?非要等到孩子餓壞了,這纔去做?你這當孃的心怎麼就這麼狠呢?”葉老爺子伸出食指,指着黃氏罵道。
黃氏頭壓得低低的,葉老爺子是家裡的長輩,又是一家之長,她心裡縱是有萬般的委屈,也不敢頂撞葉老爺子。
葉老爺子以爲黃氏低着頭是在認錯,心裡的氣便有些消散。他是男人,俗話說“男主外,女主內”,他管的一般也都是“外面”的事,對於管理家庭內部並不在行,眼看黃氏不再哭罵了,便倒揹着手進了西廂房。
他前腳剛剛進去,黃氏後腳就又開始了哀哀的哭叫,只是這次,她的聲音壓得很低。
“都喪了良心!都盼着我不得好死!我死了你們一大家子就全都安生了!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不知道心疼?我早早就抱着孩子回家來,你們倒好,家裡連個人都沒有,根旺還是你老葉家的獨苗呢!我心狠?我心狠當初生下他來的時候就直接把他掐死算了!我自己再一頭撞死,省得你們看着我心煩!”黃小玲淚眼模糊地瞅着葉根哭嚎。
葉根心軟,人又本份木訥,從來都沒有應付過這樣的場面,自然也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勸導黃小玲。
好在黃小玲晚上沒吃什麼東西,又鬧了這麼一出,很快就餓得沒了力氣,再加上天氣熱,黃小玲的腦門上就出了一層細密的汗。
“英子,給你二孃做飯去。”葉根扶着黃氏慢慢站起來,伸袖子替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不管她剛纔是多麼的潑辣,多麼的蠻不講理,葉根覺得她總歸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兒子的娘。就算是有再多的過錯,自己也還是要包容她的。
葉根發了話,英子不敢不聽,撅着嘴去了廚房,吳桂芬失神地站在門口發了一會呆,抱着招娣又進屋去了。
葉紅杏嘆了口氣,這個家她已經看清楚了,除了黃小玲之外,所有人心腸都軟,都願意息事寧人,不願意招惹,也招架不了黃小玲的刁鑽脾氣。
可是,這絕對不是她想要的。她絕對不希望一家人都像被馴服的綿羊,沒有一點點的血性,只知道按照別人給規劃好的路往前走,最終,走進羊羣的殺房。
她想要的,是全家人團力合作,互相幫扶,和睦親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天沒事的時候還要自己人給自己人找些事來做做。
葉紅杏一直站在院子裡,想着屬於她自己的心事。直到葉紅英端着做好的疙瘩湯從西屋裡出來,跟她招呼了一聲,葉紅杏這才醒過神來。
夜,已經黑得連院子裡大物件的輪廓都看不太真切了。葉紅杏和葉紅英手拉着手,邁着並不和諧的步子往西廂房裡走。
爺爺已經躺在炕上打起了呼嚕,雖然有些聲音,但在這個一片漆黑、屋裡又沒有點燈的屋子裡,還是給葉紅杏帶來了一些安心的感覺。
“睡。”葉紅英悉悉索索地脫了衣裳鑽進了被窩,輕聲說了一句,然後便沒了聲響。
葉紅杏也脫了衣裳,躺在被窩裡,靜靜地想着今後的打算。
首先,黃小玲這種囂張的氣勢是一定要遏制住的。再就是葉老爺子,葉紅杏想着給他找些事情來做,還有葉根,作爲自己的親生父親,葉紅杏不能,也不願意再讓他給人家地主家裡打工了,因爲家裡有“幹不完”的活計。
呃,就是這樣……想着想着,葉紅杏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過了幾天,葉紅杏這邊想出來的計劃還沒有實施,吳花兒那邊倒已經有了大動靜。
張花匠帶着吳花兒在縣城住的這幾天時間裡,已經帶着花兒埋下了一部分秋菊的花籽,並順利地培育出了一批幼苗。
張花匠差人送了信過來,問葉紅杏打算什麼時候去挖花苗,還有她的賣花計劃是什麼。
葉紅杏沒料到這一老一小的動作居然這麼快。掐算一下日子,這眼看着中秋就要到了,中秋的時候地裡的莊稼也到了收割的時候,再加上過節什麼的,葉紅杏覺得這是個賣花的好時機。
當下,葉紅杏坐了從縣衙門西口街的孫大力的馬車,又找上了張花匠家。
張花匠正手把手地教吳花兒認花,並教導她這些種的花都有哪些特性,看見葉紅杏來了,這師徒倆都顯得很高興,連忙就把葉紅杏往屋裡讓。
葉紅杏回頭跟孫大力商量好了來接她的時間,這纔跟着吳花兒進了屋。
“張爺爺,我打算着從你這裡挖一部分菊花出來,正好咱們縣城每年都有賞菊大會,專供那些人雅士們欣賞的。”葉紅杏跟張花匠客氣了幾句,就提到了她這次來的目的。
雖說張花匠和吳花兒這倆師徒這幾天裡培育出了幾十株花苗,可畢竟是花苗,來不及,也不可能充當縣城裡每年都會舉辦的賞菊大會的主角,葉紅杏自然要把主意打到張花匠院子裡的這些花上。
“那行,正好我這院子裡還有幾株相不錯的菊花,正好給咱們這花坊打打名氣。”張花匠原本也有這樣的打算,只不過葉紅杏倒搶在他頭裡把這事說了,他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了。
“杏兒,我和師父新種出來好多小花苗……”吳花兒見這兩人一個勁的商量着過幾天中秋節賞菊大會的事,一點都沒談到她新種出來的那些花苗,就有些着急。
“花兒姐,那些花苗我打算另外賣。到時候咱們的攤位就擺得遠些,這些小苗就擺在旁邊。這些雖然不是菊花,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可這不是還有來年呢嗎?這一冬天又不會過不去。”葉紅杏笑着說,她也看出了吳花兒在着急,可她就是故意要晾她一晾,好讓她能有點耐性。
“那也行。到時候咱們還可以多起幾株別的花,也一併標了價去賣。”張花匠也豁出去了。他早就看出葉紅杏和吳花兒這兩個孩子心性不錯,又看過了吳花兒和葉紅杏簽過的合約,心裡自然有數,知道杏兒不會到時候翻臉不認人,於是就決定自己這邊也主動一些,把自己這些年來培育出來的好花都拿出來打響名頭。
“只是這價格嘛……”葉紅杏看了張花匠一眼,兩人都一齊笑了。
兩人這是想到一處去了。所謂“物以稀爲貴”,張花匠的這些花既然都是世間罕有的種,那麼這賣價自然就不會太低,因爲這次出去擺攤賣花的主要目的是要打響“紅杏花坊”的名氣,倒不是真的要去賣花,所以葉紅杏和張花匠想的都是把價定得極高,一則吸引衆人眼球,給參觀的人形成一個極端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要讓人產生好奇心,讓好奇的人們去主動探索“紅杏花坊”的奇妙之處。
可以說,只要這兩樣做好了,以後葉紅杏的紅杏花坊一旦開張,立刻就會引來極大的關注度!這裡可是縣城,喜歡花卉的人雅士可是極多的!
商量妥當了,葉紅杏就還坐了孫大力的馬車回去。這一次,她沒有直接回葉家村,而是繞道去了趟吳家山。
因爲時近中秋節,葉紅杏要去自己的幾個作坊裡看看,過節了,看看工人們的福利以及工錢有沒有及時發放,順便看看這幾個作坊這段時間以來的盈利情況,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
姥爺和姥姥早一步得着了信,遠遠地就站在村口迎着。等到葉紅杏的馬車一到,大黃帶着它的二黃和三黃就都發出歡喜的叫聲,圍着孫大力的馬車又叫又跳了。
“姥姥,姥爺!”葉紅杏下了車,看見兩位老人都樂呵呵的模樣,紅光滿面的,身體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杏兒的心裡也就很歡喜。
姥爺把趕車的孫大力讓進了院子裡歇息,順便讓姥姥給人家端來開水喝。葉紅杏給了車腳錢,孫大力推辭了一番,也就受了。
“姥爺,我想去作坊看看,還有養雞場養豬場。姥爺你陪我一塊去。”葉紅杏就撒嬌。
“好,好!姥爺陪你一起去!唉,這幾天姥爺可是每天都會去轉上一趟,那些作坊的人都煩姥爺了。”姥爺見杏兒一見自己面就和自己撒嬌,知道這是外孫女和自己親的表現,就樂得眼睛都眯了起來。
當下,姥爺陪着葉紅杏先去了玩具作坊,二妮娘正在作坊裡轉悠着看作坊裡做活的媳婦閨女們做出來的活計的質量,看見葉紅杏來了,立刻就迎了過來。
“杏兒,今兒怎麼來了?你娘來沒來?”二妮娘見葉紅杏身後還跟着吳老爺子,忙找了個椅子讓他坐了,頗爲歉意地搓着手說:“這地方窄巴,叔你就隨便坐。”
“沒事,我就陪杏兒過來看看。”姥爺說着,也沒坐,只是東看看西瞧瞧地在作坊裡信步走動了起來。
這玩具作坊裡做活的都是村裡的媳婦或是閨女,因爲性別的緣故,姥爺平素裡很少來這裡轉悠,不過他也知道這玩具作坊是個很賺錢的行業,心裡一直好奇着,此時得便,就在這作坊裡參觀了起來。
“嬸兒,咱們過中秋的福利錢,還有人們的工錢都準備好了嗎?”葉紅杏說着就接過了二妮娘遞過來的帳本。
帳本上寫着這段時間以來,玩具作坊的各種出入帳目,還有出門在外,四處奔波的業務員們的業績。
“這幾個月是農閒時候,三寶弄着皮影戲着實轉悠了幾十個村子,咱們的玩具賣的倒也都不錯。只是有人跟咱們反映,說咱們這玩具也該進些新花樣了。”二妮娘說着,瞅了瞅身後那堆積成山的玩具。
葉紅杏一進作坊就看見了,如今的作坊生產的還是《功夫熊貓》裡的人物形象,雖說作坊在不斷地改進着生產工藝,生產出來的人物形象也越來越好看,工人們的手藝也越來越精湛,可這產若是再不改進的話,估計葉家鎮附近的銷售額度將會遭遇一次滑鐵盧。
“咱們下一步就製造一些神仙**好了。”葉紅杏想了想,便說。
“神仙?**?”二妮娘一瞬間有些愣神。
“是的,咱們可以繡一些孫猴子啊,豬八戒啊,沙和尚之類的,還有別的妖魔鬼怪什麼的。”葉紅杏看二妮孃的模樣,就知道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說起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鬼神”之說還是相當的敬畏的,人們講究的是要敬重鬼神,尤其是天上的神仙,“舉頭三尺有神靈”,若是對神靈不敬,那老天爺可是會降下罪責來懲罰自己的。
“孫猴子啊,我還以爲是要我們做什麼呢!不過杏兒啊,咱們這作坊要是隻做些孫猴子、豬八戒什麼的,這不就跟集市上賣面具,賣小玩藝的摻和混了嗎?”二妮娘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的,要是隻做西遊記裡的人物形象**,依着玩具作坊里人們的手藝,這自然不是問題,但問題是,這樣生產出來的玩具真的可以賣得出去嗎?二妮娘心裡本能的認爲,她這玩具作坊必須要弄出一些新花樣來,必須是頭一份的,別人從來沒做過的東西纔好。
“嬸兒,這個就要看三寶的杜撰能力了。他不是學皮影戲的嗎?讓他給咱們編些別的神仙故事就行了。”葉紅杏笑着說。
王三寶以前就很喜歡聽二妮和葉紅杏講一些神仙鬼怪的故事,後來二妮不願意講了,三寶就自己編着玩,有時候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他就能即興編上一段神仙和妖魔鬼怪的故事出來,並且其中有打鬥,有感情,很是精彩。
正是知曉王三寶有編故事的能力,所以葉紅杏纔會想着借且三寶的皮影戲功底,再加上講故事的能力,給她這玩具作坊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那就讓他試試好了。”二妮娘其實心裡也沒底,不過就算是沒底,既然杏兒提出來了,她就得嘗試一下。就算是失敗了,她也算是問心無愧了。
“他可以到葉家村找我商量,如果他拿不準的話。”葉紅杏笑着說。
從玩具作坊裡出來,葉紅杏就和姥爺一起直奔了村西邊的養雞場和養豬場。
因爲圈養的母雞到了夏天天熱的時候就不怎麼愛下蛋,葉紅杏就估摸着養雞場裡的利潤可能不會太好。可是當她從大強手裡接過養雞場這最近一個月的帳本的時候,看着上面大大的紅字,葉紅杏的心情還是瞬間變得舒暢無比。
“你們是怎麼辦到的?這七八百隻母雞每天都能下五百來只蛋?”葉紅杏驚訝無比。養雞場裡的母雞們下蛋勤快,這裡面能獲得的利潤就自然而然地高了。
“我們每天都會給屋裡潑涼水,這夏天山裡天氣比外邊要涼快一些,再加上我們經常給雞們喂些綠色食,伺候它們好了,它們下蛋自然就勤快了。”大強笑呵呵地說。所謂的綠色食,這個詞他還是從葉紅杏的嘴裡聽說來的,指的是地裡長的青菜或是菜青蟲之類的東西。大強自己是個孩子,就動用他和村裡孩子們的關係,花了極少的銅錢,從孩子們手裡買來了許許多多的菜青蟲或是新鮮的青菜,把養雞場裡的母雞們都養得極胖,這下的蛋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養雞場裡下的蛋多了,大強還想方設法地從村裡僱了人到葉家鎮以外的地方去銷售雞蛋。葉紅杏聽說了,她這養雞場裡的雞蛋最遠都銷到了石家莊和保定。
“中秋節給大傢伙加錢!就說我說的。”葉紅杏很爽快地下了命令。
姥爺在一旁也樂呵呵地,卻一直都沒說什麼。養雞場裡的這些措施他也有參與,並且也出過主意,如今養雞場里弄得如此紅火,老人家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從養雞場裡出來,葉紅杏轉身就進了相鄰的養豬場。大沖和大忠也都在。
相比起養雞場裡的紅火,養豬場裡就顯得冷清了許多。倒不是這裡的出產不如意,只不過養豬是個慢活計,着不得急。
葉紅杏詢問了幾句,知道養豬場裡如今也正在有條有理地進行着,這心也就放下了。
從山上下來,葉紅杏直接回了村子,姥姥已經做好了飯,等着爺孫倆回來。“姥爺,我呆會就要回葉家村,我們家的魚塘裡的魚正好趁着過節時候上市。”葉紅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