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的增多,對於產的推廣銷售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爲畢竟看過皮影戲的人數還是有限,周圍老百姓們今年沒有餓肚子,但並不代表他們擁有足夠的購買力。
家裡有孩子的,一般就會買一個玩具意思意思,大人看着幾個孩子就在家裡爭來奪去,也不管。反正又不能當飯吃,有一個就行了。大人們自然不會再去花錢給孩子們買很多很多的玩具。
沒有孩子的,可以借玩具來玩,大人嘛,對玩具的興趣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沒了興致。
玩具的熱銷潮很快就過去了,而人們對於玩具的購買狂熱也很快地消退了,除了偶爾會談談當時皮影戲所帶來的轟動以及戲裡的內容情節之外,人們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軌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玩具中的黃牛黨們都歇菜了,玩具沒人買了,他們除了先前賺到的一筆錢之外,剩下的都沒有賺到,家裡還堆了好幾個玩具沒賣出去,人家又不給退,於是葉紅杏憑白無故的被人從背後咒罵了無數遍啊無數遍。
該!誰叫你們倒賣呢!葉紅杏雖然被罵了,心裡卻一點都沒不高興。
她得意,因爲她策劃了一次成功的營銷,在當地老百姓口中打開了牌和口碑,贏得了信譽,順便還把一些想要模仿她作坊產的黑作坊給扳倒了。
這次產雖然做工要求精細了一些,產材料的價格也高了一些,但貴在銷量大,幾名工人都得到了一兩銀子的工錢,所有人的幹勁更足了!
但是,在過了端午節之後,麻煩又來了。
“杏兒,嬸找你有事商量。”二妮的娘在葉紅杏還吃着午飯的時候就匆匆地趕了過來。
“嬸兒你坐這。什麼事呀?”
“這不麥子快熟了嗎?咱們雖然有作坊,可家裡也還種着地,收麥子是大事,你看咱們作坊是不是放幾天假?”
葉紅杏一想,收麥子是大事,大傢伙一年的口糧都指着地裡這點麥子呢,這個假得放。“放,十五天夠了嗎?”
“差不多。”二妮的娘扭着屁股走了,最近她家裡收入增多,伙食也上了好幾個檔次,以前只有過年的時候纔敢吃的肉,現在隔三差五的就能吃上,人當然會胖了。
麥收來了,天氣已經熱得很了。一起風,吹來的都是熱騰騰的麥子味兒。桂芬和招娣都被葉根駕了輛驢車接回了家,桂芬早就出了月子,能幫着做飯和幹些簡單的家務活了,葉根自然就把她接了回去。
對此,姥姥和姥爺的意見分歧很大。姥姥覺得現在自己家裡有了錢,桂芬就不應該再去葉根家裡受人白眼,吃那份苦。何必呢!
可姥爺卻覺得桂芬跟葉根始終是兩口子,也始終有感情。即使人家是兩口子,葉根要接桂芬走,那就讓他們走好了。自己手裡是有錢,可有錢也不能攔着人家兩口子過日子不是?孩子們有孩子們的選擇。
葉紅杏也是贊同桂芬帶着招娣回家的,那裡畢竟是她們的家,那裡有丈夫,有父親,也有家裡的種種煩惱事,不像自己,從一出生就被扔了出來,只能跟着姥姥和姥爺,這個世界上也唯有這兩位老人才是她最親的人。
只要一想到自己身世的淒涼,葉紅杏就會滿心的不高興,而當她不高興的時候,她就會跑到附近的小山坡上去獨自坐着。
說是小山坡,其實也就是個小土坡,坡上全是稀軟的土面兒,旁邊還長着些低矮的樹,毫不顧忌的將自己虯纏盤結的根鬚大大咧咧地露在外邊。
葉紅杏曾跟大強他們來這裡挖過土。因爲土很軟,隨便用點破瓷片或是樹棍都能在樹底下挖個洞出來,所以很受力氣不大的孩子們歡迎。
他們在這裡挖出了一間小小的房子那麼大的空間,“地面”被修的很平整,鋪着些柴禾。葉紅杏記得幾個孩子還曾在這裡躺着睡過午覺。
是的,躺在柴禾上,聽着山上野鳥們的嘰嘰喳喳,感受着外邊太陽光的溫柔撫摸,很有幾分“悠然見南山”的山野村味。
葉紅杏在這裡坐了一會,回憶了一會以前小夥伴們在一起玩樂遊戲的情形,心裡漸漸好受了些。
她又回到了家裡。
姥姥出去串門子去了,姥爺正坐在院子裡磨着鐮刀,爲接下來的麥收做準備。
麥收在古代可是一件大事,直接關係着萬千老百姓溫飽問題,誰都不敢疏忽。朝廷方面甚至還頒佈了一些關於開鐮的日子以及收麥子時的注意事項,用以體現朝廷對百姓們的關愛。地主……吳家山村子周圍的土地都是吳老財家的,所以吳老財也就理所當然的要在麥收的時候露一下面了。
吳老財宣佈了今年麥收之後要繳納的糧食量,然後又像往常一樣,倒揹着手,慢悠悠的走到村南小河邊看人釣魚去了。
麥收在即,家家戶戶雖然激動,卻也免不了要嘆口氣。今年糧食收成應該不錯,但吳老財要收的糧食也不是小數目,繳完該供給吳老財家的麥子後剩下的口糧估計也就剛夠一家人接下來四五個月餬口用的。
因爲麥收,所以找葉紅杏看狗馴狗的人都沒有了,姥爺也樂得清閒,只是自顧自的磨着鐮刀,準備着裝麥子用的口袋。
葉紅杏的作坊也已經放了假,十五天,半個月的時間足夠將地裡的麥子收到家裡來了。
放了假的嬸子們在家裡也閒不住,就帶着孩子們四處串親戚,趁着麥收之前這段時間把以前想做而沒能做的事情一股腦的做完。
她們炫耀自己賺到的錢,炫耀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好,幾乎隔三差五就能吃到蛋,吃到肉。在別人羨慕的眼光和不住的詢問中,她們又會唉聲嘆氣的說自己現在有多麼多麼的累,做玩具是多麼多麼的耗費心血。
美得冒泡的矛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