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要來擰自己的耳朵,葉紅杏當然不會任由她來擰。她一閃身一貓腰,從簾子下鑽到了外屋。
“爺爺,二孃要擰我耳朵!”葉紅杏可不是個會吃虧的主,當下就抱着小招娣躥到了院子裡,扯着喉嚨就大喊大叫起來。
“哎呀,這可不能活了,這個天殺的孽種小小年紀就這麼厲害,牙尖嘴利的,還顛倒黑白、惡人先告狀,這是要騎到我頭上拉屎拉尿啊!”黃氏見葉紅杏抱着小招娣溜到了院子裡,剛纔沒擰到耳朵,她本就心有不甘,見葉紅杏居然小題大作的跑到院子裡去大喊大嚷,當下邪火攻心,也不管葉根旺還沒吃夠奶哇哇直哭,把孩子往炕上一墩,自己擰身就追到了院子裡。
“爺爺,二孃要殺人啦!她要打死我啊!我可什麼都沒做啊!”葉紅杏原本以爲黃氏不會追出來,可她錯了,黃小玲不但追了出來,手裡還抄了根碗口粗的擀麪杖,臉上殺氣騰騰地,乍一看十分的嚇人。
“爺爺,姥爺,你們快出來,二孃她拿着根那麼粗的棍子要打我啊!我只問了她根旺怎麼還沒長牙,我什麼都沒做啊!”葉紅杏儘量讓自己的嗓音變的尖利而又悽慘,音量大的更是驚飛了不知道多少麻雀。
爺爺和姥爺都聞聲從西廂房裡跑了出來,人家黃小玲卻只是輕輕地將擀麪杖放下,呵呵一笑:“爹,我尋思着親家公來了,咱們中午就擀麪條吃好了。杏兒這丫頭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硬說我要殺她。”
黃小玲說的輕描淡寫,她自己是料定了公公和親家公不會聽杏兒那種小孩子的話的。
“怎麼回事?”爺爺聲音裡充滿了威嚴,他身邊還站着葉紅杏的姥爺,雖說是親家,可說到底那可也是個外人,自己家吵吵鬧鬧的讓人家看了笑話。爺爺正是考慮到了這些,這聲大喝喝的也就愈發的嚴厲。
老人家站在西廂房門口,脊背挺的挺直,他覺得自己身後有一雙眼睛正看着他,看着身爲一家之主的他如何的發揮他的權力和地位的作用。
“爺,二孃要擰我耳朵,還想殺了我。”葉紅杏將小招娣抱的死死的,小臉不知道是因爲跑的太急還是嚇的,反正看上去很沒有血色。
“她敢!還沒了王法了還!”爺爺很生氣,因爲老實本份的他根本就沒想到過自家居然會有這種“人命案”的發生。
“爹,你別聽這小丫頭胡說八道,剛纔她明明就說我們家根旺以後都長不出牙來了,是個小沒牙窠,醜八怪。爹,你聽聽這話,根旺他可是咱們老葉家的獨苗,這丫頭知道自己是個女娃娃,比不上咱們根旺金貴,就狠毒的想法子來作踐咱們根旺。”黃氏一聽葉紅杏居然編謊話來編排自己,心裡一橫,索性你做得東道,老孃也就撇下臉子來跟你摔上了。
“杏兒不是這麼不懂事的孩子,她要是不懂事,也不會連開好幾家作坊了,咱們村裡的鄉親都很喜歡她呢!杏兒平時怎麼樣,老兄你應該也清楚。”姥爺在旁邊見葉紅杏可能要吃虧,就小聲地說了幾句。
“呃,是這麼個理兒。”爺爺想了想,就黑着臉訓道:“有杏兒她姥爺在這兒,你怎麼不知道讓着點孩子?還不快回你屋裡去?根旺都哭成那樣了,你這個當孃的咋就這麼黑心腸扔着不管?”他這話是一碗水端平,各打一棒,既點明瞭葉紅杏小孩子家家的,嘴裡沒遮攔,又當面點明瞭黃氏的粗心小氣。
黃氏瞅瞅老爺子,又看了一眼正含笑站在老爺子身後的葉紅杏的姥爺,她臉上一沉,跺了下腳,轉身進屋裡去了。不一會,西屋裡就隱隱傳來了指桑罵槐的唱腔。
爺爺黑着張臉,他覺得黃氏這樣猶如潑婦罵街般的行爲很掃他的面子,尤其是還當着他親家的面,更顯的他家風不嚴。
恰巧黃氏的幾句話唱的聲調略高了些,爺爺氣不過,快步踹開西廂房的門,在院子裡跳着腳地罵:“瞎咧咧什麼呢?咋這麼不懂事?不愛待別待,回你孃家去!”
黃氏的唱腔立刻就停了,不出三秒,西屋門簾子被甩的嘩啦直響,黃氏站在門口的門檻上:“爹,這話可是您說的,到時候可別再叫二娃子到俺家接俺,就算是接俺也是不會來的,你就守着這幾個丫頭片子,等着她們給你披麻戴孝養老送終!”
說完,黃氏也不顧老爺子氣得渾身哆嗦,轉身抱了葉根旺出來,連行李什麼的也不拿,直接就往大門外跑。
“爺,二孃跑了。”葉紅杏喊。
“讓她去,我還就不信她敢不回來!反了反了,這等不知道人倫常理的媳婦,也不知道當初二娃子怎麼看上她的。”老爺子氣的直跺腳,卻忘了當初葉根娶黃氏當二房的餿主意正是他自己個兒想出來的。姥爺和娘都一個勁的勸他,費了老半天的勁才把老爺子給勸回了西廂房的炕上。
“親家,你家這家事按說我也不該管,可你家葉根既然娶了人家黃氏,那就該好好管着點,咱們都是老實本份的人家,那黃氏……唉。”姥爺最後也沒說出個丁卯寅醜來,最後只好搖頭嘆氣。
姥爺和吳桂芬就在這裡勸,最後倒是把老爺子勉強勸的不怎麼難過了。吳桂芬接過了葉紅杏懷裡的葉招娣,輕聲哄着閨女,姥爺見這裡實在不是自己呆的地方,於是找了個託辭告辭出來,爺爺過意不去,拼命挽留了一會,也就送了姥爺上馬車回家。
“杏兒,跟爺到外面走走,咱看看那魚塘挖的怎麼樣了。”爺爺心裡不痛快,就想着讓杏兒陪自己到處走走,順便看看葉根領着鄉親們挖的魚塘怎麼樣了。
“行。”葉紅杏正想去瞅瞅來着,再加上上午又託二妮給私塾的先生請了假,於是痛快答應。
爺孫兩人信步出了家門,朝着村外挖魚塘的地方走去。葉家有五畝地,那魚塘就挖在了自家的地裡,按照葉紅杏的要求,離河很遠,卻又有一條不算淺的溝直通向河邊,便於汲水排水。
魚塘已經挖的初具雛形,大概有五十平米左右,看上去蠻有氣勢的,塘底也已經填了些沙石在底下,一方面便於儲水和防止引水過來的時候泥土翻飛,另一方面也便於在塘底種些水生植物,好讓養的魚兒們可以更自如地活動。
葉紅杏沿着魚塘走了一圈,對於魚塘的深淺和大小都很滿意,這時還在挖塘和處理魚塘後續工作的一些工人們看見了她,就都笑着跟她閒談。
葉紅杏跟這些人們聊了一會,打聽到這些人也都是這葉家村裡的普通老百姓,有的甚至還跟自己是本族的遠親,有一位甚至還是葉紅杏爺爺的本家侄子。
“杏兒,咱們這塘都挖的差不多了,打算什麼時候引水引魚?”有人就問開了。他們最近已經和葉紅杏口頭說好了,每天來挖塘就能領到工錢,雖說仍是按勞分錢,乾的多就拿錢多,乾的少也就拿錢少,可這些人都是勤勞慣了的,自然不會瞎混日子,都儘量將能看見的活計都搶着幹了,最近幾天實在沒什麼活計了,這些人又想着賺工錢,於是就問葉紅杏什麼時候開始養魚。
葉紅杏想了想,覺得自己是時候到鎮上葉家仁家裡問問魚苗的事了,另外葉家村這些相中的養魚工人們也該給他們擬一份僱工合同讓他們安心了。
正好身邊有爺爺跟着,葉紅杏就把想法跟爺爺說了,爺爺很高興她能想的這麼周全,高興之餘決定陪她一起到鎮上走一趟。
葉家沒有馬車,好在爺爺神通廣大,從鄰居家借了一輛驢車,那是一頭小花驢,脖子上還拴了個黃銅做的鈴鐺,鈴鐺用紅繩繫着,每當驢子走動起來的時候,鈴鐺就會叮噹作響,聲音很是清脆悅耳。
驢子的力氣比不上馬,但驢子拉的車卻是農村人很常見的運輸工具。爺爺駕好了驢車,讓葉紅杏到車上坐着,自己一歪屁股坐在了車轅上,手裡抱根小鞭子,輕輕一聲呦喝:“駕!”那毛驢就很聽話地伴着鈴鐺的清脆叮噹聲邁開了步子。
這是一頭很有力氣的母驢,因爲只載了兩個人,姥爺手裡的小鞭子又時不時的在它眼前晃悠,這驢子就使了性子,一路跑的飛快,不出小半個時辰就趕到了鎮上。
葉家仁正巧在家,葉紅杏就問了他魚苗的事,葉家仁說他推算着派出去買魚苗的人這幾天應該也就回來了,讓杏兒先等等看。去的人是去有大湖的地方採辦魚苗,葉家仁說那人很有經驗,肯定會給杏兒帶來不錯的魚苗的。
中午飯是在葉家仁家裡吃的,由葉家仁親自作陪,爺爺被推到了上席,葉紅杏則坐在旁邊,葉家仁又請了自己家幾個兄弟相陪。席間葉家仁一個勁的說當初要不是有葉紅杏幫他辨出了那條哈士奇,說不得他今天還得苦哈哈的在外面奔波呢。
吃過飯,爺爺醉熏熏的架着小驢車又往回趕,葉紅杏被驢車顛的發睏,一回了家就趕緊往西廂房自己被窩裡鑽,迷迷糊糊間似乎聽見葉根似乎在跟爺爺大聲爭吵着些什麼。她此時已經困極了,根本沒心思去管這些,翻個身用被子捂好了耳朵,繼續夢周公去了。
下午不知道什麼時候,葉紅杏正睡的香,結果就又被外邊大聲說話的聲音給吵醒了。她這時候也睡的差不多了,索性起了**,晃着兩條胳膊往外隨便走走。
一大堆人都圍在自己家大門口,全都在興高采烈地說着些什麼。葉紅杏走過去一看,頓時大喜過望。卻原來是葉家仁派去買魚苗的人回來了,並且還把盛有不知道有多少尾魚苗的大缸都給運到了她家門口。
“不用往院子裡送了,咱們直接去魚塘就行。”葉紅杏趕緊跟那個李掌櫃的說。
李掌櫃點點頭,吆喝着夥計們推着車跟着葉紅杏一路來到了挖好的魚塘旁,葉紅杏見葉根領着一幫子兄弟正坐在陰涼處抽菸,趕緊招手叫他們過來,讓他們將引水渠打開,引河水到魚塘裡來,她要開始放魚養魚了。
葉根一聽,直接點了兩條漢子的名,瞅着那兩條漢子扛着鍬飛奔而去,葉根也笑眯眯的領着一幫子兄弟到馬車上的大水缸旁看魚苗。
只見足有半人多高的大水缸裡灌了九成的水,裡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紅色小魚苗,一旁趕車的夥計介紹說,爲了怕魚缸裡的魚缺氧,他們每隔兩個時辰就會找來新鮮的井水給魚缸換水。
因爲葉家村從來都沒有養魚的傳統和習慣,所以葉紅杏家的工人們都聽的如癡如醉,那夥計見大家夥兒似乎都不知道養魚一行,更加吹的天花亂墜,衆人也只能隨聲附和着,小心地腦補着對方夥計所形容的大魚大浪。
“杏兒!我放心不下,就過來看看。”
葉紅杏聽這聲音極熟,回頭一看,見是葉家仁自己也來了,陪着的還有縣太爺家的公子吳德榮,這傢伙今天穿了件半袖的汗衫,看上去更顯丰神俊朗,葉紅杏只看了一眼,心裡頭就略有些發慌,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
“呀,河水來了,咱們快看看去。”吳德榮還沒來得及跟杏兒聊上兩句,一旁的至交好友兼損友葉家仁遠遠瞅見河渠裡引來了水,就忙拉了他跑過去看。
那渠裡的水來得好急,因爲現在進入了夏季,河水汛期來了,河水猛漲,最近幾天夜裡又下過雨,這河水已經很高了,引河渠這一打開,汛猛的河水立刻就泛着白沫狂嘯着撲了過來。
鄉下漢子們全都興高采烈地圍觀着,他們一輩子也沒見過幾次引河水的景觀,此時全都說笑着,偶爾還會拿鍬去掀起一片銀亮亮的河水耍鬧着玩。
葉紅杏小心翼翼地拉了爺爺的手站在塘邊上看,那河水很急,灌入魚塘的時候卻不是那麼迅速,直等了兩個時辰,魚塘裡的水還只剛剛過半。
“爺爺,這水也太慢了。”葉紅杏就抱怨。
“其實咱們也可以把另一條引水渠也打開的,只要兩邊的水都通了,這水就上來得快了。”葉根指着河下游的另一條引水渠說。
當初葉紅杏是設計了兩條引水渠的,一條是用來引水,另一條則是專門用來排水的。她的想法很簡單,萬一有下暴雨什麼的,魚塘裡也不能讓水漲出塘邊,以免魚兒跳出塘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就挖了另一條排水渠。可是現在聽葉根這麼一說,葉紅杏的腦子頓時就活泛了起來,連忙招呼着手底下的工人們將排水渠也挖開了。
亮銀銀的河水從下流也衝了過來,並且很快就和魚塘裡的水會合了,兩條渠道同時進水,這魚塘裡的水面漲勢就快了很多。
雖然漲的快了,可一直等到天都快黑了,魚塘裡的水也才堪堪夠用。
“先這麼多,咱們可以把魚苗下上了。”葉家仁揮了揮手,運送魚苗的夥計們就把車上的大缸都擡了下來,一齊用力將萬千小魚苗都給倒進了魚塘裡。
“杏兒,咱們這位李大掌櫃可是位養魚的大行家,我聽說人家最近幾天不太忙,就特意邀請他來你這住上幾天。”葉家仁笑着給葉紅杏做介紹。他話雖然是說的客氣,可葉紅杏卻聽出了他心裡的擔心。
他是在擔心自己沒有養魚的經驗,怕自己把這些好不容易纔運過來的魚苗都給養死了。
“謝謝葉大哥的好意,李掌櫃,您的行李拿來了嗎?要不今晚就住我們家好了,我可是有好多養魚方面的問題不明白呢。”葉紅杏打蛇隨棍上,立刻就親親熱熱地拉着李老掌櫃的手問起了問題。
李老掌櫃是個很和善的人,葉紅杏基本上問什麼問題他就答什麼問題,並且有時候還會牽扯出幾個例子來,既生動又很簡單,葉紅杏聽的很認真。
不止她聽的認真,這些挖塘的漢子們也都圍了過來一起聽,大家以後都是要幫着葉紅杏家養魚的,這些從來都沒養過魚的漢子們對於魚這種東西,除了知道它可以從河裡撈上來之外,其餘的就一無所知了,此時聽李掌櫃這麼一說,才知道養魚原來也有這麼多的門道。
大家都聽的聚精會神,葉根和葉老爺子則一直忙着照看着倒魚和引水的事,等到魚塘基本上跟河水齊平了,隨着葉老爺子一聲大喝,侍候在河邊的那幾個漢子趕緊揮舞着手裡的鐵鍬,將引水渠和排水渠一齊用旁邊的泥土給堵死了。
至此,魚塘的工作算是基本上完成了。當天晚上,葉家由吳桂芬親自下廚,做了好多美味的家常飯菜來招待李掌櫃,葉老爺子中午在葉家仁家裡喝了不少酒,晚上直接就醉的不省人事了,倒是葉根,葉紅杏居然不知道他有那麼好的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