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33章渙縣之戰(九)

“王將軍,你駐守渙縣多年,不會不知道敵軍攻城時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哪裡吧。”張念心中冷笑,這個王將軍,都這個時候了還護着自己的兒子。雖然這次行動很兇險,但對王嚴懷來說未必不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總不能讓他當一輩子前鋒副將吧。

“爹,兒子願意前往。”王嚴懷也猜到自己老爹的護犢之心。

王將軍長嘆一聲,“好吧,我帶你去,但你要答應爹一定要活着回來。”

“兒子遵命。”

王將軍點了三千精兵給王嚴懷,自己的兒子就是不一樣,連自己的親兵都分了一大半給他,一撥人馬悄無聲息地從剛剛張念上來的城牆上下去,迅捷快速地向敵軍軍營靠近,夜色掩映下,彷彿是一羣搬家的螞蟻。

看着王將軍一直追隨王嚴懷的不捨眼光,張念心中一酸,任憑再嚴厲再不溫柔的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有無法替代的憐愛和呵護,自己在這個世界七年了,不知道她另外一個世界的父親現在怎麼樣了。

“報告將軍,報告軍師,敵軍開始用火炮攻城門了。”一個士兵慌張的聲音打破張唸的愁緒,隨之腳下猛地一震,地動山搖,不遠處是士兵們驚惶的叫聲。

“看來敵軍已經猜到我們的大軍還未到,開始把自己的看家本事都拿出來了。”王將軍臉上竭力保持着鎮定,卻掩飾不了喉嚨中輕微的顫抖。

“火炮……”張念腦中翻滾過無數個應對措施,卻一個個被自己否定,在古代這種冷兵器時代,火炮跟那些棍劍刀槍比起來簡直就是核武器,但這些核武器也有弱點,就是怕水,渙縣倒是不缺水,但要從城樓下面提上來再往下澆可就麻煩了。士兵們都忙着守城呢,哪有人有這個閒情逸致去提水,發動老百姓更不現實,渙縣的全是些油頭肥腦的商人,請都請不動。

“軍師……”

聽到王將軍飽含期待的聲音,張唸的心都碎了,她只是軍師,不是神啊……

又是一下地震似的搖動,不遠處有人在喊起火了,一股炙熱的空氣迎面撲來,城樓左邊的眺望臺被火炮轟着了。

“火?”火苗在張念黑色的瞳孔中張牙舞爪,她一動不動,腦中某一根神經突然被人扯斷了一般,表情猛地一抽,隨即換之爲糾結得可怕的笑容,那半張醜陋的臉更是扭曲得驚悚無比。

“軍師?”王將軍被她的樣子嚇到了,還以爲她被嚇傻了,張開五指在她面前晃了晃。

“王將軍,我知道怎麼對付火炮了。”張念附身看着城牆下面一排一排昂然挺立的火炮,此時技術還沒有那麼發達,所謂火炮不過是將點着的火彈人工裝入一種具有彈射功能的圓筒中,如果在火彈裝入筒中之後被人堵在裡面,那爆炸的強大沖力一定可以將圓筒摧毀,只是……要堵住這些筒口……

城牆又震動起來,剛剛被燒燬的眺望臺撲簌簌掉下許多滾燙漆黑的木炭,攻城的勢頭越發的猛了。

“城牆上的人聽着,如果你們棄械投降,我們不會殺你們的,如果你們抵抗到底,那隻能是自尋死路。”城牆下面有人喊降,張念認得他,是上次跟着耶律文翔去她算命仙館的人。

“我們不會投降的,你別做夢了。”王將軍撕扯着沙啞的喉嚨迴應。

“我需要一百名死士。”張念拉

住鬍子被氣得上翹的王將軍,“我需要人下去堵住那些火炮的筒口。”

王將軍一愣,隨即明白了她的意思,要堵住那些筒口必須是不要命的活人才行,只有活人才能有意識地讓自己不離開筒口,才能讓點燃的火彈在筒裡爆炸。

“兄弟們,渙縣命懸一線,羅伊國的那些虎狼就要攻破我們的家園,踐踏我們的土地,掠奪我們的財產,殺害我們的百姓。我駐守渙縣這麼多年,早與這個地方息息相關,如果渙縣攻破了,我絕不苟活。現在敵人正在用火炮攻擊我們的城牆,若不是我身爲一軍之首,我一定衝下去用我的身體堵住那些人貪婪的火炮,可是現在我只能眼睜睜看着渙縣一點一點被他們攻破,我的心……”

“將軍,我願意下去。”士兵中有人自告奮勇“我也願意。”

“還有我。”士兵中一聲高過一聲。

王將軍含着熱淚點了一百人,與他們喝酒踐行,雖然戰場上貼身肉搏死的人不計其數,但這些人明知道自己有去無回還義無反顧,精神感人淚下。教科書課本的編輯要是知道先人們有用胸口堵住火炮的故事,一定不會放黃繼光的故事上教材了。

張念沒想到王將軍這麼有號召力,語氣表情和動作堪比馬丁路德金,第一次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看着那些人順着繩索從城牆上滑下去,張念腦子裡默默地跳出了這一句話,當初太子丹送荊軻去刺秦王的時候可是跟她現在的心情一樣悲壯?

爲了讓他們順利與火炮合爲一體,張念給他們穿上了軍隊中壓箱底的鐵鎧甲,這樣可以保障他們不被刀箭所傷,從而到達火炮的位置。

一聲巨響,第一個火炮炸開了,火光中張念清楚地看到穿着鐵鎧甲的斷肢四處飛舞,她閉上眼睛,心中不由自主念起聖經中超度亡靈的祈禱詞,她本不信基督教,小時候也就聽奶奶念過,有些印象。也不知道爲什麼,她現在滿腦子都是那些祈禱詞,她控制不住地不停地念不停地念,眼前漸漸出現奶奶虔誠的背影,耳邊一聲接一聲的爆炸聲也變得沒有那麼可怕。腦海中有個聲音在輕輕告訴她,那些人死去不是壞事,他們會到一個快樂平和的地方重新生活,她的心慢慢平和,呼吸慢慢平穩,信仰的自我催眠以及自我安慰起了作用,這樣一個亂世中,需要信仰。

“軍師,火炮都沒了。”王將軍興奮的聲音在張念耳邊響起,她睜開眼睛,眼前一片模糊。

“是嘛,太好了。”張念轉過身深吸一口氣準備將眼中的淚水咽回去,沒想到這一口氣中滿是血腥味和火藥鐵鏽味,幸好沒人注意她,不然大家還以爲她喜極而泣呢。

“啊,他們的營帳燒起來了。”王將軍一驚一乍的,張念小心臟都快被他嚇壞了。

果然,遠處敵軍駐紮的軍營火紅一片,連天空也被映得如白晝一樣,王嚴懷終於報仇了。

“營地燒起來了,快回去救火。”城牆下敵軍頓時亂成一團,呼喊聲一片。

“不好了,有人偷襲。”稀稀兩兩往回趕的敵軍中又傳來驚呼,張念大喜,難道軒王的大軍到了?

“是懷兒。”王將軍率先看到自己的兒子,“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又擅自出擊,這不是自尋死路嘛!”

果然

,敵軍後方立着一對兵馬,雖然人數在羅伊國十幾萬人面前有如蝦米與大魚的對抗,但各個昂首挺胸,輸人數卻絲毫不輸氣勢。

那隊兵馬的首領正是王嚴懷,看來他上次真的被傷到了,這次抱着必死的心要掰回自己的面子。張念之前一直覺得他太過魯莽,現在卻也覺得他是條漢子,男人戰死沙場,雖死猶榮。

王嚴懷所帶的都是精兵,以一當十。敵軍正處於混亂狀態,一下沒反應過來,看到身邊的兄弟被砍成兩半纔開始舉刀反抗,轉眼間,敵軍居然也被幹掉了不少。

耶律文翔那個手下不是個吃素的,眼看對手實力不弱,舉起軍旗開始指揮戰鬥。散亂無章的羅伊國士兵終於找到了組織,紛紛有秩序地排列散開,畢竟人多,王嚴懷那一隊人馬很快就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圍到中間。

剩下的就只有屠殺了。

王將軍老淚縱橫,蹲在地上不忍再看,這世上還有什麼比父親看着自己親身兒子被活活殺死還來得痛苦呢?

王嚴懷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才倒下,張念一直看着他,看着他身中五六刀還繼續跟敵人肉搏,看着他全身是血還不忘扭下離他最近的一個人的腦袋,看着他倒在地上,無數把刀將他斬得四分五裂。

她緊緊攥着拳頭,死死瞪着眼睛,她要看清戰爭的殘酷,她要讓自己強大起來,即使她的血已經從頭涼到了腳。就在這一刻,她第一次有了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上沒有戰爭的衝動。

但是現在,戰爭還在繼續,因爲新一波的攻城又開始了。

王將軍拖着悲痛欲絕的身體繼續指揮守城,張念靜靜站在一旁,看着夜裡被大火焚燒的地平線慢慢吐露魚肚白,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士兵一個接一個倒下,她已經做了所有的努力,但軒王的大軍還沒有到來,而這個城也快守不住了。

只恨她不是真的仙人,無法仙袖一揮,護住自己所要守護的東西。

不知道過了多久,眼前的一切開始變得模糊,張念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道眼前那些動來動去的人在幹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還是在現實中,她聽到有人在喊“大軍到了”,但她卻沒有做絲毫反應,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與她無關,她本來就是個過客而已。

“軍師,軍師,你快醒醒。”

“我睡着了嗎?”張念一躍而起,眼前是王將軍疲憊不堪的老臉,他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頭上白了一大片,恍惚之間還以爲降了霜。

“軍師,王爺就快贏了。”

“是嗎?”張念揉了揉眼睛,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她居然睡着了,不過也難怪,她一天一夜都沒睡覺,只是那可憐的王將軍,痛失愛子的情況下還能撐這麼久。

城牆上躺滿了死人,而所有活着的人全部動作一致地趴在牆邊注視着前方,血腥壓抑的空氣中一片肅殺之氣。

戰場上已經形成兩軍對峙的場面,昨夜混亂吵鬧的場景蕩然無存。

寫着“軒王趙”的黃色旗幟在風中撕扯,浩如大海的軒王軍前,身穿灰色鎧甲的軒王手提寶劍,面如羅剎,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可怕的殺氣。

他的對面地上,躺着一位年輕男子,張念認得,是耶律文翔一起的那個部下,他胸口滿是血跡,頭歪在一邊,看來已經死了。

(本章完)

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26章渙縣之戰(二)正文_第23章離京之路(七)正文_第40章入宮(一)正文_第30章渙縣之戰(六)正文_第53章平南王事件(三)正文_第20章離京之路(四)正文_第101章皇后(三)正文_第101章皇后(三)正文_第25章渙縣之戰(一)正文_第24章離京之路(八)正文_第78章東窗事(三)正文_第2章初遇(二)正文_第83章東窗事(八)正文_第44章入宮(五)正文_第62章後宮亂(二)正文_第94章永別(二)正文_第14章李家之變(六)正文_第91章駐守(六)正文_第68章後宮亂(八)正文_第26章渙縣之戰(二)正文_第97章重生(二)正文_第65章後宮亂(五)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89章駐守(四)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40章入宮(一)正文_第36章回京(三)正文_第87章駐守(二)正文_第34章回京(一)正文_第96章重生(一)正文_第71章莫念谷(三)正文_第62章後宮亂(二)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9章8李家之變(一)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37章回京(四)正文_第60章平南王事件(十)正文_第95章永別(三)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44章入宮(五)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28章渙縣之戰(四)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86章駐守(一)正文_第76章東窗事(一)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70章莫念谷(二)正文_第100章皇后(二)正文_第14章李家之變(六)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31章渙縣之戰(七)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77章東窗事(二)正文_第18章離京之路(二)正文_第85章東窗事(十)正文_第80章東窗事(五)正文_第69章莫念谷(一)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38章回京(五)正文_第70章莫念谷(二)正文_第75章莫念谷(七)正文_第22章離京之路(六)正文_第47章真面被揭(二)正文_第11章李家之變(三)正文_第57章平南王事件(七)正文_第47章真面被揭(二)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59章平南王事件(九)正文_第45章入宮(六)正文_第36章回京(三)正文_第102章皇后(四)正文_第28章渙縣之戰(四)正文_第89章駐守(四)正文_第82章東窗事(七)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82章東窗事(七)正文_第73章莫念谷(五)正文_第65章後宮亂(五)正文_第76章東窗事(一)正文_第50章真面被揭(五)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52章平南王事件(二)正文_第73章莫念谷(五)正文_第45章入宮(六)正文_第6章初遇(六)正文_第24章離京之路(八)正文_第48章真面被揭(三)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41章入宮(二)正文_第11章李家之變(三)正文_第49章真面被揭(四)正文_第42章入宮(三)
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26章渙縣之戰(二)正文_第23章離京之路(七)正文_第40章入宮(一)正文_第30章渙縣之戰(六)正文_第53章平南王事件(三)正文_第20章離京之路(四)正文_第101章皇后(三)正文_第101章皇后(三)正文_第25章渙縣之戰(一)正文_第24章離京之路(八)正文_第78章東窗事(三)正文_第2章初遇(二)正文_第83章東窗事(八)正文_第44章入宮(五)正文_第62章後宮亂(二)正文_第94章永別(二)正文_第14章李家之變(六)正文_第91章駐守(六)正文_第68章後宮亂(八)正文_第26章渙縣之戰(二)正文_第97章重生(二)正文_第65章後宮亂(五)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89章駐守(四)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40章入宮(一)正文_第36章回京(三)正文_第87章駐守(二)正文_第34章回京(一)正文_第96章重生(一)正文_第71章莫念谷(三)正文_第62章後宮亂(二)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9章8李家之變(一)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37章回京(四)正文_第60章平南王事件(十)正文_第95章永別(三)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44章入宮(五)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28章渙縣之戰(四)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86章駐守(一)正文_第76章東窗事(一)正文_第51章平南王事件(一)正文_第70章莫念谷(二)正文_第100章皇后(二)正文_第14章李家之變(六)正文_第61章後宮亂(一)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79章東窗事(四)正文_第5章初遇(五)正文_第31章渙縣之戰(七)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77章東窗事(二)正文_第18章離京之路(二)正文_第85章東窗事(十)正文_第80章東窗事(五)正文_第69章莫念谷(一)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38章回京(五)正文_第70章莫念谷(二)正文_第75章莫念谷(七)正文_第22章離京之路(六)正文_第47章真面被揭(二)正文_第11章李家之變(三)正文_第57章平南王事件(七)正文_第47章真面被揭(二)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59章平南王事件(九)正文_第45章入宮(六)正文_第36章回京(三)正文_第102章皇后(四)正文_第28章渙縣之戰(四)正文_第89章駐守(四)正文_第82章東窗事(七)正文_第93章永別(一)正文_第82章東窗事(七)正文_第73章莫念谷(五)正文_第65章後宮亂(五)正文_第76章東窗事(一)正文_第50章真面被揭(五)正文_第81章東窗事(六)正文_第52章平南王事件(二)正文_第73章莫念谷(五)正文_第45章入宮(六)正文_第6章初遇(六)正文_第24章離京之路(八)正文_第48章真面被揭(三)正文_第15章李家之變(七)正文_第41章入宮(二)正文_第11章李家之變(三)正文_第49章真面被揭(四)正文_第42章入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