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鐵板

何謂鐵板?張家六虎今天會知道何謂鐵板!作爲鄭朗和呂夷簡家的謙客,也不能隨意傷人。//可江杏兒是鄭朗貼身小妾,乃是朝廷五品大員的家眷,幾個小老百姓前來襲擊,豈不是找死麼?沒有輪到楊氏兄弟與鄭三錘子上去,丁勝衝了出來。在船上有時候四人練一練,伸伸拳頭,活動一下筋骨,並沒有相互較量過,皆不知道。實際身手乃是丁勝最好。否則呂夷簡不會僅派了他一個人前來保護呂公著的安全。張家六虎是很兇,很壯實,外加幾個想巴結的佃戶,然而就是他們,也未必是丁勝一人對手。看到他們來勢洶洶,衝過去,pk起來。楊家兄弟也不弱,還有一個鄭三錘子呢,衙役沒有反應過來,十來個人被打倒在地上。除了鄭三錘子捱了兩記老拳,臉上被打青一塊外,其他三人很是輕鬆,汗都沒滴一滴下來。然後楊氏兄弟向丁勝討,丁大哥,你太厲害了,能不能教我們。地上睡倒的十來個人,沒有一個正眼去看。張家六虎痛得嗷嗷直叫,喚道:“王知州,要替我們做主。”王知州氣得想要殺人了,鄭狀元與這個小妾的故事,請問一下,宋朝除嶺南湘西那些偏得不能再偏的地方外,哪裡沒有聽到過?那是人家的命根子,連當年的劉太后也刻意宣她們進宮看一看。你上來就對人家不軌,老子還替你做主,不補踹你幾腳就是好事了!鄭朗也急。幾百艘漁船圍過來,小舟圍在正中間。走到最邊上的一艘小漁船,說道:“這是誰的船,能否載我回岸?”兩州百姓讓他煸得熱血沸騰,上他們的船是他們榮幸,還用說麼?般主是一箇中年漁夫,高興地載着他返回岸邊。裝作不知,看了看衣服,有十幾個人,其中六人衣着華麗。長得很高大,大約是張家那六隻虎了。問:“你們是誰啊?爲何襲擊本官的家眷?”問得有學問。君子動口不動手,辨幾句可以,若用手用腿,六虎麻煩會很大的。鄭朗是新科狀元,有五品的職官,有五品的差官,有館閣官,有文散官。嚴格說。能稱爲中級偏上的官員,甚至比崔有節級別還要高。以一個平民身份光天化日之下,襲擊他的家眷。該當何罪?六虎開始沒有反應過來,看到諸位官員看他們眼中的憎惡,特別是王知州,此時他最不想多事,快點交接離開,偏又出了這事兒,痛恨可想而知。漸漸醒悟,自己紙老虎惹到了真老虎。不喊痛了,翻身起來道:“小的不知,不知是鄭大夫的家眷,該死該死。”大虎二虎用手抽自己耳光子。“若不是我的家眷,就可以胡作非爲了?”“我們……”鄭朗問完,撤到一邊,沒有交接,還得王知州來。非是湖上的事,那是調停,沒有關係的。王知州無奈上前,問:“你們爲什麼要這樣做?”正常的程序,有因纔有果。張大虎答道:“我們也不知,聽說有人刻意毀我家的茭白,過來看了一看,毀壞了……許多,追過來。”一邊說一邊小心看着鄭朗。“毀壞者當賠,並且要加倍賠償,王知州,他家佔的那片灘澤離這不遠,你派一個衙役過去看一看。”鄭朗道。這麼好說話?但鄭朗說完這句話後,沒有再理睬此事,因爲漁民陸續的上岸,又是羞愧又是激動,還有人好奇,大着膽子詢問:“狀元公,你有什麼辦法將此地變成黃金地?”“有,有一些辦法,若沒有,我以後如何面對你們?但能不能容我賣一個關子?”大家呵呵樂起來,接着又向王知州、李若谷賠禮道歉。李若谷問王益:“鄭大夫說了些什麼?”王益仔細的回想了一下,其實也沒有說什麼,只說了一些講道理,很暖人的話,然而看到兩州府的百姓在一起又是道歉,又是歡笑,只好搖頭。然後大家又看着張家六虎,有的人認識,也看到剛纔岸上打鬥的場面,這是什麼呀?你奶奶的,不能霸到這種地步,連新知州的家眷也敢動彈。沒好問。衙役們回來了,茭白在江南能值幾個錢?幾小又能有多少力氣,連一個乘手的工具也沒有,但看上去很難堪,亂蓬蓬的毀去許多葉子,好象毀了許多茭白一樣。鄭朗問:“差哥子,估一下,多估一些,不能少估,毀了多少錢的茭白?”“不會差過一百錢。”衙役老實地答道。“不會超過一百錢,光天化日之下,兩州府州官府官,兩縣縣官全部在此,你們就敢強行捉人?是誰給你們的膽量!”鄭朗忽然暴喝一聲。對一些惡劣的地主霸佔田地與山澤,鄭朗很反感的,另一個就是和尚。休要小視了和尚。宋朝和尚不是後來的和尚,若是象知日那樣,靠一些香火錢度日,倒也罷了,畢竟佛教宗旨本來就是揚善去惡,百姓也要有一個信仰,在遇到困境時纔不會悲觀。但宋朝大多數和尚在霸佔良地,放高利貸。霸到何種地步,非是後人所能想像。福州僧人佔當地人口百不足二,但佔去田產百分之十七點幾,園林山地池塘陂堰百分之二十五,還是最好的地方。鼎鼎大名的少林寺和尚,大手一揮,少室山等山全是我們少林寺的,自唐朝以來,一直爲寺產。如果有砍柴的誤入雷區,少林武僧出來,少林功夫使出來。柴民被打得抱頭鼠竄而逃,鄭朗親眼看到過一回。爲此與少林寺的幾個和尚辨了幾句。那時候他還小,威望不大,也未聽,但說得有理,訕訕的將此事揭過。大和尚們高貴身體不會親自耕種的,這些田地山澤佔下來,又不上交稅務,於是以五五開交給平民百姓耕種。表面對百姓一樣,租地主家的也要給租子。實際不然。大片大片的田地被佔,被隱。朝廷那麼多開支,一樣少不了,只好攤於百姓身上,反過來加重百姓負擔。惡性循環下去。有時候鄭朗想到此節,很無力,因爲兩世爲人,任何制度,任何國家。也未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說象八卦一樣。若調和得當,在此卦最好的時刻,將時間停留得更長。但積累到最後,這一卦始終要翻過去。這是用中國儒學易經來解釋的。換後人的一句話,沒有永遠的國家。兩者相比,前者隱患更大。但大多數都是這樣,不能明說,又不想自己管轄境內出現種種不好的事情,正好張家六虎,成了他賅猴的那隻雞。還有他太小,恐爲百姓看輕,恩要的,威也要立。並且他隱隱知道一些農村的事,家中弟兄多,別人會很害怕,若弟兄幾個長得又高大,家中又有錢有勢,那麼這幾個弟兄,就象張家六虎一樣,成六條老虎了。送上門讓他立威的!“那一片茭地,以及其他的一些澤塗有多大?”鄭朗向呂三叔問。沒有問衙役,不知道深與淺,可能會老實回答,可能禍連在一起,自己呆上幾年就會調任的,而衙役與張家卻會終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於是問呂三叔,交談過,他在呂家很有地位,是呂夷簡的族弟,一度替呂家掌管了多處家業。呂夷簡讓他陪呂公著下江南是假的,實際是送一個助手給自己,也是一種感謝的方式。呂三叔道:“以前我替呂相公管理過一些家業,曾親手測量過田畝。我看了一下,那片灘塗種了許多茭白蓮藕蓴菜,還有一些網罝,大約有六七百畝面積。”張家六虎一聽呂相公,臉色更加蒼白。呂相公,那是敢將皇后拉下馬的牛人,對他們來說,太遙遠遙遠。然而眼前,似乎居然自己沾上了一點邊,並且還是不好的邊。然呂三叔,卻是刻意說起。與鄭朗一樣的心理,鄭朗說起趙禎,呂三叔說起呂簡夷,皆是替鄭朗助威,怕歲數小,會被人輕視。再過幾年,有了政績,又成長起來,就不用如此。鄭朗問道:“張家,可全是你家的產業?”張家六虎點了一下頭,還有呢,這是少說的!“灘塗湖澤皆乃朝廷地方,爲何成爲你家產業?”“那是我家世代種植下去的。”“這麼一說,你手一揮,東種一下,西種一下,整個太平州都要成爲你家的產業?”“可是……”“可是什麼?朝廷允許百姓在湖澤邊種養捕魚,本意是爲了給貧困百姓更多的生機,難道你家也缺少生機,嗷嗷待哺,需要這湖澤救濟,就是如此,也不可能要這麼廣大的湖澤來養活你一家人吧?”四周漁民轟然一笑。“朝廷說過曠土許民以耕,便爲永業。”“不錯,乃太宗至道元年所下旨意,應諸州府監管內曠土,並許民請佃,便爲永業,仍免三年租調,三年外輸稅十分之一。陛下天聖年初又下詔,民流積十年者,其田聽人耕,三年而後賦之,減舊額之半。後又詔,流民能自復者,賦亦如之,”遠不止這兩詔,從趙匡胤兄弟,到宋真宗,到趙禎,多次下詔,只要是荒地,不管是什麼人,有能力開荒,就可以成爲這片地的主人,還有一系列的政策照顧,免三年稅務,過三年後,繼續享有很長時間的減稅照顧。張家兄弟將此事翻出來,是說朝廷也容許富家開荒,並不僅是照顧貧民。鄭朗又繼續說道:“既如此,你們回家去算一算,自墾種之年算起,三年蠲稅,以後皆以半數賦稅。交了多少,還有多少未交。一道算清楚了,到縣衙將它交納清楚。杏兒,從船裡拿兩百錢,償還給張家。”“喏。”這纔是最狠的地方。按照規訂,這些山澤也要納稅的,可佔有者先多是貧民,因此朝廷對這一塊不是很重視。後來性質漸漸轉變,也是可交不可交的範疇。但鄭朗若強行徵稅,未嘗不可。是按規矩辦事。傳到京城,也不會有言臣上書反對。“狀元公。小的聽說你是一個好人,饒過我們吧,”張家六虎蔫了,能補嗎?將他家佔有的所有澤塗一些便賣,也補不齊這個稅務。“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一個好人,只能說不去做壞人。路過你家茭地,小妾看到那片茭白長勢好,欣喜的掰下一個。漁人說不能動。乃你家產業也。小妾不解詢問,見我們是外鄉人,漁者更是恐懼。讓我們速走。僅一個茭白,讓漁人恐懼如此!張家,可見你家平時做爲行事。不錯,我學的是儒家,以後還要修儒學,儒家以仁義爲本,仁,愛人也,義乃仁之所節,仁是義之根本。何謂義?義,人之正路也,義,羞惡之心也,它與仁對立,也是對它的規範,以仁而發,而又對仁節制也。故《禮記》曰,除天地之害,謂之義。對你們,本官若是講仁,那麼以後太平州幾萬戶貧困百姓奈何?”不但國家律法不容你,孔子也贊成除去你們這些害蟲!說完上船,交給王知州處理。想這麼就走啦!臨走時,得將這個難題解決,才放你走。王安石跑得比兔子還快,早走早好啊,不然父親想起來,又會是一頓打。……船重新折向水陽江,但折向東邊,水陽江入江口除了匯於青弋水那條外,還有一條東流,直接從當塗入太平口,進入長江。從這條水路直奔當塗城,再買下一套房屋,這時官員很少搞形象工程,有可能一個浪費,讓言官盯上完蛋了。於其這樣,不如好處裝在口袋裡,所以州衙縣衙很少修葺。帶的人多,需要先買一套房屋安頓下來。東水陽江上,兩邊房屋始多起來。蕪湖縣人口少,七八千戶,繁昌縣更少,大約僅五六千戶,人多是集中在了當塗縣。房屋已有了一些後來江南居安的式樣,高高的遮壁,刷着雪白的石灰,屋頂上蓋着青色小瓦,砌着靈動的小飛檐。還有許多茅草屋,無法避免,連開封城邊上還有許多草屋呢。王安石問道:“鄭大夫,剛纔你如何將這場衝突化解的?”“是啊,能不能說一說,”呂公著也很興奮地問。在岸上先是懸着心,後來越看越神奇,簡直不可思議。也要教的,將經過說一遍,道:“事情要抓住重點,首先得用心,只有用了心愛民,言行就會替他們着想。老百姓僅是不識字,可不是呆子,說不出來,能感受到。接下案子,否則高家不服,這場糾紛還是無法阻止。給他們勾劃一幅美好的藍圖,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再勸一勸,大家也就不想拼命了。”几子沉思了一會兒。司馬光說:“鄭大夫,我也感到臨江寺有些古怪。”“也不一定,即便有古怪,我們不能動。”“爲何?”呂公著問。“它影響的後果很大,我必須要做幾件讓百姓信服的事後,才能動它,否則此事鬧將起來,比湖上那場糾紛更大。朝廷若有風聞,不要做其他的事,就可能將我調回京城。做事要分清輕重,至少保持每一件事做下去有用途,若沒有用途,那麼不如不做,反而減少糾紛。有爲,必須有理智的爲,這也是夫子所說的智。再比如剛纔那六隻惡貓……”一起伏下來笑。“只能針對這六隻貓,全國權貴與僧道佔有的田地太多了,長久下去,後果很嚴重。特別是皇帝軟,不但侵佔,還會隱匿田地。可是能不能動它?”也是宋朝奇怪的地方之一,趙匡胤時全國擁有耕地不到三億畝,到宋真宗時達到五億兩千多萬畝,包括南唐與北漢的田地,其實更多是新開墾出來的。然而墾的田越多,國家所呈報上來的田畝越少,十幾年後趙禎派人統計一下,只有兩億兩千萬畝,居然縮水一大半。逃稅!宋朝懲治唐朝之弊,地也徵稅,人也徵稅,於是一戶不到兩個百姓,地也如此。幾小無言。鄭家還好一些,司馬家與呂家,同樣是侵佔田地權貴之一。“難道隨它?”王安石問。鄭朗笑了一下,後來王安石搜地搜得很厲害的,但僅成功了一小半,新法失敗,道:“隨它肯定不能隨它,但一定要穩妥行事,這些人多是全國的精英,不計後果,急躁行事,要麼失敗,爲國家增加不安的震盪,要麼步王莽變法後塵。”“如何穩妥?”“我也沒有想好,甚至沒有想到,也非是我們現在所想的。”船順流而下,很快到了太平州,帶呂三叔起到許多作用,用他做隱飾,用他做紙老虎,還能用他來購物,買房子。呂三叔上岸僅一會兒,就買好了一棟兩進出的房屋。前面是一個大鐵門,兩邊兩間廂房,後面是一棟二層小樓,上下各六間,西邊還有四間房屋,可以做雜物間與廚房。價格也好,僅三百緡錢。地理位置也好,離大街有一段距離,比較安靜,但離州衙很近。這是一個商宦人家的房屋,主人去了溫州,家中又無其他人,於是用低價將它出售。聽到是狀元前來居住,老管家沒有讓呂三叔還價,就開出了最低價。唯獨不美的是天井太小,兩棵老槐樹,一棵石榴樹,兩株芍藥花,一口古井,一個石桌,六個石凳,再沒有多少空餘的地方。開始搬東西。看着太平州城,終於有了象樣的城牆,裡面住着不少人家,並且沿街開着許多店鋪,人來人往。四兒道:“這回才象一個城。”“你不懂的,未來蕪湖比當塗更象城。”進了新居,安頓一下,東兩廂一做門房,一做門房起居,這個門房不能讓呂三叔來做,那是折辱呂三叔,必須從當地請一個忠厚的人。西兩廂做了書房。上面六間中間四間留給了四個學生,西邊上住着呂公著與嚴榮的三個小婢,麗兒、鳴兒、雲兒。東邊上住着司馬光與王安石的三個小婢朱兒、趙兒、瑞兒。四小問:“那麼鄭大夫住哪兒?”“我住在下面,一家人,不用那麼講究,更不準胡思亂想。”下面西兩間留給呂三叔、丁勝、楊家兄弟住的,剩下中兩間的客廳,東邊是鄭朗與江杏兒自己的。崔嫺沒有來,否則還是會很擠,人太多了。收拾一下後,將大門一關,未交接,繼續閉門謝客。但吃過晚飯後,鄭朗說道:“我們明天會臨江寺。”“好呵,”四兒道。“家中幾個娘子一個不能去。”“大郎……”“求也沒有用。”司馬光想了一下道:“小師母,這一回聽鄭大夫的話。”萬一猜測是真的,那麼是真的不能去!但這案子很重要,要先去看一看

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五百七十五章 理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294章 排陣(上)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第327章 等待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九百零七章 抽薪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七百零九章 上樹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78章 蓋棺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35章 考(下)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91章 爲官大道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66章 淨第274章 老貪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18章 找朋友(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356章 猙獰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265章 大星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七百三十章 姓李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83章 狐威(上)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第82章 四君子(下)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337章 小戰(下)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44章 衣服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306章 保護第95章 講仁(三)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37章 明道第323章 返京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253章 鬥法(三)八百章 光暗第240章 出手(下)第123章 去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257章 菜刀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59章 道(三)五百四十章 太傅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
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五百七十五章 理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294章 排陣(上)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第327章 等待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九百零七章 抽薪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七百零九章 上樹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78章 蓋棺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35章 考(下)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91章 爲官大道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66章 淨第274章 老貪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18章 找朋友(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356章 猙獰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265章 大星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七百三十章 姓李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283章 狐威(上)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第82章 四君子(下)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337章 小戰(下)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44章 衣服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306章 保護第95章 講仁(三)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37章 明道第323章 返京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253章 鬥法(三)八百章 光暗第240章 出手(下)第123章 去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257章 菜刀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59章 道(三)五百四十章 太傅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