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斥責

從回到了大明宮後,蓁娘明顯感覺到阿木的心情好了很多,她猜測可能是因爲將弟妹們照顧的很好而受到父親的表揚。

來甘棠軒請安時,阿木很高興的說起昨日長沙王爲自己的母親舉辦壽宴,阿木在他家遇到了韓傳和長子韓寧。

“韓舅父看見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拉着韓寧就要給我行禮,當時人多眼雜,我就沒有拒絕了……”

他忐忑的看了眼生母,“阿姨不會生氣吧……”

韓傳就是蓁孃的十五兄,韓寧就是他的長子,韓阿耶不擅長交際應酬,所以出門走動的事都是交給了長子和長孫。

蓁娘笑眯眯的搖頭:“論地位,你是親王,他是縣伯,論關係,新章侯的兒子纔是你正經的舅父!”

“所以你做的沒錯,你能把他們當成親戚走動,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不過爲什麼你韓舅父會去長沙王府做客?”蓁娘十分疑惑。

不怪蓁娘好奇,就是做衣裳的布都能分個優良差出來,何況是有爵位的人家,無論哪朝哪代,都講究一個家世淵源,方能顯出骨子裡的高貴。

這種人家一般都自視甚高,向來就瞧不起新貴,覺得他們雖有品階,但其實跟暴發戶差不多,別說交往了,連一張桌子吃飯恐怕都覺得侮辱了他們。

阿木向生母解釋道:“我聽韓舅父說了,是因爲他的六伯父跟長沙王府一個幕僚是同科……”

幕僚的話怎麼可能讓一個郡王高看韓家一眼,恐怕長沙王看中的還是阿木吧……

蓁娘忖及此處,瞥了阿木一眼,旁敲側擊的問他:“你到處去做客,可認識了些什麼人沒?”

“有啊!”阿木並未多想,撿了些瑣碎的事講給蓁娘聽。

“……跟韓舅父打了招呼後,我就跟王舅父說話去了,他還爲我引見了好些朝堂上大名鼎鼎的人!”

他說到這裡很興奮,跟蓁娘嘰嘰喳喳道:“朝廷裡不是有個總愛挑刺的何御史麼!我本來以爲他是個不苟言笑的老翁,昨天見到他狠狠嚇了一跳!”

“難不成他有三頭六臂?”蓁娘打趣道。

“不是!”阿木對她突然插嘴很不滿意,“何御史居然是個白白胖胖像個彌勒佛一樣的人,他不僅笑呵呵的,還特別喜歡吃魚眼睛!”

“難怪他眼尖總能看見別人身上的缺點,然後在父親面前唸叨一番……”

阿木哈哈大笑,蓁娘看他快活的樣子自己也笑起來。

“這麼說,你倒是開了不少眼界!”

“嗯!”阿木開心的點頭肯定道:“父親也說過,要多觀察別人的言行舉止,只看這個人說出的話、與人交流的態度,就知道這個人是個什麼脾氣和性格了……”

兒子一日比一日懂事能幹,蓁娘心裡說不出的欣慰,再想着阿木若一直這樣下去,總有一日會讓李暉滿意的,於是又老生常談的囑咐了他幾句,聽得阿木十分不耐。

過了秋夕節後,李暉就下諭給三子李淳茜賜了府邸,撥了二十多萬兩白銀,命太常寺按照品級修整王府。

過了新年後,阿菽就高高興興的搬出宮到王府居住了,阿木給他送上了一份厚厚的喬遷禮,還開心的表示:他們兄弟倆總算可以做個伴了!

於是現在變成了四郎羨慕他倆了……

也是新年後,李暉安排了阿木和阿菽進入朝堂學習,這也表示,兩位皇子都要開始走自己的政治道路了,或許儲君也就是他們二人中的某一位。

阿木和阿菽既緊張又興奮,雖然他們一個在中書省抄寫文冊,一個在戶部整理文冊,做的都是枯燥的工作。

不過中書省是直屬於皇帝的機構,主要職權是撰作詔令文書,皇帝的每一條指令都由中書省侍郎來起草,阿木在這裡能夠直觀的瞭解到朝廷是如何運作的。

而阿菽所在的戶部則管理着全國的糧食、鹽鐵、絲綢,還有最重要的稅收和人口。

人口和經濟都是國家的重要支撐,沒有人口哪來的稅收,沒有土地又怎麼養活人口!

李暉的用意顯而易見,都知道他這是想磨練兩個兒子,也讓他們逐漸競爭,競爭的自然就是儲君之位了。

阿木和阿菽都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在一幫人老成精的大臣眼裡,就是毛都沒長齊的小傢伙。

雖一個個恭恭敬敬的有問必答,不過都存了那麼一點點看這兩兄弟爭得面紅耳赤的猥瑣心態。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阿木和阿菽都是好少年,阿木一直被蓁娘教育要腳踏實地,阿菽被秦氏教育凡事以阿木爲先,這倆兄弟接觸長朝政後關係卻更加親密。

他倆都未婚,王府也離得不遠,便時常一起學習一起討論政事,好的能穿一條褲子,這倒是讓人大跌眼鏡。

李暉知道後也不知道心裡是個什麼滋味,兒子們兄友弟愛是好事,他總不能逼着他們像鬥雞似的爭來爭去,然後誰贏了就點誰做太子吧……

吳敏看着李暉面色複雜,不像是高興也不像是生氣,不解道:“大家難道不高興嗎?兩位郎君這樣親親熱熱的多好啊!就算你要立其中一個做太子,另一個也不會心生嫉妒而做出錯事……”

李暉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沉着臉坐在交椅上半天沒動彈,這樣的過程,不是他想要的……

景宏七年的夏天,在江南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

杭州二十六戶生產絲綢的商戶向刺史反映在過去一年裡,有個自居皇商的符姓郎君,攜帶鉅額錢財收購絲綢錦緞,說要運到西京和東都去。

這人出手闊綽,而且要貨量遠超一般數量,每次交易後直接付現錢,不留任何憑證,這種反常的行爲引起衆商戶的警惕,於是便聯名向刺史反映。

杭州刺史一面向朝廷彙報,一面調出人手去追查此事,李暉指派了數名官員去杭州,結果過了兩個多月都沒查出任何線索。

那位符姓郎君憑空消失一般,不僅找不到任何知道他的人,而且就連那些足夠鋪滿整個杭州城的絲綢也尋不到蹤跡了……

衆官員束手無策,李暉連下三道斥書,責令當地主事官員在一個月內破案。

杭州當地的一位主薄因爲人微言輕,並沒有參與到此案中,但就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他每日都在城裡轉來轉去,這一轉就找到了線索。

他在碼頭上跟小工聊天得知,去年泉州往大食國輸出了將近十艘船的貨物,雖不是同時啓程的,但貨物的印記都是同一個商戶,也不知誰這麼有本事!

那位主薄當即就意識到這二者有關聯,他向上級稟報後,再循着這個線索去查探,很快就弄明白了事情原委。

原來是泉州的市舶司與那位符姓郎君勾結,收購大量絲綢後不經申報交稅就私自與大食人交易,其所得的錢財都收歸己有……

繼續追查下去後又得知,原來這樣的行徑絕不是個例,市舶司幾乎每一任官員都幹過這種勾當。

不止是絲綢,還有瓷器和紙墨,前前後後總共的贓款估摸着有數百萬兩白銀,抵得上全國一年的賦稅了。

消息傳回京城後,李暉冷笑數聲,派出欽差去泉州,將涉案的主要人員就地處決,先斬後奏,其餘次等人員壓入大獄,等待審理。

其次,李暉將那位找到線索的主薄將其擢升爲杭州司馬,官居五品,這種升遷的速度大周幾十年也難得見一個,在知道這位新秀姓秦,正是秦修容的胞弟之後,長安城上下對許王的態度熱絡起來……

思政殿內,李暉下了朝把兩個兒子叫來,挨個檢查他們這段時間的功課。 щщщ●тt kān●CO

他先考校阿木,問他:如果要下詔敕封爵位,該怎麼做?具體流程是什麼,每一個部門要做些什麼?

阿木在中書省待了大半年,對這些已經很熟悉了,他有條不紊的答道:“敕封爵位分兩種,一種是特恩敕封皇親貴胄,一種是對有大功的官員論功行賞!”

“前者按照大周律例即可,後者應由三省六部的宰相們共同商議,但無論哪一種,制書的形式都是一致的,應當先由中書省擬好公文,交由門下省審覈,審覈無遺漏後上呈天子畫日……”

“接着中書省抄寫留檔,門下省再次審覈後,就可以將這份制書發往尚書省了……”

李暉對他的回答很滿意,聽得不住點頭,接着又問他:“陂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作何解?”

阿木聞言眉頭一跳,眼裡的喜悅逐漸散去,近來他把心思都放在朝政上,對學習多有忽視,他也沒想到父親忽然會考這些……

他戰戰兢兢的回答了幾句,李暉越聽眉頭皺的越緊,看着他的眼神也嚴厲起來。

阿木不敢直視父親,說話越發的語無倫次,最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一旁的阿菽表情擔憂又緊張,連大氣也不敢出。

李暉‘啪’的一聲把阿木的策論扔在書案上,厲聲責罵道:“我也不問旁人,你自己說說你都在忙些什麼?”

阿木瑟縮着埋下腦袋,顫抖着聲音老實回道:“每日早晨練字過後就去中書省,下午先生會來教授經史,晚上溫書……”

李暉冷冷一笑:“聽起來你比我還忙,結果連這麼一句話都說不清楚,這就是你讀的書?”

他叱責的聲音越來越高,屋裡還有好幾個宮人,卻絲毫沒給阿木一分面子。

阿木眼睛盯着地板不敢擡頭,指甲掐着衣袍掩飾心裡的不安。

李暉恨鐵不成鋼的看着他喝道:“讓你去中書省學習不是讓你把功課丟下,這兩件事並不衝突,把書讀好才知道怎麼做事……”

“你已經十五歲了,過一二年也要娶妻生子,若是連事情也安排不好,我看你也別天天忙活了,乾脆像李巍那樣,整天跟一幫浪蕩公子吃喝玩樂,說起享受頭頭是道,卻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

昌國公李巍是高祖第九子的嫡系後嗣,今年才十八歲,府裡就有六個妾室,三四個兒女了。

因他是昌國公府的獨苗苗,卻吃喝嫖賭不學無術,李暉看的氣不打一處來,隔幾天就要把他叫進宮裡訓斥一番,無奈這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他親孃都放任自流了……

李暉把阿木跟李巍相提並論,着實讓人震驚,阿木面色蒼白泫然欲泣,他知道父親這是對他在府裡擺宴招待朋友不滿意。

但他發誓,他的朋友都是可結交的君子,而且他們並沒有做出那些醉生夢死的頹廢之態,他們只不過是一羣年歲相當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已。

父親爲什麼要這麼說……

作者有話要說:

李暉:過來爸爸愛~

阿木:(瑟瑟發抖)……別,還是找我媽吧……

第94章 出嫁第216章 掃除第61章 決定第164章 隋琰第262章 趁機第207章 挑撥第104章 喜訊第184章 家書第88章 訴說第90章 原諒第154章 提醒第164章 隋琰第153章 長進第67章 打賭第33章 談話第67章 打賭第58章 靜好第283章 傾訴第72章 賞賜第297章 薨逝第177章 跛足第36章 燕子第226章 平息第197章 凱旋第296章 陰天第223章 早產第210章 四月第203章 暗諷第303章 番外一第2章 鄉下第275章 窮途第53章 親暱第107章 爭吵第10章 暗潮第283章 傾訴第308章 番外二第213章 痛哭第8章 薨逝第302章 終章第174章 兄弟第187章 心意第120章 訣別第169章 服侍第225章 幫助第207章 挑撥第234章 落水第233章 挑起第279章 責罵第209章 面具第235章 爲難第205章 野心第51章 新年第157章 意外第69章 忠告第302章 終章第42章 新人第77章 撤藩第120章 訣別第48章 心結第57章 眼線第277章 晉王第196章 裴氏第129章 立儲第184章 家書第113章 落定第167章 刺痛第158章 鬱悶第59章 長牙第167章 刺痛第298章 打聽第110章 暗潮第114章 覆滅第106章 反擊第14章 認字第162章 忍耐第227章 處置第254章 憤怒第149章 失望第267章 立儲第224章 不理第142章 挑選第58章 靜好第138章 斥責第260章 初現第262章 趁機第281章 放下第246章 審問第103章 不滿第138章 斥責第22章 有孕第133章 煩惱第143章 人選第22章 有孕第114章 覆滅第150章 定下第107章 爭吵第284章 表示第145章 心意第29章 侍寢第224章 不理
第94章 出嫁第216章 掃除第61章 決定第164章 隋琰第262章 趁機第207章 挑撥第104章 喜訊第184章 家書第88章 訴說第90章 原諒第154章 提醒第164章 隋琰第153章 長進第67章 打賭第33章 談話第67章 打賭第58章 靜好第283章 傾訴第72章 賞賜第297章 薨逝第177章 跛足第36章 燕子第226章 平息第197章 凱旋第296章 陰天第223章 早產第210章 四月第203章 暗諷第303章 番外一第2章 鄉下第275章 窮途第53章 親暱第107章 爭吵第10章 暗潮第283章 傾訴第308章 番外二第213章 痛哭第8章 薨逝第302章 終章第174章 兄弟第187章 心意第120章 訣別第169章 服侍第225章 幫助第207章 挑撥第234章 落水第233章 挑起第279章 責罵第209章 面具第235章 爲難第205章 野心第51章 新年第157章 意外第69章 忠告第302章 終章第42章 新人第77章 撤藩第120章 訣別第48章 心結第57章 眼線第277章 晉王第196章 裴氏第129章 立儲第184章 家書第113章 落定第167章 刺痛第158章 鬱悶第59章 長牙第167章 刺痛第298章 打聽第110章 暗潮第114章 覆滅第106章 反擊第14章 認字第162章 忍耐第227章 處置第254章 憤怒第149章 失望第267章 立儲第224章 不理第142章 挑選第58章 靜好第138章 斥責第260章 初現第262章 趁機第281章 放下第246章 審問第103章 不滿第138章 斥責第22章 有孕第133章 煩惱第143章 人選第22章 有孕第114章 覆滅第150章 定下第107章 爭吵第284章 表示第145章 心意第29章 侍寢第224章 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