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侍寢

掌書娘子說過,妾侍生了孩子得由太子妃安排人來養,不過幫忙照顧是可以的,以後自己在這個世上,也留下了一點血脈…

第二天早上去給太子妃請安過後,蓁娘她們都去祝賀呂良媛,對着衆人比如“殿下長什麼樣?”“殿下跟你說些什麼了”“昨晚你們怎麼相處的?”的問題,她紅着臉道:“我在路上怕的要命,腦子裡就拼命回想嬤嬤說的話,進了承恩殿的門,殿下正靠在牀上看書,裡面還站着好幾個內侍,我進去行了禮,起身的時候悄悄的看了一眼殿下…”

衆人都有些急切:“然後呢?殿下長什麼樣子?”

呂良媛甜蜜的笑道:“殿下長得很好看,而且真的和娘子面孔相似,我心裡立刻就不緊張了,放鬆的出了口氣,被殿下聽到了,他問我怎麼了,我就照實了說,結果殿下就笑了一下,他問我認不認得字,我說認得,他就問我讀了些什麼書…”

“接下來你們也懂啦,侍寢過後我就回來了…”

看着她羞澀臉紅的樣子,衆人都嘻嘻笑,聽起來太子殿下是個很溫柔的人呢!

衆人都不免想入非非,調侃了呂良媛一會兒,趁着天氣好都在小花園裡玩耍。

幾日的相處下來,蓁娘發現,宇文良娣總是閉門不出,甚少與人交往,嬤嬤說她性格冷淡,殿下卻很喜歡,在內廷除了呆在太子妃那裡,很喜歡傳她去侍候。

蓁娘在每日一次的請安中都沒有跟宇文良娣說過話,不過呂良媛說她其實是因爲年長,所以跟她們年紀小的說不到一起。

高良娣人很是溫和,是個老好人,臉上時常掛着笑,又沒有什麼架子,對於她們這些新來的總是在提點,她幾乎天天都在太子妃的跟前,幫着處理一些瑣事。

楊良媛照尹承徽的話說,就是有魏晉之風,爲人灑脫,不在乎吃什麼穿什麼,高興的時候好了趴在地上給侍女作畫,不高興時連太子也得不到笑臉。

禮聘入宮的就是這點好處,做什麼主子都是很包容的,畢竟當初召進宮裡就是因爲人家身上的氣質麼!

歐陽良媛跟楊良媛性格不同,兩人卻很能說得上話,她不喜歡交際,平時也不引人注意,卻寫的一手好字。

西宮後廷和東宮內廷每月都會安排宮妃學習讀書一事,歐陽氏是被天子欽點教授妃嬪習字的女先生,太子殿下得了好的字帖或者畫作,就會召楊氏和歐陽氏二人品鑑。

惠承徽比較默默無聞,看起來性子也很好,孔承徽是洛陽人,最愛跟人說家鄉的事,說着說着就蹦出些家鄉話,讓人摸不着頭腦。

齊昭訓最能言善辯,太子妃很喜歡找她說話,她是個自來熟,跟誰都說得上話。

瞭解自己的同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奢求對方親近自己,只要不在明裡暗裡得罪人就很好了,蓁娘這樣想着,也打算這樣做。

吳周李趙四位嬤嬤一致覺得她想法是對的,倒是把自己知道的、打聽到的都說給了蓁娘,不出意外的話她們四位是要一直跟着蓁孃的。

雖是服侍教導,其實還有一層監視的作用,定期都要彙報給司閨令,但既然跟了蓁娘,自然也希望蓁娘好好的不要犯錯。

幾個月下來,新來的六人除了蓁娘都侍過寢了,四月下旬,天氣慢慢熱起來,不知是不是太子也覺得天太熱沒有興趣,過了好幾天纔在太子妃的提醒下傳召了蓁娘。

要說蓁娘不急那也是假的,不說呂氏她們都拐着彎安慰她,連太子妃都使人來看她…“天熱,殿下忙完了公務都難得進一次內廷,娘子安下心,主子都知道呢!”來人是這麼安慰蓁孃的。

蓁娘誠懇回道:“我們本就是伺候殿下的,殿下忙於公務,我們也該安安靜靜的不要添麻煩纔是!”

來人很是滿意的點點頭,說了幾句話就回去了,過後就有高良娣等人請蓁娘她們幾個新人去做客。

這天,蓁娘和呂、沈、尹、米五人在院子裡歇涼,矮几上擺着幾盞剛從井裡撈出來的果子,膳房裡入了夏每天都有供應的果汁。

今天上的是酸梅汁,先是把酸梅汁倒進竹筒裡,然後湃在井裡,拿出來冰冰涼涼的,再配上甜蜜蜜的糕點,實在是消暑的好東西。

一邊拉家常一邊吃吃喝喝,太子身邊的內侍來傳了話,太子召了蓁娘今夜侍寢,衆人都開心不已,替她高興。

蓁娘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這一刻來臨時還是覺得有些緊張,呂氏拉着她的手打趣道:“阿韓,還愣着幹什麼?快些回屋裡梳洗打扮,可算是到了這一天了!”

沈氏笑道:“殿下人很和氣的,你別緊張…”

“雖然聽你們說起幾次殿下人怎麼怎麼樣,可我這心還是砰砰砰的跳個不停…”

見蓁娘捂着胸口皺着眉,衆人都笑她,“那你就自己親眼看看吧!看殿下是什麼樣的人,回來也給我們說道說道,看有什麼不同!”

蓁娘被她們話裡的揶揄弄得不好意思了,丟下一句“不跟你們說了”就回屋去了。

爲了這一天,不光是蓁娘,她身邊的嬤嬤侍女更是操心的人仰馬翻,李嬤嬤負責教導蓁娘牀笫之事,專門花費了幾天時間,拿着各種壓箱底圖冊指給蓁娘看,那畫倒是看得人臉紅心跳,可到底也看不明白。

見蓁娘一臉迷茫,李嬤嬤乾脆就擺出歡喜佛,拿出觸器跟蓁娘比劃着教,蓁娘羞得面紅耳赤。

李嬤嬤一臉正經教訓道:“第一次侍寢是非常關鍵的,男女之事最高境界就是水到渠成,漸次入佳,殿下是男人,而且還是辛苦了一整天的男人,最需要放鬆的時候,就不喜歡太過生澀的女子,那跟啃一根沒煮熟的肉骨頭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不能太拘謹了,第一次沒有服侍好,以後殿下想起你來就皺眉頭,那後半輩子怎麼過!”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蓁娘咬咬牙撇去羞澀,李嬤嬤滿意的點點頭,“記下來是一回事,真正做又是一回事,把手伸出來…”

趙嬤嬤和阿玉則是安排蓁孃的打扮,用那綠豆粉搓洗身子過後,趙嬤嬤拿出帕子給蓁娘擦淨,然後上下打量一會兒道:“娘子個兒高,身子不肥不柴,就穿那件牙白半臂,艾青印花儒裙,搭一條妃色披帛,顯得清清爽爽的!”

“頭髮就梳墮馬髻,簪上一朵鮮花,再插上太子妃賞的那對吉祥如意青玉簪!”

阿玉和容娘照着她的話給蓁娘打扮,趙嬤嬤撥弄着胭脂盒子道:“娘子的臉蛋兒就適合清淡雅緻的妝容,沈承徽西子之貌,她怎麼打扮都看着好。”

蓁娘忍不住吃吃笑,“嬤嬤可別讓阿沈聽見了,她最不喜歡別人說她長得好看了…”

“這還能因爲長得好看生氣?”趙嬤嬤不得其解。

蓁娘伸出手,由着阿玉給她戴玉鐲,“阿沈父親是讀聖賢書的,你要說她學問好她才高興,你要說她長得好看,在她聽來就是說她以色侍人,哪裡會高興呢!”

趙嬤嬤嘖嘖幾聲,便拋開沈承徽好不好看這個問題了。

一連打扮了一兩個時辰,酉時,內侍就駕了羊車來接蓁娘了,自古以來,羊通祥,宮裡地方大,坐步攆又太費事,主子們就喜歡乘坐羊車。

晉代就有個皇帝,在內廷坐着羊車,看羊去哪裡就臨幸哪個妃妾,真是好笑!

蓁娘坐在搖搖晃晃的車裡調整呼吸,在心裡默唸着嬤嬤們教的步驟,沒過一會兒,車就停了,來了幾個侍女打起簾子,把蓁娘扶出來,道:“殿下在屋裡,娘子請隨我來!”

左邊拐右邊繞的,蓁娘一路低着頭跟在引路的侍女身側,進了室內,她悄悄的擡起眼皮打量,地上鋪的是西域來的地毯,靠窗擺了張繩牀。

旁邊是幾盞落地柱形宮燈,燈上畫着梅蘭竹菊,繩牀上就倚了個人正在看書,蓁娘心跳加速,那就是太子殿下了吧…侍女福身道:“稟殿下,韓昭訓來了!”

蓁娘輕提裙襬,跪地叩首道:“拜見殿下!”

她頭貼地大氣不敢出,只聽上首的太子道:“免!”

侍女扶起蓁娘,輕放下帷幔,站立邊上。

見蓁娘盯着地板,李暉把目光從書卷上移開,打量了蓁娘一會兒,才道:“過來坐…”

“聽你主子說,新來的采女中,就你還沒有侍寢是吧?”

殿下聲音的確就像是呂氏她們說的一樣,非常溫和…不過這個問題還真是…奇怪…蓁娘垂首回道:“回殿下,有些事耽擱了。”

她移步坐在太子的對面,蓁娘本來打算看着矮几上的香爐,忽然想起吳嬤嬤說的“放開一些,你是去侍寢的,太子妃又不在跟前,畏畏縮縮的做什麼!”

她便擡起眼睛來看着太子,這位太子殿下許是沐浴過了,穿着鬆鬆垮垮的裡衣,髮髻上彆着一根桃木簪,他背靠在牀欄上,一隻腿盤着,一隻腿曲立着,一手拿書卷,一手撐着頭看着蓁娘,像在欣賞一件物品。

觸及他的目光,蓁娘有些臉紅的撇開眼,只聽太子輕笑了一下,問道:“你祖籍是在益州麼?”

蓁娘恭敬回道:“回殿下,正是益州,不過從高祖父起就在京城定居,這些年也沒有回去過…”

太子把書卷放在案几上,輕鬆道:“不用這麼拘束,就跟她們一樣喚我阿郎吧!”

她們,就是宇文良娣她們吧!

“是…”蓁娘溫順回道。

太子瞥了眼旁邊的宮燈,出聲喚人:“把燈滅一些,熱得很!”

帷幔外進來了兩個侍女把燈滅了,另點了兩盞小小巧巧的燈擱在燈几上,原本明亮的屋子變得昏昏黃黃的.又有一侍女拿了柄團扇走來,她卻用眼神示意蓁娘,蓁娘知意接過團扇,身子前傾給太子緩緩的搖起來。

見太子露出放鬆的表情,蓁娘才感激的看了眼那侍女。

太子跟她聊起天來,“你家裡有幾個兄弟姊妹?你排行第幾?”

蓁娘回道:“奴家裡兄弟十九個,姊妹二十個,奴在姊妹中行十七!不過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新的弟弟妹妹…”

“這麼多,是同一個祖父嗎?”太子露出驚訝的表情。

蓁娘搖頭,“是同一個曾祖父,活着的兄弟姊妹就是這麼多,還有些夭折的沒有序齒。”

太子換了個姿勢感嘆:“真是人丁興旺啊!那你的閨名就是十七娘對吧?”

蓁娘輕笑,道:“本來是這麼叫的,後來侄女一輩陸陸續續的出生,阿祖覺得幾娘幾孃的叫起來混淆,六伯父就給我們姊妹取了名字,奴的名字就叫蓁!”

太子呵呵笑,“哪個蓁?”

蓁娘一字一句的念道:“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的蓁…”

太子聽罷有些疑惑,“我記得你家裡是普通人家,怎麼你也識字?”

蓁娘有些不好意思回道:“是不識字,不過奴的十姐識字,她教奴唸了幾句詩,奴也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後來進了宮,掌書娘子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教我們認了幾個字…”

李暉並沒有輕視,而是提了建議:“宮裡識字的女史也不少,慢慢學,看你還挺喜歡唸書的,等過幾年,看你能不能做首詩出來!”

蓁娘聽着他話裡的笑意,自己也笑起來。

這一番聊天,兩人之間的氣氛輕鬆了不少,蓁娘漸漸的不那麼緊張了,畢竟這位太子殿下真的沒什麼架子。

太子細細打量她,昏黃的燈光下,面前的女子雖不是花容月貌,也清麗可人,搖着扇子露出一截圓潤的雪白手腕,身子側着顯得身段玲瓏,裡衣輕薄,隱約可見裡面的肌膚。

蓁娘能感覺得到太子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彷彿劃過的地方都火辣辣的,太子動了意,喚道:“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求評論~

第282章 得知第72章 賞賜第158章 鬱悶第269章 結親第174章 兄弟第102章 寵愛第298章 打聽第74章 相見第2章 鄉下第71章 丹娘第162章 忍耐第32章 想法第106章 反擊第181章 忌日第1章 長安第67章 打賭第175章 着急第106章 反擊第188章 窺探第253章 復爵第3章 家事第219章 審問第261章 隱瞞第288章 姑嫂第278章 反應第163章 拒絕第181章 忌日第85章 裂縫第95章 震驚第224章 不理第231章 攜手第165章 拒絕第178章 虧欠第161章 王妃第79章 兒女第140章 遇見第142章 挑選第11章 徐家第51章 新年第62章 朋友第161章 王妃第242章 怒火第171章 狩獵第17章 招待第109章 中風第44章 準備第238章 和好第184章 家書第300章 真相第168章 嘲諷第103章 不滿第35章 行宮第169章 服侍第169章 服侍第297章 薨逝第41章 傳遞第309章 番外三第106章 反擊第95章 震驚第223章 早產第147章 任性第232章 安心第282章 得知第80章 婚事第226章 平息第268章 選定第284章 表示第216章 掃除第295章 阿瑞第22章 有孕第169章 服侍第102章 寵愛第66章 春夏第139章 操心第138章 斥責第44章 準備第303章 番外一第197章 凱旋第45章 生產第119章 離開第79章 兒女第211章 有孕第96章 爭取第289章 喜悅第285章 親征第12章 新奇第71章 丹娘第191章 示好第191章 示好第281章 放下第164章 隋琰第30章 生活第271章 煩惱第134章 挑釁第129章 立儲第182章 嫌隙第42章 新人第173章 六郎第70章 計策第259章 拒絕
第282章 得知第72章 賞賜第158章 鬱悶第269章 結親第174章 兄弟第102章 寵愛第298章 打聽第74章 相見第2章 鄉下第71章 丹娘第162章 忍耐第32章 想法第106章 反擊第181章 忌日第1章 長安第67章 打賭第175章 着急第106章 反擊第188章 窺探第253章 復爵第3章 家事第219章 審問第261章 隱瞞第288章 姑嫂第278章 反應第163章 拒絕第181章 忌日第85章 裂縫第95章 震驚第224章 不理第231章 攜手第165章 拒絕第178章 虧欠第161章 王妃第79章 兒女第140章 遇見第142章 挑選第11章 徐家第51章 新年第62章 朋友第161章 王妃第242章 怒火第171章 狩獵第17章 招待第109章 中風第44章 準備第238章 和好第184章 家書第300章 真相第168章 嘲諷第103章 不滿第35章 行宮第169章 服侍第169章 服侍第297章 薨逝第41章 傳遞第309章 番外三第106章 反擊第95章 震驚第223章 早產第147章 任性第232章 安心第282章 得知第80章 婚事第226章 平息第268章 選定第284章 表示第216章 掃除第295章 阿瑞第22章 有孕第169章 服侍第102章 寵愛第66章 春夏第139章 操心第138章 斥責第44章 準備第303章 番外一第197章 凱旋第45章 生產第119章 離開第79章 兒女第211章 有孕第96章 爭取第289章 喜悅第285章 親征第12章 新奇第71章 丹娘第191章 示好第191章 示好第281章 放下第164章 隋琰第30章 生活第271章 煩惱第134章 挑釁第129章 立儲第182章 嫌隙第42章 新人第173章 六郎第70章 計策第259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