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中風

禮佛大半日,蓁娘已經是累的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因她剛出了月子,太子妃唯恐她傷了元氣,讓她回去好好休息兩日,蓁娘只覺得腰痠的很,謝過太子妃後,她進屋就躺在牀上沒有動彈。

結果當天晚上,蓁娘還在迷濛中,就聽得耳邊細小的說話聲,她勉強睜開眼,吳嬤嬤拿着熱帕子在給她擦臉,見她醒來,蹙眉擔憂道:“娘子發熱了……”

難怪覺得頭有些暈暈的,蓁娘輕輕咳了一聲,吳嬤嬤趕緊給她餵了一口水,又吩咐阿玉道:“去把櫃子裡的藿香丸拿一顆來,再備些溫水給娘子擦擦身子,先給她降點溫,明天一早你就去找林掌醫來!”

阿玉聽了趕緊去拿東西,蓁娘嚥下味道十分奇怪的藥丸子,嘶啞着嗓子道:“好久沒有生病了……”

吳嬤嬤嘴裡埋怨道:“娘子本就才生下六郎,必須要休養個半年才行,結果昨天就要去禮佛,這又跪又拜的,再健壯的人也吃不消……”

她擱下碗,伸手掀開了蓁孃的被子,褪去她的衣衫,拿帕子把蓁娘全身擦了一遍,蓁娘覺得舒服多了,又喝了一碗水才漸漸睡去。

第二日蓁娘覺得鼻塞耳鳴,林掌醫來把了脈開了方子,抓了藥熬了一大碗黑咕隆咚的苦藥,蓁娘一口悶了,苦的她齜牙咧嘴。

因春季天氣反覆,蓁娘不讓孩子們來看她,只隔着簾子問候了幾句就讓他們回去了。

特別是小寄奴,蓁娘嚴令伺候他的人不準到正屋來,就連飲食都要跟這邊的下人分開。

寄奴就是六郎的乳名,他才一個多月,若他出了什麼事,蓁娘真是要恨死自己了。

太子妃聽說她生病的消息,忙使人來看她,蓁娘對來人道給娘子添麻煩了,來人溫聲安慰她好好養着,太子妃賞了一大包的補品藥材下來。

蓁娘還沒來得及道謝,太子的人也來了,跟太子妃說了同樣的話,接着又是其他娘子們也派人來看望她。

幸好她們沒有親自來,不然蓁娘頭昏腦漲的都不知道該怎麼招待人家。

一直咳了六七日,蓁娘淹頭搭腦的坐在牀上感嘆:這平時不生病就算了,一生病倒像是要把之前的給補上,每日喝藥喝的人都要反胃了……

阿木和妹妹們十分擔憂生母的健康,特別是阿木,他許了願蓁娘一日不康復,就一日不沾葷腥。

蓁娘感動的眼眶都紅了,宮人們都欣慰道她沒有白疼這孩子,結果到蓁娘好了之後,阿木已經是看見肉食眼裡就泛綠光了……

而丹娘則是三四日沒見到蓁娘,她畢竟年紀還小,哭鬧了一場後才見到生母,見蓁娘無奈的看着自己,丹娘眼裡含着淚珠嚷嚷道:“阿姨看見我病就好了!”

蓁娘忍不住笑起來,看着丹娘像個大孩子一樣對她噓寒問暖,一會兒問她渴不渴餓不餓,一會兒給她捶背揉肩,再就是學着蓁娘之前哄她睡覺時給她講故事。

糯米糰子似得桃桃也在一旁學舌,聽着女兒雖然語無倫次卻認真的講故事,蓁娘閉着眼沉穩入睡。

朦朧間,她嘆道,自己是上輩子修了多大的福,有這麼幾個可愛貼心的孩子……

李暉聽說韓氏生病後心裡也有些着急,韓氏已經爲他生育了四個孩子,這份功勞,他都記在心裡。

加上他本就對韓氏有幾分在意,越發放不下她,想來想去,他只能想到給韓氏的孃家一些封賞。

但還沒等他安排好這件事,就收到了於三眼的消息,齊王派去東都的探子有三個,其中兩個突然失蹤,剩下的一個在數日後自盡了……

李暉當時就和沈季平二人相視對望,都看到了對方眼裡壓抑的興奮。

李璋果然病急亂投醫入了他們的圈套,當初於三眼在查探悼敏太子之時,就已經有些驚動了天子的人,但於三眼把線索都抹殺的乾乾淨淨,如今李璋再去調查,可就直接是自投羅網了……

按照於三眼調查的天子幾兄弟奪嫡之事來看,李暉可以肯定,他父親的皇位來路可能不是那麼光明正大的。

按照李暉的想法,悼敏太子之死如果真的和父親有關,那麼這件事就是父親心裡最見不得光的卑鄙過去。

他掩藏還來不及,怎麼會允許有人翻舊帳,儘管這個兒子是他最喜愛的兒子,只怕李璋這回是要吃些苦頭了……

第二日,果不出東宮所料,天子之前本來有意輕判胡家上下,但這日在朝堂上,他嚴厲的斥責了胡知化藉着聖寵爲非作歹,縱容其族人貪贓枉法。

判決很快就公佈了,胡知化判絞刑,其成年兒孫判杖刑兩百,之後流放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

族中犯罪者皆按照大周律法懲處,未成年男子判監刑五年十年不等,罰沒其九成家產,剩餘其祖產留給女眷。

這次國舅府的風波不亞於一場地龍翻身,天子從來都是對皇親國戚恩寵有加,如今卻把皇后的孃家給抄了。

殺的殺,蹲大獄的蹲大獄,偌大的一個外戚家族,就這樣覆滅了,不過了解了胡家的罪狀之後,人人皆道: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又有人道:胡氏這個皇后的位置都是來路不正的,難怪她的孃家也走的是一樣的小人行徑,這不,狂過頭了吧!全族都完蛋了!

再看看人家康皇后費氏的孃家,一家子雖然被皇帝所不喜,可人家低調做人現在不就好好的麼!

不管宮外的流言蜚語是什麼樣的,宮裡的氣氛絕對不會輕鬆,皇后知道天子對刑部的奏表沒有任何意見時,眼珠子一翻就昏過去了。

等她轉醒過來時,天子把門下省的奏表都蓋上章了,任憑皇后如何哀求,他都不爲所動,只道:國家之事,豈容私情!王子犯法且與庶民同罪,何況外戚!

皇后再次暈過去了……

天子命人把皇后送回延嘉殿,又叫了蜀王夫婦進宮來侍奉,而對於齊王趙王,他現在是直接漠視。

李暉在書房聽高琦彙報李璋在王府裡急的團團轉,齊王府的幕僚什麼主意都出盡了,卻沒一個可以讓李璋挽回局勢。

高琦用對李璋專用的冷諷口氣道:“他這麼着急上火,也不知是爲胡家還是爲他自己!不過不管爲哪邊,這回定要他翻不了身!”

“齊王一直以來最大的靠山就是陛下,如今他觸及到了陛下的忌諱,我看他還要怎麼狗急跳牆!”

對於朝廷上的震動,蓁娘也有所耳聞,每日間有什麼新聞侍女都說給她聽,蓁娘不知道這些政治鬥爭。

她只明白太子的對手就是齊王和天子,只要這二人有不好,那對與太子來說就是好的,只有太子好,整個東宮纔會好。

蓁娘默默祝禱,四月去奉恩寺祈福時,蓁娘跪拜磕頭時誠摯的向恭顯皇后祈求,希望她能保佑太子贏得最後的勝利……

天授十一年的六月,天子在太極宮神龍殿突然昏厥過去,當時殿內的大臣及宮人無不驚慌,經過奉御的診斷,天子應該是中風……

但他的症狀還比較輕,只是有些站不穩,手也有點抖,其餘說話、咀嚼、意識等都是沒問題的,不過就算是這樣也需要長時間的休養。

作爲天下之主,天子的生病就是一場震動,長安城上上下下是真的意識到——這位天子,已經年老了……

李暉作爲皇太子首先就被召入神龍殿服侍,接着就是天子的兄弟和其餘兒子們也陸續的入宮來。

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天子數位近臣在經過商議後,向天子提議由太子輔政,其餘諸親王服侍起居。

天子沉默的半晌,只說由太子和諸親王服侍,朝政由三省六部官員每日來神龍殿彙報,另外由天子的胞弟豫王來監理政事。

沈知禮和同僚們相互傳遞眼神,天子不肯放權也沒什麼,可那豫王只懂得吃喝玩樂,讓他監理政事是什麼意思?

指導臣子們如何享受生活?

不過看着天子心情不太好的樣子,衆人也不敢說什麼,豫王這個人還是有優點的,生平最怕攬事。

爲着他不在仕途上用心,天子怎麼罵他也不管用,沈知禮等人決定,就把豫王當成個彌勒佛好了。

李暉對父親的決定沒說什麼,只是每日嘗藥服侍,做的是用心盡責,然而天子越發對太子不喜。

這些年,不管他使什麼手段,這個長子都默默承受着,既不一哭二鬧三上吊,也不跟他硬碰硬,像個木頭人一樣紋絲不動。

只是波瀾無驚底下掩藏的究竟是木頭還是銅鐵,天子也看不透……

就這樣,太子和叔父弟弟們每日輪班服侍父親,爲了天子的身體健康,往常每日都要處理的奏摺改爲三日處理一次。

一些不怎麼重要的公務就由三省寫好公文,由天子畫個日就交由六部去辦了。

而一些重要的公務則讓豫王讀給天子聽,豫王長得肥胖,他坐在月牙凳上說兩句話就氣喘吁吁,聽的天子漸漸煩躁起來。

最後天子還是讓他出去了,又叫了今年才十二歲的十六子隨王給他讀奏摺,李暉這些日子天沒亮就要去神龍殿,東宮的人好幾日纔看得到他一回。

天子中風的狀況一直到下半年非但不見好轉,還有些加深的狀況。

這可是件嚴肅的大事,假如天子的情況繼續惡化,那麼朝政究竟如何處理,太子還是齊王?

按理應該由太子來監政,但是天子心裡又中意齊王,關於這件事,天子一言不發,任由身邊的人各懷心思。

作者有話要說:

快了~

第133章 煩惱第214章 主意第131章 解釋第298章 打聽第47章 往事第23章 出氣第266章 爭執第269章 結親第132章 悠閒第78章 不平第35章 行宮第100章 賭氣第200章 明白第202章 爭吵第158章 鬱悶第246章 審問第213章 痛哭第239章 異常第135章 教訓第210章 四月第284章 表示第186章 教導第29章 侍寢第25章 採選第71章 丹娘第18章 筵席第250章 示好第216章 掃除第50章 百日第224章 不理第268章 選定第135章 教訓第49章 秦氏第89章 溫馨第142章 挑選第166章 解釋第35章 行宮第91章 疑惑第221章 甦醒第95章 震驚第118章 不滿第250章 示好第246章 審問第225章 幫助第215章 拉攏第90章 原諒第218章 審問第172章 篝火第9章 父子第285章 親征第115章 君臣第192章 和好第39章 千秋第240章 大錯第286章 交代第296章 陰天第94章 出嫁第193章 誤解第19章 蕙娘第105章 考校第94章 出嫁第298章 打聽第144章 拒絕第68章 決定第50章 百日第3章 家事第54章 浪靜第177章 跛足第299章 疑雲第23章 出氣第157章 意外第159章 禮物第78章 不平第185章 愛慕第229章 奇怪第186章 教導第149章 失望第183章 賭氣第110章 暗潮第78章 不平第257章 見解第217章 拉扯第64章 暗涌第163章 拒絕第290章 猶豫第165章 拒絕第81章 糊弄第95章 震驚第135章 教訓第234章 落水第29章 侍寢第56章 變故第173章 六郎第36章 燕子第283章 傾訴第217章 拉扯第63章 距離第80章 婚事第266章 爭執第303章 番外一
第133章 煩惱第214章 主意第131章 解釋第298章 打聽第47章 往事第23章 出氣第266章 爭執第269章 結親第132章 悠閒第78章 不平第35章 行宮第100章 賭氣第200章 明白第202章 爭吵第158章 鬱悶第246章 審問第213章 痛哭第239章 異常第135章 教訓第210章 四月第284章 表示第186章 教導第29章 侍寢第25章 採選第71章 丹娘第18章 筵席第250章 示好第216章 掃除第50章 百日第224章 不理第268章 選定第135章 教訓第49章 秦氏第89章 溫馨第142章 挑選第166章 解釋第35章 行宮第91章 疑惑第221章 甦醒第95章 震驚第118章 不滿第250章 示好第246章 審問第225章 幫助第215章 拉攏第90章 原諒第218章 審問第172章 篝火第9章 父子第285章 親征第115章 君臣第192章 和好第39章 千秋第240章 大錯第286章 交代第296章 陰天第94章 出嫁第193章 誤解第19章 蕙娘第105章 考校第94章 出嫁第298章 打聽第144章 拒絕第68章 決定第50章 百日第3章 家事第54章 浪靜第177章 跛足第299章 疑雲第23章 出氣第157章 意外第159章 禮物第78章 不平第185章 愛慕第229章 奇怪第186章 教導第149章 失望第183章 賭氣第110章 暗潮第78章 不平第257章 見解第217章 拉扯第64章 暗涌第163章 拒絕第290章 猶豫第165章 拒絕第81章 糊弄第95章 震驚第135章 教訓第234章 落水第29章 侍寢第56章 變故第173章 六郎第36章 燕子第283章 傾訴第217章 拉扯第63章 距離第80章 婚事第266章 爭執第303章 番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