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燕子

皇后一心想要跟人說話,見底下的人都坐着沒意思,發話讓她們不必陪着自己玩去。

太子妃也對妾侍她們點點頭:“你們去吧!母親最喜歡看着別人玩呢!”

話畢看了眼高良娣,衆人謝了恩才三三兩兩結伴散開,高良娣小聲道:“我們都是來過的人,阿呂阿韓你們幾個卻是新來的,別單獨走,跟着我們,就在這裡玩,時刻注意這邊的動靜就是了…”

蓁娘和呂良媛幾人互相看看應了是,仍是和惠氏跟着齊昭訓,齊氏領着她們去看人蹴鞠,場地四周已經圍了不少的人,都在嘰嘰喳喳的叫喊助陣。

只見場上一個把黑白間色襦裙系在腰間、梳着元寶髻拔了簪釵的娘子腳下生風,左右閃躲避開堵截,一腳踢進門,回過頭露出得意的笑來。

惠氏滿眼讚賞,“阿齊,那是誰啊?踢得真好…”

周圍人多,齊昭訓不得不提高聲音:“她就是何才人,不過這次來了驪山宮以後就被冊爲美人了!”

就是那個以舞技聞名,被刺史進獻給天子的才人啊!雖並非絕色,然這娘子周身自有一股風流之態,奪人眼球,難怪陛下很是寵愛。

周圍都是人,蓁娘覺得有人好像在打量她,不過人頭攢動要發現是誰也不容易。

她不動聲色的到處看,忽的眼睛與一人對上,仔細看去,竟是三年前在徐家見過的燕子!

是那個三年前在芸孃家做客,滿臉高傲冷漠的燕子!

兩人相看剎那,燕子臉衝不遠處的披星樓別了一下示意她過去,蓁娘點頭同意,便跟齊惠二人說了一聲領着阿玉去了。

蓁娘想起三年前燕子因爲要入宮的事而對人冷言冷語,從自己入宮後也曾想起過她,但從蓁娘所得知的消息來看,燕子並不在陛下寵愛的行列之中,也不知這幾年她過的怎麼樣…想到這裡蓁娘已到了披星樓,進了門,見一二八年華的侍女含笑上前行禮,柔聲道:“見過昭訓娘子,我們美人娘子在裡間等你,請隨我來!”

蓁娘點點頭,心道燕子不知是早就知道了自己入宮,還是跟別人打聽的,今天這裡這麼多人,還不到半刻,就知道了自己的品級…轉過一扇屏風,蓁娘彷彿又見到了三年前那個坐在花廳裡,周身散發冷意的燕子了,她百無聊賴的坐在牀上,胸背挺得直直的,望着窗外,臉上仍是那一副冰冷的表情。

侍女輕輕喚了聲“娘子”,她才轉過頭來,見着蓁娘卻是展露出好久不見的笑容。

“你來啦!”

燕子這麼熱情倒是讓蓁娘有些不習慣,忙回道:“嗯…沒想到你還記得我…”

她沒有回答,只讓那侍女出去在門口看着,阿玉看了蓁娘一眼也跟着出去了。

見蓁娘坐在自己對面,燕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頗爲感嘆道:“真沒想到,我跟惢娘她們從小一起長大,卻一輩子可能也不得再見,三年前跟你有一面之緣,咱們卻在這裡還能坐着說話…”

蓁娘聽出她並非奚落,只是單純的在感慨,三年過去,燕子的容顏更加精緻動人,但明明是一雙勾人的桃花眼,嵌在她的臉上卻讓人絲毫看不到暖意。

“當初在鄭府裡跟你們一班貴女坐在一起,都讓我覺得可能是此生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了,沒想到比那更甚的事情還有呢…”蓁娘輕笑道。

燕子“哈哈”大笑起來,“可見世事就是無常,那你覺得進宮好還是不進宮好?”

蓁娘想了一下,才道:“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莊稼人,靠老天爺吃飯,老天爺之後還有天子,進宮這件事由不得我們做主…”

“進宮是這一種人生,不進宮是另一種人生,我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但現在,我知道我過的很好!”

說完她看着燕子,燕子斂了笑,定定的看着她,“看得出你在哪裡都能想辦法過得好,進宮之前我過的比你好,進宮之後我卻不如你,你是先苦後甜,我是先甜後苦…”

這一番話說的蓁娘笑不出來,“難道你…”她想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問出口。

燕子不以爲意,接過話道:“過的不好?”

蓁娘有些訕訕,不等她說話,燕子自答:“當然不好!如果我不識字,如果我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如果我沒有體會過無憂無慮自在的生活,我肯定會享受今天的生活,而不是連個傾訴的人都找不到,見到一個有一面之緣的人便像見到了親人!”

明明是這麼怨懟的話,燕子卻像講故事一般輕鬆說出口,蓁娘感覺到她身上的孤寂,不禁靠近些她,伸手握住她的手。

燕子有些驚訝,卻沒有掙開手,片刻後,她嘴角勉強扯出笑,眼裡如一團死水,蓁娘第一次見到這麼孤獨悲傷的表情,心內十分震撼,她鼻子一酸差點掉下淚來。

“燕子,你信得過我就跟我說一說,阿玉她們守在外面,沒人會知道的,把你心裡的埋怨說出來,憋在心裡會生病的…”

也許是三年前那個高傲的燕子和眼前的人判若兩人,蓁娘不禁心疼,什麼樣的變故才能讓人成了這樣!

燕子盯着窗外許久,才深吸口氣,緩緩道來:“我祖父最善丹青,從不曾在仕途用心,所幸家世尚可,加上他年少時就已聲名遠播,後來被欽點進了翰林院書畫所,太宗皇帝把宮裡珍貴的書畫都交給他臨摹修復。”

“我…被選進宮前,也善畫技,祖父卻不喜,他說,‘被名聲拖累的人會過的很辛苦…”

“那時候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母親卻很歡喜,外人也就得知了,我也嚐了把被人追捧的滋味。”

“我以前最喜歡去碧波湖,那山那水,我怎麼畫都畫不出那美景…”

蓁娘點點頭,碧波湖就在長安城郊外,乃是京城文人騷客最愛的一處景之一。

“我以爲父母會爲我挑選一位門當戶對的夫婿,以他們對我的疼愛,我從沒有擔心過親事,卻沒想到祖父的話一語成畿,我果然被‘才女’這個名聲拖累了,奉召入宮,別人眼裡天大的榮幸,於我卻是晴天霹靂…”

燕子到底還是掉下眼淚,言語有些哽咽:“十七娘,宮裡的日子我沒有見過也聽說過,我以前都當個故事來聽,哪裡知道有一天會落在我的頭上…”

蓁娘心裡酸酸的,跟着她一起掉淚,“在姐夫家見第一次見到你,我的確覺得你不好相與,原來你心裡竟是這麼苦!”

“你應該知道盧昭儀吧!”燕子忽然轉口,見蓁娘點點頭,才繼續道:“她跟我一樣的身份,一樣的年紀,也是奉召入宮,剛入宮只是才人,如今就已經是正二品的的昭儀了…”

蓁娘擦了擦眼角的淚,想了想道:“聽說盧昭儀十歲就入宮了!”

燕子點點頭,冷笑道:“這就是我跟她不一樣的地方,她三歲識字,五歲就背得下一本詩經,十歲入宮,陛下點了女官繼續教授她詩書禮儀。”

“她可以說是在宮裡長大的,外面什麼樣子早就忘了,所以能安下心,陛下看着她長大,心裡自然有一份情誼。”

“我不一樣,宮裡女人那麼多,各顯神通,我被陛下遺忘也很正常…”

蓁娘覺得心驚,燕子這話裡竟無一絲對陛下的眷戀,再怎麼說她剛進宮時肯定也是被陛下青睞過的,究竟是發生了什麼纔會導致今天這個局面?

難道真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嗎?

盧昭儀已位在四夫人之下,而燕子依然是美人,還有外面那個贏得陣陣喝彩的何美人,一介舞女,已經和燕子平起平坐了,不——明眼人都看得出她比燕子更得聖心!

蓁娘忽然覺得有些發涼,陛下竟是這麼涼薄麼?

想到自己以後呢,沒有家世沒有絕色,太子殿下憑什麼能記得她?

許是看出了蓁孃的心裡話,燕子拭淚輕吸鼻子,“有時候我想,就像何美人那樣,討好陛下,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寵物就好了!”

“有時候又想被陛下忘了也好,又不會少了我的吃穿,把心思都花在消磨時間上,沒有孩子以後削髮爲尼,青燈古佛了此殘生也就罷了…”

“可是不論怎麼做,我心裡都有一股怨氣,我誰都怨,仔細想想又覺得毫無道理,若不是筠娘時常開導我,這幾年我真不知怎麼熬過來…”

或許這個善解人意的筠娘就是剛纔那個侍女吧!

蓁娘組織了一下話,好一會兒才道:“燕子,我進宮之前不識字,我對人生在世的道理都是聽長輩們說的。”

“我高祖父從蜀州來到長安,一路是吃泥巴啃樹皮活下來的,最慘的時候,路上有人吃人這種慘事…”

“那種事情根本不可想象,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有碗飯吃,哪有過不去的坎呢’,我們家不能與你家相比,可也是不憂衣食。”

“我小時候想起高祖父的故事,就抓了把泥嚼了嚼,只覺得若是真吃這個寧願餓死!”

“我阿翁哈哈大笑,他說,‘可奇怪呢!好吃好喝的人整天嚷着死啊活的,反倒是我們這些隨時能餓死的人怎麼也不肯死’…”

蓁娘拉住她的手誠懇道:“我並非嘲笑你,燕子,你出身好會認字,只因以往不知人間疾苦,所以被這些事情矇住了雙眼。”

“只要你願意到處看一看,你纔會知道把苦水嚥進肚子裡的人比比皆是,比如皇后、比如盧昭儀、比如何美人,或者還有陛下…我就不信他們心裡沒有一點苦楚!”

燕子呆呆的愣住,蓁娘暗想自己的話是不是太重了,又覺得如果不這麼說怎麼勸得了燕子,一時屋裡一片寂靜。

燕子看着蓁孃的眼睛好一會兒,喃喃道:“是我念書念呆了,整日裡傷春悲秋無病□□,越發鑽了牛角尖出不來了…”

蓁娘摟住她的肩,“燕子,道理誰都知道,可做起來很難,比起你來,我好自卑,我也怕有一天我被遺忘在深宮裡…”

“到時除了父母,誰還知道我,父母去了,誰知道有一個叫韓蓁的人來過這世上…”

這天跟燕子的談話不知是怎麼結束的,蓁娘迎着頭頂的太陽,耳邊人聲鼎沸,彷彿處在另一個世界,再無玩耍的心情。

到了晚間,呂氏和米氏也跑來找蓁娘三人說話,惠氏發現蓁娘異常的沉默,問起她只說暑氣大熱着了,李嬤嬤忙端了綠豆湯來,又恐怕她吃壞了肚子,不肯放冰。

“誒誒!知不知道今晚爲什麼娘子沒在?”齊氏啃着棗子神神秘秘道。

行宮裡空間小,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又沒有什麼正經事,太子妃也時常跟她們坐在一起消暑。

不過今晚確實沒見到太子妃,惠氏道:“許是她有事呢!又不是咱們,在這兒閒磕牙…”

呂氏面露得意道:“我知道,今晚阿郎帶着娘子去溫泉宮了!”

驪山宮在前朝時就修建了行宮,就是因爲這兒的溫泉極多,有的湯池上面蓋了房子,有的就是露天的。

不過一般人也輕易不能去泡溫泉,得陛下發話才行,其中有一露天泉池名爲寒沁,就是陛下賞給太子專用的。

說到這裡惠氏不禁感嘆:“阿郎和娘子的感情可真好,聽老嬤嬤說,從前的太宗和恭顯皇后少年結髮,到老都夫妻恩愛,可見阿郎這一點隨了太宗皇帝了!”

齊氏顯然是見的多了:“從我做了阿郎的妾侍,那時候阿郎還是郡王呢!他就是這樣的性情,對妻子情深意重,對我們呢也挺不錯…”

“不過今日你沒看見沒,那崑山公主自持皇后寵愛給了娘子好大的威風…”呂氏有些憤憤道。

說道這裡,連齊氏也淡了笑容:“咱們阿郎在陛下跟前吃齊王的排頭,娘子在皇后跟前低聲下氣,唉…若是康皇后在,哪裡有這種事呢…”

畢竟事涉天子,一時氣氛有些凝重,大家義憤填膺了一番,只道小人作祟,天打雷劈。

作者有話要說:

一步錯,步步錯,之前寫了去驪山宮,這會兒大熱天一羣人泡溫泉,我好傻~

第293章 離開第226章 平息第66章 春夏第142章 挑選第247章 迷霧第262章 趁機第250章 示好第283章 傾訴第267章 立儲第194章 振作第137章 邀請第122章 景宏第107章 爭吵第72章 賞賜第48章 心結第147章 任性第211章 有孕第157章 意外第168章 嘲諷第157章 意外第39章 千秋第89章 溫馨第48章 心結第71章 丹娘第82章 不同第91章 疑惑第177章 跛足第141章 心疼第265章 選擇第153章 長進第110章 暗潮第92章 三娘第187章 心意第187章 心意第172章 篝火第131章 解釋第54章 浪靜第181章 忌日第137章 邀請第296章 陰天第215章 拉攏第295章 阿瑞第4章 心意第93章 消息第206章 排擠第283章 傾訴第223章 早產第40章 有喜第135章 教訓第239章 異常第117章 安慰第186章 教導第19章 蕙娘第145章 心意第141章 心疼第7章 阿珠第231章 攜手第8章 薨逝第55章 挑撥第244章 示好第125章 心疼第10章 暗潮第277章 晉王第31章 日常第224章 不理第56章 變故第122章 景宏第54章 浪靜第175章 着急第108章 家鄉第197章 凱旋第53章 親暱第259章 拒絕第159章 禮物第161章 王妃第86章 兄弟第97章 曲江第48章 心結第248章 發落第249章 落定第148章 請旨第148章 請旨第209章 面具第11章 徐家第98章 爭吵第136章 試探第140章 遇見第98章 爭吵第12章 新奇第150章 定下第46章 二郎第189章 出氣第15章 來客第272章 身亡第302章 終章第279章 責罵第99章 不滿第165章 拒絕第94章 出嫁第212章 子嗣
第293章 離開第226章 平息第66章 春夏第142章 挑選第247章 迷霧第262章 趁機第250章 示好第283章 傾訴第267章 立儲第194章 振作第137章 邀請第122章 景宏第107章 爭吵第72章 賞賜第48章 心結第147章 任性第211章 有孕第157章 意外第168章 嘲諷第157章 意外第39章 千秋第89章 溫馨第48章 心結第71章 丹娘第82章 不同第91章 疑惑第177章 跛足第141章 心疼第265章 選擇第153章 長進第110章 暗潮第92章 三娘第187章 心意第187章 心意第172章 篝火第131章 解釋第54章 浪靜第181章 忌日第137章 邀請第296章 陰天第215章 拉攏第295章 阿瑞第4章 心意第93章 消息第206章 排擠第283章 傾訴第223章 早產第40章 有喜第135章 教訓第239章 異常第117章 安慰第186章 教導第19章 蕙娘第145章 心意第141章 心疼第7章 阿珠第231章 攜手第8章 薨逝第55章 挑撥第244章 示好第125章 心疼第10章 暗潮第277章 晉王第31章 日常第224章 不理第56章 變故第122章 景宏第54章 浪靜第175章 着急第108章 家鄉第197章 凱旋第53章 親暱第259章 拒絕第159章 禮物第161章 王妃第86章 兄弟第97章 曲江第48章 心結第248章 發落第249章 落定第148章 請旨第148章 請旨第209章 面具第11章 徐家第98章 爭吵第136章 試探第140章 遇見第98章 爭吵第12章 新奇第150章 定下第46章 二郎第189章 出氣第15章 來客第272章 身亡第302章 終章第279章 責罵第99章 不滿第165章 拒絕第94章 出嫁第212章 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