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嫌隙

祈福完畢後,曹芳蕤覺得全身都要散架了,她坐着車回了王府,李淳業沒跟她一起,他說今日李淳遠未能出門,想去曹王府看看他,讓曹芳蕤先走。

回了府進了正院內室,她更衣洗手坐在榻上喝了一碗熱茶,又歪在隱囊上眯了一會兒,再睜開眼時,外邊天都快黑了,玲兒問要不要傳飯,曹芳蕤打了個哈欠問道:“郎君回來了嗎?”

“沒!”玲兒搖頭,“要不娘子先吃?”

“還是等郎君回來一起吃吧!”曹芳蕤拒絕了,坐着也無事,她便拿了本藥經翻看,倒也自得其樂。

李淳業進了門就看見迎上來的曹芳蕤眉梢眼角還有殘留的笑意,他下意識問她:“怎麼了?”

曹芳蕤拉着他去內室,親自服侍他更衣,柔聲笑道:“剛纔看書,裡面記載了一則病例,說有一婦人憂思多夢,遍尋名醫無治,後來有一道士讓她枕着宣紙睡,後來這病竟好了,原來她夫君是個做宣紙的匠人,離家已有數年,這婦人是思念成疾了……”

李淳業聽完後一言不發,眼睛盯着牆壁出神,曹芳蕤給他繫上帶子,奇怪的打量他:“郎君怎麼了?”

“是不是四叔說了些什麼話?”

她這麼猜測是有原因的,李淳遠自從回了京城後,把府內一應事務都交給了長史和家令打理,自己什麼也不管,謝絕了一切訪客。

每日話也不怎麼說,就跟失了魂一般,陛下憐惜他腿腳落了殘疾,也睜隻眼閉隻眼不忍責怪,就是旁人看着都難受。

李淳業去上過幾次門,李淳遠只是沉默着,不生氣也不怨恨,但李淳業知道,弟弟永遠都不會原諒自己了。

想來他今日上門又是受了冷落,曹芳蕤忍不住安慰他:“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四叔總有一天會明白,郎君真的不是有意的!”

“今日父親母親傷心的紅了眼圈,明日一早咱們進宮去請個安吧,不管怎麼樣,這是咱們做子女應盡的孝道……”

李淳業神思都不知飄到哪裡去了,胡亂的點點頭。

曹芳蕤喚婆子傳飯來,又拉着他在食案邊坐下,見他還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以爲他還在爲李淳遠而難受。

便耐心勸道:“郎君,阿姨這些日子心情不太好,幸好還有兩個小姑和六叔陪着她,一方面她是爲了父親,一方面就是爲了咱們……”

“父親雖然生氣,但也沒說不許你再進入朝堂,郎君這些日子勤學苦讀,父親看着一定會消氣的,到時候……”

她話還未說完,李淳業忽然頭沒腦的問了這一句:“我是不是很蠢?”

曹芳蕤愣住,“什麼?”

李淳業又重複了一遍,她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他又受了什麼刺激,便斟酌着話語回道:“郎君這是什麼話,哪有人這樣說自己的……”

“你若是蠢,那天底下都沒有聰明人了!”

她強顏歡笑着打趣,但李淳業不爲所動,面上一片木然,曹芳蕤越發疑惑,只聽他枯澀沉悶的聲音響起:“他們都說,我無論哪一方面,都比不上阿兄,甚至連三郎都比不上……”

“郎君!”曹芳蕤震驚的看着他。

李淳業慘淡一笑,“其實連你也是這樣認爲的,對不對?”

“明明你是我的妻子,我卻總覺得你像是我的先生,好似我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幼童,做什麼、想什麼都要教導一番!”

曹芳蕤慌忙搖頭,“沒有,我沒有那個意思,郎君,我是你的妻子,我自然是希望你好,如果你覺得我話太多,那我以後都不說了好不好?”

她伸手想要去拉李淳業的手,卻被他側身避開了,這樣一個動作好似一桶涼水潑在曹芳蕤的臉上,她蒼白的臉上是不敢置信的尷尬。

李淳業站起身,疏離而蒼涼的聲音彷彿從天邊傳來:“我不僅讓父親失望、讓阿姨失望,現在也讓你失望了。”

“我就是這樣一個廢物。”

說罷他轉身,毫不猶豫的離開,曹芳蕤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他離去的背影,心彷彿被一隻手捏住,讓人喘不過氣來……

李淳業腳下似拖着沉重的鐵鏈,每走一步都覺得難熬。

腦子裡有個聲音說:“你可真是個懦夫,自己沒本事,還怪罪上了結髮妻子……”

另一個聲音反駁道:“阿姨因爲你跟父親也生分了,還不知以後如何,曹氏翻來覆去說了這麼多,卻沒有考慮過你的心情,每一件事都是因爲你,她爲什麼看不到你的痛苦……”

就這麼着,他深一腳淺一腳的飄來蕩去,偌大一個王府,卻好像找不到容身之處。

身旁的王小虎一刻也不敢疏忽的跟着他,想要勸勸他,卻也不知該說什麼,只能擔憂的望着他。

天完全黑了,院子裡的燈被點上,看起來熱鬧又溫暖,李淳業聞着蠟燭的氣味,回過神來,自己正站在靜姝院的門口。

吳敏想要叫侍女通傳,被他阻止了。

越走近顧七娘的起居室,越聽見她輕柔甜糯的聲音傳出來:“……把那塊白貂皮找出來,天說冷就冷,我給郎君做件冬衣,白貂做裡子,外面用緙麻,你覺得怎麼樣?”

一個聲音有些猶豫的回道:“緙麻就很厚實,用白貂做裡子會不會太厚了啊?”

“大王冬天也喜歡騎馬射箭,不像一般人那麼畏寒。”

李淳業知道這個聲音是顧七娘的陪嫁侍女彩屏,高鼻樑深眼眶,皮膚雪白,頭髮卻是淺黃色的,他甚至懷疑過這丫頭可能不是漢人。

長着一張滿月般的臉蛋,歪着頭瞪着眼教訓小丫鬟的樣子,像屋檐下鳥籠裡那隻生氣的八哥。

顧氏嘻嘻笑起來,“你說的有理,郎君身強體壯,穿的太厚了他行動不方便,那就拿那匹龜棱紋樣的錦緞出來吧!”

“我的動作得快一點,不然冬天都過去了,郎君還沒穿上新衣裳,那就貽笑大方了!”

一屋子侍女婆子都笑了起來,李淳業推開門,驚動了裡面的人。

“二郎!”顧七娘從榻上跳下來,歡快的跑過來,“你怎麼來了?爲什麼沒人通傳?吃過飯沒有?”

她滿臉驚喜夾雜着疑惑,急切的問了一串問題。

李淳業周身的疲憊彷彿是寒冰被融化了一般,他鬆了口氣,緩緩搖頭。

顧七娘見他這幅模樣實在好奇,可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問,只道:“我馬上讓膳房做幾個菜來,你也是的,怎麼這個時候還不吃飯呢!”

“要是傷了腸胃可是鬧着玩的!”

她有些不悅的嗔了他一眼,接着挽着他的胳膊在榻上坐下,又喚人上熱水來,屋裡侍女來回走動着,十分熱鬧。

李淳業怔怔的看着顧七娘靈動的雙眸,不停的吩咐這吩咐那,他忽然擁住她,侍女見此景一個個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顧七娘被他這突然的親暱弄糊塗了,愣了一瞬後雙手溫柔的環住他勁瘦的脊背:“怎麼了?”

“沒事……”李淳業深深嗅了口她脖頸間的香氣,溫暖而甜蜜。

他好像找到了一個黑夜中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小巧,沒有很堅固,卻能讓他鬆口氣。

……

正院裡,曹氏呆呆的坐在妝案前,銅鏡裡反射出她茫然又失落的臉。

玲兒站在一旁,還在爲不久前李淳業拂袖離去而震驚。

大王怎麼了,與娘子成親一年了,倆人從沒起過爭執,雖然他們今天不吵不鬧,玲兒卻嗅出一絲危險的氣息。

多少少年夫妻,還未定性,做事說話都考慮的不甚周到,因一句話不和便漸行漸遠,最後形同陌路。

大王和娘子難道也要走到這一步麼,可她連他們爲什麼起矛盾都不知道!

玲兒看着鎏金仙鶴瑞壽燭屏發呆,門‘吱呀’一聲響起,是宋嬤嬤來了。

她腳步停頓了一瞬,然後走了過來,猶豫着開口道:“娘子,大王去了靜姝院……”

曹芳蕤手裡捏着一把桃木篦子,指甲不自覺的撥弄着木齒,發出規律的‘吱吱’聲。

“是嗎……”她嘴角泛起苦笑,“是我太過分了,說的那些話沒有顧忌到他的顏面,所以他生氣了……”

“這怎麼能怪娘子!”玲兒很是不悅。

“先不說大王是男子,遇着事應該迎風而上,陛下又不是要把他貶爲庶人,他就整日做出這幅模樣,像誰都欠他似得!”

“娘子操持內務忙的喝水的工夫都沒有,還在爲他擔心,又要想辦法去討好皇后、又要去安慰夫人,爲的是誰,還不是大王麼!”

“結果他倒好,一句話不對就甩臉子走了,走就罷了,還偏偏去了顧氏那裡,這不是當着王府上下的人打娘子的臉麼!”

玲兒越說越爲曹芳蕤感到委屈,眼圈也紅了,哽咽着聲音道:“娘子自從嫁了過來,可享過一天的福?泥水裡摸針一般好不容易纔理出了頭緒,這會子大王又受了陛下的發落……”

“好了好了!”

宋嬤嬤有些頭疼的打斷她,玲兒什麼都好,就是萬事都以娘子的感受爲先,可娘子是陛下皇后的長媳、是王府的主母。

很多時候,她的感受倒在其次,這很殘忍,但也沒辦法,既然走上了這條路,有什麼苦都得咬着牙忍着。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她正欲勸說曹芳蕤,卻被她眼中流下的淚水掐住了喉嚨,她從未見過這樣委屈傷心的娘子,忽然想起,她也不過才十八歲呢……

自從李暉退回了她送去的湯,後廷衆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般了。

同情、好奇、嘲諷,一道道目光刀子一般割得蓁娘肉疼。

當着她的面大家都保持着和氣,可等她一轉身,那些竊竊私語就順着風吹進她的耳朵,她只面無表情的聽着,‘韓氏惹怒了陛下!’

‘陛下幾個月都沒進甘棠軒的門了!’

‘她之前仗着聖寵目中無人,這會兒倒跌下雲端了!說來也可憐,還不如我們這些不受寵的呢!’

蓁娘苦笑,是啊,人最痛苦的不是從未擁有,而是擁有了再失去,當習慣了李暉曾給與的無限寵愛後,他突然的疏離,再憶起往昔,彷彿割肉削骨般的疼。

當大明宮被籠罩上厚厚的銀紗,天地融爲一色時,正是皇后的千秋節。

宮裡早早的就在做準備,李暉下令要熱熱鬧鬧的辦一場,不僅京城的百官以及命婦要入宮朝賀,就是外放的官員也要表示一番。

皇后推辭不過,又恐爲了給她賀壽勞民傷財,況且眼下又是寒冬,還有不少貧戶都沒熱湯喝,心中愈發不忍,便下令無論京官外官,壽禮只獻筆墨紙硯,其餘金玉之物,一概不收。

李暉既感動又愧疚,想了想,敕封新章侯爲榮國公,並其次子爲會明伯。

皇后就兩個兄弟,李暉都給了爵位,這不僅是對王家的重視,還代表了他對皇后的尊重。

要知道,皇后膝下無子,李暉此舉就是詔告天下,皇后的地位,不可動搖。

於是便有一些精明人,拿出許多錢財捐給寺院道觀,做救助窮人之用。

李暉很是高興,便下令褒獎做出此舉的人,更多的人聞風而動,一時間,各地的寺院道觀香火鼎盛,熱鬧非凡。

韓阿孃也進宮來賀壽,麟德殿內的人一眼望不到盡頭,到處是皇親國戚,豪門貴族,她和韓阿耶在其中屬於最不起眼那種,座位都在角落裡。

因着擔憂女兒,她藉着出恭的機會跟蓁娘躲在夾牆邊說了幾句話,無非就是問她跟陛下怎麼了?李淳業又是怎麼了?

這些事說個一天一夜也說不明白,蓁娘不願意讓家人擔心,而且就是說了也沒什麼用,便撿了些主要的話糊弄過去了。

末了不等阿孃交代,她就先一步表白:“阿孃放心,再怎麼着二郎都是陛下的兒子,不會對他怎麼樣的!”

“我也一定會孝敬皇后,安安分分的不惹事!”

卻沒說對陛下怎麼樣,阿孃有些着急,蓁娘不欲多言,指着路過的內侍道:“人多着呢,咱們出來也有一會兒了,今日千秋節不能馬虎!”

說罷就拉着她進殿了。

千秋節舉辦了三天,大明宮不分白晝黑夜的熱鬧着,絲竹之聲響徹天地間。

第四日去給皇后請安時,她因爲太過疲乏還未起身,衆妃妾坐在點了炭盆的暖閣裡,嘰嘰喳喳討論着千秋節上的趣事。

楊氏興奮的比劃着手,道:“……平山王送來的那個雜耍班子,玩的雜技可真厲害!”

“就一根竹竿,上面站着一個人,下面就像插在石頭裡一般穩當,當時我的心都快從嗓子眼裡蹦出來了,生怕他摔了下來……”

她心有餘悸的拍拍胸口,一旁的廖氏不住點頭,:“還有那個龜茲音人唱的歌,太美妙了,宮裡倒是有幾個龜茲樂師,可聽多了也就覺得不稀奇了!”

“要是陛下把他們都留下來就好了!”

大周民風開放,正如海納百川,僅在京城居住、學習、經商的外國人就有數十萬之多。

這些人不僅受到大周的影響,同時也把自己家鄉的習俗帶了來。

比如婦人們最愛的波斯樣式的披帛,色澤豔麗,織紋繁複美麗,搭在肩上,既保暖又漂亮。

還有從遙遠的西域傳來的景教,這些年也很受大周百姓的歡迎,在許多地方都修建起了十字寺。

大周的宮廷裡,從來就不缺龜茲的音人、突厥的侍衛、新羅的樂師、尼婆羅的工匠。

但御史們很反對李暉把心思用在享樂上,他們認爲靡靡之音會消磨人的意志,應當恢復華夏正音,李暉表面上‘嗯嗯嗯’,轉過身該看的舞蹈、該聽的歌曲,一個不落。

衆人從雜技說到吃食,又從吃食說到首飾,宣微殿內滿是鶯聲燕語,不絕於耳。

作者有話要說:

我我我,我先罵:李老二,你討人嫌逗人恨,死了沒人問!

第116章 前因第131章 解釋第206章 排擠第218章 審問第261章 隱瞞第161章 王妃第177章 跛足第119章 離開第290章 猶豫第200章 明白第200章 明白第200章 明白第193章 誤解第132章 悠閒第83章 千秋第64章 暗涌第193章 誤解第254章 憤怒第213章 痛哭第174章 兄弟第265章 選擇第180章 委屈第21章 出事第124章 勸慰第221章 甦醒第200章 明白第293章 離開第17章 招待第262章 趁機第198章 重視第26章 落定第84章 自縊第49章 秦氏第286章 交代第214章 主意第34章 消息第238章 和好第248章 發落第217章 拉扯第61章 決定第244章 示好第270章 憤怒第74章 相見第90章 原諒第287章 思念第204章 找茬第281章 放下第270章 憤怒第63章 距離第3章 家事第37章 考慮第102章 寵愛第155章 嫉妒第8章 薨逝第10章 暗潮第194章 振作第212章 子嗣第53章 親暱第90章 原諒第4章 心意第153章 長進第186章 教導第299章 疑雲第132章 悠閒第301章 終章第143章 人選第131章 解釋第76章 大怒第303章 番外一第158章 鬱悶第183章 賭氣第131章 解釋第48章 心結第279章 責罵第3章 家事第30章 生活第201章 寵愛第130章 冥婚第258章 心事第285章 親征第34章 消息第152章 警告第135章 教訓第290章 猶豫第251章 德妃第196章 裴氏第88章 訴說第118章 不滿第299章 疑雲第250章 示好第9章 父子第139章 操心第73章 激動第256章 未定第306章 番外二第17章 招待第262章 趁機第306章 番外二第253章 復爵第300章 真相
第116章 前因第131章 解釋第206章 排擠第218章 審問第261章 隱瞞第161章 王妃第177章 跛足第119章 離開第290章 猶豫第200章 明白第200章 明白第200章 明白第193章 誤解第132章 悠閒第83章 千秋第64章 暗涌第193章 誤解第254章 憤怒第213章 痛哭第174章 兄弟第265章 選擇第180章 委屈第21章 出事第124章 勸慰第221章 甦醒第200章 明白第293章 離開第17章 招待第262章 趁機第198章 重視第26章 落定第84章 自縊第49章 秦氏第286章 交代第214章 主意第34章 消息第238章 和好第248章 發落第217章 拉扯第61章 決定第244章 示好第270章 憤怒第74章 相見第90章 原諒第287章 思念第204章 找茬第281章 放下第270章 憤怒第63章 距離第3章 家事第37章 考慮第102章 寵愛第155章 嫉妒第8章 薨逝第10章 暗潮第194章 振作第212章 子嗣第53章 親暱第90章 原諒第4章 心意第153章 長進第186章 教導第299章 疑雲第132章 悠閒第301章 終章第143章 人選第131章 解釋第76章 大怒第303章 番外一第158章 鬱悶第183章 賭氣第131章 解釋第48章 心結第279章 責罵第3章 家事第30章 生活第201章 寵愛第130章 冥婚第258章 心事第285章 親征第34章 消息第152章 警告第135章 教訓第290章 猶豫第251章 德妃第196章 裴氏第88章 訴說第118章 不滿第299章 疑雲第250章 示好第9章 父子第139章 操心第73章 激動第256章 未定第306章 番外二第17章 招待第262章 趁機第306章 番外二第253章 復爵第300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