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

懿安皇后的話讓周後顧不上心中對田貴妃的些許怒意,她趕緊接話問道:“皇嫂有何妙計教我?”

張嫣輕搖臻首笑道:“我又不是諸葛孔明,哪有什麼妙計可言。

只是不欲見後宮明明無事卻偏要生出是非來,方纔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法子,至於管不管用還需你自家參詳!”

前幾年大明處在風雨飄搖的局面時,張嫣也是暗自爲朱由檢着急,但如果放下身份的話,她不過是一個弱女子而已,就算有些見識,可是在有關國朝大事的問題上也拿不出任何好辦法。

沒想到從崇禎八年下半年開始,原先那個急躁多疑的皇帝彷彿突然開竅了一般,以種種前所未有的手段和舉措興利除弊、隻手擎天,簡直就是在眨眼之間就將日見頹敗的局面徹底完了回來,使得大明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現在的形勢如此之好,張嫣不願看到在人心穩定的情形下,因爲太過安逸的環境而導致後宮無故生亂,所以才盡心盡力地想辦法化解周後與田貴妃之間因猜疑而出現的矛盾。

張嫣自信對周後與田貴妃的性格還是相當瞭解的,這兩個人都不是善妒之人,也並非喜歡在背後搬弄是非的那種。

周後雖是性格比較剛烈,好勝心也很強,但是爲人處世深明事理,在處理宮內的日常事務時,基本能夠做到公平和公正,這一點也是得到後宮大多數人公認的。

多才多藝的田貴妃相貌上要比周後美上三分,人也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除非必要,平日間從不喜拋頭露面,也不喜與人交往,這樣的性子怎麼可能去對自家父親傾訴什麼愁腸呢?

數年前朝廷財政吃緊、無力支付官軍餉銀時,後宮諸人也都是儘量節省開支,以便將節約下來的銀錢交給皇帝,用在官軍剿賊的大事上,那時的後宮上下也是異常的團結,怎麼現在日子變好之後,忽然就有人生出了閒心來呢?

“其實說起來也不怪田國丈有奉美人入宮的心思,這麼多年來,皇帝終日操心國朝大事,平日卻是無暇生出貪戀美色之念。

現如今海晏河清,不管是內帑還是外廷的太倉,都存儲了錢糧無數,盛世已是降臨我皇明,皇帝也該享受一番了。

我堂堂皇明之九五至尊,坐擁四海、豪奢天下,難道連鄉下的大戶還不如?

那些江南的土財主還有妻妾無數呢!”

張嫣的話語讓周後頻頻點頭:“皇嫂說的是!

皇上自十七歲承繼大統至今已有十四載,期間只選過一場秀女,田妃與袁妃便是從哪次秀女中挑選出來的。

說起來,後宮目下之三人都跟在皇上身邊長達十年之久了,就算皇帝再念舊情,也不能阻了皇上享用之義!

妹妹絕無不讓皇上享受之意,若是田貴妃事先與我通一下聲氣,就算那名陳姓女子美絕天下,我也不會有任何妒意。

只是聽說田國丈已經將此女養在府中兩年之久,卻偏偏瞞着我這個後宮之主,故此心下才有些惱怒!”

周後先是表明了自己絕不會攔着朱由檢納妃嬪入宮,順便再次將自己生氣的原因闡述一遍,以免讓張嫣誤會自己想獨佔朱由檢。

在這個時代,別說是在宮裡,就算是在民間,有條件的男主人想要納妾也不需要徵求妻子的意見,並且做妻子的還要趕緊幫着張羅。

善妒可是“七出”之一,若是哪一名婦人膽敢阻止丈夫納妾,那丈夫就可以毫不客氣地寫休書休了她,任何人也不會有指責之意。

哪像後世的女人,自家的老公或男盆友哪怕只是用欣賞的眼神看一下美女,就會遭到自家女人的毒打。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啊。

唉。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就這麼給丟失了。

實在是令人痛心之至。

“我自是知道你的品性,不至因妒而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既是此次田國丈有這番心意,那你索性向皇上建言,與天下廣納秀女,之後從中挑選中意之人,與那陳氏一併那位妃嬪。

如此一來,既使天下人知道我後宮一片祥和,又能使皇帝坐享齊人之福,更不會因其專寵一人而致某些人心焦。

此一舉三得之策,你覺着可好?

嘻嘻!”

張嫣說到最後,伸出纖纖玉指輕點了一下伸着脖頸傾聽的周後額頭嬉笑道。

“哎呀!

皇嫂真是有一副七竅玲瓏的心肝呀!

這個法子好!

太好了!

妹妹我今夜就跟皇上提起此事,到時由皇上決斷便可!

妹妹謝過皇嫂指點!

不管皇上如何去做,妹妹都會對皇嫂感激於心!”

當日下午,朱由檢負着雙手邁着輕快的腳步,帶着王承恩回到坤寧宮大門處,隨後吩咐王承恩自個兒回去歇息,不用跟着伺候,王承恩遂施禮離去,坤寧宮門口的宮女則是趕緊進內通傳,皇帝下班了。

朱由檢一邁進坤寧宮主殿,鼻子中就聞道了一股菜蔬的香味,於是他邊走邊對迎上來的周後笑道:“這麼早就做好晚膳了?

嗯,一股子椒末羊肉的香氣!

皇后這是打算給我貼秋膘呢!”

周後一邊吩咐宮女引領朱由檢更衣,一邊笑着回道:“不僅是椒末羊肉,還有夫君愛吃的胡椒醋鮮蝦、荔枝豬肉、玉絲肚肺等等,好多菜式,就是專門給夫君進補所用!”

朱由檢笑道:“甚好!

今日下午想了些事情,倒是耗費不少心神,補一補也好!”

待朱由檢更衣過後,朱慈烺和坤興、永王、定王幾個孩童也已被喚了過來,幾個孩子在對自己的父母行禮問安後,各自在銀盆中淨過手,朱由檢將兩歲多的水哥兒抱在膝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起晚膳來。

自從習練五禽戲與道家吐納術之後,朱由檢不僅精神日漸旺盛,而且食量也大了許多。

幾個孩子早早吃完後,周後便吩咐他們各自出殿消食,朱慈烺帶頭再次向父母行禮後,帶着幾個小的離去,殿內只剩下了猶自大吃的朱由檢,以及帶着笑意看着他吃飯的周後。

“皇后莫不是有事要說?”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