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

帶隊駐守義州的鑲白旗甲喇章京湯古岱勇猛善戰、沉穩多謀,深受阿濟格和多爾袞的信任和欣賞。崇禎五年阿濟格率部攻打廣寧和義州,祖大壽放棄兩城、率部退回錦州後,湯古岱便奉命帶着鑲白旗五個牛錄的正兵駐守於此。

繼任後金汗位後,皇太極一直覬覦遼西走廊這條狹窄的通道。在他的構想中,只有完全奪取並佔據整個遼西,將戰線前推至山海關,直至奪取這道雄關,建州纔算徹底擁有了跟大明對陣的資本。

只要佔據了山海關,大明就如同一個赤身裸體的美婦一般暴露在建州的視野之中,建州所缺乏的物資和人口,都可以順順當當的從大明獲取。而不必像現在這樣繞道蒙古,從莽莽羣山中鑽出來,然後再從長城的殘**進入大明搶掠。

但皇太極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想拿下遼西,那錦州就成爲了必得之地。

攻取義州後,皇太極便決意將此地作爲將來攻略遼西的補給之地,將各種糧草物資慢慢儲存於城內,待時機成熟、大軍攻打錦州時,可以方便的從義州得到各種補充。

在崇禎五年開始,一直到崇禎九年,皇太極下令在城內修建了十餘座大型倉房,用以儲備各種物資。並且從盛京遷來數千包衣,在大淩河北岸屯田種植,以獲取更多的糧食。

經過數千漢人包衣五年的辛苦勞作,大淩河北岸開墾出來的數萬畝田地連年豐收,再加上與錦州之間進行的走私行動,義州城內的倉房堆滿了各種物資。得知消息的皇太極在高興之餘,下令加快了對蒙古部落的征討,以便在崇禎十一年聚兵圍困錦州,以圍點打援的方式消滅來援的明軍精銳,爭取一戰將大明的脊樑骨打斷。

這日正當湯古岱巡視倉房的時候,一名甲兵匆匆趕來稟報:城南五十里之外發現有大股明軍馬隊身影,人數當在五千之數,看其意圖,似是奔着義州來的。

湯古岱聞聽後既覺吃驚又覺着可笑,他隨即下令道:“你去傳令給多弼、巴揚阿,讓他倆帶上十個白甲兵、五百騎兵前去哨探攔截明軍,有機會就打一下,沒機會要探知明軍詳情後退回!傳令給黑格,封閉東西南三門,北門派留信使待命,隨時過河去盛京報信!步卒帶上弓箭上城牆,城內十五歲以上包衣男子於城牆下聽命!”

身邊的幾名親衛分頭領命而去後,湯古岱跨上戰馬帶着剩餘的親衛向南城門奔去。

對於明軍馬隊來襲他並不十分在意,就算對方兵力是他的數倍他也不懼。自薩爾滸之戰後,八旗對陣明軍幾無敗績,百名八旗精銳就敢向對面數千明軍發起進攻,並且最終將對方擊潰,這種事例已經屢見不鮮。

但令湯古岱趕到奇怪的是,祖大壽自從由廣寧詐降逃回錦州後,無論八旗兵如何挑釁,始終閉門不戰,數年來任由建州在其眼皮底下爲所欲爲,怎麼這次突然出動大兵前來義州?其意圖何在?攻取義州?

明軍馬隊在五千之數,看上去人數不少,可騎兵無法攻城,後面跟着步卒不成?建州主力正在西征,難道是錦州得到了消息,趁着建州無暇南顧之際,想來義州檢點便宜?倘若明軍真想奪取義州,那五千馬隊後面的步卒人數當在一萬以上。自己這一千五百人雖然勇悍,但守城怕是力有未逮。城內十餘座倉房內的物資糧草可是珍貴異常,一旦城破,這些物資或被明軍繳獲或是毀在自己手中,那可是掉腦袋的大罪。依着幾個主子的脾氣,自己這一枝後面可就很難翻身了。

想到可能出現的後果,湯古岱心頭頓時感覺到壓力陡增。

“克德渾,你即刻帶人回盛京稟報主子,就說明軍發兵數萬北來,義州怕是不保!奴才定會死戰不退,可明軍人數太多,還求主子儘快派兵來援!”

湯古岱當機立斷下令道,親衛克德渾領命後撥馬向北門方向而去。

多弼和巴揚阿都是和湯古岱一個牛錄的白甲兵,二人得到湯古岱的命令後,立刻召集五百騎兵,與另外十個其他牛錄的白甲兵一起領兵出了南門,直奔明軍前來的方向而去。

距義州近五十里的原野上,兩隻人數不等的小股馬隊正在追逐交戰,南面十餘里裡外,大羣的寧錦官軍馬隊正在緩緩向北移動。

交戰的雙方分別是百騎左右的明軍夜不收和八旗的一隻三十餘人的鑲白旗探馬。

這隻奉命哨探的八旗軍在與明軍夜不收遭遇後,帶隊的領催看到遠處揚起的大股塵煙,便知道明軍後續還有大隊人馬。他立刻派出幾騎繞過明軍小隊繼續往前哨探,以查清明軍人數。然後迅速下令剩餘的騎兵分成三隊,他自己領十人居中,其餘二十餘騎分別從左右兩翼嚮明軍衝去。

此次寧錦軍由祖大樂作爲主將,祖寬和祖澤潤爲副將。五千馬隊由三人麾下的家丁組成,人人披甲,有的家丁甚至連馬身上也披着棉甲,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精銳。

前出大隊二十里的百餘騎明軍夜不收小隊也早已發現了對面的八旗兵,眼見幾裡外的建奴小隊向自己衝來,帶隊的哨管大聲下令手下分成三隊分頭迎擊。

中路的八旗領催手持虎牙槍,身穿從明軍身上繳獲的鎖甲,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後面的十人以他爲箭頭排成一個鋒矢陣,手執兵刃、身子伏低催馬緊跟其後,對面的明軍也排出同樣的陣型直衝而來。隆隆的馬蹄聲響中,雙方越來越近,一聲轟然大響中,雙方碰撞在了一起。慘叫聲、喝罵聲、兵刃刺擊劈砍入骨肉聲交織,當雙方分頭脫離戰陣,身後留下了十餘具屍體和數匹失去主人的戰馬。

雙方另外兩側的搏殺也在瞬間結束,不得不承認八旗探馬更加彪悍,這場小規模的戰馬對衝下來,明軍傷亡二十餘人,而八旗探馬只有七人傷亡。

明軍夜不收哨管在和八旗兵對衝時肋下被八旗兵的長刀劃過,身上的札甲險些被撕開,雖然未見外傷,但肋骨已是隱隱作痛。

雙方騎士對衝交換位置後,戰馬兜轉回來,隔着數百步遙遙相望,都在等待各自的將領下達再次衝鋒的命令。

鑲白旗的領催心裡猶豫不決。

雖然剛纔的戰鬥看似八旗馬隊佔了很大便宜,傷損比達到三比一,但八旗精銳死一個少一個,無法跟規模龐大、人數衆多的明軍相比。

薩爾滸之戰後,八旗每次對明軍都是壓倒性的勝勢,幾十名八旗騎兵攆着數千明軍到處跑的場面屢見不鮮。

但這次雙方小規模的戰鬥與以前完全不同。

因爲雙方都是騎兵。

若是面對一羣明軍步卒,就算對方有幾千人,但八旗兵可以採用從蒙古人那裡學到的曼古歹戰術,一層一層的殺傷明軍,直至對方最後意志崩潰,再用突擊的戰術大獲全勝。

但騎兵對騎兵,這樣的戰術根本不適用。

八旗雖是漁獵民族,並且以長弓重箭聞名,但長弓需要下馬紮穩馬步才能拉開,騎在馬上根本不行。

蒙古騎兵在馬上使用的是軟弓輕箭,可以在馬上開弓射箭,但威力小、射程短、殺傷效果一般。

可騎兵對峙,你敢在距對方几十步外下馬射箭嗎?就算你射死幾人,對方一個加速衝過來,你也難逃被砍死的下場,所以這次鑲白旗的領催採用的是硬碰硬的戰術,憑藉八旗兵強悍的身體和豐富的戰陣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就在鑲白旗的領催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這邊的明軍哨管也是心中暗暗叫苦。

雖然自己的身後有大股馬隊正在趕來,手下的士卒內心底氣十足,所以剛纔敢和八旗對衝一下,但一衝之後戰損太過驚人了。再來一次的話,別說手下如何,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還是個未知數。可一旦想逃跑,那被對方追上從後掩殺,很可能就沒幾個人能活着回去了。

就在這時,去南面哨探的幾名八旗騎兵急速奔了回來,來到那名領催面前回稟幾句後,那名鑲白旗的領催大聲下令,哨探回來的八旗騎兵向一側打馬,繞過明軍小隊,向北疾馳而去。

雙方此時戰意全無,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緩緩驅馬向東西兩側移動,然後分別派出數騎前來收攏戰馬和傷亡士卒,之後分頭馳向南面和北面,一場小小的戰鬥只持續了不到一刻鐘就結束了。

當祖大樂率領明軍主力到達剛纔的戰場時,接到了洪承疇的將令:馬隊距義州四十里處止步,警戒哨探,等候與步卒匯合後就地紮營。

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
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