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

“孫將軍辛苦了!車營不愧是當世之利器!本官與秦督親眼目睹車營大發神威!此戰實是打出了車營之名聲!追敵不必急於一時,東虜此番受創甚巨,短期之內需要歇養恢復,定不會迅即北返!待清理完戰陣後在追敵不遲!”

大勝之下,一向威嚴持重的孫傳庭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秦良玉則是與孫應元見禮後匆匆而去。

看到手下的兒郎奮勇搏殺下傷亡不小,作爲主帥的秦良玉既感欣慰又覺心疼,只是半天沒發現馬祥麟的身影,所以她得趕過去看看是什麼情況。

剛纔戰場上發生的一幕幕,孫傳庭和秦良玉在樓車上看的一清二楚。

就在右翼出現危局時,孫傳庭制止了秦良玉要親自上陣廝殺的舉動。

他和秦良玉因關心子弟傷亡而心中生亂不同,孫傳庭是根據全局的戰況來做出判斷。

他知道眼下的形勢看似危急,但實際上清軍已是強弩之末,周遇吉已經正在調派擲彈兵前往支援。

而且由東而來的車營已經擊潰了攔截的清軍,正在向着兩白旗的後路逼來。

清軍主將若不是庸才,這時候只有下令撤退這唯一一條路可走,要不然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果然,隨着周遇吉將擲彈兵調派到兩翼,清軍極其猛烈的攻勢頓時被制止住,而察覺到可能會被兩面夾擊後,清軍主將果斷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孫將軍,你派人傳令,將你營中的醫療隊調遣過來!此次我軍雖是取勝,但傷亡亦是不小,士卒體力消耗巨大,須得歇息恢復一番!”

孫應元拱手接令後吩咐一聲,一名親兵飛奔而去。

“輜重營地內可留下合適兵力佈防?此時須防東虜趁我軍大意,派軍偷襲我方重地!”

孫傳庭收回四處觀望的目光,目視孫應元發問道。

“稟學士!卑職於營地內預留戰車二十輛,只要建奴膽敢偷襲,定教他有來無回!”

孫應元極爲自信的拱手回道。

“唔,既是有此備,本官相信建奴也討不得半點便宜!不過,爲以防萬一,孫將軍還是先率部尾隨其後,壓向東虜大營,逼迫其不敢輕舉妄動,待此間將士整軍之後,本官與秦督自會率軍與你部匯合!”

孫傳庭點了點頭後下達了命令。

左右兩翼以及中路的清軍正在陸續後撤,因爲有數千騎兵壓陣,大戰之後損失過巨的白桿兵已經無法配合秦軍追擊。

戰場上到處都是忙碌穿梭的民壯以及醫療救護人員的身影。

他們正在搜尋官軍傷者予以救治,陣亡將士的遺體也需要儘快焚燒後收攏骨灰,清軍遺留的屍體也要儘快挖坑埋掉。

時節已至二月末,氣溫越來越高,屍體和地面上的血肉如果不及時清理,很可能就會爆發疫病。

清軍經此重挫後也需要時間來恢復,至少兩天之內不會倉促北返,何況陳奇瑜已經去了北面,對面的清軍想要順利退回到鬆錦一線怕是沒那麼容易。

現在明軍尋機大量殺傷八旗主力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隨後只需尾隨清軍北上,期間再尋找戰機就行。

孫傳庭對孫應元的謹慎和穩重很滿意。聖上真是有識人之明,這幾年拔擢的幾名大將都有方面之才,足可獨當一面。

從剛纔的戰況來看,二十輛偏廂車的火力覆蓋範圍極大,重挫之下的清軍根本無力與之對抗,輜重營地可謂是固若金湯。

“卑職遵命!”

孫應元接令施禮恭送孫傳庭離開,隨後帶着親兵回返車營。

“咱們這回着了明人的道了!連番大戰之下,我八旗健兒傷亡極大!明人步卒兇悍,又有那種古怪炮車,繼續接戰下去只會徒增折損!現下議一議吧!接下來該當如何纔好!”

多爾袞強壓着內心的憤怒、懊悔、不甘等等負面情緒開口直奔主題。

返回大營的多爾袞等人齊聚帳內,召集留守的耿仲明、逃回來的尚可喜商議下一步的策略。

孔友德帶着手下的三千人正在和阿巴泰一起掩護清軍回撤,所以二人並未出現在帳中。

今日一戰,兩白旗折損人員最爲嚴重。

經過粗略查點,兩白旗陣亡達兩千餘人,傷者更是陣亡的倍數以上,其中很多被炮彈、震天雷擊傷的重傷員估計很難捱過幾天。

最要命的是,派出去的白甲兵死傷有百人之多,這讓多爾袞心裡如同刀絞一般。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傷口感染的機率非常大,尤其是被鉛子擊中的士卒,幾乎沒有活下來的可能,陣亡人數會持續的增多。

兩紅旗因爲只發動過一次攻勢,在被震天雷大面積殺傷之後,便忙着搬運屍體、清理盾車殘骸,還沒來得及再次進攻便接到警迅,所以最終傷亡只有五六百人,和兩白旗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右翼的兩藍旗在與白桿兵交手中沒有佔得絲毫便宜,後面又被明軍擲彈手打擊一輪,在傷亡近千人後撤了下來。

左翼蒙八旗三千人只回來半數多一點,右翼騎兵因爲還沒有尋得機會參戰,所以基本完好無損。

總的算起來,此戰清軍共陣亡多達四千餘人,輕重傷者有五六千人以上,隨後幾天內肯定還會不斷地有傷員死掉,至於最終有多少人熬過來就不知道了。

這次的損失已經接近甚至超過當年的渾河之戰了,但渾河之戰最後是以清軍勝利告終的,而這次直接就是慘敗,並且極爲罕見的出現了清軍潰逃的場景。

這一切在讓多爾袞等人羞惱不已的同時,心底隱隱有了一絲的恐懼。

什麼時候無敵的八旗勇士竟然變成了與明人一樣畏敵懦弱了?

明軍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強悍善戰了?

連續出現的幾支明軍不僅是在火器上讓清軍難以力敵,就連八旗引以爲傲的白刃戰居然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了。

“睿親王所言極是!我軍斷明人糧道之策看似高明,其實已落入明人圈套之中!現下須得儘快知曉明人接下來之舉動,如此我軍纔能有相應之對策!不過,首先一點便是,此地已不可久留,越早北返越好!”

嶽託已經沒有心情再去嘲諷折損嚴重的兩白旗了。

眼下的形勢已是極爲嚴峻,明軍那種數量極多的炮車根本無解,在遼西這種地勢平坦之地,八旗兵再強,也根本無法近身。

只要明軍以炮車爲先導,己方除了後退別無他法。

“兩位王爺,奴才覺着,既是兩位王爺有北返之意,那後路須得護好!明人一向狡詐多計,沿途堡城又皆有駐軍,若是這些明軍齊出,我軍後路恐有被斷之虞啊!”

一向少言寡語的耿仲明突然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事實也正如他所擔憂的一樣,此時後路的阿濟格所部正在陷入苦戰當中。

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
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