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

三屯營城外官道十里處,吳襄、吳三桂父子,以及薊鎮總兵麾下的幾名參將、遊擊等高級將官帶着各自的親兵等在路邊,迎候即將到達的東閣大學士、欽命薊遼總督洪承疇。

吳襄等人沒等多久,隨着隆隆的馬蹄聲,遠處的官道上一股煙塵升騰而起,吳襄等人趕忙從路旁站到官道中間。

十六面朱、藍、黃、白、青五色、上繡飛虎、五星連珠、綵鳳翔雲、飛魚等圖案的彩旗映入衆人眼簾,執旗的騎士皆身着黑色札甲、頭戴鳳翅盔,顧盼之間殺氣凜然。

緊接着一面白底黑字藍邊、上書“欽命督師薊遼洪”七個大字的中立直幡從前隊騎兵趟起的煙塵中閃現出來,由一名高大威猛、全身黑甲的中軍旗牌官雙手高擎着。直幡後面十餘步外,身穿大紅仙鶴補服、頭戴烏紗的洪承疇神態從容的策馬而行,身後及兩側是數百名身着黑色札甲、戰馬兜囊中放着長槍大刀、身背長弓、腰間挎着箭囊的親兵,這五百親兵是朱由檢下旨從勇衛營調派到洪承疇身邊的。

手執儀仗用旗的騎士在距吳襄等人百步外開始降下馬速,吳襄帶頭、薊鎮諸將跪倒在官道中間,旗手們將戰馬帶向兩側分列道邊,後面的中軍旗牌官擎着直幡往旁邊一讓,洪承疇催馬碎步來至吳襄等人近前。

“卑職五軍都督府左都督、薊鎮總兵吳襄參見洪督師!”

“卑職廣寧副總兵吳三桂參見督師!”

“卑職薊鎮總兵麾下分守參將王興振參見督師!”

“卑職薊鎮總兵麾下參將馬成參見督師!”

“卑職薊鎮總兵麾下游擊李璠參見督師!”

“卑職薊鎮遊擊尤可爲參見督師!”

Wωω _ttκǎ n _¢ o

隨着薊鎮諸將大聲報名參見完畢,洪承疇翻身下馬,緩步行至吳襄等人面前,一旁的親兵將洪承疇的坐騎繮繩抓住帶往一旁。

“左都督請起!長伯,未曾想到本官與你如此之快又能見面!呵呵呵!諸將起身吧!”

洪承疇親切的喚着吳三桂的表字溫言吩咐道。

吳三桂在洪承疇帳下聽命近兩年,剿滅陝北之賊後奉命回返,這才三個月不到的工夫,兩人竟又再次相見。

“小子爲能再次效力於督師帳下而深感榮耀!不知沈公可曾隨督師蒞臨薊鎮?”

吳襄等人起身後,吳三桂抱拳拱手,神態恭謹的開口道。

“昆崗督運糧餉於後,稍遲便能趕至;本官久聞左都督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儀表非凡!左都督教子有方,能有長伯如此麟兒,吳家數代富貴可期,實是令人羨煞呀!呵呵呵!”

誇老子不如誇兒子。別有用心的洪承疇毫不掩飾對吳三桂的欣賞之意,當着衆人的面直接一頂高帽給吳家父子戴了上去。

吳家數代富貴可期這句話可是大有深意:有這樣的好兒子,不用指望祖家,你們吳家幾代都沒問題。

好話誰都愛聽,不管真假。

吳襄白淨的臉上容光煥發,他拱手行禮道:“督師謬讚!犬子有幸能於督師帳下聽令,蒙督師不吝賜教下,方纔略有今日之成就!督師提攜之恩,卑職與犬子盡皆永誌不忘!督師自京師遠來辛勞,此處非敘談之地,還請督師上馬,卑職帶路前往總兵府歇息!”

當日申時過後,沐浴更衣後穿着一身道袍的洪承疇踞坐於總兵府後院客廳的主位上,吳襄父子下首位相陪。

“本官奉旨督師薊遼,其意在加強京師東北門戶之固,以防己巳之變重演;目下自居庸關至薊鎮一線,沿邊牆皆有官軍重兵佈防,朝廷已下撥錢糧,修繕邊牆損毀之處,建虜欲再如從前般越牆而入已是難如登天。左都督,你薊鎮防範之重便在喜峰口至遵化一線,你部需將重兵安置到此一帶,並選派勇將駐守,不可有絲毫疏忽之處!”

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率十萬清兵繞道蒙古,十月戊寅日突破長城喜峰口,攻陷遵化,京師震動而戒嚴,崇禎同時詔令各路兵馬勤王。

這場事變的最終結果導致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大明文官武將陣亡殉國者數十人。

洪承疇身爲薊遼總督,整飭遼東還在次要,最主要的是不能讓悲劇再次發生,否則袁崇煥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啓稟督師,卑職所部共計馬步軍一萬五千餘人,其中喜峰口、漢兒莊處已有卑職麾下分守參將劉銘率所部三千人駐守,其餘人馬皆以三屯營鎮城爲依託,北向佈防,修築深壕、攔腰牆無數,防止其馬隊奔馳,形成攔阻建虜有可能突破邊牆後之數道防線,數措並舉下,建虜若想再演己巳之變怕是不易!”

己巳之變時,薊鎮之兵已弱不堪用,數處攔截騎兵的要塞城垣也因無錢維護而廢弛,在建奴大軍來襲時,薊鎮兵稍作抵抗便一鬨而散。

己巳之變使得逐漸無人看重的薊鎮重歸朝廷視野,崇禎二年後,朝廷重整薊鎮之兵、修繕損毀之塞垣,使得薊鎮的佈防逐步恢復起來。

吳襄雖然懦弱膽小,但其在遼東邊關多年,日濡目染之下,對於如何防範建州女真的奔襲還是略知一二的。

到任薊鎮後,他向朝廷上本申明建虜鐵騎機動靈活所造成的後果,索要錢糧修築深溝胸牆,用以限制敵騎大規模聚集衝鋒,並調派手下最能打的參將劉銘率部紮營於喜峰口一線。種種舉措下,吳襄自信就算建虜聚集大兵想再次破口,他也能支撐到朝廷調集重兵趕來赴援的時候。

“左都督勤勉職事,本官自會向朝廷上奏言明;薊鎮擔負維繫京師安危之重責,左都督及麾下衆將官須得時時警醒、不得懈怠。本官離京時,聞兵部已遣員沿居庸關一路向東巡視,期間但有發現玩忽職守者,不管其軍階高低,俱會就地革職後充軍前效力!本官赴關外後,左都督當召集衆將言明此事,另遣探馬斥候出牆哨探,以防不測!”

朱由檢爲防範歷史上崇禎十一年的滿清入寇,下旨讓兵部遣人巡視宣大以東的邊牆沿線,以便及時將隱患消滅與萌芽之中。

“卑職謹遵督師之令!督師即至薊鎮,何不多停留數日,卑職及犬子還欲多多聆聽督師之教誨!卑職已在花廳設下酒宴爲督師洗塵,稍後還請督師移步前往品鑑!”

吳襄自是不會放過巴結這位重臣的機會,遼東將門雖是擁兵自重多年,朝廷拿他們暫時沒有辦法,但自袁崇煥、孫承宗後,遼東將門在朝堂中再也沒了代言人。

眼見正值壯年的洪承疇崛起之勢已不可擋,將來回返京師時定會身居要職,接着吳三桂與其相熟之際,吳襄當然要傾力攀附,以求留下後路。

“呵呵!左都督老成持重、長伯文武兼備,在現下之朝廷諸將裡實屬罕見!若非朝堂重臣中有人以他事作伐,本官定會向聖上大力舉薦!可惜可惜!”

洪承疇溫言捋須笑道,話中之意直指祖家。

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
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