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

崇禎十七年六月,夏收時節剛剛過去,北直隸鉅鹿縣賈莊寬闊平整的場院裡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男女老少正趁着夏日晝長夜短、傍晚時分沒有日曬的時候,忙着給自家新收的麥子打場脫粒。

豐收帶來的喜悅在高溫下醞釀着、發酵着,所有人的臉上都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大人們一邊揮汗如雨的忙碌着,一邊大聲說笑着,三五成羣的孩童相互追逐着、嬉笑打鬧着,歡樂的氣氛着向四下蔓延開來。

也難怪農戶們如此的開心,因爲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在朝廷投巨資打造的水利設施灌溉下,在地方官府依據司農寺印製的農田增收手冊的指導下,華北平原已經是連續第三年豐收了。

就拿賈莊這個只有不到八百丁口的小村莊來說,大多戶均二十畝上下的田地,畝產應達到了一石二斗,也就是說,每家僅僅是夏糧便能有近三十石、四千多斤左右的收成,如果按照青壯勞力每人每天兩斤糧食、婦孺老弱一斤的食量計算,單是夏糧,就能讓一個五口之家一年到頭都可以吃上飽飯,要是再加上紅薯雜糧等秋季農作物的收成,大人孩子敞開了吃也是毫無問題。

當然了,這一切是建立在不用繳納賦稅的前提下的,要是按照十三的賦稅額度,四千斤糧食就要被朝廷拿走一千兩百斤。

對於繳納賦稅一事,農戶們心裡沒有絲毫的抵制和不滿。

草民們生來不就是給大老爺們幹活的嗎?何況大老爺們這幾年對咱們草民那可是相當的好,又是給咱打井又是給咱修渠,還教咱如何施肥,要不是能得了朝廷這些利,咱這些薄田哪有如此好的收成?

再說原先這些活計都要莊裡出人出糧服徭役的,現在居然是朝廷拿着錢僱請,並且還管兩頓飽飯,這樣的好朝廷可是從未聽說過,皇帝爺爺跟這些大老爺們就該長命百歲、富貴延綿,咱們這些草民能攤上這樣的老爺。也不知道是上輩子積了多少德。

而就在夏糧即將開鐮收割之時,鉅鹿縣官府發下告示:接聖喻,自崇禎十七年夏收起,賦稅由十三減爲十一,若有地方官府私自多徵者,所有人等皆可往御史及錦衣衛所告狀,一經查實,地方主官罷職爲民,永不敘用。

政令已經發布,天下震動。

賈莊男女老少在再三確認消息爲真時,在里正的帶領下,齊齊來到村口大槐樹下,面朝京師方向跪倒磕頭不止,很多老人更是涕淚交流,最後在里正的倡議下,全村人自發出人出物,在村子的中心位置,給朱由檢修建了一座生祠,每日間也是香火不斷。

賦稅減了高達兩成之多,這就意味着多年以來被迫吃兩頓飯的習慣,可以變成和那些大戶人家一樣吃三頓了,並且還是頓頓能吃飽的那種,這可是大恩大德啊。

鉅鹿縣錦衣衛百戶所得知此信後,專門將此事上稟宮中,朱由檢得知後心裡也是感慨不已。

因爲某個情結的原因,他對賈莊這個從未引人關注的地方格外的上心。

崇禎十六年,在朱由檢的授意下,吏部銓選地方官時,將新科進士、盧象升的從弟盧象觀放到了鉅鹿,擔任知縣一職。

朱由檢之所以刻意如此,完全是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曾經因一人而聞名天下。

歷史上的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就是在這片華北平原廣袤的大地上,五省理臣盧象升所部六千人被數萬清軍精銳包圍,在高起潛於數十里外坐擁數萬關寧騎兵見死不救的情形下,盧象升披甲執刃立斬數十名清軍悍卒,但最終獨木難支,身中三刀四槍十箭後壯烈殉國。

在大戰之後,給盧象升收屍的就是盧象升的部下以及賈莊的父老鄉親。

“野外遍尋,終獲盧公遺體,甲下尚着麻衣白網(服父喪),三郡之民聞之,痛哭失聲,聲震天地。”

在現世,朱由檢每每看到已成爲內閣重臣的盧象升時,總是感覺恍惚不已。不知不覺間,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眼前這位身材瘦弱的文臣,手持大刀血灑疆場的畫面,在這種潛意識的影響下,每逢盧象升入宮奏事,朱由檢都會不自覺坐正身子,以最莊重的姿態來面對這位民族英雄。

夏收過後的某一天,就在農戶們沉浸在頓頓能吃飽飯的巨大喜悅中時,小小的賈莊突然來了一位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此前擔任內官監掌印太監、司禮監秉筆,崇禎十一年時被朱由檢打發到了尚衣監的高起潛。

高起潛之所以毫無緣由的來到賈莊,是因爲奉了朱由檢口諭來的,傳旨的小太監告知高起潛,皇爺讓他即刻前來賈莊,說是有一位“故人”十分想念他,讓他前來尋訪會友。

於是,一肚子莫名其妙的高起潛帶着尚衣監的數名侍從火者,在十幾名錦衣衛的護衛下,擺明車架自京師來到了賈莊。

作爲原先朱由檢潛邸時的老人,在崇禎登基稱帝后,高起潛自然是水漲船高,成爲內廷有數的大鐺之一。

他先後在內官監、御馬監、司禮監等內廷要害部門擔任過要職,在宮裡的地位僅次於曹化淳、王之心、王德化等幾人,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尊稱一聲高公公。

尤其在內廷,更是無數太監巴結的對象,鼎盛時,乾兒子幹孫子就有百人之多,日常時也是起居八座、坐食山珍海味,可以說除了皇室之外,他高起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可是就在高起潛春風得意時,突然之間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被皇帝一句口諭就給打落凡塵,直接被從內官監掌印太監、司禮監秉筆這樣的高位,一下子黜落去了尚衣監這種沒有權勢的部門。

沒過多久,高起潛便嚐到了種種人間冷暖。

百餘個乾兒子幹孫子中的絕大部分很快便與他斷絕了關係,平日裡一口一個老祖宗喊着的那些人,就算與他走個對面也是愛答不理,全然忘記了十幾天前還在親自給他洗腳捶背,端茶倒水,這讓高起潛心中鬱憤之極的同時,暗地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此處置他的只有皇爺,可是高起潛晝思夜想也沒想到自己哪裡有冒犯天顏的地方,他知道自己的權勢來自於誰,所以日常對皇爺一家那可是謙卑已極,目的就是想維持住自己擁有的一切,可是皇爺忽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給大部分收走了,這裡面肯定有什麼原因。

難道是王承恩這個老貨進的讒言不成?

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十四章 大生產
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十四章 大生產